★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文【优秀6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文【优秀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篇一自从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谈迁的实际一直在我脑海里回闪。
他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辛辛苦苦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前后经过6次修改。
终于完成了长达400万字之多的鸿篇巨制---明史国榷可是,这部浸润着他全部心血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却在他五十多岁体弱多病的时候,一夜之间被小偷盗走。
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对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该是多麽惨痛的打击呀!一般人可能会承受不住,甚至会一蹶不振,在贫病种遗憾的死去。
可谈迁却毫不气馁,不顾年老力衰,广泛搜集资料,挑灯奋战重新再写。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一本新的国榷,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更加精彩。
谈迁也因此名留青史。
我想:谈迁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他在困难和坎坷面前有着一种坚定不移的战胜困难的信念。
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这种信念。
记得我刚练习书法的时候,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说我写的字软弱无力。
我难过极了,失败使我丧失了对书法的信心,对成功失去了信念。
幸好老师及时开导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像爱迪生,诺贝尔,爱因斯坦,霍金这些名人,他们不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实践,才在他们所研究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就这样我又找回了信心,对书法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水平终于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也经常夸奖我写的字遒劲有力。
而且我还不止一次得过一等奖呢。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摆在我们面前的成功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充满坎坷。
如果怕失败怕困难畏缩不前,那么我们注定要失败。
如果像谈迁那样,在厄运面前有种打不垮的信念,迎着困难而上,将困难踩在脚下,那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这使我想起了语文老师的一首小诗:人生认定一条路,任是坎坷亦无惧。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教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表达的情感和信念,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传达的情感和信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内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呢?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面对困难的文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交流: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你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三、深入研读1.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2.精读第一段,理解“厄运”的含义。
3.精读第二段,分析作者面对厄运的态度。
4.精读第三段,感悟作者坚定的信念。
四、课堂讨论1.作者在面对厄运时,是如何坚定信念的?2.你认为作者的成功之处在哪里?3.如何将课文中的精神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困难时的信念的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将课文中的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案例分析1.学生分享自己面对困难时的经历,教师引导分析成功之处。
2.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信念和精神。
三、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上节课的作业,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建议。
四、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交流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文,强调信念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信念的演讲稿。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信念的力量。
二、演讲训练1.学生根据上节课的作业,进行演讲练习。
苏教版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苏教版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了这样两个词语:“厄运” “信念”,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谈迁的坚强。
1、感悟厄运:我问学生:小偷偷走的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对谈迁来说这是厄运?你从哪里感悟到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等等句子中体会了“厄运”这个词语。
2、感受信念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谈迁具有什么样的信念呢?学生们找到了“从厄运中逃了出来”“从厄运中站了起来”“从厄运中摆脱出来”以及新的《国榷》的编写过程等语句,并从中感受到了谈迁的坚决信念,那就是--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从而学生们能真正感受到谈迁是一个有着坚决的信念,并为着自己的目的执着追求的人。
教学中,我根本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完成的,教学效果较好。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
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我主要安排了如下三局部:一、解读一组数字,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案

⑴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⑵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⑶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教
后
记
3.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一、述说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从懂事到现在遇到过挫折吗?(若有,请说说遇到的是什么挫折,后来是怎么克服的!)(师加以点评)
2、过渡:遭遇了如此厄运,常人会怎么做?(从此悲观消沉、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信念,安享晚年。)
3、是的,很多人都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可谈迁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很多人-------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4、读这一段话时,哪个词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你怎么理解“挣脱”?(教师随机板书:意志坚强信念坚定)
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师讲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后感到怎么样?能用一句或两句话说一下吗?(让学生自主说,师加以点拨。)当学生说到“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信念坚定”等词时,教师相机导入新课。
(优选)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资料-第20课厄运打不跨的信念l人版

新课讲解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还在_睡__梦___中___ 时, 他一 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正在__吃__午___饭___ 时,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聚___在__一__起__聊___天___ 时, 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做对 比,体现了谈迁对历史的责任感。
新课讲解
2.“20多年”、“6次”、“50多岁”和 “500多万”又说明了什么?
“20多年” 记载了谈迁辛劳的付出;“6 次修改”是为了明史的翔实可信;50多岁 说明谈迁年老志坚;500多万字从数量上 说明谈迁巨大的工作量。这些数字说明了 谈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标
一、同音字填空。
xiáng 安(详) (详)细 吉(祥)
bì 墙(壁) 完(璧)归赵 家徒四(壁)
dài (带)领 佩(戴) 等(待)
巩教固学提目升
标
二、先解释画线字的意思,再说说整 个词语的意思。
一袭破衫: 袭:套、件。形容家境贫寒,不富裕。
奋笔疾书:疾:快速。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 书写。
作教业学布目置
新课讲解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发生了什么事? 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做的?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
小偷偷走了书稿,谈迁遭受厄运。
谈迁坚守信念,决心重写。
新课讲解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谈迁重撰《国 榷》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感受,小组内讨 论交流。
新课讲解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 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 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教育部参赛-《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王秀华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 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 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 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 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 部史书。
要编写一部
翔实可信的明史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 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 破衫,终…
新写的《国榷》 共104卷,428万4千 字,内容比原先的 那部更加翔实、精 彩,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明史巨著。谈 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漫长的人生旅途 中,难免有崎岖和坎 坷,但只要有厄运打 不垮的信念,希望之 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①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1.课后再读读课文,把 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 解谈迁,课后可以去读 读《谈迁传》这本书。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思考:
(1)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2)谈迁遭遇的厄运是什么? (3)谈迁是怎样坚持信念的?
要编写一部 翔实可信的明史
经过20多年的奋斗, 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 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 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要编写一部
翔实可信的明史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 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年老体 弱的他,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株小草,犹如 漂浮在波峰浪谷间的一叶扁舟,柔弱无助 却又顽强地挺立着、拼搏着。饿了,啃一 口随身带着的干粮;渴了,喝一口道旁的 泉水;累了,找一背风处,瘫倒在地稍作 喘息。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地前行。 当人们还在梦中时,他已经起床伏案书写; 当人们早已熟睡时,他还在奋笔疾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读后感100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读后感100字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读后感100字明末清初,史学家题谈迁在20多岁时下定决心要写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了20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写成了这本书,但在书稿即将付印之前,却被小偷偷走了,很多人都以为谈迁年岁以高,不会再重写这本书了,但谈迁并没有被打垮,而是重新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
读后感:读完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困难横在你面前,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它可能就是你脚下的小石子,挡不住你前进上的步伐。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坚强的人,他们都具有这样的品质,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个人。
我所知道的张海迪阿姨是一位非常顽强的女性,她在身体有严重残疾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顽强的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前,我费了好大得劲写了一篇作文,拿去给老师看,可老师却说我写的不行,要重写,我很不情愿,现在想想,我感到非常惭愧。
以后,我要向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勇敢的去面对它,克服它,不要灰心,不要放弃,重新去思考它,解决它。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知识、本领和道理要等着我们去学习,我们更要有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在学习中获得好成绩,也能在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800字读后感五“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自从学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那一课后,这段话就一直印在我的心头。
这篇课文讲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用20多年的时间奔波,收集史料,前后修改6次,到了他5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国榷》。
就在印刷前的几天,却被小偷偷走了!可这个打击并没有打垮谈迁,而是重新振作起来,有一次回到书房,重头写《国榷》。
他用了四年,又写了一部《国榷》。
他到处寻访,使《国榷》更加翔实。
新《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1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我在自己教的五(1)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了其他老师的点评,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理念。
(1)以学定教。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我本着这样的理念: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任,老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所以我在课堂上,大胆的让学生们分小组去预习,让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让小组成员带着全班同学学习生字词,强调哪些字词易读错写错,还要这个小组围绕课题来设计一到两个的问题,让其他同学来回答。
然后老师做点评,并对一些重点词语再次强调。
(2)让学生乐于阅读。
这是第一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们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读错不扣分,读对了加分,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读熟了,读透了,这就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教学心得(1)对字词的讲解还不够透彻。
本次课,我放手让学生们去自主学习,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我今天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们对字音还不是很熟练,小组上台时,他自己都读错,还怎么教别人?但我为了节约时间,没有及时地巩固强化。
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这一块知识点没掌握,决不往下讲,一定要把这块知识讲透彻。
(2)对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
我是看着表上课,时间当然知道。
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我还未总结课文,还在让学生们读,结果下课铃响了,匆匆地总结,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这也为我提了一个醒,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时间不够了,可以随机应变地删掉一些环节,一定要留出时间对课文进行总结,否则这一课难以做到精彩的收尾。
(3)背景音乐设计不合理。
其实我的初衷是让学生们伴着音乐朗读,做到声情并茂。
但我这是第一次采用,而且是断断续续地播放(因为让学生们分小节比赛朗读),所以割裂了音乐的整体性,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 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 的《国榷》共104卷,500万 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 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 名垂青史。
新:①容量更大,共104卷, 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 那部更加翔实、精彩。 ②价值更大,是一部不 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使
得谈迁名垂青史。
致命的打击
他茶饭不思,夜 难安寝,只有两行热 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 站不起来了,但厄 运并没有打垮谈迁, 他很快从痛苦中挣 脱出来,又回到了 书桌旁,下决心从 头撰写这部史书。
赴京图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 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寻访图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 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 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 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 这部巨著。 哥白尼冒着教会迫害和生命危险,在极其危难的环 境里,用30年的时间,写出《论天体的运动》。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阅读 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 典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 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厄运打不垮的
信念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 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 云。
二十余载成巨著, 一夕之间化乌有。 厄运不改谈迁志, 新编巨著垂青史。
《半 轮身 椅瘫 上痪 的的 梦张 》海 迪
聋哑盲的海伦· 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瘫痪的前体操运动员桑兰 和她的“桑兰式微笑”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课后作业:
(1、2题任选一题,3、4题任选 一题)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谈迁,课 后可以去读一读《谈迁传》这本书。 3、收集有关名人与厄运作斗争的小 故事。 4、课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 写下来。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八岁 开始登台演出,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 能,可是二十六岁时,贝多芬发现自 己耳朵聋了。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 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 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 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但 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他对自己 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从 灰暗中走了出来,写出了《第三交响 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等不朽 的音乐作品,一生共完成了一百多部 优秀的音乐作品。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
明史巨著
名垂青史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文中指谈迁编成的明史原稿被 小偷窃走,下落不明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 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 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 榷》。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 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 路。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 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 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 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 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 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 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寻访图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还在 , 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 风沙中。 中午,烈日炎炎,人们正 ,他一 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人们已经 ,他一 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写作图
Hale Waihona Puke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
写作图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 疾:1、病 2、痛苦、疼痛 3、痛恨 4、快、迅速、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