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合集下载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己)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己)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2、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书?认识几个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但我第一印象中的有:孙武、韩非子、秦始皇、司马迁、唐太宗、范仲淹、毕升、成杰思汗、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李世民、武则天、李白、杜甫、白居易、郭子仪、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杨炎、朱全忠、李存勖、赵匡胤、赵炅、赵佶、赵构、赵普、曹彬、高怀德、杨业、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狄青、包拯、苏轼、宗泽、李纲、韩世忠、岳飞、张俊、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成吉思汗、忽必烈、孔子、刘邦表扬的话:你真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你真是博览群书啊!你竟然认识这么多的历史人物,真是咱们班的“历史通”这么多的人物都认识,老师是自叹不如啊!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介绍谈迁今天,老师想介绍大家认识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谈迁板书:谈迁(出示他的简介:课文第一自然段前2句),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3、“厄运”是什么意思?(不幸的遭遇)带着对这个词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信念是什么意思?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再读课题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预设: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板书:什么?打击?面对?信念?)(1)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厄运?(2)他有着什么样的信念?(3)厄运给他带来怎样的打击?(4)他是怎样面对厄运的?(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学贵有疑”,读书有疑问才能有进步。

苏教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è: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信念: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
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谈迁遭受了什么样的厄运, 又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夜难安寝 翔实可信 鸿篇巨制 考察遗迹 终日奔波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意想不到 一袭破衫 希望之光
刻苦好学 流传千古 下落不明 奋笔疾书 绝望之云
在北京那段时 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 逸闻,并亲自到 郊外去考察历史 的遗迹。
在北京那段时 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 逸闻,并亲自到 郊外去考察历史 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在北京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 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 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这样一部来之不易的文稿创作成功了, 谈迁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天有不测风 雨,文稿丢失后谈迁的表现如何?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 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 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个50多岁的老人,一个七尺男儿, 整天老泪纵横,以泪洗面,想一想这一段 该怎么读?
初稿(4年)——新《国榷》(又经过几年)
四处寻访——搜集逸闻 亲赴郊区——考察遗迹 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奋笔疾书 从中你感受到谈迁是 一个怎样的史学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新写的《国榷》共 104 卷, 428 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 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 青史。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40 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 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 巨著。 哥白尼冒着教会迫害和生命危险,在极其危难的环境 里,用30年的时间,写出《论天体的运动》。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阅读了3000多种政 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 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 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说课本: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略地先容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支付的努力。

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幸运后,重新搏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表现出了谈迁的信念便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展现有关信念的原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

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展现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议决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二、说传授目标: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毅不移的信念,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连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列数据的写作要领。

3、在理解、感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三、说传授重难点:1、连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列数据的写作要领。

2、领会谈迁在幸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明白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四、说教法、学法、传授理念:1、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重点词句知道朗读和感悟。

2、创设传授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优良的氛围,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五、说传授历程:(一)导入我以三组词语入手,并有意识地给它们归了类,并在学生朗读的历程中发起明确的要求。

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此中的某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明白和把握,为下文学习重点段落作铺垫。

(二)围绕“幸运”领会艰辛这部分内容我以标题导入:谈迁遭遇到的幸运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幸运?引入第一小节的学习,这一小节中有一个重点句:议决20多年的搏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苏教版

他决定从头再来!
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 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 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呢? 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 一想。
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 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 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 “考察”历史遗迹。
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 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 (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 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 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 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列数字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 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 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谈 迁是个怎样的人?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 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 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 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 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 怎样的厄运从天而降呢?默读第 二自然段,想想他遭遇的厄运是 什么?
寝 撰 逸

(寝室) (撰写) (飘逸) (崎径)

kǎn

岖 坎

(崎岖) (坎儿) (坎坷)
词语理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了许许多多书。博: (量)多;丰富。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徒: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一袭破衫:一套破烂的衣裳。袭:量词,用于 成套的衣服。
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 明了文章的中心。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 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 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 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一部500万字的鸿篇巨作,就 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 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 如果你站在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 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 说些什么?

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力求整齐、美观;正确认读7个二类字;理解课后词语,积累文中四字短语。

2.朗读课文,领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3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2. 体会文章使用数字和四字短语来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文中的数字、重点词句(四字短语)去感受、体会,再通过感情朗读、根据情境想像练笔等形式体会人物的坚定信念。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和古今中外被厄运打不垮的人的故事或事例。

2.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2.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学生:完成预习单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同学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如何面对各种不幸的事情呢?作家蒋光宇的话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出示最后一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指生读)是啊,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生齐读)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史学家谈迁是如何战胜厄运的。

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 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1)“厄运”--非常困难的遭遇,很不幸的命运。

(2)题目应该怎样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打不垮”语速稍慢、用力;读“信念”语调高昂、语气坚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ppt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ppt

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 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 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 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 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 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 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 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 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 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 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 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 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 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 《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 署名“江左遗民”。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郑沁雨
• “厄运”指困苦的遭遇,文中指谈迁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 成的400多万字的巨著被盗一事。书稿的遗失没有击垮谈 迁,他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从谈迁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 坚定的信念,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 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 3.通过朗读课文,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 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 zhè • 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qiān 迁
bó 博
chāo suǒ zhèng dàn 抄 锁 挣 诞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品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品教案(有配套课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复习导入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师:回忆一下,谈迁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生: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1:翔实可信二、一用“新《国榷》句”,学习第一次编写1、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明史巨著——《国榷》,关于它,课文大三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指生读句子。

2、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新写。

那么原先的那部《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生浏览课文,找相关语句,指名读,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自由地读这句话,细细品味,你读懂了什么?“20多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多年啊,谈迁却将20多年的光阴倾注在这部《国榷》上,几千个日日夜夜,他是怎样度过的呀?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吧。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齐读,思考“一点”可能是什么?生:师:也许只是一个人名,甚至一个数字,而谈迁为此却徒步行走了一百多里路,这相当于我们常州到苏州的距离,平时坐车也要花1.5个小时,而在交通不便的当时,谈迁背着重重的书稿,跋山涉水走这一百多里路,是多么不容易啊。

再读这句话,注意关键词师:像这样的一点一滴,在谈迁编写《国榷》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出示“历史上的谈迁”(PPT)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生:师:正是这许多的点滴才造就了这部著作啊。

3.、再读这句话,刚才同学们抓住了20多年,你还找到了哪里?生1:“6次修改”师:改了又改,看出谈迁的编书态度怎样?真是精益——求精(生接)啊!生2:从“400多万字”看出谈迁倾注了很多心血。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这本厚厚的书,其中密密麻麻的印刷小字,这本书才不过30万字,400万字的《国榷》,字字句句都是谈迁一撇一捺写出来的呀。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9教学目标: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一看,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翔实精彩明史巨著3、个别读(一气呵成,正确),齐读4、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能说一个是一个,能说两个是两个。

5、小节:用得很恰当。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有遇到很多好的词语,对于这些词语我们不仅要善于积累,还要学会运用,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仔细找一找。

2、书稿的遗失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请读读第一段,谈谈你们的理解。

3、交流: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

相机理解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默读句子,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b、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c、这20多年中,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谈迁都坚持不懈,其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辣,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tán qiān chāo xiě suǒ mén zhèng tuōkě yì
( )( )( )( )( ) ( )
ān qǐng zhuàn xiěqí qūkǎn wén guó què dànshēng
( ) ( )( )( )( )( )
二、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一袭破衫:()
三、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广泛()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填空。

《国榷》初稿用了年时间。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年的奋斗,终成定稿。

定稿的《国榷》共卷,万字。

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读文中画“”的语句。

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
4、你能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四、填空。

1、本文记叙了史学家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谈迁的人生厄运是
但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

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著。

从他拼搏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
五、积累语言。

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1、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2、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