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PPT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书稿被盗 就是谈迁的厄运?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 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 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 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 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 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 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 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 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厄运: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默读课文的第一或第二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语句你感受到了书稿被 盗,就是谈迁的厄运?还可以结合具 体的词句,简单地作一些批注。
20多年 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 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 ,只有两行热 泪 不停流淌 。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yī
(唉)
dān yǐ
(尽)
噫,吾力殚矣!
20多年 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 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 ,只有两行热 泪 不停流淌 。
20多年 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 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 ,只有两行热 泪 不停流淌 。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 可信的明史。
nì suì ng
吾手尚在,宁遂已乎!
(难道)(就)(停止)
信念是力量!
信念是勇气! 信念是希望!
zhè qiān chāo suǒ zhèng yí dàn
浙 迁 抄 锁 挣 遗诞
zhèng
挣脱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回顾.ppt

厄: ①困苦、灾难 ②阻塞 ③险要的地方
厄运:困苦的遭遇, 不幸的命运。
..........
1
谈迁(1594-1657),祖籍汴梁(今开封),
浙江海宁枣林人。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
马桥人。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
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
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自
浙迁 博抄锁 挣诞
..........
5
博览群书 奋笔疾书 撰写 国榷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挣脱 诞生
..........
6
❖ 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 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
《国榷》初稿被盗。
..........
7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 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 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
8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 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 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 一百多里路。
..........
9
幼刻苦好学,家贫一生未曾做官,靠缮写、代笔
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用现在的话说,是
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
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
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谈迁博
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著作另有《枣林
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
《史论》、《海昌外志》等。
..........
2
《国榷》,谈迁撰。该书 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 史书。以《明实录》为本,参 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 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新编 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详实、精彩。 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 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一课时

完成“当堂检测”
教学反思
三、小组助学(一)
小组交流讨论“预习反馈”。
四、师生展学(一)
1、自由读课文。
2、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3、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4、齐读课文。
五、小组助学(二)
小组完成《预学导航》P92“质疑探究”。
六、师生展学(二)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
3、谈迁只是书稿被盗而已,为什么对他来说是“厄运”呢?(快速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题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总2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
居诗幻
复备人
审核人
班级
教学目ຫໍສະໝຸດ 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
3.初步感受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感受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回顾你十年的成长经历,你觉得自己遭遇到的可以称之为不幸的事情是什么?面对这样的不幸,你又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教你如何面对正确不幸的文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二、目标导学
小黑板揭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指名读。
二、自主探学
完成《预学导航》P95“预习反馈”部分
5上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课案

5.这篇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5.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四、
三读课文,
理清脉络。
1.师提问:
谈迁始终未被打垮的信念是什么,它在课文的哪一小节里。
谈迁是厄运打不垮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表现在课文的哪一部分?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现在你可以给课文分段吗?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
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翔实精彩明史巨著
意想不到 名垂青史
结合这些词串说一说,你对谈迁或《国榷》有了哪些了解?
2.比赛读词。
结合词串说说理解。
3.请把课文中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3.学生找句子,练读,同桌赛读。
4.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
引导学生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再查字典了解答案,特别关注“博、徒、袭、疾”的字义。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找对象挑战读。
五、
自我小结
布置作业。
1.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谈迁,读懂了“厄运”,但他是怎样在厄运面前站起来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他再次撰写《国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听小结,引发思考。
课的结束不代表思考的结束,而是思考的延伸。
2.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延伸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3.学会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读题导入,介绍《国榷》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高位截瘫 微笑面对 申奥大使 书稿被偷 从头再来 明史巨著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 信念?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信念: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 移的观点。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注意生字词和四字词语。
挣扎 浙江 谈迁 抄写 挣脱 《国榷》 撰写 逸闻 崎岖 坎坷 诞生
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 多里路。 十分艰难 十分不易
一腔心血
严谨认真 精益求精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
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
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鸿篇巨制
《国榷》原稿对于小偷来说一文不值, 而对于谈迁来说却是
他的青春 他的热血 他20多年的心血……
信念:编写明史。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
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尽的
明史。
面对这部可以 流传千古的的 鸿篇巨制,谈 迁心中的喜悦 可想而知。想 一想,可用那 些成语形容?
人有旦夕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 这时,发生了 一件意想不到 的事。齐读第 二段,说一下 这件意想不到 的事是什么?
谈迁遭受了怎样的厄运?
厄运:谈迁的书稿被偷,下落不明。
•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
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
人。
自主学习提示:
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为此谈迁付出
了怎样的努力?
(请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带着问题边读边
思考,画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语写批 注。)
“逸”的解释有:①逃跑;②避世隐居; ③安乐;安闲;④超过一般;⑤散失,失传 逸闻( )逃逸( ) 一劳永逸( ) 逸民 ( ) 4.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再把成语用到下面的 句子中。 形容挥动笔杆急速书写的样子。( ) 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刻苦学习,知 识面广。( ) 家里只剩下四面墙壁,形容十分贫穷(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安徽省霍邱县河口中心小学陈家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其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能力。
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情感目标:感受和学习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向学生述说亲身经历,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从懂事到现在遇到过挫折吗?(若有,请说说遇到的是什么挫折,后来是怎么克服的!)(师加以点评)2.陈老师在2005年也曾遭到过一场厄运,你们想了解一下吗?(生:想)。
那么陈老师就向同学们简单讲述一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厄运的经过。
2005年5月,安徽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正式启动,由于本人平时非常注重学习,于是就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材料表格都正式报送。
但是由于个别人心怀叵测,以本人超计划生育为由,导致本人县级部门未能签署意见,别人材料都报到了省教育厅了,可我的材料被退了回来。
当我得知材料被退回后,当即找到了分管教育和计生的县委副书记褚正稳同志,向他说明缘由后,引起褚书记高度重视,他当即责令县计生委主任张家田同志请示市省计生委,搞清政策依据。
当省市计生部门明确表态不受影响后,褚书记当即批示立即予以补签。
后来经过近半个月的周折,材料终于报送到省教育厅。
但因未入市政府上报名册,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但是,我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厄运所打垮,而是更加努力的学习、研究,截止12月份,本人就在各类教育期刊发表有价值的论文或随笔10多篇,使自己的底气更加富足,为参加下一批特级教师评选创造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同学们,你们听后感到陈老师怎么样?能用一句或两句话说一下吗?(让学生自主说,师加以点拨。
)当学生说到“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信念坚定”等词时,教师相机导入新课。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代一个史学家的故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吗?二.初读指导,初识谈迁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0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第一课时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题
20--1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教学
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重难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具及多媒体课件
插图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案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
3、知道书写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审题激趣,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2.看着这个很有内涵的课题,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个让人敬佩的人物?3.那么,这篇课文中,又是谁?遭到什么厄运?又靠着什么信念战胜了这个厄运呢?(板书)谁?3.现在,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读课文。
4.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能试着回答某一个问题?相机板书:谈迁——被盗——重编《国榷》5.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谈迁战胜初稿被盗的厄运,坚定信念,重编《国榷》的经历。
6.那么,《国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作者谈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国榷》——“榷”同“确”,“真实”的意思,“国榷”指翔实可信的国史。
这本书有104卷,500多万字,记录了明朝317年的历史,比其它明史真实可信。
谈迁(1594年—1658年),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
原名谈以训,明亡之后改名谈迁,寄托了对朝代变迁的感慨,对自己境遇变化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仰慕与追随。
谈迁从27岁起,用6年的时间写成《国榷》初稿,再用20年的时间将初稿修改6遍。
书稿被偷后,他又用4年的时间重编,4年半的时间考证,前后35年成稿,署名“江左遗民”,寄托亡国之痛。
2年后,谈迁病逝。
7.谈迁把他的毕生心血献给了他追求的事业,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空间,感悟他可敬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新词,读准课文1.上课前,我们布置同学们自学了生字新词,现在检查一下自学效果。
⑴出示小黑板1,谁来读读这些生字?很好,齐读。
⑵出示小黑板2,谁来读读这些新词?很好,齐读。
⑶谁来说说这些红笔书写的新词的意思?浙江——位处江苏东南,历史上越国地方,风景秀丽,经济发达,人才辈出。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说明刻苦好学,知识面广。
是编书的知识基础。
诞生——①出生,降生;②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注意补充,质疑完善。
【检测反馈】
1. 比一比,再组词。
浙() 博( ) 诞( ) 挣zhēng ( )
渐()搏() 蜒() 挣zhèng( )
2. 听写文中的部分成语或四字词语。
课前: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一、导入:
1.歌词说得好啊,“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同学们,当你辛苦努力的成果在转瞬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当你还没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成功已迅速离你远去时你有勇气从头再来吗?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板书:谈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谈迁,感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在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厄,按你的理解,“厄运”是什么意思?
(理解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3.据题质疑:
同学们看到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文中的厄运指什么?信念指什么?为什么说这信念是厄运打不垮的?)
4.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活动一
进行活动一的学习,重点理解书后习题2中的词语,尤其是加点字的意思。
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六、完成检测反馈。
三、学习活动二
一(1)树立信念
二(2--3)战胜厄运
三(4)得到启发
四、学习活动三
1、课文题目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立下的到底是个什么信念?
(1)他的信念坚定吗?你从第一自然段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品析想象。板书“坚定不移”
(2)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坚定的语气)
2、为了编写这部著作,谈迁除了坚定自己的信念,还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读正确,并将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组内抽查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活动二:再读课文,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尝试分段。
2.组内讨论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
3. 汇报展示,自我完善。
活动三:学习第一自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解信念。
1.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谈迁的信念是什么?从最后一句话读懂了什么?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呢?
(1)说一说:现在,明史编成了,这是一部的巨著。
(2)看书中插图,想像一下,写完了《国榷》的谈迁此时多么喜悦,他的神情分明都在感叹着什么?他在感叹什么呢?
五、结束语
就是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后来却遭到了一场劫难,谈迁也受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厄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结局又如何呢?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谈迁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学生活动单(第一课时)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中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意思。
3.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通过第一小节的学习,初步了解谈迁的信念及第一次编写《国榷》的艰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