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品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文【优秀6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文【优秀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篇一自从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谈迁的实际一直在我脑海里回闪。
他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辛辛苦苦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前后经过6次修改。
终于完成了长达400万字之多的鸿篇巨制---明史国榷可是,这部浸润着他全部心血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却在他五十多岁体弱多病的时候,一夜之间被小偷盗走。
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对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该是多麽惨痛的打击呀!一般人可能会承受不住,甚至会一蹶不振,在贫病种遗憾的死去。
可谈迁却毫不气馁,不顾年老力衰,广泛搜集资料,挑灯奋战重新再写。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一本新的国榷,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更加精彩。
谈迁也因此名留青史。
我想:谈迁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他在困难和坎坷面前有着一种坚定不移的战胜困难的信念。
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这种信念。
记得我刚练习书法的时候,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说我写的字软弱无力。
我难过极了,失败使我丧失了对书法的信心,对成功失去了信念。
幸好老师及时开导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像爱迪生,诺贝尔,爱因斯坦,霍金这些名人,他们不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实践,才在他们所研究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就这样我又找回了信心,对书法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水平终于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也经常夸奖我写的字遒劲有力。
而且我还不止一次得过一等奖呢。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摆在我们面前的成功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充满坎坷。
如果怕失败怕困难畏缩不前,那么我们注定要失败。
如果像谈迁那样,在厄运面前有种打不垮的信念,迎着困难而上,将困难踩在脚下,那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这使我想起了语文老师的一首小诗:人生认定一条路,任是坎坷亦无惧。
第二十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先说带点字的意思,再说整个 词语的意思。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
不思, 夜难安寝,只有两 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1、细细品味这句话, 你从中感悟到 他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2、谁能读出谈迁的 心情? 3、究竟是什么让谈迁 有这种心情?
从刚才介绍的人物身上,你们学到了什 么?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 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贝多芬一生清贫,作为世界伟大的音乐家,命运之神 当然知道贝多芬是和最美妙的声音分不开的,但它偏偏 要他和任何声音都拉开距离。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依 然与命运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坚持创作,完成了《命运 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享誉世界的作品。贝多芬的 听力虽然过早地衰竭,但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大量音乐 作品以及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同命运做斗争的勇气、意 志和力量,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衰竭, 它们是不朽的。
这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数量的词, 想想你又读懂了什么。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 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 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 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 时间已经不多。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清晨,凉气袭 人,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已 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 , 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仍然奔 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 ,当人 们 ,谈迁一袭破衫,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 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 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力求整齐、美观;正确认读7个二类字;理解课后词语,积累文中四字短语。
2.朗读课文,领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3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2. 体会文章使用数字和四字短语来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文中的数字、重点词句(四字短语)去感受、体会,再通过感情朗读、根据情境想像练笔等形式体会人物的坚定信念。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和古今中外被厄运打不垮的人的故事或事例。
2.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2.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学生:完成预习单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同学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如何面对各种不幸的事情呢?作家蒋光宇的话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出示最后一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指生读)是啊,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生齐读)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史学家谈迁是如何战胜厄运的。
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 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1)“厄运”--非常困难的遭遇,很不幸的命运。
(2)题目应该怎样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打不垮”语速稍慢、用力;读“信念”语调高昂、语气坚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品教案(有配套课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复习导入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师:回忆一下,谈迁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生: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1:翔实可信二、一用“新《国榷》句”,学习第一次编写1、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明史巨著——《国榷》,关于它,课文大三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指生读句子。
2、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新写。
那么原先的那部《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生浏览课文,找相关语句,指名读,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自由地读这句话,细细品味,你读懂了什么?“20多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多年啊,谈迁却将20多年的光阴倾注在这部《国榷》上,几千个日日夜夜,他是怎样度过的呀?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吧。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齐读,思考“一点”可能是什么?生:师:也许只是一个人名,甚至一个数字,而谈迁为此却徒步行走了一百多里路,这相当于我们常州到苏州的距离,平时坐车也要花1.5个小时,而在交通不便的当时,谈迁背着重重的书稿,跋山涉水走这一百多里路,是多么不容易啊。
再读这句话,注意关键词师:像这样的一点一滴,在谈迁编写《国榷》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出示“历史上的谈迁”(PPT)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生:师:正是这许多的点滴才造就了这部著作啊。
3.、再读这句话,刚才同学们抓住了20多年,你还找到了哪里?生1:“6次修改”师:改了又改,看出谈迁的编书态度怎样?真是精益——求精(生接)啊!生2:从“400多万字”看出谈迁倾注了很多心血。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这本厚厚的书,其中密密麻麻的印刷小字,这本书才不过30万字,400万字的《国榷》,字字句句都是谈迁一撇一捺写出来的呀。
(优选)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资料-第20课厄运打不跨的信念l人版

新课讲解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还在_睡__梦___中___ 时, 他一 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正在__吃__午___饭___ 时,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聚___在__一__起__聊___天___ 时, 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做对 比,体现了谈迁对历史的责任感。
新课讲解
2.“20多年”、“6次”、“50多岁”和 “500多万”又说明了什么?
“20多年” 记载了谈迁辛劳的付出;“6 次修改”是为了明史的翔实可信;50多岁 说明谈迁年老志坚;500多万字从数量上 说明谈迁巨大的工作量。这些数字说明了 谈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标
一、同音字填空。
xiáng 安(详) (详)细 吉(祥)
bì 墙(壁) 完(璧)归赵 家徒四(壁)
dài (带)领 佩(戴) 等(待)
巩教固学提目升
标
二、先解释画线字的意思,再说说整 个词语的意思。
一袭破衫: 袭:套、件。形容家境贫寒,不富裕。
奋笔疾书:疾:快速。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 书写。
作教业学布目置
新课讲解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发生了什么事? 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做的?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
小偷偷走了书稿,谈迁遭受厄运。
谈迁坚守信念,决心重写。
新课讲解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谈迁重撰《国 榷》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感受,小组内讨 论交流。
新课讲解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 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 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教育部参赛-《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王秀华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 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 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 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 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 部史书。
要编写一部
翔实可信的明史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 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 破衫,终…
新写的《国榷》 共104卷,428万4千 字,内容比原先的 那部更加翔实、精 彩,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明史巨著。谈 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漫长的人生旅途 中,难免有崎岖和坎 坷,但只要有厄运打 不垮的信念,希望之 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①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1.课后再读读课文,把 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 解谈迁,课后可以去读 读《谈迁传》这本书。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思考:
(1)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2)谈迁遭遇的厄运是什么? (3)谈迁是怎样坚持信念的?
要编写一部 翔实可信的明史
经过20多年的奋斗, 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 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 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要编写一部
翔实可信的明史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 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年老体 弱的他,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株小草,犹如 漂浮在波峰浪谷间的一叶扁舟,柔弱无助 却又顽强地挺立着、拼搏着。饿了,啃一 口随身带着的干粮;渴了,喝一口道旁的 泉水;累了,找一背风处,瘫倒在地稍作 喘息。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地前行。 当人们还在梦中时,他已经起床伏案书写; 当人们早已熟睡时,他还在奋笔疾书……
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有感

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有感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有感(通用25篇)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有感篇1“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重头再干垂青史。
”大家一定读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吧。
我一回到家,就先把语文书翻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课文,反反复复的精读起来,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我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听吧!“谈迁自幼就博览群书,他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字实可信的明史。
经过20多年的奋斗,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国榷》。
可是,一夜之间书稿被盗。
谈迁花了20多年的心血就化为乌有了,这件事对谈迁是致命的打击。
但谈迁不是悲观消沉,而是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定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早上终日奔波,到了晚上奋笔疾书。
经过4年的努力,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国榷》的内容丰富多彩,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谈迁的厄运是什么呢?就是谈迁用心血编写出来的《国榷》被盗走。
那谈迁为什么要编写明朝编年史呢?是因为谈迁从小就想要立志编写一篇翔字实可信的明史。
记得有一次,我考数学的时候有点马虎,把“6”看作了“9”字,结果只考了85分,我非常伤心。
回到家里,我便垂头丧气的走进了房间。
妈妈看见了我这个样子,便知道了我的心事,跑到我的房间来安慰我,“王彦如,小考考差了不要紧。
但是这题错了一次,下一次又错这道题就不应该了。
你要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呀!”我听到了妈妈的鼓励又重新站了起来,对妈妈说:“好的,妈妈我知道了。
”于是,我又继续思考了起来。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定会有些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要克服它们,要知道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呀!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有感篇2有一位史学家,自幼刻苦好学,立志要写一部史书。
他在50岁时完成了,然而一个厄运不得不让他重新再写,这个厄运是什么?这位史学家是如何面对的?这位史学家不是别人,正是谈迁。
谈迁自幼博览群书,刻苦好学,对历史更是情有独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撰写
前朝逸闻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诞生
名垂青史
崎岖坎坷
翔实可信
自由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厄运”指什么? 答: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②说说在文中“信念”指什么? 答:谈迁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③谈迁先后两次著书,他分别做了些什么?
第一次: 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 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 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第二次: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 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 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地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 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 不多了。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明清之际史学家。原名以训,字 仲木,号射父。所著尚有《枣林杂 俎》、《北游录》、《枣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 其史实注重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 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资料包》P149
浙江
谈迁
博览群书
抄写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锁住
化为乌有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厄运
挣脱
读下面这些带数字的句子,认真对比观察,说说 你读出了什么? 第一次: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 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第二次: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 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 都城北京。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来 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深入、信念、更加完备、决心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tán qiān chāo xiě suǒ mén zhèng tuōkě yì
( )( )( )( )( ) ( )
ān qǐng zhuàn xiěqí qūkǎn wén guó què dànshēng
( ) ( )( )( )( )( )
二、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一袭破衫:()
三、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广泛()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填空。
《国榷》初稿用了年时间。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年的奋斗,终成定稿。
定稿的《国榷》共卷,万字。
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读文中画“”的语句。
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
4、你能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四、填空。
1、本文记叙了史学家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谈迁的人生厄运是
但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
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著。
从他拼搏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
五、积累语言。
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1、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2、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