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合集下载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己)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己)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2、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书?认识几个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但我第一印象中的有:孙武、韩非子、秦始皇、司马迁、唐太宗、范仲淹、毕升、成杰思汗、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李世民、武则天、李白、杜甫、白居易、郭子仪、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杨炎、朱全忠、李存勖、赵匡胤、赵炅、赵佶、赵构、赵普、曹彬、高怀德、杨业、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狄青、包拯、苏轼、宗泽、李纲、韩世忠、岳飞、张俊、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成吉思汗、忽必烈、孔子、刘邦表扬的话:你真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你真是博览群书啊!你竟然认识这么多的历史人物,真是咱们班的“历史通”这么多的人物都认识,老师是自叹不如啊!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介绍谈迁今天,老师想介绍大家认识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谈迁板书:谈迁(出示他的简介:课文第一自然段前2句),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3、“厄运”是什么意思?(不幸的遭遇)带着对这个词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信念是什么意思?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再读课题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预设: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板书:什么?打击?面对?信念?)(1)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厄运?(2)他有着什么样的信念?(3)厄运给他带来怎样的打击?(4)他是怎样面对厄运的?(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学贵有疑”,读书有疑问才能有进步。

苏教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è: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信念: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
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谈迁遭受了什么样的厄运, 又有着什么样的信念?
夜难安寝 翔实可信 鸿篇巨制 考察遗迹 终日奔波
家境贫寒 家徒四壁 意想不到 一袭破衫 希望之光
刻苦好学 流传千古 下落不明 奋笔疾书 绝望之云
在北京那段时 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 逸闻,并亲自到 郊外去考察历史 的遗迹。
在北京那段时 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 逸闻,并亲自到 郊外去考察历史 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在北京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 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 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这样一部来之不易的文稿创作成功了, 谈迁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天有不测风 雨,文稿丢失后谈迁的表现如何?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 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 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个50多岁的老人,一个七尺男儿, 整天老泪纵横,以泪洗面,想一想这一段 该怎么读?
初稿(4年)——新《国榷》(又经过几年)
四处寻访——搜集逸闻 亲赴郊区——考察遗迹 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奋笔疾书 从中你感受到谈迁是 一个怎样的史学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新写的《国榷》共 104 卷, 428 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 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 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 青史。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40 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 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 巨著。 哥白尼冒着教会迫害和生命危险,在极其危难的环境 里,用30年的时间,写出《论天体的运动》。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阅读了3000多种政 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 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 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说课本: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略地先容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支付的努力。

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幸运后,重新搏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表现出了谈迁的信念便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展现有关信念的原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

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展现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议决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二、说传授目标: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毅不移的信念,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连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列数据的写作要领。

3、在理解、感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三、说传授重难点:1、连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列数据的写作要领。

2、领会谈迁在幸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明白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四、说教法、学法、传授理念:1、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重点词句知道朗读和感悟。

2、创设传授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优良的氛围,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五、说传授历程:(一)导入我以三组词语入手,并有意识地给它们归了类,并在学生朗读的历程中发起明确的要求。

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此中的某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明白和把握,为下文学习重点段落作铺垫。

(二)围绕“幸运”领会艰辛这部分内容我以标题导入:谈迁遭遇到的幸运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幸运?引入第一小节的学习,这一小节中有一个重点句:议决20多年的搏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PPT课件苏教版

他决定从头再来!
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 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 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呢? 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 一想。
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 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 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 “考察”历史遗迹。
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 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 (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 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 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 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列数字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 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 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谈 迁是个怎样的人?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 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 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 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 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 怎样的厄运从天而降呢?默读第 二自然段,想想他遭遇的厄运是 什么?
寝 撰 逸

(寝室) (撰写) (飘逸) (崎径)

kǎn

岖 坎

(崎岖) (坎儿) (坎坷)
词语理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了许许多多书。博: (量)多;丰富。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徒: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一袭破衫:一套破烂的衣裳。袭:量词,用于 成套的衣服。
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 明了文章的中心。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 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 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 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一部500万字的鸿篇巨作,就 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 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 如果你站在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 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 说些什么?

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力求整齐、美观;正确认读7个二类字;理解课后词语,积累文中四字短语。

2.朗读课文,领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3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2. 体会文章使用数字和四字短语来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在篇末揭示文章主旨,呼应题目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文中的数字、重点词句(四字短语)去感受、体会,再通过感情朗读、根据情境想像练笔等形式体会人物的坚定信念。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和古今中外被厄运打不垮的人的故事或事例。

2.完成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2.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学生:完成预习单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同学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如何面对各种不幸的事情呢?作家蒋光宇的话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出示最后一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指生读)是啊,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生齐读)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史学家谈迁是如何战胜厄运的。

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 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1)“厄运”--非常困难的遭遇,很不幸的命运。

(2)题目应该怎样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打不垮”语速稍慢、用力;读“信念”语调高昂、语气坚定。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反思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

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文的字词教学中,我突出了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训练。

这是从低年级就开场的一项练习。

可是,到五年级,甚至六年级学生也未必能纯熟掌握。

教学“家徒四壁”一词,我让学生联络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课文.wenku1.内容,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可是学生的答案还是:谈迁家里穷得只剩下墙壁。

没方法,我引读了课文内容:谈迁家里穷得——买不起书,穷得——小偷无物可偷,穷得北上奔波时穿了——,穷得只有——一盏孤灯……所以课文中这个词是形容——谈迁家里非常贫穷。

“家徒四壁”是夸大的说法,并不是说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这时我小结:在课文中理解词语要联络上下文揣摩词语意思,不能照着词典里的解释生搬硬套。

后来,在理解“崎岖”和“坎坷”两个词语时,我先请学生谈词典中的本意,再说说课文中指什么?〔谈迁写史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困苦,非常曲折〕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几组数字。

并引导学生将它们放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详细化、情感化。

比方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字,我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展理解读:“20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决。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 1. 结合上下文掌握文中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2. 整体入手,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渗透学习方法:阅读方法;解词方法;理清课文段落方法。

关注每个词语,边读边思,读出词语背后的感情。

想象训练、说话训练、写字训练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揭题读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一起认识了吃尽千苦万苦的人,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抗非典中,为了病人,献出年轻生命的白衣战士——叶欣;从小就喜爱昆虫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名字叫谈迁。

在他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课文来认识他。

相机板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边写边说“厄”和“垮”的写法。

看着这个很有内涵的课题,你是否急切的想知道他遭到什么厄运?又靠着什么信念战胜了这个厄运呢?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现在,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朗读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同学们,你们回去也预习读了几遍书?有没有信心来考考自己。

相信你们肯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浙江抄写锁挣脱诞生翔实安寝撰写逸闻崎岖坎坷(点评,指导个别字的书写、描红) (2)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四字词语特别多,愿意来挑战他们吗?听的同学不仅要认真听,还要仔细看。

有没有发现什么?家境贫寒家徒四壁一袭破衫(贫穷)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奋笔疾书(勤奋)翔实可信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史书)(你们不仅挑战成功,更有一双慧,这些词语里还有个小题目愿意试试吗?你能说说他家贫穷到什么程度?这就叫——家徒四壁,这里的“徒”是什么意思?一袭破衫的“袭”是什么意思?)根据词语意思,来理解其中某个字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解词方法。

博览群书的“博”是个多义词,请同学们看看这里的“博”是什么意思?那词语的意思是——奋笔疾书的“疾”也有几种解释,谁来选择一下,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9教学目标: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一看,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翔实精彩明史巨著3、个别读(一气呵成,正确),齐读4、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能说一个是一个,能说两个是两个。

5、小节:用得很恰当。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有遇到很多好的词语,对于这些词语我们不仅要善于积累,还要学会运用,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仔细找一找。

2、书稿的遗失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请读读第一段,谈谈你们的理解。

3、交流: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

相机理解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默读句子,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b、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c、这20多年中,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谈迁都坚持不懈,其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辣,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精读感悟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谈迁和《国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谈迁写《国榷》的艰辛。

2、了解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文第20课。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检查预习。

1、走近谈迁。

了解谈迁的基本情况。

2、质疑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

要求:a、自由朗读课文
b、在不理解的地方作出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A、出示词语
a、自由读,
b、个读,
c、齐读
B、理解词语
C、利用词语感知课文内容。

3、分节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1、谈迁的信念是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课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翔实可信?
讨论交流。

2、谈迁为了完成《国榷》,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写出体会。

3、出示:《国榷》图,再次感知写《国榷》的艰辛。

4、明朝都已经灭亡了,谈迁为什么还要编写《国榷》呢?
5、你觉得谈迁是一位怎样的人?
四、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学生再次认读,书空。

(2)分析字形。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后写。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史学家叫------谈迁,了解了一部编年史叫-----《国榷》,《国榷》写成之日就是谈迁成功之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这部珍贵的书稿被偷走了,而谈迁又将如何面对呢?我们下节课再看。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推荐阅读《谈迁传》
附: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国榷》翔实可信
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0课。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认识一个人,了解一部书,坚定一种信念”为线索,开展教学。

这三个“一”是统一而不可孤立看待的三个“一”,在这篇课文中如果孩子不能了解谈迁是什么样的人,《国榷》是什么样的书,也就无法体会谈迁所具有的坚定信念。

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信念是厄运都打不跨的。

如果一味地让一群 10 岁左右的孩子,通过数据、对比去理解文章所饱含的情感,其结果也是空洞的,生硬的,没有“温度”的,自然也就难以探寻阅读的“深度”。

所以认识人,了解书是基础,坚定信念是升华。

在理清了谈迁和《国榷》的关系之后,又通过抠字析句,细细品味,引导学生从数字中悟艰辛、析人物、得方法。

我们不仅要体会谈迁坚定的信念,还要在学生心中播种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