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念的含义,认识到信念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信念的坚定。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信念的力量,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主人公的信念。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信念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文本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对信念的认识。

b. 提问:你们认为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精讲细读a. 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信念。

b. 讨论: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保持信念的?4.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信念的理解和感悟。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案例分析a. 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信念的力量。

b. 学生分享案例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 强调信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

7. 课后作业a.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信念的短文。

b.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保持信念的。

六、教学延伸1. 活动名称:信念分享会2. 活动目的: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信念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活动过程: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信念相关的主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引导学生思考信念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

2. 讨论信念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你们认为信念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分享一些名人的故事,展示他们如何凭借信念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第二章:信念的定义与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念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念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信念的定义:信念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或信心,是对某些事物的坚信不疑。

2. 信念的特点:多样性、稳定性、影响力和动力性。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列举一些他们自己的信念,并分享信念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2. 小组分享:每组选择一种信念,展示其多样性和重要性。

第三章:信念的形成与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2. 引导学生学会培养和强化自己的信念。

教学内容:1. 信念的形成过程: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2. 培养信念的方法:积极思考、不断学习、与他人交流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信念形成过程,以及他们的信念是如何受到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 小组活动:每组设计一个活动,展示如何通过积极思考、不断学习和与他人交流来培养和强化信念。

第四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吸取启示,培养自己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内容:1. 分析一些历史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如残疾人、贫困出身的人等。

2. 从中吸取启示,培养自己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活动:1. 案例分享:学生们分享一些历史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

2. 分组讨论:学生们讨论从案例中吸取的启示,并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培养自己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4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4篇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4篇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1教学目的:1、复习已有的识字方法,运用和联系语境的方式,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挣脱等词语的意思。

2、采用语言转化和想象画面的方式,体会运用数据的好处,感受数据的表现力。

3、凭借语言文字,在品词析句中,体验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遭遇厄运的痛苦,从而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课题入手理解厄运读课题,理解厄运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二、检查预习了解厄运1、文中的厄运降临在谁的身上?2、介绍对谈迁的了解,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3、降临在这位史学家谈迁身上的厄运是什么?三、紧扣《国榷》探究厄运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部怎样的《国榷》?被小偷偷走了,为什么称得上是厄运呢?认真读课文的1、2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可以用笔圈圈、划划。

方案一: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赏析这句话中的字词。

从一点、一百多里等词感受谈迁为了这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付出的辛劳。

引导学生有情感的朗读。

方案二: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读句子,当这些简洁、凝练的数字跳入眼帘,分别读出了什么?2、句中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些数据,可以换成哪些词语或句子呢?3、数据不仅能化为词语或句子,它们的表现力是很丰富的,还能透过这一个个数据,联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而感受《国榷》是谈迁的心血。

4、有感情的朗读句子,读出数据背后丰富的内涵,感受数据非凡的表现力。

5、喜悦还洋溢在谈迁的脸上,《国榷》却被小偷偷走了,这难道还不是厄运吗?为什么?四、感悟信念战胜厄运1、遭遇如此厄运,谈迁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读着这句话你感受到谈迁怎样的内心?2、谈迁就这样被厄运打垮了吗?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新撰写这部史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厄运”、“信念”等词语的含义。

2. 通过阅读,感受主人公面对厄运时坚定的信念。

3.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坚定的信念。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b. 提问:“厄运”和“信念”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简要解释。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课文:a.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面对厄运时坚定的信念。

b. 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厄运就像一只黑乌鸦,呱呱叫着飞过来。

”4. 情感体验: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面对困难时的信念和做法。

b.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汇报,大家共同感受信念的力量。

5. 拓展延伸:a. 学生发挥想象,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主题,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作。

b.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欣赏。

6. 总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念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7. 布置作业:a.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写一篇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主题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通过作文和口头汇报来评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应用。

2. 拓展作业: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信念,并绘制一幅相关的插图。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的教案第一章:厄运与信念1.1 导入:讲解厄运的定义:厄运是指不幸的命运或遭遇。

讲解信念的定义:信念是指坚定的信仰或信心。

1.2 学习目标:了解厄运和信念的概念。

探讨厄运对个人信念的影响。

1.3 教学内容:分析厄运与信念的关系:厄运可能会对个人的信念产生挑战,但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厄运。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一些成功人士在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故事,如乔布斯、海伦·凯勒等。

1.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经历。

观看视频:播放一部关于克服厄运的信念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厄运时保持信念的经历的短文。

第二章:厄运与积极心态2.1 导入:讲解积极心态的定义:积极心态是指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心态。

2.2 学习目标:了解积极心态对克服厄运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2.3 教学内容:分析积极心态对克服厄运的影响:积极心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厄运,减少负面影响。

学习积极心态的技巧:通过心理调适、目标设定、积极思考等方法来培养积极心态。

2.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示在不同厄运情况下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2.5 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个积极心态的行动计划,包括每天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和目标。

第三章:厄运与自我激励3.1 导入:讲解自我激励的定义:自我激励是指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3.2 学习目标:了解自我激励在克服厄运中的作用。

学习如何进行自我激励。

3.3 教学内容:分析自我激励对克服厄运的重要性:自我激励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动力和坚持,克服困难。

学习自我激励的技巧:通过设定奖励、积极自我暗示、与他人分享等方法进行自我激励。

3.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进行自我激励的方法。

制作激励卡片:让学生制作写有激励自己的话语的卡片,以备遇到厄运时查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第一章:认识厄运1.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厄运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厄运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1.2 教学内容:厄运的定义和特点厄运与命运的区别面对厄运的心态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厄运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名人的厄运经历,如海伦·凯勒、史蒂夫·霍金等。

第二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员认识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对于克服逆境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信念的定义和作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内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信念的定义和作用讨论法:分组讨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第三章:培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3.1 教学目标:让学员学会如何培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2 教学内容:自信心的培养积极心态的培养坚持与毅力的培养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自信心的培养、积极心态的培养和坚持与毅力的培养的方法。

实践法:学员进行自信心、积极心态和坚持与毅力的实践练习。

第四章:克服逆境的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员学会克服逆境的策略。

4.2 教学内容:分析逆境的原因调整心态的方法积极应对逆境的策略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分析逆境的原因、调整心态的方法和积极应对逆境的策略。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人是如何克服逆境的。

第五章:案例分享与讨论5.1 教学目标:让学员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加深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分享名人的厄运经历和他们的信念讨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5.3 教学方法:分享法:分享名人的厄运经历和他们的信念讨论法:分组讨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六章:心理韧性的重要性6.1 教学目标:让学员理解心理韧性对于面对逆境和挑战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心理韧性的定义和作用心理韧性对个人适应力的影响心理韧性如何帮助克服逆境6.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心理韧性的定义和作用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对心理韧性的理解和体验。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9教学目标: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一看,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翔实精彩明史巨著3、个别读(一气呵成,正确),齐读4、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能说一个是一个,能说两个是两个。

5、小节:用得很恰当。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有遇到很多好的词语,对于这些词语我们不仅要善于积累,还要学会运用,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仔细找一找。

2、书稿的遗失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请读读第一段,谈谈你们的理解。

3、交流: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

相机理解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默读句子,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b、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c、这20多年中,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谈迁都坚持不懈,其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辣,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例子,来激励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学会如何从困难中寻找希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将课文中的信念付诸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树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例子,来激励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2. 学生能够将课文中的信念付诸实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念?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性?(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重要性。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共同的观点和感受。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学生写一篇关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作文。

(2)学生选择一个困难情境,运用课文中的信念,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理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方面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下面请正确响亮地朗读这些词语。

出示:家境贫寒一袭破衫体弱多病化为乌有
博览群书四处寻访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鸿篇巨制翔实精彩明史巨著名垂青史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请任选两个或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谈迁。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史学家谈迁,感受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课题)这是坚不可摧的信念——再读课题。

二、立志编史,体会一写《国榷》付出的努力。

谈迁从小的信念是什么?(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立志编史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谈迁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读第1小节。

1、概括介绍: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e》。

(1)这段文字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数字)
(2)透过这些数字,你读出了什么?
20多年(时间长,七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谈迁一直都在编写史书)6次修改(治学的认真。

我们平时写作文修改几次?最多2、3次吧,可谈迁呢?足足修改了6次。

)更何况谈迁修改的是几百字的作文吗?那可是400多万字(一本写满字的语文书大概4万字,400万字就相当于100多本书的量)这么大的规模,课文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鸿篇巨制。

50多岁(从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体弱多病的老人,为了写《国榷》谈迁付出了他最宝贵的青春。


(3)现在,这些数字还仅仅是几个数字吗?不,每个数字的背后都诉说着一份艰辛,诉说着《国榷》的来之不易。

带着理解读好这句话。

2、具体事例: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一点”也许就是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可他竟走了“一百多里路”。

这相当于从我们学校步行到上海的路程。

你读出了什么?为了编写这部明史,谈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小结: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型事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国榷》的来之不易。

3、板书:完成《国榷》终于写好《国榷》,谈迁的心情如何?虽然苦虽然累,但成果是喜人的,谈迁的这份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三、紧扣“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谈迁沉浸在《国榷》编写成功的巨大喜悦之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快速浏览第2小节,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2、概括板书:书稿被盗。

同学们,你有没有丢过东西呢?生活中很多人都丢过东西,为什么对谈迁来说却是一场厄运呢?再细读第2小节,找出表示原因的句子,用曲线划出。

3、出示句子:什么原因?(1)20多年的心血理解:化为乌有(2)体弱多病的老人读句子,难怪对谈迁来说这是一场天大的厄运!老师想到了一个词:飞来横祸。

你想到了什么词?(灭顶之灾、祸不单行、晴天霹雳、痛不欲生……)
4、致命的打击让这位老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你读出了什么?(伤心、难过、痛苦、绝望……)
理解:茶饭不思(吃不下饭,喝不下茶)夜难安寝(睡不着觉)
此时的谈迁可能在想些什么?
为了《国榷》,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熬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为了《国榷》,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老天真是不公平啊!
为了《国榷》,我付出了二十多年的心血,如今全化为乌有。

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深深理解和同情朗读。

5、如果是你遭受这样的打击会怎样?(指名生说)生活中遭受厄运从此一蹶不振的人有很多很多,但谈迁有没有被厄运打垮?从哪里知道?——读文中句子
(1)引读(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板书:从头撰写(2)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对,信念,从小立志编写《国榷》的信念。

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而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感受谈迁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四、从头撰写,品悟谈迁二写《国榷》的艰辛及他的不垮之志。

1、一句从头再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何况谈迁已年近60,体弱多病,而且家徒四壁。

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国榷》,谈迁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圈画有关语句。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特地去了北京,因为北京是明朝当时的都城,明朝的许多大事、重要的事都发生在北京。

(1)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谈迁是怎么做的?找关键词语:四处寻访(可见他去过的地方之多)、广泛搜集(搜集的资料之多)、亲自考察(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亲自考察。

可见他治学是多么认真、严谨)。

想像一下谈迁四处寻访的画面: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四处寻访,饿了(),渴了(),累了()。

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心只想写好《国榷》。

再读句子。

如果说这是远镜头的话,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拉近,文中还有两处特写镜头的画面,你看到了吗?(风沙奔波图、孤灯奋笔图)
(2)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一袭破衫:一身破旧的衣衫终日奔波(理解终日: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让我们把读到的文字想像成画面,谈迁如何在外奔波?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还____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炎炎,人们正_____,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人们已____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指名一生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

谈迁就是这样,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3)出示句子: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奋笔疾书:挥动笔杆快速书写。

哪个字表示快?(疾)谈迁为什么要奋笔疾书?(因为他知道——)谈迁这是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的生命赛跑啊!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老人在孤灯下奋笔疾书的情景吧。

任意选择一个场景,想想当时的情景,说一说。

A、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B、有一天,谈迁因劳累过度病倒了,
小结: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

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4)小结:虽然文章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来描述谈迁重写《国榷》的情景,但用心读来,那一幅幅“四处寻访”图,“风沙奔波”图,“孤灯奋笔”图清晰而又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吧!出示句段齐读。

2、阳光总在风雨后,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谁来用书中的文字介绍一下?
(1)(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2)联系前文想一想:这是一部谈迁用()编写而成的明史巨著《国榷》。

(信念、心血、生命等)
(2)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板书:名垂青史什么叫名垂青史?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看板书:不仅是因为编写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国榷》,更因为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学习启示,升华认识和情感
1、谈迁用他的精彩人生告诉了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2、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感受
3、在历史的长河中,像谈迁这样面对厄运不屈不挠的人还有很多。

学生交流,再课件出示。

(司马迁、贝多芬、霍金、桑兰等)
4、小结:这些人都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出示第四自然段再读。

现在,让这个启示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把它永远地记在心中吧!
六、布置作业。

1.相信大家学习完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一定感受颇多,那就提起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写写读后感吧!
2.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拥有坚定信念的谈迁,课后可以去读读《谈迁传》这本书,相信对你的人生会有所启示。

板书设计: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立志编史完成《国榷》
书稿被盗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