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 (共10张PPT)

赵文龙,他虽然只有12 岁,但是因为妈妈患有脊椎 裂和尿毒症,他每天需要承 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 的责任,每天早上,即使时 间紧张,他也会收拾完家, 给妈妈做好早饭再走,他几 乎会做所有家常菜 。此外, 每星期他都要陪妈妈去医院 做透析。在学校,他抓紧学 习,以他现在的成绩有望冲 击北大、清华。
面对厄运, 她说:“即使跌 倒一百次,也要 一百零一次地站 起来。”
廖智,舞蹈教师, 曾为世界小姐重庆赛区 总决赛献舞。 5·12大地 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 和跳舞的双腿, 而24岁 的她选择了坚强面对,在 失去双腿仅两个多月后, 竟然重新回到了舞台上。 她用残缺的肢体继续演 绎力与美,给所有在灾难 和苦难中顽强生存的人 们带来最简单、最真挚 的东西——希望。
作业: 1.搜集两句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2.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也有着不屈不 挠的顽强毅力,选择一个人来写, 并试着运用数据突出人物品质。
❖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 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 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人生就 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 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 的信念。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 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 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
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 幸。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 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感受到谈迁在有坚定的 信念,就会有希望。
阅读资料 谈迁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我不善
于说话,年纪又大,北京的游人多得像蚂 蚁;成天去拜访贵人,听候接见,往往早 上去等到中午,有时得等到晚上才能见着 面,简直受不了;有时候到郊外跋山涉水, 寻访遗迹,北京的风沙大,到处是尘土, 鼻子口腔都脏得很,还时常迷路,遭到别 人的讥笑;有时又孤坐陋室整理搜集来的 资料。
课件-课文_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
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
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
不多。
新写的《国榷》 共104卷,428万4 千字,内容比原先 的那部更加翔实、 精彩,是一部不可 多得的明史巨著。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 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从头再来 刘欢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钱谦益修订明史时,
已经成稿250卷。但他的藏书楼遭遇火灾,图书 稿子全部烧毁。他精神彻底崩溃,于是皈(guī) 依佛门。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钱谦益修订明史时,
已经成稿250卷。但他的藏书楼遭遇火灾,图书 稿子全部烧毁。他精神彻底崩溃,于是皈(guī) 依佛门。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 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
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
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选择一幕最令你感动的场景写下来:
*也许,在寒冬腊月的某一天,谈迁为了寻访一位重 要的人物,毅然离开了家…… *也许,天气突变,狂风暴雨向谈迁袭来……
*也许,谈迁重病缠身,躺在了病榻上……
*也许,夜深人静,谈迁不顾劳累,奋笔疾书……
课后作业: 收集像谈迁那样不被厄运击垮 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感人故事。
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吾 手 尚 在 , 宁 遂 已 乎 !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教学目标:1、通过体会“厄运”的含义,感受谈迁遭遇厄运后的悲伤和坚强。
围绕“信念”,品悟谈迁重写《国榷》的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
2、通过研读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并体会作者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把新旧《国榷》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数据在行文中使用的作用。
3、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体会结尾点明中心,抒发情感,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读中体会谈迁遭遇厄运后的悲伤和坚强。
2、围绕“信念”,品悟谈迁重写《国榷》的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
3、从谈迁打不垮的经历中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通过新旧《国榷》的比较,初步认识数据在行文中使用的作用,并学以致用,尝试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一、回顾所学,明确“信念”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史学家谈千,去感受他那读----(齐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回顾所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呢?然而,就在他付出了行动,理想就要实现的时候,却遭受了怎样的厄运呢?二、围绕“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为什么说书稿的遗失对于谈迁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厄运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句子?预设: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它有什么特点?(板书:列数据)每个数据都耐人寻味,请大家再去读一读这段话,能不能就其中的一个数据谈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说)预设:20多年,谈迁从30多岁就开始写书,从一个风华正茂、志向远大的青年到一个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老人,这是怎样的付出啊!6次修改――说明谈迁治学非常严谨你平时写作文一般修改几次?多少字左右?500多万字、6次修改,这是怎样的艰辛啊!400多万字:同学们这学期读的《草房子》15万字左右,《国榷》有27本《草房子》之多呢!这真是一部鸿篇巨制啊,这部鸿篇巨制付出了谈迁多少艰辛的努力啊!(你关注了什么数据,谈谈自己的体会)(2)体会着谈迁写的艰辛,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教师叙述:这样的一部凝聚了谈迁大半生心血的书稿——《国榷》,就在它即将付印前却被小偷偷走了,对于谈迁来说真是天大的(厄运)3、出示:你来读:(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课件

苏教版 五年级上
导入新课 教学目
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信念: 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
厄运: 指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整体感知 教学目
标
谈迁:(1594-1658) 明末清初史学
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 海宁马
桥人。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 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
新课讲解 教学目
标
请试着仿照信念是……,能……写句子。
信念是架桥之路,能通往美好境界。 信念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成功之门。 信念是一盏明灯,能照亮成功的路。
课堂小结 教学目
标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要向谈迁学习,做一个有信念、意志坚
强的人,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遇到事情时,都要不怕困难,坚
体现了谈迁重撰时坚定的信念和顽 强的意志。
新课讲解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还在_________ 睡梦中 时, 他一 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吃午饭 时,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正在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聚在一起聊天 时,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_____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记室(秘书)维持生活。谈迁博鉴群书,
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 著作有《国榷》、《枣林集》、《枣
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
录》、《西游录》、《史论》、《海 昌外志》等 。
整体感知 教学目
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想想这篇课
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也许这天谈迁累倒在病床上,。
也许。
教学
反思
出示:“很多人以为他------”谁来读读
你从哪个词语中发现的?
圈画“挣脱”
联系第一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能够从遭受的厄运中挣脱出来?
生:花了很多心血,不想白费------
师:而且这是他从小的志向。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师:我听出了他的决心!
师:我感受到了他的信念!
师:我看到了那个书桌前熟悉的身影!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挂图、生字卡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时教
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读完课题,你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问题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读课文
3、了解谈迁的“信念”和“厄运”
(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a指名读“谈迁自幼刻苦,博览群书……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名史”。
b你体会到什么?c齐读
(2)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
a指名读“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b你想说什么?
4、相信这篇课文一定有让你感受很深的地方,用心去读一
二、自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语
(2)指出多音字“挣”;指导“诞”的书写
(3)查字典理解带点字的字义,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同学们读的很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被寻访图打动了,其它两幅呢?
生:第三幅,谈迁不顾年老体弱,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可他继续奋笔疾书。
师出示:“面对孤灯,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问:疾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这里的“疾”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一生:第四种解释,因为他要抓紧时间写完《国榷》
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具体完整,这是抓关键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品味人物
(一)学习第二节
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经过20多年的奋斗,谈迁终于在50多岁的时候完成了第一部《国榷》此时的谈迁才大功告成,欣喜若狂。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老师范读第二节2至6句)。此时的谈迁仰望苍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句子):噫,吾力殚矣!
师:谈迁白天茶饭不思,夜晚睡不着觉,他内心难受呀,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一生:唉,我经过20多年才完成这部《国榷》原稿,现在却被小偷偷走,那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师:是呀,不知何去何从呀?你说
一生:老天,为什么不幸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师:责怪命运的不公。还有呢?你来说
生:偷我《国榷》的小偷是多么可恶啊!
3.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谈迁在逆境面
前的人生态度。
2.能够体会文中数字表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谈迁在逆境面前的人生度。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数字表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通用11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读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板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自由的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文。
2、指名填空。
(提示: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附带指点“榷”字的写法。
)3、课文中还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请你用你的笔快速的把它框画出来。
一边读一边画。
4、汇报:找好了吗?老师请几位同学分段来说说自己查找的结果,被请到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他念到的你画下了吗?你画的他是不是也画下了?如果没有你得帮他补充。
5、自由练读课中的四字词。
(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6、指名读。
7、齐读四字词语。
8、读课文内容。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一出问题立刻纠正。
三、课堂小练习。
1、按老师的'要求把书折好,只看书中的图画。
2、看图说词。
(要求:如“我看到他被风吹得飘飘摇摇的样子,就想到了‘年老体弱’这个词”。
按老师的说法来说,你能吗?)3、将词写在图画的旁边。
(快速思考,不看书你能想到几个词?看谁想的多。
)4、展示结果。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查字典弄清划线字的字义,再说说 整个词语的意思。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形 容读书很多。 家徒四壁:徒:只有、仅有。家里只剩下四面墙壁, 形容十分贫穷。 一袭破衫: 指一 袭:在这里是量词,指成套的衣服。 套破衣服。 奋笔疾书: 疾:急速。形容挥动笔杆急速书写的样子。
读一读下面的名人名言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好学校。
——【中】梁启超 我成功,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法】拿破仑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家境贫寒 一袭破衫 年老体弱 翔实精彩
博览群书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明史巨著
补充阅读资料:
为了纠正前人修编的明史之错, 他登门求教了123位藏书家和 达官名士,并经常将誊抄好的 书稿请人审查。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
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 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 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
到了晚上……
补充阅读资料:
《囯榷》共428万4千字,104卷, 记载了从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福王 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 史学家认为这是现存第一部最完整 的编年体明史,史料价值很高,是 一部“可以信今而传后”的著作。
从文中表示数据的词语中,你读 懂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读懂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 的坚定。这样写更体现谈迁不屈 不挠、意志顽强的可贵品质,从 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写这部史书。
四处寻访
亲赴郊外
搜集逸闻
考察遗迹
面对孤灯
奋笔疾书
1、为了《囯榷》,谈迁背井离乡,来迁孤身一人,风餐露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先说带点字的意思,再说整个 词语的意思。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
不思, 夜难安寝,只有两 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1、细细品味这句话, 你从中感悟到 他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2、谁能读出谈迁的 心情? 3、究竟是什么让谈迁 有这种心情?
从刚才介绍的人物身上,你们学到了什 么?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 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贝多芬一生清贫,作为世界伟大的音乐家,命运之神 当然知道贝多芬是和最美妙的声音分不开的,但它偏偏 要他和任何声音都拉开距离。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依 然与命运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坚持创作,完成了《命运 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享誉世界的作品。贝多芬的 听力虽然过早地衰竭,但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大量音乐 作品以及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同命运做斗争的勇气、意 志和力量,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衰竭, 它们是不朽的。
这一小节中有哪些表示数量的词, 想想你又读懂了什么。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 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 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 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 时间已经不多。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清晨,凉气袭 人,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已 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 , 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仍然奔 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 ,当人 们 ,谈迁一袭破衫,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 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 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看来,《国榷》在谈迁的心目中占有着极其重 要的地位,老师现在想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A、为什么《国榷》的丢失能让谈迁热泪长流? B、谈迁面对打击寝食难安,他不思茶饭,他在 思什么呢? 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回答。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 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 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