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素质检测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测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测试题

七(下)科学第四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球上,一年中的每一天的正午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至北极圈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C、北回归线至北极D、赤道至北极2、当北京时间为3月8日上午10点时,洛杉矶(西八区)的区时是A、3月8日上午4点B、3月7日下午6点C、3月9日下午6点D、3月7日上午6点3、下列哪些现象是自转造成的: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4、仅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历法是A、阴历B、阳历C、阴阳历D、公历5、下列四个年份不是闰年的是A、1400年B、1860年C、1984年D、2004年6、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珠江三角洲属于下列哪一种地形类型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7、关于时间、时区与日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刻叫地方时B、日界线两侧的时间不同,日期相同C、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D、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8、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与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与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⑤9、下列现象中,主要由于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A、海沟B、大西洋C、喜马拉雅山D、地中海10、浙江省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11、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D、位于北半球,向北移12、造成地形变化的因素有A、只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因素B、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外力因素C、内力因素与外力因素的同时作用D、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程13、下列各种类型地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地段上地势起伏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书馆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14、国庆长假期间,下列四个城市相比,白昼最长的是A、乌鲁木齐B、哈乐滨C、武汉D、昆明15、我国的北极科考队想对北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以下四个时间最适宜到北极的是A、10月B、5月C、12月D、3月16、按地球公转的规律,下列节日在一年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国庆节②妇女节③儿童节④劳动节⑤春节A、⑤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⑤④③②①17、关于地球公转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从左边转到右边B、从右边转到左边C、自东向西D、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界线与180度经线完全重合B、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C、日界线西侧是新一天的开始D、日界线两侧为东西十二区,两侧时钟显示相同19、在赤道上,下面四种现象可信的是A、太阳总是在6时升起B、夏季昼长夜短C、冬季的夜是一年中最长的夜D、6月22日正午时旗杆没有影子20、地球自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A、经线B、太阳C、地轴D、北极星21、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双手抱头躲到桌子底下B、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躲到卫生间或厨房D、躲到高墙边22、你认为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A、沙尘暴的形成与人类的活动无关B、人类可以任意改变地形为经济服务C、修筑梯田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改变地形的方式D、在经济建设中改变地形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3、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与终点确切地讲应是A、180度经线B、0度经线C、日界线D、晨昏线24、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重合B、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夹角D、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6天25、有关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晨昏圈与经线重合B、晨昏圈与纬线平行C.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4分)1、1915年,魏格纳依据两岸大陆轮廓可拼合性与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全球构造理论——。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8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最适宜农业耕种生产的地貌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2.下列有关地球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北面是寒带,南面是热带B.寒带有半年的极昼现象和半年的极夜现象C.热带地区的赤道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其他地区只有一次太阳直射D.若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小,则温带范围扩大3.我国常用的日历是 ( )A.阴历 B.农历 C.公历 D.闰年4.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关于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任何地方都是每日昼夜交替一次B.全球都是同为白天,同为黑夜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每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大部分地方就要昼夜交替一次 D.自转周期是2 4小时,昼12时,夜12时6.与地震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A.天昏地暗 B.地温明显增高,感觉天气异常闷热C.雷雨交加 D.电闪雷鸣7.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海 B.杭州 C.北京 D.哈尔滨8.下列的4组纬线中,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9.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B.“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C.“北京时间”采用东经120°的地区时D.“北京时间”是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10.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时间变化是 ( )A.增加一天,钟点相差一小时 B.增加一天,钟点相同C.减去一天,钟点相同 D.减去一天,钟点相差一小时11.有关下列等高线走向反映的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 )A.等高线越密,坡度越缓B.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脊C.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等高线上的数值向中间增加的地形是山顶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谷12.来自地壳外部的,能引起地貌改变的作用有 ( )A.流水、风、海浪和冰川 B.大陆漂移C.火山和地震 D.板块构造运动13.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的地貌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14。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素质检测卷(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素质检测卷(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素质检测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一、考考你的判断力(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③2、发明地动仪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A.一行B.张衡C.徐霞客D.万户3、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A.南回归线B.北极圈C.北回归线D.南极圈4、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5、仅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历法是:A.阴历B.阳历C.阴阳历D.公历6.地球上许多地区存在四季变化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地区是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回归线附近 D.寒带地区7.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 在温州世纪广场上立一根1米长的杆,正午影子最短的一天是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9.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四季的变化10、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A.春分日和秋分日B.冬至日和夏至日C.春分日和冬至日D.夏至日和春分日11、下列纬度带上有可能出现极昼的是:A.00B.23026/ NC.63.50SD.67.50N1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美洲板块D.大洋州板块13.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珠江三角洲属于下列哪一种地形类型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14.当杭州为3月5日20时,英国伦敦的区时为A.3月5日lO时 B.3月6日12时 C.3月5日12时 D。

3月6日4时15、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有无阳光直射现象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1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0N—夏至日 B.23.50S—夏至日C.23.50N—冬至日 D.23.50 S—冬至日17、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后,日期变更为:A.不变B.10月2日C.9月29日D.9月30日18、、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重要原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化和风蚀作用D.冰川的侵蚀作用19.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A.岩石圈 B.地核 c.软流层 D.火山口20、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叫做一个节气,下列各项属于节气的是A、儿童节B、中秋节C、春节D、清明节2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A.台湾海峡 B.舟山群岛 c.四川盆地 D.长江三角洲22、下列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 B.各板块都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23、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4.右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A、山顶B、峭壁C、山脊D、山谷2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一、选择题(共54分,每题3分)1.下面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B.“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即东纬105°纬度的地方时C.当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为9时时,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10时正D.当“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2时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为12月20日20时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3.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的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4.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最少的时间段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 前后C.9月23 前后 D.12月22 前后5.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说在20世纪的( ).A.30年代 B.50年代C.60年代 D.80年代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A.9148.13米 B.9003.13米 C.8693.13米 D.8548.13米:7.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似皮球的圆球体B.地球是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8.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球体 B.地球上有五带的分布C.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9.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日期是( ).A.每年6月21日或22日 B.每年12月22日或23日C.每年3月20日或21日 D.每年9月22日或23日10.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C.极圈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11.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B.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C.都是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B.6月22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C.北半球一般把3、4、5月3个月划为春季D.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15.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 ).A.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B.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C.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D.地球外部力量所引起的结果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C.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隆起而成的D.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时间变化是( ).A.增加一天,钟点相差一小时 B.增加一天,钟点相同C.减去一天,钟点相同 D.减去一天,钟点相差一小时2.从12月22日至第二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方向变化是( ).A.向北移动 B.向西移动 C.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D.不变3.下列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66.5°角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自转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D.地球斜着身子从西向东绕太阳公转4.地球自转一周,世界上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是( ).A.南北寒带地区 B.南、北温带地区C.赤道地区 D.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5 北京时间为10月1日凌晨4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A、 9月30日15点B、 9月31日15点C、10月日15点D、10月1号16点二、填空(共23分,每空1分)1.一年中只有在__________日和__________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2.北纬66.5°和南纬23.5°这两条纬线,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太阳光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4.当南温带处手夏季时,北温带正处于__________季.5.全球由__________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6.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7.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__________夜(填“长于”或“短于),并且纬度越高,__________越长,__________越短。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素质检测卷 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素质检测卷  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素质检测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一、考考你的判断力(每一小题2分,一共50分)1、以下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③2、创造地动仪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A.一行B.张衡C.徐霞客D.万户3、太阳可以垂直照射的最北界限:A.南回归线B.北极圈C.北回归线D.南极圈4、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5、仅以月相变化为根据的历法是: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6.地球上许多地区存在四季变化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地区是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回归线附近 D.寒带地区7.南极考察的最正确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 在世纪上立一根1米长的杆,正午影子最短的一天是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9.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四季的变化10、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A.春分日和秋分日B.冬至日和夏至日11、以下纬度带上有可能出现极昼的是:0026/ N 00N1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13.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珠江三角洲属于以下哪一种地形类型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14.当为3月5日20时,英国伦敦的区时为A.3月5日lO时 B.3月6日12时 C.3月5日12时 D。

3月6日4时15、划分五带的主要根据是A.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有无阳光直射现象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1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23.50N—夏至日 B.23.50S—夏至日C.23.50N—冬至日 D.23.50 S—冬至日17、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限后,日期变更为:A.不变B.10月2日C.9月29日D.9月30日18、、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重要原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19.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A.岩石圈 B.地核 c.软流层 D.火山口20、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叫做一个节气,以下各项属于节气的是A、儿童节B、中秋节C、春节D、清明节2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A.HY海峡 B.群岛 c.盆地 D.长江三角洲22、以下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正确的选项是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 B.各板块都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23、有关地球公转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4.右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A、山顶B、峭壁C、山脊D、山谷2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开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根底上创立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3一、选择题(共54分,每题3分)1.下面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B.“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即东纬105°纬度的地方时C.当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为9时时,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10时正D.当“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2时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为12月20日20时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3.下列节日中,浙江省的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4.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最少的时间段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 前后C.9月23 前后 D.12月22 前后5.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说在20世纪的( ).A.30年代 B.50年代C.60年代 D.80年代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A.9148.13米 B.9003.13米 C.86-93.13米 D.8548.13米:7.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似皮球的圆球体B.地球是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8.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球体 B.地球上有五带的分布C.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9.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日期是( ).A.每年6月21日或22日 B.每年12月22日或23日C.每年3月20日或21日 D.每年9月22日或23日10.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C.极圈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11.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不同B.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C.都是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B.6月22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C.北半球一般把3、4、5月3个月划为春季D.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分层设色地形图,通常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D.注记就是在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14.关于右面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对乙山的相对高度是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G是陡崖,A是鞍部D.CD和EF都是山谷15.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 ).A.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B.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C.地球内部力量和地球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D.地球外部力量所引起的结果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C.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隆起而成的D.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7.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C.北半球高低纬度气温差别小于南半球D.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地区18.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是( ).A.各月干燥,雨量很少 B.各月湿润,雨量很多C.各月湿润,雨量适中 D.各月温暖,雨量较多二、填空(共23分,每空1分)1.一年中只有在__________日和__________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2.北纬66.5°和南纬23.5°这两条纬线,分别叫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太阳光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4.当南温带处手夏季时,北温带正处于__________季.5.全球由__________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6.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7.夏季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__________夜(填“长于”或“短于),并且纬度越高,__________越长,__________越短。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7说明:本卷共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宇航员在南极上空的宇宙空间观测地球自转方向为 ( )(A)左右摆动 (B)顺时针旋转(C)逆时针旋转 (D)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2.有关晨昏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晨昏圈与经线重合 (B)晨昏圈与纬线平行(C)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 (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3.当北京时间为12时,地处东经113.5°的澳门地方时为 ( )(A)也是12时 (B)12时26分 (C)11时34分 (D)11时26分4.下列年份为闰年的是 ( )(A)1984年 (B)1990年 (C)2001年 (D)2002年5.下列省区兼跨热带和温带的是 ( )(A)海南省 (B)台湾省 (C)福建省 (D)湖南省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核之中(C)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D)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幔层7.具有“相对高度较大,坡陡顶尖”的特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的地形部位是 ( ) (A)鞍部 (B)峭壁 (C)洼地 (D)山顶9.从我国“植树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10.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有 ( )(A)风力 (B)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的张裂11.地球上一年四季昼夜等长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12.下列日子我国各地昼夜长短差别最大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13.当地震发生时 ( )(A)震中的人们先感到前后、左右摇晃(B)离震中越近,震级越大(C)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D)烈度与离震中远近没有关系14.位于西五区的华盛顿比位于东八区的北京 ( )(1A)早3小时 (B)晚3小时 (C)早13小时 (D)晚13小时15.下列地区多火山的是 ( )(A)南极洲 (B)东非裂谷带 (C)北冰洋 (D)西伯利亚地区16.下列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17.闰年多出的一天是 ( )(A)2月29日 (B)3月31日 (C)9月31日 (D)11月30日18.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宽广平坦的地形称为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19.地球公转的示意图中,北半球为春季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0.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角峰众多,主要是(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D)风化作用形成的二、填空题(共44分,每空1分,其中第2 1题(4)、(5)和第27、29题每空2分)2 1.读下图,假如火柴代表观测者,那么(1)当地球旋转到A位置时,观测者处于__________时间,太阳位于观测者__________面。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地球与宇宙综合素质评价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地球与宇宙综合素质评价

B.冬至
C.秋分
D.夏至
【点拨】 山东省济南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角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时能够遮阳的车 位最多,说明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照进遮阳棚的面积 最小,如图①位置,即夏至日。
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轴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3)当地球运动到图中的B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 温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B 图所示最相似。
【点拨】 (1)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可见,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公转运动。(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 仪位于图中的A位置时,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 于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国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3)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位于图中 的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国的夏 至日(6月22日前后)。这一天温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是 一年中最短的, 影子朝北。与B图所示最相似。
18.(1)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 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 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顺时针 (填“顺时针”或 “逆时针”)方向。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 附近为 极夜 (填“极昼” 或“极夜”)。
【点拨】 (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地
③1543年,哥白尼所著的《天球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 心说”观点,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 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一面像陀螺一样自转, 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④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 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 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素质检测卷一、考考你的判断力(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③【 】2、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北界线:A.南回归线B.北极圈C.北回归线D.南极圈【 】3、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A .一次太阳直射现象B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 .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D .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4、下列纬度带上有可能出现极昼的是:A.00B.23026/ NC.63.50SD.67.50N【 】5、下列四天中,符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的是A .元旦B .劳动节C .儿童节D .我国国庆节 【 】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正午日影最短的地区是:A.150NB.150SC.50ND.200S【 】7、全球昼夜平分的日期是: A.春分日和秋分日B.冬至日和夏至日C.春分日和冬至日D.夏至日和春分日【 】8、仅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历法是:A.阴历B.阳历C.阴阳历D.公历【 】9、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后,日期变更为:A.不便B.10月2日C.9月29日D.9月30日【 】10、地震发生时,一名潜水员正在大堡礁潜水,那么,他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B. 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 D .左右晃动【 】11、 岩浆主要发源于A .地壳B .地幔C .地核 D. 岩石圈【 】12、下列现象可能为地震前兆的是①出现地光 ②水井涌水 ③鸡飞狗跳 ④马不进圈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3、发明地动仪的是我国古代科学家A.一行B.张衡C.徐霞客D.万户 【 】14、左图中4条太阳光照射图,哪一条是北半球中纬度的D【 】15、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下列哪幅图代表此时悉尼(东十区)时间【 】16、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A.麦哲伦B.魏格纳C.哥白尼D.哥伦布【 】17、下列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A .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B .各板块都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C .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D .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 】18、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美洲板块D.大洋州板块【 】19、、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重要原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化和风蚀作用D.冰川的侵蚀作用【 】20、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B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C .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1、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 A .北极圈以内地区B .南极附近C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22、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欣在我们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同时测量一根一米长竹杆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的是A .两地杆影一样长B .学校的长,北京的短C .北京的长,学校的短D .不一定【 】23、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A .地形复杂多样B .属于火山岛C .位于两大板块张裂处D .位于两大板块碰撞处【 】24、产生春夏秋冬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A.地轴不垂直于黄道面 B.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C.地球公转的速率变化 D.地球公转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 】25、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二、考考你的记忆分析能力(每空1分,共25分)26、火山由___________,火山通道,__________结构组成。

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27、根据右图,回答:(1)在图中标出地图的自转方向:(2)图上的A 、B 、C 、D 四地中,处于昏线上的点是 , 处于深夜的是 。

28、地球内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层。

_________中含有软流层。

29、公历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来定的,由于不是整数天,所以采用四年一个闰年的方法来减少B AC D误差,闰年多出来一天的日期是月日。

2000年 (填“是”或“不是”)闰年。

30、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小时,而且东边时区的时间要比西边时区的时间。

31、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的移动而变化的。

我们江山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日最高,日最低。

32、等高线指的是把___________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一般来说,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___。

33、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是地球上的一条无形而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线。

其东西两侧相距咫尺,日期却相差一整天。

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塔弗尼岛上有个商人,他的商店就正好横跨在日界线上。

当地有个规定,所有商店星期天必须关门,不许营业。

为了多赚钱,他在商店的东西两侧各开了一个门。

请问当东十二区为星期天时,他应该开门营业。

(填“东”或“西”)三、我会看图分析(2X7=14分)34、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数码代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属于六大板块中的__________板块。

四、我会分折联系与解答(5+6=11分)35、将下列地形与其形态的描述对应连线。

A.丘陵①海拔较低,地面平坦B.高原②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C.山地③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D.盆地④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E.平原⑤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36、在去年的大海啸给人的灾难记忆还没远去之时,北京时间5月27日早晨,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惹市附近又发生了里氏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地震可能加剧默拉皮火山活动。

目前营救工作在余震中紧张进行。

印度尼西亚的社会事务部28日表示,地震已经造成至少4611人死亡,约两万人受伤,另有超过十万人无家可归。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称,班图尔县包括医院等在内的70%至80%的建筑物完全倒塌。

大多数受灾者依然被困于倒塌的房屋下,预计死亡人数还将上升。

试解释一下印尼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当地震将发生时,你认为如何做才会来减少伤亡?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素质检测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二、考考你的记忆分析能力(每空1分,共25分)26、火山由_火山口_,火山通道,_火山锥_结构组成。

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环太平洋地区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地区. 27、根据右图,回答:(1)在图中标出地图的自转方向: (2)图上的A 、B 、C 、D 四地中, 处于昏线上的点是 A , 处于深夜的是 B 。

28、地球内部可分为__地壳_、__地幔__和___地核__三层。

_地幔_中含有软流层。

29、公历是依据_太阳的公转周期_来定的,由于不是整数天,所以采用四年一个闰年的方法来减少误差,闰年多出来一天的日期是 2 月 29 日。

2000年 是 (填“是”或“不是”)闰年。

30、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 1 小时,而且东边时区的时间要比西边时区的时间 早 。

31、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而变化的。

我们江山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 日最高, 冬至 日最低。

32、等高线指的是把__海拔__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一般来说,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密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疏___。

33、 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是地球上的一条无形而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线。

其东西两侧相距咫尺,日期却相差一整天。

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塔弗尼岛上有个商人,他的商店就正好横跨在日界线上。

当地有个规定,所有商店星期天必须关门,不许营业。

为了多赚钱,他在商店的东西两侧各开了一个门。

请问当东十二区为星期天时,他应该开 东 门营业。

(填“东”或“西”)三、我会看图分析(2X7=14分)34、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数码代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___太平洋板块____、____美州板块____、__非州板块__、____南极州_____、_____欧亚板块___、___印度洋板块___。

(2)我国属于六大板块中的_____欧亚板块_____板块。

四、我会分折联系与解答(5+6=11分)35、将下列地形与其形态的描述对应连线。

A.丘陵①海拔较低,地面平坦B.高原②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C.山地③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D.盆地④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E.平原⑤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36、在去年的大海啸给人的灾难记忆还没远去之时,北京时间5月27日早晨,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惹市附近又发生了里氏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地震可能加剧默拉皮火山活动。

目前营救工作在余震中紧张进行。

印度尼西亚的社会事务部28日表示,地震已经造成至少4611人死亡,约两万人受伤,另有超过十万人无家可归。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称,班图尔县包括医院等在内的70%至80%的建筑物完全倒塌。

大多数受灾者依然被困于倒塌的房屋下,预计死亡人数还将上升。

试解释一下印尼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当地震将发生时,你认为如何做才会来减少伤亡?答:印尼处于环太平洋地区的多火山多地震区域,…(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