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沥青砼路面试验段施工方案精

沥青砼路面试验段施工方案精

沥青砼路面试验段施工方案精一、引言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沥青砼路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受到广泛应用。

为了验证其在实际施工中的可行性和效果,需要进行试验段的施工。

本文将针对沥青砼路面试验段的施工方案进行精讨。

二、施工前准备1.材料准备–砂石料:准备符合要求的砂石料,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水泥:选用优质水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沥青:选用合格的沥青材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施工设备–摊铺机:用于将沥青砼材料均匀摊铺在道路上。

–滚压机:用于对铺设的路面进行压实,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3.施工人员–操作工:熟练掌握施工设备操作技术。

–监理人员:负责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过程1.基础处理–对路基进行整平、压实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固性。

2.沥青砼配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沥青砼材料的配制,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3.路面铺设–使用摊铺机将沥青砼材料均匀铺设在路面上,保证厚度均匀。

4.压实处理–利用滚压机对铺设的路面进行压实,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检测–在施工前进行试验段路面的平整度和厚度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铺设和压实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施工后验收–施工完成后对试验段进行全面验收,确保路面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施工后维护1.养护措施–在施工完成后对路面进行养护,保护路面免受外界损害。

2.定期检查–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破损或问题进行修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六、结论通过精心设计和规范施工,沥青砼路面试验段施工方案能够有效保证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为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提供良好保障。

以上即为沥青砼路面试验段施工方案精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沥青砼地面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砼地面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砼地面面层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地面处理: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草、泥土等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清洁。

2.地面检测: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测,确定地面的平整度和承载力,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底材处理1.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修补和加筋,确保基层的坚实稳定。

2.基层清洁:清除基层上的杂物和粉尘,以确保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性能。

三、基层涂布1.铺设沥青底层:将沥青混合料均匀地铺在基层上,并用均布器或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沥青底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2.基层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对沥青底层进行压实,使其达到所需密实度。

四、沥青砼面层施工1.配制沥青砼料:按照设计要求和配方比例,将矿渣、水泥、砂石等原料进行搅拌,制成沥青砼料。

2.铺设沥青砼料:将沥青砼料均匀地铺在沥青底层上,使用级配板进行均匀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3.打捞工艺:在沥青砼面层施工完成后,使用打捞机对表面进行捞平,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4.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沥青砼面层进行养护,包括喷水养护、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以保持施工区域的湿润。

五、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对沥青砼面层的厚度、坡度、平整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六、验收和维护1.完工验收:在施工结束后,对沥青砼地面面层进行验收,检查其厚度、坡度、平整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维护保养: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对沥青砼地面进行养护和维护,包括定期清洗、补修等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

3.定期检查:定期对沥青砼地面面层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其平整度、耐压性能等指标,及时进行维修和整改。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及措施,可以确保沥青砼地面面层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保证施工区域的整体平整度和美观度。

同时,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维护工作的进行,能够提高沥青砼地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效果。

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的施工前,需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准备:确保所需的沥青、砼等材料质量合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保证施工所需的辅助材料和设备完好,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2.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方案、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3.现场准备:检查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及排水情况,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同时,设置施工区域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有序。

4.施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时间计划等,以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在进行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工艺和方法:1.基层处理:首先对基层进行清理和修补,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无积水和裂缝,并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

2.底层施工:在基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底层,经过压实和养护后,形成坚固的基础。

3.抗滑表层施工:在底层完成后,铺设抗滑表层的沥青砼,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摊铺,再经过压实和养护,以确保表层平整、耐磨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4.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抗滑表层的验收工作,检查表层的厚度、平整度、抗滑性能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环境条件:在施工过程中,需留意天气变化,避免在雨雪天气或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施工,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2.施工安全: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注意施工区域的交通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任何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四、施工结束及验收在完成沥青砼上面层(抗滑表层)试验段的施工后,需进行终验工作,并做好档案整理工作。

路面沥青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路面沥青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路面沥青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某市区内道路路面沥青翻新工程,总长度为10公里,宽度为10米。

施工内容包括路面清理、基层修复、沥青铺设等工作。

施工单位为XX建筑公司。

1.2 施工准备工作1.2.1 施工计划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需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流程、时间节点、人员配置等,并经地方交通部门审核批准。

1.2.2 场地准备施工单位需提前清理施工场地,确保路面平整,无障碍物。

1.2.3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需准备好所需的沥青、石子、水泥等材料,并按照规定进行检验。

1.2.4 设备准备施工单位需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包括路面清理机、沥青铺设机、压路机等,并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1.2.5 安全准备施工单位需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

1.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单位需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能力,做到安全施工。

二、施工工艺及流程2.1 路面清理2.1.1 清理杂物首先进行路面的清理工作,清除路面上的杂物、灰尘、杂草等。

2.1.2 洗刷路面使用专用清洁设备对路面进行洗刷,确保路面清洁,便于后续工作。

2.2 基层修复2.2.1 基层检验对路面基层进行检验,确认是否有裂缝、损坏等现象。

2.2.2 基层修复对发现的裂缝、损坏进行修复,可采用修补料、填充料等进行修复工作。

2.3 沥青铺设2.3.1 沥青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沥青材料,确保沥青的温度、浓度等符合要求。

2.3.2 沥青铺设使用专用机械进行沥青的铺设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路面进行铺设,确保沥青均匀、稠度适中。

2.4 压实整平2.4.1 沥青压实使用压路机对铺设完成的沥青路面进行压实,确保路面平整、无气孔。

2.4.2 路面检验对压实完成的路面进行检验,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3.1 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环境质量。

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试验路段背景介绍试验路段位于城市A主干道,总长约500米,路面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年限已满,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为了验证新的沥青路面中面层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特选定该路段作为试验路段。

二、施工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确定根据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经过综合考虑沥青路面中面层的特性和施工条件,确定了适合该路段的面层施工方案。

2. 原路面处理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原路面进行处理,包括路面清扫、修补裂缝、深度修割等工作,以确保原路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符合施工要求。

3.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沥青混合料、石料、植筋等施工材料,保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1. 基层处理在原路面处理完成后,进行基层处理工作,包括底层碾压、底石填充、石灰土封底、级配碎石铺设等工序,确保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中层施工在基层处理完成后,进行中层施工,包括中层碾压、中石填充、原沥青基质再生料铺设等工序,确保中层的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3. 面层施工最后进行面层施工,包括热拌沥青混合料铺设、密实、定型、抛洒石料、压实等工序,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施工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路面干燥,避免雨水和积水影响施工效果。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定期清理施工材料和垃圾,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要穿戴好安全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施工设备。

四、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1.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验收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对试验路段进行质量验收,包括路面平整度、泛油、路肩等方面的验收指标。

五、施工后维护措施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试验路段的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清理和检查路面、定期维护修复裂缝和坑洞、定期检测路面功能性等工作,确保试验路段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结语沥青路面中面层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从试验路段背景介绍、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施工后维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希望该施工方案能够为相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沥青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省道302线一级公路金边壕至大兴段第三合同段L1K0+000-L1K0+350机场连接线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省道302线金大段一级公路项目土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1、工程概况省道302线金边壕至大兴(红旗六队)段第3合同段路基施工总长度6.3km,其中主线全长4km,里程范围为Dk24+200-Dk28+200,机场连接线全长 2.3km,里程范围为L1K0+000~L1K2+300,行车宽度均为4x3.75m。

主线路面设计标准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基层、20cm水泥稳定级配砂砾(5%)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总厚度为70cm。

机场连接线路面设计标准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基层、20cm水泥稳定级配砂砾(5%)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总厚度为70cm。

2、试验段选取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选在L1K0+100-L1K0+350段左侧基层上,施工长度250米。

该路段的基层施工已全部完毕,平侧石铺设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该路段的中线、高程、平整度、弯沉、压实度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可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

3、试验目的3.1通过沥青面层试验段,确定如下主要项目:3.1.1用于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3.1.2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1.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数量的控制,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和摊铺温度和宽度。

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时间,④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⑤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碾压温度控制,⑥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⑦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4、沥青封层施工沥青封层施工前,要彻底清除水泥稳定基层表面杂物,并用鼓风机吹净表面尘埃。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我部拟定在进行沥青中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300米,中面层结构形式为沥青混凝土,设计厚度6cm.该试验路段下面层上口宽为15。

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年月日,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2。

1沥青:SBS改性沥青、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

2碎石、机制砂:铜梁县荣丰建材有限公司2.3矿粉:重庆北碚区天府白云石有限公司2。

4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配合比结果如下:目标配合比:10-20mm:10—15mm:5-10mm:3—5mm:0—3:矿粉=26%:19%:20%:5%:26%:4%.最佳油石比:4。

2%。

生产配合比:17-27mm:11—17mm:6—11mm:3-6mm:0-3:矿粉=32%:11%:22%:4%:27%:4%。

最佳油石比:4.2%.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主要确定以下指标: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4、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5、施工缝处理方法。

6、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松铺系数.7.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8.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9.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

10.当试验路段结束后,试铺路段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及时做一份完整、详细的试验段总结报告,用于指导沥青下面层今后大面积的施工控制。

四、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见图)1、现场准备工作1.1检查和清扫沥青下面层。

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之前,检查粘层的完整性与沥青下面层的粘结性,对局部沥青下面层外露和粘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按粘层施工要求进行补铺。

沥青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引言沥青试验段施工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为了保证沥青试验段的施工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下面将就沥青试验段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将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积水。

同时,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正常。

另外,还需检查沥青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1.拌合料制备:首先要按照配方要求将沥青和骨料进行拌合,保证拌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铺筑沥青:在拌合料制备完成后,将拌合料铺筑到施工区域,要确保沥青的厚度均匀一致。

3.压实:铺筑完沥青后,需要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沥青层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4.边坡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对边坡进行处理,以保证沥青试验段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环境:要确保施工环境干燥、温度适宜,避免在雨雪天气施工。

2.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沥青试验段的质量。

3.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五、施工结束施工结束后,要对沥青试验段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沥青试验段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同时,还需做好日常养护和维护工作,保证沥青试验段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六、结语沥青试验段施工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做好施工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才能保障沥青试验段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沥青试验段施工方案有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省道( 56省道) 文成段路面大中修工程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我标段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 计划于7月18日, 选择K82+860~K83+060段右幅进行沥青砼面层试验段的铺筑。

现我项目部已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人员机械均已到位, 路面上粘层洒布施工已完成, 具备了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开工条件。

现将试验段施工方案上报, 内容如下:
一、编制依据
330省道文成段大中修工程《招标文件》
330省道文成段大中修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42-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二、试验目的
1、生产配合比验证, 提出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2、合理的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3、压路机碾压组合方式;
4、确定混合料松铺系数;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并提出保证压实效果的措施;
三、试验段概况
试验路段设在K82+860~K83+060段右幅, 长度为200m, 宽度为 3.5m。

路面面层结构形式为: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度5cm; 粘层洒布已完成, 具备沥青路面面层试验段施工条件。

四、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
五、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组织计划表
六、主要材料计划表: 见《进场材料报验单》
七、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表: 见《进场机械设备报验单》
八、施工进度计划
本项目沥青砼面层试验路段计划工期为: 7月18日到7月18日, 共计1天, 完成K82+860~K83+060段AC-13C沥青砼面层施工( 含粘层) 。

九、施工准备情况
1、原材料准备情况
沥青: 采用70号石油沥青。

集料: 规格为9.5-16mm、4.75-9.5mm 、2.36-4.75mm、0~2.36 mm共计4种。

矿粉: KHA兰溪矿粉
以上粗细集料已经过温州交通试验检测中心检测合格, 符合DB13/T978- 所规定的沥青混合料用集料质量要求。

2、配合比准备情况
AC-13沥青混泥土生产配合比设计委托温州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试验检测。

经过检验生产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5.47%, 标准的毛体积密度为2.332g/cm3, 集料的掺配比例详见下表:
比例%
3、技术准备情况
( 1) 、整体施工计划安排、图纸审核、测量放样工作已进行。

( 2) 、组织一线工作人员、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十、施工工艺
1、下承层准备:
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

清扫过程采用人工和电动吹风机、水车相结合, 要求清扫干净彻底。

在清扫干净的下承层应至少能满足一天的沥青路面施工。

并做好交通管制, 严禁二次污染。

2、测量放样:
( 1) 、我标段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将采用感应器走老路面的方法控制高程。

在开始摊铺的前按照老路中线及边线放样画石灰线, 并计算面层宽度、横坡度。

( 2) 、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 根据原路面中线及边线决定导向控制高度, 做好导向控制。

3、混合料拌和
( 1) 、沥青准备: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155~165℃。

( 2) 、集料: 在拌和前测试集料的含水量以调节冷料的进料速度, 并确定集料的加热时间和温度, 集料的加热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165~175℃为宜。

( 3) 、拌和机: 拌和机生产的混合料应符合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具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 配备除尘设备。

拌和机上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符合混合料规格的要求, 筛孔尺寸与拌和的混合料类型相匹配。

不同级配配备不同的筛孔组合, 最大筛孔略大于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 筛孔不得有破损或变形, 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情况确定。

矿粉仓应配备破拱装置。

冷料仓应加设挡隔板且装载机料斗的横向尺寸应小于冷料仓横向尺寸。

在供料工程中, 随时检查有无窜料、料门大小及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是否符合要求、矿粉仓有无起拱现象。

根据要求, 拌和楼需要具有自记设备, 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参数, 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一个台班的统计量, 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 如有异常波动时应分析原因, 解决后再行生产。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技术将于7月29按要求安装。

( 4) 、拌和: 采用型拌和楼拌和, 采用全自动机电控制, 装机功率780KW,每盘最大称量4500Kg,骨料配料精度0.2%, 沥青配料精度0.1%, 并设有计量落差自动补正系统, 拌和产量为120T/h。

开始的几盘矿料加热温度应提高, 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 在正式加沥青拌合混合料。

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为准( 一般不少于45s, 其中干
拌时间不少于5-10s) , 经试拌最终确定, 原则是无花白料、结团、离析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混合料正常出料温度范围160℃~170℃, 如出料温度超过195℃必须废弃。

( 5) 、装车检验: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 每卸一盘混合料应挪动一下车位, 采取一点式, 分两层装料, 装料顺序为前、后、中, 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沥青混合料出场时应逐车检测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 记录出场时间, 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 一份存拌合站, 一份交摊铺现场, 一份交司机, 便于质量跟踪检查。

( 6)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满足下表要求单位: ℃
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矿料加热温度℃165-185
混合料出厂温度℃145-165; 超过195℃废弃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
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 不超过165 低温施工不低于150, 不超过175
碾压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0 低温施工不低于145
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
开放交通℃不高于50
贮料仓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 7) 、注意事项
a、集料加热温度为165~185℃。

b、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 并经试拌确定。

每盘拌和时间控制不少于45秒为宜( 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10s) 。

c、混和料的出仓温度视工地气温而变化( 早、中、晚) 、运距等可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