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统计图的选择
6.4 统计图的选择2

6.4 统计图的选择一、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章第三、四节课中,学生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学会制作了一些扇形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统计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2.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掌握识统计图、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其统计观念。
6.4统计图的选择(教案)(表格式)

此外,学生在成果展示环节表现出色,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我计划在课后给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意识,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学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表达;
-运用统计图分析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显示不同类别的数量多少;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饼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饼图。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些收获和思考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认为这节课我们成功地将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及其特点、绘制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统计图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绘制统计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刻度和比例存在疑问,这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个问题的讲解,通过更多实例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6.4统计图的选择(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7
亚洲58.1%
拉美8.9% 非洲19.5%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60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4、2050年亚洲人口比 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 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 中得到这个结论? 答:扇形统计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7
亚洲58.1%
拉美8.9% 非洲19.5%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
60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 特点,并与同伴进行 交流.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0 0 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
拉美8.9% 亚洲58.1% 非洲19.5%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
年 世 界 人 口 预 测 图
2050
60 50 40 30 20 10 0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美 亚洲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 示出每个项 目的 具体数目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折线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 映事物的
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 示出各部分 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
最新北师版七上数学6.4 统计图的选择 课件

三、 达标训练
3.了解某校学生一周劳动次数的情况 ,随机抽取若干学生进行
调 查 , 得 到 如 下 统 计图 表 .
(1)这次调查活动共抽取
人;
(2)m=
,n=
;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求出扇形统计图中“一周劳动次 数为 1次及以下”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三、 达标训练
(1)这次调查活动共抽取 200 人 ; (2)m= 86 ,n= 27 ;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求出扇形统计图中“一周劳动次数为 1次及以下”对应的圆
二、 合作探究
例2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生物会考 ,我校对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 次生物摸
底考试 ,并将这些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在0~100范围内)分段后给出相 应等级 ,具体为:测试成绩低于60的记为差 ,60~70(不含70)的记为中,70~80( 不含 80)的记为良 ,80 及以上的记为优 ,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 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请根据 图中所给出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被抽取学生的总人数为 人 ;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出 a , b的值; (3)在扇形统计图中 ,求表示成绩分组为优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若学校八年级共有 500人参加了这次生物考试 ,请你估计生物成绩为优的人数.
A. 被调查的学生有 200人 B. 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其他职业的 占 40% C. 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教师职业的有 40人 D. 扇形统计图中 ,公务员部分对应扇形 圆心角 的度数是 72°
二、 合作探究
变式训练新星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 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 通过对学生的随机 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 ,根据这组数据绘制成 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则下列四种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B )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课件第六章6.4 统计图的选择

分析:(1)结合两个统计图,根据条形图得出文学类 人数为70,利用扇形图得出文学类所占百分比为35%, 即可得出总人数; (2)科普类所占百分比为:30%,则科普类人数为: n=200×30%=60(人),即可得出m的值; 40 (3)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 360° =72° ; 200 (4)根据喜欢其他类读物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 计6 000册中其他读物的数量.
扇形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________名同学;
(2)条形统计图中,m=________,n=________;
(3)扇形统计图中,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 ______度;
(4)学校计划购买课外读物6 000册,请根据样本数据,
估计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多少册比较合理?
解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具体数
量和数量的增减情况,故应选A.
答案:A
自主探究
例2 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课 外读物.为使课外读物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学校 就“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从文学、艺术、科普和 其他四个类别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一 类),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3.某公司有员工1 000人,元旦举行球类活动.如图所示,A, 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其中踢足球 的占37%,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打排球 与打篮球的共有( )
A.600人 C.650人
B.630人 D.680人
4.下图是某市5月1日至5月7日每天最高、最低 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在这7天中,日温差最大 的一天是( )
核心归纳
统计图的特征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 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 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 具体数目.
6.4统计图的选择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
课时教案
MILK
MILK
甲乙
样吗?
该条形统计图,直观地给人的感觉不可靠,我们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不难发现,纵轴上的出口额的起始值是从1500开始的,如果让纵轴上的出口额从
(1)图(1)和图(2)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
(2)若小明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数学成绩的提高情况,他将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
什么?
师:下面我们回到课前我们讨论的问题:
某市市场上有两种品牌的牛奶,2010年的市场调查表明:甲品牌牛奶的销售量为
吨,乙品牌牛奶的销售量为4000吨,甲公司在销售广告上印制了下面的统计图,我们形成错觉的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是如何?
师:统计图中用实物图代替了长方形,实际情况是甲牛奶是乙牛奶销售量的两倍。
6.4 统计图的选择2

6.4 统计图的选择一、学生状况分析1.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章第三、四节课中,学生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学会制作了一些扇形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统计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2.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掌握识统计图、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其统计观念。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4 统计图的选择

6.4 统计图的选择学习目标:1、掌握四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够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重难点:1、掌握四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够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一、常见的统计图及特点常见的统计图有三种: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①条形统计图:用长方形的长短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度必须相等,把这些长方形排列起来,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②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体,用圆内的扇形表示总体中的不同部分,利用图形的大小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③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连接起来,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二、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他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可以直观的反映整体的分布状况。
跟踪练习1、既可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均可2、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3、若要反映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4、为了反映长江水位变化情况,请你选择统计图5、在电脑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地看出“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统计图。
6、在统计中频数分布的主要作用是()A.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B.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D.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审阅签字:上课时间:课堂练习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2、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用圆内的扇形表示总体中的,利用图形的大小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3、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他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