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的选择

合集下载

6.4.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6.4.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难点。在讲解饼图时,部分学生对于百分比的计算和应用感到困惑。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我采用了更多的实际案例和互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饼图的制作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他们小组讨论问题,共同制作统计图,并展示成果。这个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统计图选择的理解。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坐标轴的刻度设置不准确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及时给予了指导和建议。
5.散点图:用于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6.雷达图:用于展示多个变量在同一对象上的表现。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能力,提升数据分析素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有效地传递信息,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
2.数学抽象:通过对比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各类统计图的本质和适用场景。
6.4.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一、教学内容
6.4.2统计图的选择: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内容包括:
1.条形图:用于于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3.饼图:用于表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关系。
4.柱状图:用于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数量或比例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饼图百分比的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数据。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软件或手工制作统计图,演示其基本原理。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直观、简洁、有效地展示数据和信息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根据数据的性质、目的和受众群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需求,介绍常见的统计图及其选择原则,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高度表示数据的图表,适合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

柱状图可以分为纵向柱状图和横向柱状图两种形式。

当数据类别较多时,可以选择横向柱状图,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

三、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用连续的线段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图表,适合于展示数据随时偶尔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情况。

折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波动,便于观察和比较。

四、饼图饼图是一种用扇形的面积表示数据占比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各个类别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

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比例,但当类别较多或者占比较小时,不宜使用饼图。

五、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散点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情况。

散点图可以匡助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异常值,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六、雷达图雷达图是一种用多边形的边长表示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多个变量的相对大小和差异。

雷达图可以直观地比较多个变量的差异和相似性,但当变量较多时,图形会变得复杂,难以理解。

七、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用颜色的深浅表示数据密度和分布情况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大量数据的分布情况。

热力图可以匡助观察数据的集中区域和分散区域,便于发现数据的规律和异常点。

八、选择原则1. 根据数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对于离散型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或者饼图;对于连续型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或者散点图。

2. 根据数据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如果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可以选择柱状图;如果要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选择折线图。

3. 根据受众群体的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对于普通大众,可以选择常见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对于专业人士,可以选择更复杂的雷达图和热力图。

5.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5.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2节。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假设我们要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并举例说明。

例如,条形图适合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对比,折线图适合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适合展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选择一种统计图,展示你所在班级同学的男女比例。

答案:可以选择饼图,将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展示出男女比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统计图,还有哪些统计图可以使用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环节,我需要确保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图的应用。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统计主题,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引发他们对统计图选择的好奇心。

二、统计图特点和适用场合的讲解在这个环节,我需要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选择
知识点一: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

(2)特点: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知识点二: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是用圆表示总体,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º的比等于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知识点三:折线统计图
(1)折线的每条线段的端点表示所统计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上升或下降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1、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20152014b m a cd m -÷++的值。

2、已知线段AC 和BC 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8cm ,BC=3cm,求线段AC 和BC 中点间的距离。

期末复习。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引言概述: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数据,能够更直观地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一、数据类型的选择:1.1 数值型数据:对于数量型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直方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趋势变化,散点图适用于展示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

1.2 类别型数据:对于类别型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图、饼图、雷达图等。

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量关系,饼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雷达图适用于展示多个类别的多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3 时间型数据: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折线图、柱状图等。

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时间的趋势变化,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数据关系的选择:2.1 单变量关系:当只关注一个变量时,可以使用直方图、饼图等统计图来展示该变量的分布情况或占比情况。

2.2 双变量关系:当关注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使用散点图、折线图等统计图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趋势变化。

2.3 多变量关系:当关注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使用雷达图、柱状图等统计图来展示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对大小或指标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规模的选择:3.1 小规模数据:当数据量较小时,可以使用简单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基本情况,如条形图、饼图等。

3.2 中等规模数据:当数据量适中时,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趋势变化或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

3.3 大规模数据:当数据量较大时,可以使用热力图、散点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密度分布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目的的选择:4.1 描述性分析:当目的是描述数据的基本情况时,可以使用直方图、条形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4.2 比较分析:当目的是比较不同类别或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时,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或数量关系。

《统计图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图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散点图的局限性与优化建议
优化建议
对于大量数据的情况,可以使 用颜色、形状等方式对点进行 区分和标注
可以添加趋势线和相关系数等 指标来辅助判断数据关系
对于非数值型数据,可以考虑 使用其他类型的图表来更好地 展示信息
直方图的局限性与优化建议
局限性
对于大量数据的展示,直方图可能会显得拥 挤且难以阅读
不适合展示非数值型数据
饼图通过不同部分的大小来展示各部分的比例,例如各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通过观察饼图中各部 分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各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情况。Fra bibliotek案例三
总结词
折线图可以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变 化量,例如股票价格走势。
详细描述
折线图通过将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线条,可 以直观地展示股票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折线图的走向和变化,可以了解股 票价格的波动情况和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 依据。
3. 实施收集过程要注意控制误差
在实施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误差,如确保问卷的完整 性和准确性,及时处理缺失数据等。
4. 整理和分析数据时要科学合理
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时,要根据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 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02
数据的整理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数据
填补缺失值
在数据集中,可能会存在重复的数据记录 ,为了使数据更为准确,需要去除这些重 复的数据。
详细描述
饼图以圆形的切片表示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通常以整体的比例为100%。每个切片的大小与它所代表的部分的 比例成正比。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当需要比较不同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时。通过将多个 饼图放在一起,还可以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比例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图的选择》(课件)(共16张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图的选择》(课件)(共16张PPT)

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分布情况。
从这幅统计 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从这幅统计 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从哪幅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6-32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哪幅图能看 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分布情况?
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交流。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选择
看到这个课题, 你有什么疑问?
1.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 2.每种统计图的优点各是什么?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召 开。下面三幅图是媒体报道奥运会时用的统计图。
从这幅统计 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2)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如下。要表示各种活动最喜欢的人 数。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3)乐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要表示乐乐身高的变化 情况。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鸟巢能容纳这 么多人啊!
1.你能从下面三幅 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第32届奥运会金牌分布图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 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水。要表示各种情况年占的百分比。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大小。

2.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3. 饼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

4. 散点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5. 地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运用。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 讲解:介绍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示例讲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总结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六、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可以是调查问卷、实验结果等。

2. 整理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每个类别的数量。

3. 设计图表:选择合适的纸张大小,画出坐标轴,标明刻度。

4. 绘制条形:根据数据大小,在坐标轴上绘制相应长度的条形。

5. 添加标签:在条形图旁边添加图例,标明每个类别的含义。

6. 完善图表:可以添加、注释等,使图表更加清晰易懂。

七、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可以是时间序列数据或其他。

2. 整理数据:将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定每个时间点的数据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你能从下面三幅美国最 多。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第29届奥运会参赛人数最多。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一说。
学习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 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 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 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第27届奥运会主会场容纳观众人数最多。
(1)应选用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 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应选用条形统计图,因为能 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3)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它不仅 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 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