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二化学选修三专题三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学案1
选修三 第三节 金属晶体学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1.金属键(1)金属键的概念及形成条件①概念:与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②成键微粒:和。
③存在:金属或。
(2)金属键的本质描述金属键本质的最简单理论是“电子气理论”。
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分子”。
(3)金属键的特征金属键方向性和饱和性。
晶体里的电子不专属于某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而是几乎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晶体(1)金属晶体金属原子通过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金属晶体物理特性分析①良好的延展性:金属键方向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发生相对滑动而不会破坏,金属发生形变但不会断裂,故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②良好的导电性:由于金属晶体中的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③金属的导热性:是在运动时与碰撞而引起能量的交换,从而使能量从的部分传到的部分,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3.金属晶体熔点的变化规律(1) 金属阳离子半径越,离子所带电荷数越,自由电子越,金属键越,金属晶体的熔点越高。
如:K<Na<Mg<Al ,Li >Na>K>Rb 。
(2) 一般合金的熔点各成分金属的熔点,硬度各成分金属。
(3) 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为,熔点很低(-38.9 ℃),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1 535 ℃) 。
【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2.依据“电子气”的金属键模型,下列对于金属导电性随温度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的动能变大,以致金属导电性增强B. 温度升高,阳离子的动能变大,阻碍电子的运动,以致金属导电性减弱C.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互相碰撞的次数增加,以致金属导电性减弱D. 温度升高,阳离子的动能变大,自由电子与阳离子的吸引力变小,以致导电性增强3.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中有能量传递,由此可以来解释金属的()A. 延展性B. 导电性C. 导热性D. 硬度4.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Mg>Al>CaB.Al>Na>LiC.Al>Mg>CaD.Mg>Ba>Al5.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3 第3章第3节 金属晶体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3节金属晶体第一课时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键的含义——“电子气”理论,能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的原因。
2.理解金属键的概念,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知识回顾]1.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通性?答: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都低。
硬度比成分金属大。
[要点梳理]1.金属键(1)概念: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有,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2)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成键的条件:金属单质或合金。
(4)应用:“电子气”理论能很好地解释金属材料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2.金属晶体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构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金属键的强度差别很大,例如,金属钠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而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这是由于形成的金属键强弱不同的缘故。
一般来说,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金属的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4.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延展性,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发生相对滑动而不会破坏金属键;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由于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金属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在热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对能量的传递。
知识点一金属键1.金属键的定义: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
2.金属键的本质——电子气理论:金属原子对外围电子的束缚力不强,从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
正是由于“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固体中不停地运动,被所有的金属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使得体系的能量大大降低。
高二化学选修3第3章第3节金属晶体教案一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材内容分析】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
本专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本专题分四个单元介绍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第一单元的内容首先从介绍金属键入手,对金属的特性作出了解释,又介绍了影响金属键的主要因素;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又拓展了合金的性质与结构。
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二单元通过复习钠与氯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晶格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关系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拓展了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
使学生对于离子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第三单元通过对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以氮分子、乙烯等共价型物质为例介绍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原子晶体的性质与键能的内在联系。
第四单元介绍范德华力、氢键的形成,以及范德华力、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课时分配】第一单元 3课时第二单元 3课时【教案设计】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知识与技能】1.通过联系金属实物,复习金属的一些物理共性,使学生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初步学会用金属键知识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2.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构成及物理性质特征;了解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掌握有关晶胞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媒体动画来展示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使学生理解金属键与金属性质的关系。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化学 专题三共价键的类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化学专题三共价键的类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共价键的类型(二课时)审核:________ 包科领导: _________ 学生评价________编号 14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 老师评价______预习案◆一.知识准备1、共价键的类型:(根据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进行分类)键类型σ键π键轨道重叠方式沿键轴方向“”重叠沿键轴方向“”重叠轨道重叠部位两原子核之间键轴上方和下方轨道重叠程度键的强度成键规律判断共价单键是σ键,双键中一个是键,一个是键,叁键中一个是键,另两个是键。
2、根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是否相同,可把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差别越大,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程度,共价键的极性。
◆三.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电子云图象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σ键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C、p和p不能形成σ键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σ键2.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与HF分子相等且只含有2个极性共价健的是()A、COB、NOC、H2OD、CH43.指出下列物质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N2 CH2=CH2 HClO CO2乙醇乙酸学案◆一.质疑探究键型C-C N-N O-O C=C N=N O=O C三C N三N键能344 159 143 615 418 402 812 946 (KJ/mol)通过数据分析,乙烯乙炔分子在发生加成反应是断裂什么类型的共价键?N2,O2分子中也有双键或叁键,为什么它们不考虑加成反应呢?探究二、分析苯分子中共价键类型。
探究三、结合P47交流与讨论,总结判断共价键是否有极性的方法;极性键极性强弱的方法。
◆二.针对训练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2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总键能是单个键能的三倍。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化学 专题三离子键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化学专题三离子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第二单元离子键(一课时)主编:王桂丽审核:________ 包科领导: _________ 学生评价________编号 11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 老师评价______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钠与氯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和特点。
一、离子键的形成◆三.预习自测1.能以离子键相结合生成A2B型(B为阴离子)离子化合物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和17 B.原子序数为20和9C.原子序数为13和17 D.原子序数为19和162.自然界中的CaF2又称萤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属于典型的离子晶体,下列实验一定能说明CaF2是离子晶体的是( )A.CaF2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极弱 B.CaF2的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C.CaF2固体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D.CaF2在有机溶剂(如苯)中的溶解度极小3.下列物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固体不导电,但熔融状态能导电学案◆一.质疑探究探究一、离子键的存在?离子键的特征?探究二、由下列离子化合物熔点变化规律 ,分析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有什么关系?(1)NaF NaCl NaBr NaI 988℃ 801℃ 747℃ 660℃(2)NaF CaF2 CaO988℃ 1360℃2614℃(提示:Ca2+半径略大于Na+半径)探究三、(总结归纳)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a)同主族, 从上到下, 电子层增加, 具有相同电荷数的离子半径增加.b)同周期: 主族元素, 从左至右离子电荷数升高, 最高价离子, 半径最小. 如:过渡元素, 离子半径变化规律不明显.c)同一元素, 不同价态的离子, 电荷高的半径小. 如:d)一般负离子半径较大; 正离子半径较小.e) 周期表对角线上, 左上元素和右下元素的离子半径相似. 如: Li + 和 Mg 2+, Sc 3+ 和 Zr 4+的半径相似.◆二.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B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C .HCl 溶于水时,H —Cl 键断开,产生H +与Cl -,该变化为化学变化D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2.(2011年广东湛江高二调研)短周期元素X 、Y 的原子序数相差2。
2020年春高二化学下学期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3.1.1金属键与金属特性pdf

专题三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1课时金属键与金属特性【学习目标】认识金属键,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特性,会正确分析金属键的强弱。
【新知导学】一、金属键的概念1.熔融的NaCl能导电是因为在晶体中存在的结构微粒是________。
2.金属单质Na能够导电,推测金属单质钠中存在的结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3.大多数金属单质都有较高熔点,说明金属中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4.由以上分析,引伸并讨论金属键的有关概念:(1)金属键是指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金属键的成键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键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归纳总结】1.金属键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键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2.下列物质中含有阳离子的单质是()A.氯化钠B.金刚石C.金属铝D.氯气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观察下图,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晶体的下列物理性质(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由于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____________,从而形成电流。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金属的导热性是自由电子在运动时与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碰撞而引起能量的交换,从而使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化学 专题三原子晶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单元原子晶体(一课时)审核:________ 包科领导: _________ 学生评价________编号 16预习案◆一.知识准备◆二.教材助读(阅读教材P50 页相关内容,勾画出本课的重要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原子晶体的概念:2、原子晶体共同物理性质:熔点和沸点,硬度,一般不导电,难溶于一些常见的溶剂。
3、常见的原子晶体。
4、典型原子晶体结构分析(1)金刚石每个C与另4个C以共价键结合,前者位于,后者位于晶体中均为C—C,键长相等、键角相等(109°28′);晶体中最小碳环由C组成且六者不在同一平面内;晶体中每个C参与了4条C—C键的形成,而在每条键中心的贡献只有一半,故C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2)二氧化硅晶体从其空间网状结构中可以看出每个Si原子与 O原子紧邻成键,每个O原子与 Si原子紧邻成键,晶体中Si原子数与O原子数之比为,Si原子与Si—O键数目之比为。
晶体中的最小环为十二元环,其中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5、知识拓展 石墨晶体模型层内存在共价键、金属键,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兼具有原子晶体、金属晶特征。
在层内,每个C 与3个C 形成C —C 键,采取sp 2杂化构体、分子晶体的成正六边形,键长相等,键角相等(均为120°);在晶体中,每个C 参与了3条C —C 键的形成,而在每条键中的贡献只有一半,每个正六边形平均只占6×=2个C ,C 原子个数与C -C 键数之比为2∶3◆三.预习自测 1、(2010·石家庄一检)下列物质形成的晶体中,其中任何一个原子都被相邻的四个原子包围,以共价键形成正四面体,并向空间伸展成网状结构的是( ) A.四氯化碳 B.石墨 C.金刚石 D.二氧化硅2、(2010全国卷1)13.下面关于SiO 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4个顶角B .最小的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C .最小的环上,Si 和O 原子数之比为1:2D .最小的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学案◆一.合作探究1、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化学 专题三金属键与金属特性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导学案 (一课时)审核 包科领导_____________ 编号_09__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__一.情境导入: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4.金属有哪些通性?学习目标: 知识:1.了解金属键的本质 2.认识金属键与金属物理性质的辨证关系 3.能正确分析金属键的强弱 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 情感:结合问题讨论并深化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 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区别?2、导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它必然是物质运动的结果,那么金属晶体导热过程中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担当什么角色?3、 大多数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合金的延展性却比较差,这是为什么?4、什么是原子化热?原子化热与金属的硬度、熔点有何关系?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
( )(3).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
( )(4).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金属晶体。
( )(5).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6).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 )(7).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 )(8).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 )知识网络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 ( )A .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 .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Ⅱ 质疑探究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D.易锈蚀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4.金属导电靠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导电靠__________ ___;金属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_, 溶液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 _________.5.下列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强的是()A、 Na B 、Mg C 、 Al D、 K6.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导学案 (一课时)
审核 包科领导_____________ 编号_09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__
一.情境导入: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4.金属有哪些通性?
——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目标: 知识:1.了解金属键的本质 2.认识金属键与金属物理性质的辨证关系
3.能正确分析金属键的强弱
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
情感:结合问题讨论并深化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 Ⅰ 学始于疑 预 习 案 Previewing case 探究案 Exploring case
○
学○习建议 ——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 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区别?
2、导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它必然是物质运动的结果,那么金属晶体导热过程中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担当什么角色?
3、 大多数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合金的延展性却比较差,这是为什么?
4、什么是原子化热?原子化热与金属的硬度、熔点有何关系?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 )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
( )
(3).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
( )
(4).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金属晶体。
( )
(5).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 )
(6).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 )
(7).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 )
(8).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 )
知识网络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 质疑探究
训练案 Training case
有 错 必 改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A.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A.易导电B.易导热C.有延展性D.易锈蚀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4.金属导电靠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导电靠__________ ___;金属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_, 溶液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 _________.
5.下列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强的是()
A、Na B 、Mg C 、Al D、K
6.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
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A. Li Na K
B. Na Mg Al
C. Li Be Mg
D. Li Na Mg
7、试比较下列金属熔点的高低和硬度大小。
(1)Na Mg Al (2)Li Na K Rb Cs (3)K Ca
8、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下列中的 ( )
9、 A.磷 B.硅 C.钠 D.金
9、关于金属性质和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光泽,是物理性质,与金属键没有关系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在金属晶体中共享了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形成了“电子气”,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所以金属易导电C.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受热后,加快了运动速率,自由电子
通过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传递了能量
D.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层可以滑动而不破坏金属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