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固定

合集下载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带部位要准确:前臂和小腿不宜扎止血带,上臂避免扎在中1/3处, 以防损伤桡神经。
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必须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衬垫垫 上。
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
1-3分钟。放松时改用指压法。 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索代替止血带。
神经等。也可防治休克、便于伤员的搬运。 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固定材料: 木制夹板 、钢丝夹板 、充气夹板 、负压气垫 、塑料夹板 、
其他材料,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固定架,紧要时就 地取材:竹棒、木棍、树枝等。 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自体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缚 于上身躯干,或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缚于一起。
一、常用止血术
(一)出血有关常识 2、失血有哪些表现呢?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 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 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 到总血量的40%时,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 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就有生命危险。
便观察伤者病情变化。 5、用汽车、大车运送时,床位要固定,防止起动、刹车时晃动使
伤者再度受伤。
特殊伤员的搬运
最佳体位
咯血、呕血、昏迷而呕吐者:头偏向一侧; 中风、心脏病呼吸困难者,采取头高脚低位; 休克病人采取头低脚高位;肢体出血包扎后抬高。
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应用木板或门板搬运,方法是平起平放或水平翻转,切忌使用搂抱, 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在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要有专 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 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在现场特殊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止血、抱扎、固定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

一、止血术: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祸害。

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

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6-14所示。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5所示。

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一、外伤止血1. 停止出血在外伤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一般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局部加压:用纱布、毛巾等应急物品压迫伤口,并坚持10-15分钟。

- 抬高患处:抬高伤口可减轻血液流入到伤口的压力,减轻出血情况。

- 牵拉受伤部位:用绷带或树枝等物牵拉受伤部位使其固定,减缓血液流动,等待医疗救援。

2. 包扎止血对于外伤止血,合理包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步骤。

根据不同伤口包扎要求的不同,基本包扎步骤如下:- 清理伤口:将伤口周围的毛发清理干净,以防止感染。

- 敷药涂药:将医用酒精或碘伏药涂抹于伤口,杀菌消毒。

- 加压止血:用消毒过的纱布、毛巾等物品加压在伤口上,使其止血。

- 压力固定:用口罩绷带或伤口膏等材料将伤口紧密地包扎起来,并注意伤口部位是否可以正常的供血供氧。

二、固定患处在进行救援时,必须及时把外伤部位进行固定,以下是常见的外伤固定教程:- 骨折固定:首先将患者稳妥地托起来,待骨折部位彻底休息稳定后,用托板等救援物品紧密地将伤处固定。

- 脱臼固定:根据脱臼的具体部位用合适的带子或绷带等固定伤处,将患者妥善地扒拉或移动到救援后续环节。

- 烫伤救援:首先,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并用牙膏或附带的救援药品敷于伤处,然后用纱布等物品将患处紧密覆盖。

紧急情况下,最好用一条宽松的外衣掩盖伤处。

三、搬运方法在进行搬运前,必须根据不同外伤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伤员抬起: 多使用于脑外伤、脊椎骨折、颅骨骨折、下肢骨折等伤情,由两人或多人同时用急救板或衣服等搬运物品将患者轻轻托举起来,再行搬运。

- 担架搬运:多用于头部、颈部、胸腹部、盆腔的骨折、内伤和外伤等伤情。

用担架将患者轻轻升起,使其受到最小的伤害,并进行安全的搬运。

- 低位抬伤法:多适用于双下肢骨折伤员,要在一个平整的床板或救护车的车箱边沿先将伤员半坐半卧地搬上车,再卧倒,直至伤员平躺,最后进行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止血编者的话: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论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

然而,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却未被大多数人熟知。

本版邀请急救专家温新华介绍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你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你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

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

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

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

如怀疑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分为三步: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5—10分钟;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

拖毯法
爬行法
爬行法:无骨折、上肢无受伤、不能够站立行走的伤 病员,且环境狭窄或有浓烟,如狭小的山洞、火灾时。
将伤病员的双手用布条或绳子系牢,搭在自己脖子上, 然后骑跨在伤病员身上,爬行前进。
双人徒手搬运
四手座抬法 三手座抬法 两手座抬法 前后扶持法
四手座抬法
四手座抬:救护人员四只手形成口字形。此法 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 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 员的肩上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首先扼要地了解伤情,先查生命体征后查局部伤情,
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超
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三、固定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松紧适度,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
单人徒手搬运法
扶行法 抱行法 背负法 拖行法 爬行法
扶行法
适用于较轻、清醒、无骨折,能步行伤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一侧,使病员一侧上肢绕过自
己的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 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扶行法
抱行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伤者。是短距离搬运的 最佳方法,脊柱/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指压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 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 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课件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课件

搬运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安全
在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 身体平稳,避免剧烈摇晃或 颠簸,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 二次伤害。
注意自身安全
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 姿势和重心,避免因搬运过 重或姿势不正确而导致肌肉 拉伤或摔倒等意外事故。
遵守搬运规则
在搬运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 则和标准操作流程,如先进 行止血包扎、固定后再进行 搬运等。
固定注意事项
01
固定时要确保骨折部位 对位对线良好,防止错 位。
02
固定时要松紧适度,既 要保证固定效果,又不 能影响血液循环。
03
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及 时调整松紧度和位置。
04
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液 循环情况,如出现异常 应
单人搬运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病情较轻的患者。具体操作为,救护员用右手掌平放在患者腹前,左手 臂放在右手背上,用右腿膝盖和左手臂用力,将患者抬到担架上或适当的地方。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PPT课件
目录
• 止血 • 包扎 • 固定 • 搬运
01
止血
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 接施压在出血部位,有
效控制出血。
抬高受伤部位法
通过抬高受伤部位,利 用重力作用减少出血。
止血带止血法
在伤口近心端绑上止血 带,阻止血流。适用于
四肢大出血。
加压包扎法
用纱布、绷带等施加压 力包扎伤口,起到止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松紧适度
包扎时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或 过松。
固定位置
定期更换
包扎时要确保固定位置合适,避免影响血 液循环。
对于需要长时间包扎的伤口,应定期更换 包扎材料。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课件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课件
详细描述
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应选择适当大小的止血带,绑扎在出血部位的上部,施加适 当压力阻断血流,同时标记好绑扎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观察出血是否 已经停止。
02
包扎技术
绷带包扎法
01
02
03
04
环形包扎法
适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 ,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也
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
螺旋包扎法
适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如上臂、大腿下段和中部。
加压包扎止血法
总结词
加压包扎止血是通过加压包扎伤口来 减少出血的方法,通常适用于较深的 伤口或动脉出血。
详细描述
加压包扎止血法需要使用适当大小的 敷料或纱布,覆盖在伤口上,然后使 用绷带或胶布等物品,在敷料上施加 适当压力进行包扎,以减少出血。
止血带止血法
总结词
止血带止血是通过使用止血带加压阻断血流来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通常适用于 四肢大动脉出血。
胸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向上放在胸前,一底 角与顶角系带打结后,将另一底角 反折向背后下拉与上角拉至背后打 结。
现场急救包使用方法
打开急救包,取出里面的 物品,如纱布、绷带、剪 刀等。
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如 止血、清洗等。
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包扎 方法,如环形包扎法、螺 旋包扎法等。
进行包扎固定,注意松紧 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搬运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
注意搬运技巧
应根据伤情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 式,如单人搬运、双人搬运等。
在搬运时应采用正确的技巧,如“保持平 稳、避免震动”等。
注意搬运顺序
注意搬运安全
在搬运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如先搬头部 、再搬下肢等。
在搬运时应确保安全,避免因搬运不当导 致二次伤害。

包扎固定止血搬运操作标准

包扎固定止血搬运操作标准

一、包扎材料选择
包扎材料应选择无菌、无污染、对伤口无刺激的材料,如纱布、绷带、三角巾等。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选择灭菌的敷料进行包扎。

对于污染较重的伤口,应
先进行清创,再使用灭菌敷料进行包扎。

二、包扎技术应用
1.伤口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

2.伤口评估:评估伤口大小、深度、出血情况等,确定包扎方式。

3.包扎方法: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如环形包扎、螺旋包扎等。

包扎时要保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三、止血方法选择
1.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出血部位,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2.止血带止血:在四肢部位使用止血带止血,但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造成
肢体坏死。

3.药物止血: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涂抹在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四、固定技术实施
1.固定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夹板、绷带等。

2.固定方法: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夹板固定、石膏
固定等。

固定时要保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五、搬运操作规范
1.搬运前准备:在搬运前应评估伤员的状况,如伤势、生命体征等,确定搬
运方式。

2.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如单人背负、双人背负、担架搬运等。

搬运时要保持平稳,避免摇晃。

3.注意事项: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挤压伤员的
受伤部位。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巾包紮
❖ 使用三角巾注意事項: ❖ 1.使用平結法結帶固定 ❖ 2.結帶時不能在受傷或炎症部位 ❖ 3.結帶不可在頸後關節或骨凸處 ❖ 4.結帶不可在受壓部位或肢體內側 ❖ 5.結帶不可在常摩擦處
三角巾包紮法(練習)
❖ 1.頭部三角巾包紮法 ❖ 2.肩部或髖部三角巾包紮法 ❖ 3.手掌割傷三角巾包紮法 ❖ 4.懸臂帶(改良式) ❖ 5.踝關節扭傷包紮法

❖ 學中覺
❖ 覺中悟

----共勉----
止血
◆抬高患肢止法
將出血之肢體部位抬高於心臟, 以減低出血速度,不可單獨使 用,通常配合直接加壓止血法 一起使用

◆止血點止血法
v 將流經傷口處的主要動脈暫時 壓住 減少傷口的流血量
v 同時在傷口處,仍須與直接加 壓止血法併用
1.顳動脈-頭皮 2.肱動脈-前臂 3.股動脈-下肢

止血
◆止血帶止血法
注意—1.在肢體大出血以其他方法無法止血時才 使用
2.註明詳細使用的時間 3.在離傷口約 10-15公分處 (近端),
打上止血帶,在止血帶上綁上木 棒旋轉木棒,施緊止血帶至血流 停止每隔 15 分鐘,需放鬆止血帶 5 分鐘
止血帶止血法
包紮
目的:可固定受傷部位,避免傷口直接曝露 而感染,亦可為出血處局部加壓止血 並可使受傷之肢體部位得到適當之支托 及保暖
包紮之注意事項
1.包紮前先清洗傷口並覆蓋無菌敷料以避免繃帶與傷口直接接 觸
2.包紮者應站在包紮部位的前方或側方,以便觀察傷口及病人 反應
3.包紮之繃帶或三角巾應完全敷蓋敷料,避免污染 4.避免在傷口附近說話或咳嗽 5.應由肢體遠心端往近心端包紮,即逆血液循環方向 6.包紮時應露出肢體末端,以觀察血循環 7.膠布不可直接貼在傷口 8.原有敷料被滲出液浸透時,不需拆掉原有敷料,可由外面直接敷
固定的原則
❖ 先穩定病人的生命跡象 ❖ 快速固定、儘快送醫 ❖ 有懷疑處皆須固定 ❖ 儘量減少關節運動 ❖ 受傷部位曝露、除去束縛物(指環) ❖ 檢視循環及神經系統 ❖ 骨折及脫臼的適當復位 ❖ 固定工具須加以護墊 ❖ 固定範圍須大於骨折範圍 ❖ 清潔傷口、適度包紮
固定注意事項
❖ 1.處裡骨折時須評估傷患的情況遵守CAB法則 (頸椎或骨盆骨折會危及生命)
出血
外出血
◆動脈出血 血色鮮紅 血液會隨著心跳自傷口噴出
◆靜脈出血 血色暗紅 雖然不會噴出,但如大靜脈受損,流血也多
◆微血管出血 大多只從傷口滲出,常自然止血
出血
內出血
◆無傷口 ◆鈍挫傷造成器官血管破裂 ◆腹腔出血 ◆子宮外孕
止血
◆直接加壓止血法︰
於外傷出血的傷口上覆蓋無菌敷料或乾淨之手帕等並直接 以手加壓止血或以繃帶包紮壓迫止血
頭部三角巾包紮法
肩部或髖部三角巾包紮法
手掌割傷三角巾包紮
臂懸帶三角巾包紮法
腳踝扭傷三角巾包紮
固定
用任何設備 (木板、三角巾、枕頭…等) 使一個骨折或脫臼的關節不再活動
固定的重要
❖ 減少疼痛 ❖ 減少出血 ❖ 減少組織再度傷害 ❖ 避免血管壓迫使循環受阻 ❖ 避免單純骨折惡化變成開放性骨折
蓋新敷料即可 9.定帶結帶,打結以平結為主,便於解開
包紮之種類
❖ 紗布包紮法 ❖ 繃帶包紮法 ❖ 三角巾包紮法
繃帶包紮
❖ 1 環狀包紮法-定帶、結帶、粗細相同部位 ❖ 2.螺旋包紮法-疏、密 ❖ 3.八字形包紮法-肘、膝 ❖ 4.人字形包紮法-手掌、腳踝
繃帶包紮(練習)
❖ 1.肘關節或膝關節包紮 ❖ 2.手腕關節或踝關節
❖ 2.固定時因盡量固定骨折部位之上下二個 關節,以減少患肢活動
❖ 3.在固定骨折之前後需對其患肢末梢神經 及血管功能檢測以了解骨折固定是否太緊
固定用具
骨折固定(練習)
❖ 前臂骨折 ❖ 鎖骨骨折 ❖ 肩關節及肱骨骨折 ❖ 小腿骨折
尺骨及橈骨(前臂)固定
鎖骨固定
肩關節及肱骨骨折
小腿固定
❖ 錯中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