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Mole)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来描述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量。
摩尔质量(Molar Mass)则是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摩尔质量的概念对于计算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物质的量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关键概念,它用摩尔(mol)作为单位。
1摩尔代表着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量,这个数量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表示为NA。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6.022 x 10^23,它表示在1摩尔物质中,含有6.022 x 10^23个粒子。
摩尔质量是物质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摩尔质量以克/摩尔(g/mol)作为单位,表示1摩尔物质的质量。
它可以通过将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量来计算得到。
例如,如果一个物质的质量为40克,物质的量为2摩尔,那么它的摩尔质量就是20克/摩尔。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我们可以以氧气(O2)为例进行说明。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气的摩尔质量约为32克/摩尔。
这意味着在1摩尔的氧气中,含有32克的氧气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可以用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当氢气(H2)和氧气(O2)发生反应生成水(H2O)时,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2H2 + O2 -> 2H2O。
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2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会生成2摩尔的水。
在这个反应中,我们可以利用摩尔比的概念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根据方程式,1摩尔的氧气可以和2摩尔的氢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如果我们知道氢气的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摩尔比计算出氧气的物质的量,进一步计算出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
除了摩尔比,摩尔质量的概念也对化学反应的计算非常重要。
通过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这对于制定化学实验和计量药品的用量非常有用。
总结一下,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 知识点归纳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知识点归纳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3.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4.c=1000mL/Lρ(密度) w / M5: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p------压强T-----温度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m(溶液溶质的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V1ρ1×ω1= V2ρ2×ω2 (溶质的质量守恒)C1V1=C2V2 (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C3V3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高一化学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2.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m――×÷→ MM ,n――×÷N→NAA ,N 或 n=N/NA=m/M (1)在 m、NA 和 N 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 (2)在 m、M 和 m 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 (3)在 m、M、NA 和 N 中已知任意三项求第四项。
答案:D
名师点睛:学习“物质的量”时,把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混淆是常见 的错误,为此必须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相 对分子(原
子)质量
物质的 质量
摩尔质量
以一个碳—12原
区 别
数值 特征
子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 他分子(或原子) 的质量与它相
质量数值是任 意的
解析:选项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选项B 应含4 mol O原子;选项D中质量的单位为g。
答案:C
有关物质的量的公式的变换
将4 g NaOH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 100个H2O分子溶有一个Na+?
答案:将4 g NaOH溶于180 g水中,可使每100个水分 子溶有一个Na+。
名师点睛:物质的量是沟通质量与粒子数目的重要桥 梁,要学会并灵活掌握这种沟通方法。
m
M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M g·mol-1 kg·mol-1 2.n=
综合拓展
1. (1)当原子、简单离子的摩尔质量以为单位时,在数 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如M(Na+)=23 g·mol-1 ,M (Na)=23 g·mol-1 (2)当多原子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以 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如 M(N2)=28 g·mol-1 ,M(H2SO4)= g·mol-1 (3)原子团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 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如M(OH-)=17 g·mol1 ,M(SO42-)=96 g·mol-1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数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探讨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一、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mole)是描述物质的数量的单位,用符号n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是指包含6.022×10^23个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等)的物质的量。
这个常数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符号N表示。
以氮气(N2)为例,1摩尔氮气就是包含6.022×10^23个氮分子的物质。
物质的量与实际样品的质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就引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
二、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molar mass)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一般情况下,摩尔质量等于对应物质分子的质量。
以氧气(O2)为例,氧气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因此氧气的摩尔质量就是32 g/mol。
这意味着,1摩尔的氧气的质量是32克。
需要注意的是,摩尔质量不是物质的绝对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通过与碳-12同位素进行比较得出的。
三、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计算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n = m / 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例如,如果我们有10克的氧气,要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可以使用氧气的摩尔质量(32 g/mol)相除:n = 10 g / 32 g/mol = 0.3125 mol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也可以计算质量:m = n × M例如,如果我们有0.5摩尔的二氧化碳(CO2),要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44 g/mol)相乘:m = 0.5 mol × 44 g/mol = 22 g四、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2H2 + O2 → 2H2O 为例,该方程式表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体积、

第一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一、【知识梳理】:1、物质的量(n)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子。
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表示。
用符号NA3. 与物质的量n和微粒数N的关系式:n=N/NA4.易混易错点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到目前为止无法直接称量的物质,不能描述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 mol苹果、1 mol芝麻等。
2.使用摩尔做单位时,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能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如1 molH2、1 molO2、1 mole-等均正确。
而1 mol氢的说法则是错误的,因为“氢”是元素的名称,不是粒子的名称,也不是粒子的符号或化学式。
3.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带有单位,单位为molB,能够通过实验测得精确的值。
误认为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二)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含有微粒集体多少的物理量。
2. 符号:n 单位:mol3. 物质的量的基准:以12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精确值:N A阿伏加德罗常数23 1近似值:6.02 10 mol 1即物质约含有6.02 1023个微粒,它的物质的量就为1mol。
4. 说明(1)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只用于微观,不适于宏观物质的描述,如不能说成“ 1mol米”(2)使用时必须指明物质的种类,即用化学式表示。
(3)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有微粒数也相同。
5.粒子数与其物质的量的关系:Nn ——N A6.化学计量数()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点燃2H2O22H2O化学计量数之比2:1:2粒子数之比2:1:2物质的量之比2:1:2(三)摩尔质量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 符号:M 单位:g / mol 或kg / mol3.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4. 粒子的摩尔质量的数值1mol任何原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mol任何分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1mol任何离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形成该种离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典型例题】[例1]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23B. 某物质含有6.02 10个微粒,这种物质就是1mol。
C. 1mol 氢D. 气体体积越大,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就越多,相应的分子数目也越多。
解析:A. 摩尔是单位,物质的量才是物理量。
B.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才是1mol。
C. 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
D. 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很大,温度高,导致气体体积大,但分子数不一定多。
得5e若生成3mol Cl2则转移5mol电子,如转移0.5mol e,则生成CJ为0.3mol,即0.3N A 个。
同理:如转移0.5mol e,则有0.5 6.02 1023个HCI被氧化;有0.1 N A即230.1 6.02 10个5价Cl被还原。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知识体系: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是n。
2.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说明:mol和个都是可以用来表示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是质量单位吨与克。
mol表示的单位很大,那么它与个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约为6.02×1023。
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注意: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尽量用元素符号指明粒子种类,否则,概念模糊,意义不清。
这里的粒子指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等例1:1 mol H 表示1mol氢原子,而说1 mol 氢则不能确定到底是氢原子还是氢分子。
例2: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数相同吗?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4.物质的量(n)、阿佛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之间(N)的关系:n= ,此公式可变形为N= 。
(1)求0.5molO2中含有的O2的分子数目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和数目各是多少?(2)3.01×1024个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三.摩尔质量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用符号M表示。
2.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n= ,此公式可变形为m= 或。
例:1.1.5molH2SO4的质量是多少?2.24.5gH2SO4物质的量是多少?3.0.01mol某物质的质量为1.08g,此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多少?()小结:÷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1、m(质量)n(物质的量)N(微粒数)×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2、粒子的数目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相关计算

(1)
三、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旳量旳物质所具有旳质量
2、符号:M
3、定义式: M=m/n
4、单位:g/mol或g•mol-1 5、关系式:n= m/ M
(2)
一、填空题
2、物质旳量相等旳CO和O2,其质量比是 _ _7_:8 ;所含分子个数比是__1:1_;所含氧原子个 数比是 __1:2_
三、选择题
4、0.5molH2具有( C ) A. 0.5个氢分子 B. 1个氢原子 C. 3.01×1023个氢分子 D. 3.01×1023个氢原子
四、计算题
1、计算1mol下列物质旳质量。
(1) Zn
(2) H2O
(3) H2SO4 (4) 蔗糖(C12H22O11)
解 (1) 由题目可知 n(Zn)=1mol M(Zn)=65g/mol 由公式n=m/M可知,m=n×M ∴m(Zn)=n(Zn) ×M(Zn) =1mol×65g/mol =65g
二、判断题
4、1mol氢气旳物质旳量是2g。 ( × ) 5、硫酸旳摩尔质量M(H2SO4)=98g。( × )
三、选择题
1、摩尔是( C ) A.物质旳质量单位 B.物质旳量 C.物质旳量旳单位 D.6.02×1023个微粒
三、选择题
3、下列物质中质量最大旳是( D ) A. 1molH B. 1mol(1/2H2) C. 1molN2 D. 1molO2
NaCl+AgNO3= NaNO3+AgCl↓
NaOH+HCl= NaCl+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习小结
(1)n= N/ NA (2)n= m/ M (3)NA 阿伏伽德罗常数 (4)无机反应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含有微粒集体多少的物理量。
2. 符号:n 单位:mol3. 物质的量的基准:以g 12C 12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1231002.6mol N A::近似值精确值 即物质约含有231002.6⨯个微粒,它的物质的量就为mol 1。
4. 说明 (1)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只用于微观,不适于宏观物质的描述,如不能说成“mol 1米” (2)使用时必须指明物质的种类,即用化学式表示。
(3)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有微粒数也相同。
5. 粒子数与其物质的量的关系:AN N n =6. 化学计量数(γ)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点燃===+222O H O H 2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粒子数之比 2 : 1 : 2 物质的量之比 2 : 1 : 2(三)摩尔质量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 符号:M 单位:mol g /或mol kg /3.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 n m M =n M m ⋅= Mm n = 4. 粒子的摩尔质量的数值mol 1任何原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mol 1任何分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mol 1任何离子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形成该种离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典型例题】[例1] 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B. 某物质含有231002.6⨯个微粒,这种物质就是mol 1。
C. mol 1氢D. 气体体积越大,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就越多,相应的分子数目也越多。
解析:A. 摩尔是单位,物质的量才是物理量。
B.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才是mol 1。
C. 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
D. 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很大,温度高,导致气体体积大,但分子数不一定多。
[例2] 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约是 g 。
解析:Fe mol 1为g 56,而mol 1Fe 原子约为231002.6⨯个,故1个Fe 原子的质量为g molmol g 231231030.91002.6/56--⨯=⨯=[例3] g 8.0某物质含有221001.3⨯个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 8 B. 16 C. 64 D. 160 解析:根据mol g g n m M /161002.61001.38.02322=⨯⨯==而Mr M = 答案:选B[例4] 根据反应:O H Cl KCl HCl KClO 223336+↑+=+若有mol 5.0电子转移;则(1)有 A N 个2Cl 生成 (2)约有 个HCl 被氧化 (3)约有 个5+价Cl 被还原 解析: 失-e 5O H l K 2253+↑+得-e 5若生成23Cl mol 则转移mol 5电子,如转移-e mol 5.0,则生成2Cl 为mol 3.0,即A N 3.0个。
同理:如转移-e mol 5.0,则有231002.65.0⨯⨯个HCl 被氧化;有1.0 A N 即231002.61.0⨯⨯个5+价Cl 被还原。
[例5] g 3.21 2Cl 与元素M 的单质完全反应后生成mol 2.0的氯化物x MCl ,则x 值为 。
解析:(1) g 3.21 2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ol g g3.0713.211=⋅-x MCl xCl M 222=+ x 2mol 3.0 mol 2.0molmol x 2.023.0=3=x(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氯分子中氯原子数等于x MCl 中氯原子数。
即:x 2.023.0=⨯ 3=x【模拟试题】1. 下列物质所含的原子数与431.0PO H mol 所含的原子数相等的是( )。
A. 222.0O H molB. 421.0SO H molC. NaOH mol 2.0D. O H mol 23.0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mol 1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原子数B. mol 1 2O 中约含有231002.6⨯个氧分子 C. mol 1氢气中含有mol 2氢离子和mol 2电子D.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231002.6-⨯mol3. 32O V 和52O V 按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可按计量发生完全反应,今欲制备178O V ,则32O V 和52O V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B. 1:2C. 5:3D. 3:5 4. 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 mol 2.0、+225.0Mgmol 、-Cl mol 4.0,则-24SO 为( )。
A. mol 1.0B. mol 3.0C. mol 5.0D. mol 15.05. C 12原子的质量为bg ,A 原子的质量为a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则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b a 12 B. A aN C. ab12 D. A N 12 7. 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的摩尔质量为mol g /1B. 1个氮分子摩尔质量是g 28C. 水的摩尔质量是g 18D. -3NO 的摩尔质量是mol g /628. mol 2.1 2Cl 与元素A 的单质完全反应生成mol 80.0 x ACl ,则x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9. 5216.2O gX 中含有mol 1.0O ,则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6.21B. 28C. 14D. 3110. 在含有mol 5NaOH 的溶液中通入24CO mol 气体全部被吸收,反应后生成的32CO Na 与3NaHCO 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B. 2:1C. 3:1D. 4:1 11. 某非金属元素X 的最高化合价为m +价,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酸分子中含有一个X 原子和b 个氧原子,则这种酸的分子式为 ,它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2001·全国)在无土栽培中,配制一定量的营养液中含有Cl NH mol 450、KCl mol 16和4224SO K mol ,若改用KCl 、Cl NH 4、424)(SO NH 三种固体为原料配制,三者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 )。
A. 2、64、24B. 64、2、24C. 30、50、12D. 16、50、2413. mol 5.0A 元素的原子被氧化为简单离子时失去mol 1电子,g 4.0A 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上述A 的简单离子时,可放出201.0H mol 。
通过计算确定A 是什么元素。
【试题答案】1. A2. B3. C4. D5. AB6. B7. D8. C9. C 10. C11. b m b XO H -2 O H m b XO Na NaOH m b XO H b m b b m b 222)2()2(-+=-+-- 12. B13. 答案:钙。
提示:mol 5.0A 被氧化为简单离子时失去mol 1电子,其化合价为2+。
设A 元素原子量为A M 。
↑+===+222H ACl HCl A A M mol 1 g 4.0 mol 01.0 40=A M ,A 是钙元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使学生知道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1023个分子B.0.012Kg12C中含有×1023个碳原子中含有2 mol氢和1mol氧D. 1molH2O中含有3 mol原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的摩尔质量是2 gB. 1molH2O 的质量是18 g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 molD.2g H2含1mol H3.比较 N2和 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3 C5. molBa(OH)2中含有个Ba2+,含有个OH-;5molNa2SO4溶于水电离出Na+个;含SO42-的Al2(SO4)3中含Al3+ mol。
6. mol?L-1Na2O放入克水中才能使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比为1∶100。
7.请你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字,完成这幅关系图。
8.49g H 3P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molNaOH 的质量是多少9.在求相同质量的SO 2和SO 3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时,不同的同学用了不同的解法。
解法1:设SO 2和SO 3的质量均为mg ,每个硫原子的质量为ag 。
4:58032:6432=⨯⨯ag mg ag mg 或mg 4:58032:6432=⨯⨯mg 解法2:设SO 2和SO 3的质量均为mg 。
4:51002.680:1002.664231231=⨯⨯⋅⨯⨯⋅--molg mg mol g mg 解法3:设SO 2和SO 3的质量均为mg 。
4:580:6411=⋅⋅--molg mgmol g mg 这几种解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差异你倾向于使用哪一种解法为什么10.血液中的血清素(摩尔质量为176g?mol -1)在人体中起着镇定情绪、解出忧虑的作用。
血清素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请你尝试写出血清素的化学式。
备课参考参考答案、×1024、 、 6.361.8g 7.略8. 0.5 mol 60 g9.解法1先求出硫元素的总质量(以质量为计算基础),再比上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求硫原子数解法2先求出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以物质的量为计算基础),再乘以阿佛加德罗常数求原子个数解法3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求解. 倾向于解法3,简洁易懂. (此题可各抒己见)说明:气体摩尔体积新课标没做重点要求,人教版放在了科学视野,有些版本按主要内容处理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知道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认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