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 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土地和地形 读P59阅读了解自然条件各要素的如何影响 农业的生产和分布的。
一、自然因素 (1)光照对农作物的影响 光照是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光照强弱影 响作物的分布。
市场需求的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中国北方大超市出现南方的水果 交通及保鲜技术、冷藏技术的发展
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 国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 基地;国家棉花收购指导价 影响农民棉花生产的规模。
国家政策以及 政府干预手段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课堂演练】 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P61活动分析
1、生产技术(生物育种技术)
2、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的高度机械化) 3、生产技术(旱地灌溉技术) 以色列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约为20—500mm,且分布 不均匀,政府大力建设引水工程;更主要的是发展喷灌和 滴灌等节水技术(节水农业),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社会经济因素
1、受“蛆柑”波及,全国多省柑桔滞 销
1、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 的选育、驯化、栽培、优 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利 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 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区位(生产和布局) 受到哪三大因素的影响?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
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 可行与否?为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自然因素 (5)地形对农业有何影响
地形影响农业的结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 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坡度较少的低山丘陵地区适 宜发展梯田;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农业区位因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1. 巩固并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意义。

2. 掌握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培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为后续的农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概念掌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熟悉农业区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概念的定义及内涵。

2. 知识点梳理:要求学生梳理农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

3. 案例分析:选取不同区域的典型农业案例,如东北平原的粮食生产或江南水乡的渔业生产,分析其区位因素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本,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资源,全面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2.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应仔细阅读所给材料,理解并分析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小组讨论时,学生应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在作业本上,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答案。

5. 学生应确保书写规范、整洁,注意字迹清晰易辨认。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作业评价:1.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了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能力:学生能否准确分析所给案例中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 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及提出的改进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书写规范与整洁度:学生的作业是否书写规范、整洁,字迹是否清晰易辨认。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以下反馈:1. 对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

2.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_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第一课时)

第一节_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第一课时)

• 为尽快消灭虫害,使用了 剧毒农药
科学技术包括农业生产技
科学点评:
术和工业基础两大方面。
优良品种培育,机械化耕
作,化肥的广泛使用及科
学的种植和灌溉技术,使
产量质量双提高,生产成
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
而工业生产能力为农业提
供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资
料(种子、化肥、农药
等)。
小麦丰收了
但是,工厂收购量有限〃〃〃 高效、快捷
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决定??
虽然过程不同,但是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生产优质小麦。
市 场
科学点评: 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
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
模。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求关系会影响农产品
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价
格的变化会影响农民的
种植欲望和选择。
A先生很方便地从城市获得了大量农业
机械,全程采用机械化。由于机械的效率
A先生得到专家的支持 B先生只能自力更生
结果〃〃〃〃〃〃〃
B先生 A先生
• 消灭虫害,尽量采用 工程性和生物性手段, • 农作物含有大量农药残留, 没有使用剧毒农药 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价 值低于平均市场价格 • 农作物没有农药残留, 绿色无公害,价值远 • 土地、水源中有农药污染, 远高于同类产品 今后7、8年内无法生产无 公害农产品。鱼虾鸟兽绝 • 土地、水源没有被污 迹,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 染,自然生态比较健 坏 全
高,他承包了6公顷的农场仍有大量的时 间休闲娱乐。
B先生仍在使用耕牛,他披星戴月的忙在农 田,在农忙时还雇佣些临时工,可由于畜力 的效率问题,他只能照顾10亩山田。而且他
都已经忙得没时间去思考什么叫休闲了!!
看看他们的效率
种植土地面积之比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性 季节性等 周期性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 思考:两地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为什么不一样?
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不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a.中国黑龙江五常米种植
b.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区位:






农业区位:
①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在哪里 ② 农业生产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 为什么在那里
1.气候 降水
影响农业类型与耕作方式
你能说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主要农业类型是什么吗? 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分布区域,非季风区(干旱 半干旱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种植业区域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南方是水田(水稻)为主,北方以旱 地(小麦)为主。
材料三 五常大米销往全国各地,现已在30多个省市建立旗舰店、专卖店、连锁 店400多个,进入大小超市2000多家,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直接从事销售人员近3万人。市场需求和交通运输条件
材料四 2014年,五常市申报了“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将五常大米与欧盟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互换,为五常
举例:云南鲜花直发到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选 择航空运输。
3.政策(法律法规)
• 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 宏观调控农产品的价格等

• 保护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4.饮食习惯
我国南方、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 饮食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的生产类型,因此要生产适 销对路的农产品。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降水充足,河湖众多;
3.坝区地势平坦;
4.坝区土层深厚,易耕作;
不利方面:
1.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喀斯特地貌,易渗漏;
2.耕地分散,机械化程度低;
3.红壤呈酸性,需人为改良。
【课堂练习】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
1.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 )
A.光照充足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D.水源充足
2.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D )
A.市场B.政策
C.气候D.水源
【情感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生活中有哪些农业科技可以应用在兴义的农业发展中?请大家下去深入思考,争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
2.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区域差异的对比,评价家乡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3.学生能够运用农业自然区位思想思考农业问题。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不利:耕地分散,机械化程度低。
4.土壤
肥力高低(如黑土较肥沃)、酸碱度(如红壤呈酸性,适合种茶树)、质地(如白色土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
【学习任务四】评价兴义市万峰林种植坝区水稻的土壤条件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农业区位因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加深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水平,加强其团队协作及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知识理解、案例分析以及思考与探究。

首先,学生需要全面复习《农业区位因素》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农业区域(如某省的农业区),分析该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具体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合理进行农业布局。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信息。

最后,进行思考与探究。

学生需要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思考如何通过调整农业区位因素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际应用。

2. 案例分析要具体、深入,分析过程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 思考与探究部分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 作业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如有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需注明出处。

5. 书面报告要格式规范,字迹工整,内容简洁明了。

四、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报告的逻辑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理解准确程度、案例分析的深入程度、思考与探究的创新性、报告的规范性和条理性等。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

同时,将在课堂上进行部分优秀作业的展示和交流,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自身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素材5(水源对农业的影响)
沙漠当中分布着绿洲,形成了典型的绿洲农业,思考主导因素
学生:水源
充分调动学生自然地理中非地带性地域分布规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
新课学习
(案例探究)
素材6(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日本引种浙江杭州有龙井茶,却品质相差甚远,最后通过检测对比发现土壤差异比较大,同学们能思考原因吗
学生:茶树较喜酸性土壤,宜种植在靠近水源,光照充足的坡地上。
新课学习
(案例探究)
素材4(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农业类型却不同,思考原因
学生:地形,三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发展种植业,而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崎岖,适宜发展畜牧业。
通过学生对不同区域的认知活动,选择适宜的农业地理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新课学习
(案例探究)
学生:畅所欲言,如将四地进行转换,简要讨论农业将面临的问题
通过情景的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学生地理思辨思维和基本的科学探究精神
新课学习
(案例探究)
素材2(光照对农业的影响)
日常生活我们经常吃到新疆水果如葡萄,提子,哈密瓜等,思考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学生: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欧洲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超过了当地牛奶和其他奶制品的生产量…于是,新西兰的经济受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市场需求的控制…新西兰是世界乳制品和肉类主要出口国,产品主要销往西欧等国。
学生:通过素材的阅读,感知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地理思维
新课学习
(案例探究)
素材9(政策对农业的影响)
2.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

农业区位因素(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农业区位因素(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 “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 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
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 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 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
(3) 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 ”的合理建议。(6分)
【2021年湖南卷】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 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 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 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 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请从自然条件方 面作出解释。(4分)
思考:新疆阿克苏的苹果为什么品质优良?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气候,晴天多,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
光照和热量的区别
光照主要指太阳辐射,热量主要指温度。 影响因素差异:
光照主要受纬度、海拔、天气的影响 热量主要受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光照充足地区,热量也充足。但也有热量充足光照却缺 乏的地区,比如四川盆地;也有光照充足热量却缺乏的地区,比如青藏高原。
水源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采取 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 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充分利用了哪种区位因素?
地形因素
盆 地
高 原
山 地
平 原
丘 陵
地形类型有哪些? 分别适合布局什么农业类型呢?
➢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 ➢ 山地丘陵适合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 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地形除影响农业的类型外,还会 影响农业的什么方面?
改造热量温室大棚
改造光照——灯光、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水果套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来说,人类当前的社会经 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来说, 注意:自然因素的改造, 注意:自然因素的改造,要 济、技术条件是能够将坡度较陡的山区改造成为 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 梯田的。 梯田的。
件,并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 1、从投入和产出来考虑,投入远远大于产 、从投入和产出来考虑, 简单地说, 出出比,另外还要注意保护环 ); (简单地说 也就是“得不偿失” 出比, ,也就是“得不偿失” 境。
林业 水稻种植业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副业 牧业 渔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活动
概念: 概念: 农业生产对象: 动物、 农业生产对象: 动物、植物 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类型: 农、林、牧、副、渔 农业生产特点、遵循原则: 农业生产特点、遵循原则: (1)地域性。 地域性。 原则: 原则:因地制宜
又如: 又如:丘陵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改造为梯田 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地形
气温 水分
人们在干旱的地区通过人工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 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 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坡度较陡(大于 度 的山区改造为梯田, 坡度较陡(大于25度)的山区改造为梯田, 你认为是否可行? 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耒阳二中 李卫广
这是江南的田园, 这是江南的田园, ,美丽着 是梦想的色 广阔无边的草原, 方块状的稻田拼接成 广阔无边的草原是一种绿色、一种 农业! , 哦,农业劳动着, 绿的稻田,是希望的港湾, 绿的稻田?优美的曲线勾勒出人间最美 插秧的季节,劳动着 美丽着…… 插秧的季节,!是一种绿色、 即将成熟的稻穗,沉甸甸的希望 即将成熟的稻穗是希望的港湾, 那是梯田吗? 那是梯田吗 , ,沉甸甸的希望…… 那一片金黄, 是薰衣草的浪漫 那点点的雨露, 那一片金黄,装扮着油菜花开的季节 那点点的雨露,是生命的印记 绿色的画板农业是如此的美丽 白色的, , 牧群就像散落的点点繁星 白色的,是棉花暖暖的情怀 清新…… 清新 农业是如此的美丽…… 波光粼粼的水田, 波光粼粼的水田,映射出一片宁静 紫色的, 紫色的 彩…… 还有那向日葵盛开的芬芳…… 还有那向日葵盛开的芬芳 的图画…… 的图画
思考: 思考:山区坡度与 改造得到的梯田面 积之间的关系
反比
2、容易引起山区水土流失。 、容易引起山区水土流失。
(2)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不违农时 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农业区位因素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与自然 条件密切相关, 条件密切相关,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 济规律的制约。 济规律的制约。 自然条件
农业的三大 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较长, 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较长,需水肥量 喜高温,古巴气候湿热( 大,喜高温,古巴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 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
2、充足光热、灌溉水源 充足光热、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无霜期长;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无霜期长;且昼夜温差 大,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有利。在有灌 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有利。 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产状况良好。 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产状况良好。
夏放高山防酷暑, 夏放高山防酷暑,冬牧山麓防寒冷
地形
3、地形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高山草 夏季将牲畜赶往 冬季牲畜过冬的牧场则位于气温较高的 甸,冬季牲畜过冬的牧场则位于气温较高的 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天山北麓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4、地形
各地海拔不同, 各地海拔不同,引起了热量等气候条件的 变化,不同海拔,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同。 变化,不同海拔,农作物的种类也就不同。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 位影响是决定性 决定性的 位影响是决定性的?
地形的合理利用与改造
喷灌——改变水分条件 改变水分条件 喷灌
温室大棚 ——气候因素的 气候因素的 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区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 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区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 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 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 度 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 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 米的高度 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 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 技术改革, 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科学技术条件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最重要因素) (最重要因素) (1)自然因素 ) 气候: ①气候:光、热、水 光照: 光照: 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 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
影响作物的分布 热量: 热量: 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 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 栽培方法 降水: 降水: 年降雨量少于200毫米的干旱地区, 200毫米的干旱地区 年降雨量少于200毫米的干旱地区, 除有灌溉水源外, 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影响 农业 区位 最重 要的 自然 因素
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 地形:影响农业类型、 水源: ③水源: 对半干旱、 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
产起决定性影响 土壤: ④土壤: 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
请讨论完成P60页活动题。 请讨论完成P60页活动题。 P60页活动题
1、气候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