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合集下载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例如: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杭信一中何逸冬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习题一】(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FeCl2+Cl2═2FeCl3B.ICl+H2O═HCl+HIOC.SiO2+2C高温Si+2CO↑D.2Na+O2点燃Na2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C.称取25g 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D.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2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电子守恒法的计算【分析】A.根据转移电子=化合价变化×物质的量计算;B.根据转移电子=化合价变化×物质的量计算;C.根据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D.根据一个分子中含1个氮原子判断.【解答】解: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Cl元素由0价降低为-1价,所以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SO2,有1mol硫被氧化生成SO2,转移电子为1mol ×[4-(-2)]=6mol,故B正确;C.称取25g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则含硫酸铜为25×=16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故C错误;D.因为论NO还是二氧氮还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都是一个分子中含1个氮原子,所以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1mol,故D错误。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成产物 + 水解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在同一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水解性:氧化剂>水解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成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基准:2cl2+2nabr===2nacl+br2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边线越依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弱(铂金除外);金属的边线越依靠后,其阳离子的水解性就越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为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

因此,它们单质的水解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水解还原成反应越难展开(整体表现为反应所须要条件越高),则氧化剂的水解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弱。

(例如卤族元素和氢气反应)1、电子守恒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例如: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整体表现还原性,(亚铁离子和锌、次氯酸根)在自身的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既整体表现水解性又整体表现还原性(氯气异构化)。

稀硫酸与开朗金属单质反应时,就是氧化剂,起至氧化作用的就是h,被还原成分解成h2,浓硫酸就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至氧化作用的就是s,被还原成后通常分解成so2。

3、归属于中规律:同种元素相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出现水解-还原成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介于反应物中高价与低价之间,且不能交叉。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增加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反应中元素的价态增加或减少。

2、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3.产品: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电子还原后得到的产物4、物质性质:氧化性:氧化剂的电子性质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1.一种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价态。

1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当元素2处于中间价态时,其原子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获得电子和失去电子。

因此,该元素既可用作氧化剂,也可用作还原剂,如价态为0的s和价态为+4的s3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2.重要的氧化剂1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2.具有高价元素、高价含氧酸和高价含氧盐的氧化物,如MnO2和NO2;浓H2SO4、HNO3;高锰酸钾、氯化钾、三氯化铁等。

3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1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2.一些非金属元素,如H2、C、Si等。

3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4种元素价低的酸,如HCl浓度、HBr、hi、H2S等。

5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有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1、双线桥法要点:1箭头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变化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化合价已经变化了的同一元素。

升高、降低各一根箭头,越过方程式中间的等号2.电子转移的数量:价态增加和电子损失;降低化合价,得到电子。

价态改变元素的原子数M×每个原子获得或失去的电子数ne-,即M×ne-2、单线桥法要点:1线桥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出发,指向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箭头对准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箭头不过“=”2.在线桥上标记转移电子的总数,不要写它们是否可以获得或丢失。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一、概念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化合价降低 +ne - 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 -ne -被氧化(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判断依据(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 (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 ) (2) 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的 或 。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 氧化反应: 电子(化合价 )的反应。

(2) 还原反应: 电子(化合价 )的反应。

(3) 氧化剂(被 ): 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的物质)。

(4) 还原剂(被 ): 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的物质)。

(5) 氧化产物: 剂失电子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 的元素的产物)。

(6) 还原产物: 剂得电子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 的元素的产物)。

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映类型的关系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的氧化剂 (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等。

(2) 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等。

(3) 高价或较高价的含氧化合物:如 等。

(4) 过氧化物:如 等。

2 常见还原剂(1) 金属单质,如 等。

(2)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等。

(3) 低价态金属阳离子,如 等。

(4)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氧化物,如 等。

(5)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低价态化合物,如 等。

(6) 非金属氢化物及其水溶液的,如 等。

3 对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记忆方法(1) 氧化剂一般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和含化合价较高元素的物质;还原剂一般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和含化合价较低元素的物质。

(2) 氧化剂和还原剂可对比记忆 4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得ne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失ne注意事项:a 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b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 。

c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 单线桥法 ne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注意事项:(1) 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2) 箭头方向表示 。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二、五条规律1、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错误!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例如: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4.归中反应此同一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态,中间价态可相同、可不同,但只能靠近不能相互交叉(即价态向中看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化学反应分类
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友情提示: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无机反应间的关系
本质表象(标志)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表示
1、配平方法:
标价态——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列变化——列出化合价升、降的元素与对应的数值。

求倍数——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求出化合价升降数值的最小倍数。

配系数——先由升降倍数配平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系数,再由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
其它物质系数。

查守恒——检查反应式是否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特殊反应的配平技巧:
归中反应(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为同种物质)——先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依据质量守恒配平氧化(还原)产物的系数。

歧化反应(或氧化剂与还原剂为同种物质)——先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配平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系数,再依据质量守恒配平氧化(还原)剂的系数。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先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配平两剂和两产物的系数,再依据质量守恒修改部分氧化还原的物质的系数。

缺项配平——先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依据质量守恒配平氧化(还原)产物的系数,最后依据质量守恒计算缺少的原子种类和数目,
补上缺项的物质和系数。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失电子总数=得电子
总数=转移电子部类;反应物中电荷总数=生成物中电荷总数(数值相等,电性相
同);反应物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生成物中原子种类和个数。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
处于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3、化合价不交叉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发生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同一种元素的
不同价态,则在生成物中,该元素升高后的价态仍小于或等于该元素化合价降低
后的价态。

4、强弱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5、优先律——若某一反应物混合物体系中,存在有几种氧化(或还原)剂时,当加入一
种还原(或氧化)剂,氧化(或还原)性强的氧化(或还原)剂优先发生反应。

相关链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
2、依据类似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难易程度来判断,
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4、根据其单质与H2化合或置换H2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5、根据类似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速率)来判断,
6、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后的化合价的高低来判断,
7、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或电解池中溶液里离子在两极的放电顺序来判断,
8、根据最主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来判断,
9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来判断。

友情提示:
物质的氧化(或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浓度、酸碱性),其氧化(还原)性有所不同。

原子的氧化性一般强于分子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