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书法作品精选_韦斯琴小楷书法作品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中的小调。
它创建于三国魏朝的仲由。
他是最杰出的隶书权威,楷书的笔法脱胎于韩立,笔法生动如在大海中飞翔。
但结构宽平,横画长直画短,官分遗风犹存。
然而,模型方法已经准备好了,它实际上是官书的祖先。
王羲之到了东晋,对小楷书法的研究更加细致,使之臻于完美,也为中国小楷书法树立了一个美好的欣赏标准。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首先要提的是写经体,特别是敦煌写经,这些墨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是当时民间书写的代表之作,这些不容忽视。
韦斯琴书画作品欣赏一

韦斯琴书画作品欣赏韦斯琴,安徽芜湖人。
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
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作协会员。
其散文集《六月无痕》获“第五届安徽文学奖”;散文集《让我慢慢地靠近你》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
出版有书画集《云为诗留》。
韦斯琴的学书之路韦斯琴,安微芜湖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
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展“全国奖”,首届记面书法展二等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三等奖。
入展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展,第七届全国展等。
1999年3月出版《韦斯琴钢笔、毛笔字帖》,2000年12月出版散文集《六月无痕》。
前些时,李强先生邀我于青少年书法报上做一个专题,并嘱我请人写一篇介绍文章,尽快寄去。
我因不好意思打扰我的老师、同道,而将此事搁下了。
这会儿,窗外正春雨绵绵,我无法去东郊画写生了,便坐下来动笔为自己写些学书的感触。
或许这样,你能看见更真实的我。
以书法创作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在1993年我考入南艺美术系书法专业之后,此前我颇迷恋国画,1992年11月,我去南艺本想进修国画,但当时国画进修班已不再招收学生,便改进修书法,所以有些被动。
当时,我对书法的理解也极为肤浅,对古代书家及他们的传世佳作知之甚少,学得也很吃力。
但我自幼养成勤奋、踏实的学习作风又让我慢慢有了些自信。
学书之初,先摹智永《千字文》,再临王羲之《圣教序》,后写宋人苏轼、米芾、黄庭坚,再后是王铎、傅山,现今正迷恋褚遂良、倪瓒……在大量摹写的过程中,渐悟笔法、章法、墨法。
起初只是照葫芦画瓢,后来,可以集字创作,再之后便可随心所欲,但真正想以自己的书法语言来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需要不断地努力。
有时候,静坐于画案前写上大半天,晚上再接着写到深夜,手指头写得生疼,颈椎也开始酸胀,作品却越写越呆板,便开始怀疑我不适合书法专业。
可就在我想扔笔时,却又突然发现某些生动的极有神采的局部,或者是对结体、。
墨法、笔法上的新认识。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摘要:I.引言- 介绍文征明及其书法成就- 提及《赤壁赋》的背景及意义II.小楷书法的特点- 介绍小楷书法的基本特点- 分析文征明小楷书法的独特之处III.《赤壁赋》的内容及主题- 概述《赤壁赋》的内容- 分析《赤壁赋》的主题及意义IV.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价值- 阐述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艺术价值- 讨论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V.结论- 总结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特点及价值- 强调其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正文: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展示了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征明在小楷书法方面的卓越成就。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人物,尤以小楷书法闻名于世。
小楷书法是一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书法形式,它要求书写者具备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和严谨的结构布局。
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其笔画瘦劲、流畅,结构端庄、工整,富有韵律感。
在文征明的《赤壁赋》小楷版中,这些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描绘了赤壁古战场及附近的自然风光。
文征明书写的《赤壁赋》小楷版,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将苏轼散文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文征明的笔下,每一个字都宛如一件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书法艺术上,还在于它传承了苏轼的文学精神。
苏轼的《赤壁赋》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激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而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则以其严谨、规矩的书写方式,传达了苏轼文学精神的内涵。
总之,文征明《赤壁赋》小楷版是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展示了文征明在小楷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
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书法的珍贵资料,还激发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大器晚成的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最美小楷书法《琴赋》欣赏

大器晚成的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最美小楷书法《琴赋》欣赏文征明(1470-1559),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
非常擅长行书和小楷,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
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为人忠厚。
7岁的文征明还不能说话,但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
11岁开始能说话,于是就读外塾。
曾经宗师批评文征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
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槛,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是一个大器晚成型的我国署名的大书法家。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这位大器晚成的明代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之一:《琴赋》《琴赋》是嵇康的作品。
内容为:主要描述了梧桐的生长环境的的不平凡,集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茁长成长;同时描述了七弦琴的制作的讲究程度和琴曲的复杂程度。
嵇康的《琴赋》有1900余字,嵇康是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竹林七贤"之一。
在书法史上,文征明最初是师从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温润秀劲,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小楷代表作《琴赋》为文征明74岁时所作:文征明《琴赋》中题款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一生都非常的谦逊,做人当学文征明。
晚年的书法家,少有人者会坚持作“蝇头小楷”,主要是特别费心神,也特别费眼睛,需要一笔一划耐心地去书写,并且字断意不断,而文征明于七老八十时,仍钟情于小楷。
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欣赏毛笔小楷是传统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书写方式,因其线条优美、遒劲有力、内敛含蓄、文雅典雅的特点,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吧。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作为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所书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书法之极品。
此作品在书法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整篇书法用笔虽细而达重,行间却妙趣横生,展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上的高超水平。
二、苏轼《木兰花令》苏轼作品中的书法精美,尤以小楷为佳。
其《木兰花令》中的“人生如梦”一行,用笔紧凑而婉转,点画虽细微却意味深长,深刻表达了人生苦短,须珍惜时光的主题思想。
三、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是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所书写的《多宝塔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杰作。
整体书法流畅,字体更显简洁大气,线条之间的变化饱满,又掌握了繁简的秘诀。
其笔画浑朴,线条刚健有力,展现出书法艺术的精髓。
四、米芾《书苑馆题记》米芾作品中的小楷书法最具有代表性,被誉为“米家小楷”。
其所创立的书法风格沉静大气、富有神韵,体现了其深沉的人格境界。
《书苑馆题记》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其行间风格简练、刚健有力,意境深远。
以上是几位著名书法家所书写的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书法家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书法家的不同艺术风格,也可以看到每一位书法家独特的人格魅力。
毛笔小楷作为传统书法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审美价值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占有着重要地位。
因此,我们在欣赏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更能够领悟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古人言“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懂书法的都知道,写小楷是最见功夫的。
魏晋以来,大凡官方文书、科举试卷、诗文著录、典籍抄本、佛道经卷等,多用小楷写成,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动中,起着基础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写一手精美的小楷,成为具备高度文化素养的一个典型标志。
1、钟繇《宣示表》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传说王导东渡时将《宣示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后来又将它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之后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的临摹本。
2、钟繇《贺捷表》《贺捷表》是钟繇的代表作之一,又名《戎路表》、《戎辂表》,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3、王羲之《乐毅论》如果说三国时期钟繇的小楷是楷书的萌芽期,那么到晋代王羲之的《乐毅论》,楷书就已经到了成熟期,《乐毅论》笔笔精到,无一笔含糊,楷法成熟,释智永认为《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乐毅论》局部据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与《乐毅论》。
当年唐太宗还将最初的《乐毅论》摹拓分别赐给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摹本的传布范围也只限于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局部4、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黄庭经》局部《黄庭经》通篇章法和《乐毅论》相似,有纵行无横列,纵行清晰,但并不十分规直,随字赋形不拘高矮宽窄,字与字的联结错落有致。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黄庭经》局部对比的形式因素在《黄庭经》中表现得十分丰富,这使得《黄庭经》比之《乐毅论》更多了一些“今意”。
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
中国近代名家小楷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近代名家小楷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草书名世的魏碑大家于右任楷书《曾孟鸣碑》于右任,书法早年致力于魏碑,中年后精研草书,沉雄其本,飘逸其形,逐渐形成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
他的对联作品,更把这种书风演绎到了极致。
张大千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
四川内江人。
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
一生多富传奇色彩。
早岁即有艺名。
享高寿。
富可敌国。
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
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
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
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李叔同入世的楷书,出世的佛法李叔同楷书五言联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有很多。
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
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
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
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
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
”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
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
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
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陆维钊碑帖结合的楷书大家陆维钊临《石门铭》陆维钊(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
浙江平湖人。
当代一位传统中国文化修养相当全面的书法家。
1979年始,受命招收国内第一批书法篆刻研究生,所以他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陆维钊开始也师魏碑,但他决不抑帖,走的是碑帖并重的道路。
画家简历

画家简历1、冯凯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自幼受祖父熏陶,酷爱美术,早年随祖父学习雕刻工艺,并从事仿古工艺家具的制作,后跟从我国著名画家刘玉纯、戒玉秀、王炳龙、冯凯等老师学习国画。
87年开始黑陶工艺的研究制作,在仿青铜器、雕塑及浮雕工艺上取得...2、纪玉生原装裱纪玉生 1940年生,山东青岛市人。
山东著名国画家,擅花鸟、山水、翎毛走兽。
从事专业美术工作三十余年,默默地在国画艺术天地里耕耘,以传技法为基础,以扎实的基本功努力创新。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其中大量礼赠海外友人。
198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家画廊举办了《纪玉生虎展》,轰动京华,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好评,《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多次给予报道和介绍。
近年来,为创建和发展齐鲁书画研究院而不遗余力,为该院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
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使该院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书画群众团体,并在海内外造成巨大影响。
纪玉生现为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3、张登堂张登堂: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1962年毕业于济南艺术学校美术科。
师从李可染、李苦禅等国画大师学习创作,作品主要为山水画等题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济南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河山画会理事,济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
4、上官超英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北方画院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十佳书法研究生。
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业务副院长。
他首创中国超大写意画。
2006年被读者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及“中国书画报道”年度人物。
中文名: 上官超英国籍: 中国出生地: 山东菏泽出生日期:1957年1月 职业: 画家毕业院校:山东纺织院 主要成就: 担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成就: 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 “俄中友谊贡献奖” 柬埔寨“国王文化奖”金奖 “皇家文化奖”金奖 “吴哥文化奖”金奖 “山东省泰山艺术奖” 代表作品:《试比高》5高继铭 高继铭,1928年8月出生,读塾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楷书法作品精选_韦斯琴小楷书法作品
小楷即楷体小字,由三国魏时期的隶书大家锺繇所创。
小楷脱胎于汉隶,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运笔圆润、娟秀、挺拔、整齐。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小楷书法作品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小楷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小楷书法作品精选图片1
小楷书法作品精选图片2
小楷书法作品精选图片3
小楷书法作品精选图片4
作小楷的原则
作小楷之法,用笔贵于沉静,不徐不疾,沉着从容,如闲庭信步,有悠悠自得之态。
纵观古人小楷,无不沉着精到,平和静穆,然后气足神完。
小楷用笔,最不可忙,所谓忙者,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恣意挥运,草率仓促,所谓运用迷于笔前,振动惑于手下虽运用甚速,但古人用笔微妙精到之境具失。
汪澐《书法管见》说:今人有二病,一爱面上光洁,不求沉郁,其失轻滑,一贪急趋势,不求顿挫,春失草率。
这二种弊端,实际上是写小楷最容易犯的毛病,不能速而速,古人谓之狂驰,狂驰则形势不全,民不能有沉静之态。
作小楷之法,用笔贵于圆活,所谓圆者,形方而势圆之谓,活者生动活泼之谓,小楷虽以沉静端庄为主,但亦当静中寓动,既欲态度自在,有老僧补衲之沉静,又能笔机活泼,兼天马行空之动势,相传赵孟頫作小楷,运笔如飞,能日书万字,文征明每晨起,必作一通小楷千字文,可见他们写小楷的速度是很快的,但表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沉着精到,故作小楷,用笔不可太慢,太缓则骨肉凝浊,笔机凝滞,进退生疑,否臧不决,古人之神气全无,这种不当迟而迟的弊病,谓之淹滞,淹滞则骨肉重浊,《汉溪书法通解》谓:真书过迟,难求生活。
实为心得之言。
总之,作小楷之法,捷则有之,忙则不可,要达到这种境界,唯一的办法就是一个熟字,笔法圆熟,则腕不停笔,笔不离纸,虽翰落如飞,而点画精到,对体熨贴,态度雍容,气韵自然生动。
就风格而言,作小楷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以迟为主的内擫法,一种是以速为主的外拓法,凡质朴古淡之书,节奏宜缓,所谓迟以效古,缓以会心;凡妍美流便之书,韵律当速,所谓疾以出奇,急以取势,钟繇、颜真卿的小楷以迟为主,赵孟頫、文征明的小楷以速为主,无论迟速,都不是一种绝对,静止的固态平衡,而是一种相对的、变化的动态韵律,必须通灵与沉着并到,静穆与活泼兼顾,方得小楷用笔之妙,正如姚华《与姚鍪书》中所说的:用书初甚速,因速生熟,后力矫之,始渐沉着,然沉着太过,又不免露骨,因悟作书,必迟速互救,且使刚柔相济方可。
实为心得之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