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九年级下册半期联考数学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

2016 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全卷共4页,三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 .21C .πD .-8 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 D. 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和∠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 6 的是A .a 4+a 2B .a 2+a 2+a 2C .a 4·a 2D .a 2·a 2·a 2 5.不等式组⎩⎨⎧>->+0301x x 的解集是A .x >-1B .x >3C .-1<x <3D .x <3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1 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 7.A ,B 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 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第2题8.平面宜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 ( 2,-l ),C(-m,-n),则点D的坐标是A.(-2 ,l ) B.(-2,-l ) C.(-1,-2 ) D .(-1,2 )P是⌒AB上一点9.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弧交坐标轴于A,B 两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 B.( cosα,cosα)C.(cosα,sinα) D.(sinα,cosα)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 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 D.中位数,方差11.已知点A(-l,m),B ( l,m),C ( 2,m+l)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a>0 B.a=0 C.c>0 D.c=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3.分解因式:x2-4=.14.若二次根式1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32,23),(-5,-51),从中随机选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x1图象上的概率是.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r下.(填“>“,”“=”“<”)17.若x +y =10,xy =1 ,则x 3y +xy 3= .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 )为60°,A ,B ,C 都在格点上,则tan ∠ABC 的值是 .三、解答题(共9 小题,满分90 分) 19.(7分)计算:|-1|-38+(-2016)0 .20.(7分)化简:a -b -ba b a ++2)(21.(8分)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 =AD ,BC =DC ,求证:∠BAC =∠DAC . 22.(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 元,乙种票每张18 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3.(10分)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 万人; (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万人;(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M 为⌒AD 中点,连接BM ,CM . (1)求证:BM =CM ;(2)当⊙O 的半径为2 时,求⌒BM 的长.25.如图,在△ABC中,AB=AC=1,BC=215,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 的大小关系;(2)求∠ABD 的度数.26.(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 ,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 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27.(13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 ( a≠0)经过原点,顶点为A ( h,k ) (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题和答案

2016 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全卷共4页,三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 .C .πD .-821【考点】无理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正数,都属于有理数,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π为无理数.故选:C .【点评】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第2题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和∠2的位置关系是A.同位角B.内错角C.同旁内角D.对顶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a4+a2B.a2+a2+a2C.a4·a2D.a2·a2·a2【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专题】计算题;推理填空题.【分析】A:a4+a2≠a6,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2+a2+a2=3a2.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2•a2=a6.【解答】解:∵a4+a2≠a6,∴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3a2,∴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a2•a3=a5,∴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a6,∴选项D 的结果等于a 6.故选:D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301x x A .x >-1B .x >3C .-1<x <3D .x <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3,由①②可得,x >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1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 (A)=0对A、B、C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进行判定.【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P(A)=0.7.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8.平面宜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 ( 2,-l ),C(-m,-n),则点D的坐标是A.(-2 ,l )B.(-2,-l ) C.(-1,-2 ) D .(-1,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 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弧交坐标轴于A,B 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B.(cosα,cosα)C.(cosα,sinα)D.(sinα,cosα)【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计算题;三角形.【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解答】解: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即PQ=sinα,OQ=cosα,则P的坐标为(cosα,sinα),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141516频数515x10-x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D.中位数,方差【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即对于不同的x ,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点A (-l ,m ),B ( l ,m ),C ( 2,m +l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 C D【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分析】由点A (-1,m ),B (1,m ),C (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关于y 轴对称,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点A (-1,m ),B (1,m ),∴A 与B 关于y 轴对称,故A ,B 错误;∵B(1,m ),C (2,m+1),∴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4x +c =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 >0B .a =0C .c >0D .c =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2-4ac=16-4ac≥0,且a≠0,∴ac≤4,且a≠0;A、若a>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若c>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D、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3.分解因式:x2-4=.【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x2-4=(x+2)(x-2).故答案为:(x+2)(x-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1 x 故答案为:x≥-1.【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一322351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 .x1【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1=-1,2×2=4,,,∴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是2÷4=.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 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 下,则r 上 r 下.(填“>“,”“=”“<”)【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2)弧长公式:(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若x+y=10,xy=1 ,则x3y+xy3=.【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 与xy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与xy 的值,则x2+y2=(x+y)2-2xy,再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 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如图,连接EA 、EB ,先证明∠AEB=90°,根据,求出AE 、EB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A ,EC ,设菱形的边长为a ,由题意得∠AEF=30°,∠BEF=60°,,EB=2a∴∠AEB=9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 小题,满分90 分)19.(7分)计算:|-1|-+(-2016)0 .38【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1|-+(-2016)038=1-2+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7分)化简:a -b -ba b a ++2)(【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a-b-(a+b )=a-b-a-b =-2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8分)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 元,乙种票每张18 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10分)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万人;(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2013年增加:,2014年增加:,2015年增加:,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故答案为:(1)7;(2)20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 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 时,求的长.【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M为中点,∴=,∴+=+,即=,∴BM=CM;(2)解:∵⊙O的半径为2,∴⊙O的周长为4π,∴的长=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 中,AB =AC =1,BC =,在AC 边上截取AD =BC ,连接BD .215(1)通过计算,判断AD 2与AC ·CD 的大小关系;(2)求∠ABD 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 、CD 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 2与AC•CD 的值,从而可得到AD 2与AC•CD 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 2=AC•CD ,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 ,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 的度数.【解答】解:(1)∵AD=BC=1,,∴AD=,DC=1-=.∴AD 2=,AC•CD=.∴AD 2=AC•CD .(2)∵AD=BC,AD 2=AC•CD ,∴BC 2=AC•CD ,即.又∵∠C=∠C,∴△BCD∽△ACB.∴,∠DBC=∠A.∴DB=CB=AD.∴∠A=∠ABD,∠C=∠BDC.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 ,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 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考点】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 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 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1+x,∵∠ANM=90°,∴∠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x+1)2=32+x2,解得:x=4,∴NQ=4,AQ=5,∵AB=4,AQ=5,∴;(3)过点A作AH⊥BF于点H,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 重合,B、N、M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AD=BC,∴AH=BC,在△ABH和△BFC中,,∴△ABH≌△BFC(AAS),∴CF=BH,由勾股定理得:,∴DF的最大值=DC-CF=.【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13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 ( a≠0)经过原点,顶点为A ( h,k ) (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2=-ah2,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2≤h<1,∴-2≤<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6•福州)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C. πD. ﹣82.(2016•福州)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3.(2016•福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4.(2016•福州)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 a4+a2B. a2+a2+a2C. a2•a3D. a2•a2•a25.(2016•福州)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x>﹣1B. x>3C. ﹣1<x<3D. x<36.(2016•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7.(2016•福州)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A. B.C. D.8.(2016•福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A. (﹣2,1)B. (﹣2,﹣1)C. (﹣1,﹣2)D. (﹣1,2)9.(2016•福州)如图,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 (sinα,sinα)B. (cosα,cosα)C. (cosα,sinα)D. (sinα,cosα)10.(2016•福州)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 平均数、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11.(2016•福州)已知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C. D.12.(2016•福州)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0B. a=0C. c>0D. c=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________.14.(2016•福州)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2016•福州)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________.16.(2016•福州)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________r下.(填“<”“=”“<”)17.(2016•福州)若x+y=10,xy=1,则x3y+xy3的值是________.18.(2016•福州)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2016•福州)计算:|﹣1|﹣+(﹣2016)0.20.(2016•福州)化简:a﹣b﹣.21.(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22.(2016•福州)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3.(2016•福州)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________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24.(2016•福州)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时,求的长.25.(2016•福州)如图,在△ABC中,AB=AC=1,BC= ,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26.(2016•福州)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27.(2016•福州)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6•福州)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C. πD. ﹣8【答案】C【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整数,都属于有理数,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π为无理数.故选:C.【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2016•福州)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答案】C【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故选:C.【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2016•福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答案】B【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2016•福州)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 a4+a2B. a2+a2+a2C. a2•a3D. a2•a2•a2【答案】D【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解:∵a4+a2≠a6,∴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3a2,∴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a2•a3=a5,∴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a6,∴选项D的结果等于a6.故选:D.【分析】A:a4+a2≠a6,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2+a2+a2=3a2.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2•a2=a6.(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2016•福州)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x>﹣1B. x>3C. ﹣1<x<3D. x<3【答案】B【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解不等式,得x>﹣1,解不等式,得x>3,由可得,x>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故选B.【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2016•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答案】A【考点】概率的意义【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 (A)=0对A、B、C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进行判定.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A)=0.7.(2016•福州)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A. B.C. D.【答案】B【考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答】解: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必须要满足在数轴原点0的左右两侧,从四个答案观察发现,只有B选项的线段AB符合,其余答案的线段都在原点0的同一侧,所以可以得出答案为B.故选:B【分析】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通过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可以做出判断.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解题关键是要熟悉互为相反数概念,数形结合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8.(2016•福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A. (﹣2,1)B. (﹣2,﹣1)C. (﹣1,﹣2)D. (﹣1,2)【答案】A【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16•福州)如图,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 (sinα,sinα)B. (cosα,cosα)C. (cosα,sinα)D. (sinα,cosα)【答案】C【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解: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sinα= ,cosα= ,即PQ=sinα,OQ=cosα,则P的坐标为(c osα,sinα),故选C.【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2016•福州)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 平均数、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答案】B【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常用统计量的选择【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14岁,即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2016•福州)已知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C. D.【答案】C【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解答】解:∵点A(﹣1,m),B(1,m),∴A与B关于y轴对称,故A,B错误;∵B(1,m),C(2,m+1),∴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由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关于y轴对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2.(2016•福州)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0B. a=0C. c>0D. c=0【答案】D【考点】根的判别式【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2﹣4ac=16﹣4ac≥0,且a≠0,∴ac≤4,且a≠0;A、若a>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若c>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D、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________.【答案】(x+2)(x﹣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解答】解:x2﹣4=(x+2)(x﹣2).故答案为:(x+2)(x﹣2).【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2016•福州)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解: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2016•福州)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1×1=﹣1,2×2=4,×=1,(﹣5)×(﹣)=1,∴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2÷4= .故答案为:.【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2016•福州)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________r下.(填“<”“=”“<”)【答案】<【考点】弧长的计算【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 (2)弧长公式:l= (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2016•福州)若x+y=10,xy=1,则x3y+xy3的值是________.【答案】98【考点】代数式求值,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 与xy的值代入即可.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与xy的值,则x2+y2=(x+y)2﹣2xy,再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18.(2016•福州)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________.【答案】【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解:如图,连接EA,EC,设菱形的边长为a,由题意得∠AEF=30°,∠BEF=60°,AE= a,EB=2a∴∠AEB=90°,∴tan∠ABC= = = .故答案为.【分析】如图,连接EA、EB,先证明∠AEB=90°,根据tan∠ABC= ,求出AE、EB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2016•福州)计算:|﹣1|﹣+(﹣2016)0.【答案】解:|﹣1|﹣+(﹣2016)0=1﹣2+1=0.【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2016•福州)化简:a﹣b﹣.【答案】解:原式=a﹣b﹣(a+b)=a﹣b﹣a﹣b=﹣2b.【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答案】证明:在△ABC和△ADC中,有,所以△ABC≌△ADC(SSS),所以∠BAC=∠D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2016•福州)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答案】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鸡兔同笼问题【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2016•福州)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________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7(2)2014(3)解: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考点】折线统计图【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100%≈0.98%,2013年增加:×100%≈0.97%,2014年增加:×100%≈1.2%,2015年增加:×100%≈0.94%,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故答案为:(1)7;(2)2014.【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2016•福州)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时,求的长.【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 ,∵M为中点,∴= ,∴+ = + ,即= ,∴BM=CM;(2)解:∵⊙O的半径为2,∴⊙O的周长为4π,∴的长= ×4π= π【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2016•福州)如图,在△ABC中,AB=AC=1,BC= ,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答案】(1)解:∵AB=BC=1,BC= ,∴AD= ,DC=1﹣= .∴AD2= = ,AC•CD=1× = .∴AD2=AC•CD(2)解:∵AD=BD,AD2=AC•CD,∴BD2=AC•CD,即.又∵∠C=∠C,∴△BCD∽△ABC.∴,∠DBC=∠A.∴DB=CB=AD.∴∠A=∠ABD,∠C=∠D.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2016•福州)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答案】(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3×=(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1+x,∵∠ANM=90°,∴∠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x+1)2=32+x2,解得:x=4,∴NQ=4,AQ=5,∵AB=4,AQ=5,∴S△NAB= S△NAQ= ×AN•NQ= ××3×4= ;(3)过点A作AH⊥BF于点H,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AD=BC,∴AH=BC,在△ABH和△BFC中,,∴△ABH≌△BFC(AAS),∴CF=BH,由勾股定理得:BH= = = ,∴CF= ,∴DF的最大值=DC﹣CF=4﹣【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 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 ,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2016•福州)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h=﹣,∴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h= ,∵﹣2≤h<1,∴﹣2≤ <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a≤﹣,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a≤﹣【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h=﹣,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精校.doc

2016 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全卷共4页,三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一、 选择题(共12 小题,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 .21C .πD .-8【考点】无理数.【专题】计算题.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正数,都属于有理数,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π为无理数.故选:C .【点评】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和∠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 .【点评】本 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 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 6 的是A .a 4+a 2B .a 2+a 2+a 2C .a 4·a 2D .a 2·a 2·a 2【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第2题【专题】计算题;推理填空题.【分析】A :a 4+a 2≠a 6,据此判断即可.B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 2+a 2+a 2=3a 2.C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 2•a 3=a 5.D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 2•a 2•a 2=a 6.【解答】解:∵a 4+a 2≠a 6,∴选项A 的结果不等于a 6;∵a 2+a 2+a 2=3a 2,∴选项B 的结果不等于a 6;∵a 2•a 3=a 5,∴选项C 的结果不等于a 6;∵a 2•a 2•a 2=a 6,∴选项D 的结果等于a 6.故选:D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不等式组⎩⎨⎧>->+0301x x 的解集是A .x >-1B .x >3C .-1<x <3D .x <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3,由①②可得,x >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1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A)=0对A、B、C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进行判定.【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 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 (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P(A)=0.7.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8.平面宜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 ( 2,-l ),C(-m,-n),则点D的坐标是A.(-2 ,l )B.(-2,-l ) C.(-1,-2 ) D .(-1,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弧交坐标轴于A,B 两点,P是⌒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B.(cosα,cosα)C.(cosα,sinα)D.(sinα,cosα)【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计算题;三角形.【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解答】解:过P 作PQ⊥OB,交OB 于点Q ,在Rt△OPQ 中,OP=1,∠POQ=α, ∴,,即PQ=sinα,OQ=cosα,则P 的坐标为(cosα,sinα),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 13 1415 16 频数 5 15x 10-x对于不同的x A .平均数,中位数 B .众数,中位数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即对于不同的x ,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点A (-l ,m ),B ( l ,m ),C ( 2,m +l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 C D【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分析】由点A (,m ),C (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 关于y 轴对称,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点A (-1,m ),B (1,m ),∴A 与B 关于y 轴对称,故A ,B 错误;∵B(1,m ),C (2,m+1),∴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x y O x y O x y O x y O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4x +c =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 >0B .a =0C .c >0D .c =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2-4ac=16-4ac≥0,且a≠0,∴ac≤4,且a≠0;A 、若a >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 、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 、若c >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D 、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3.分解因式:x 2-4=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x 2-4=(x+2)(x-2).故答案为:(x+2)(x-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若二次根式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二次根式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故答案为:x ≥-1.【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32,23),(-5,-51),从中随机选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x 1图象上的概率是 .【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1=-1,2×2=4,,,∴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是2÷4=.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 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r下.(填“>“,”“=”“<”)【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 (2)弧长公式:(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若x+y=10,xy=1 ,则x3y+xy3=.【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 与xy 的值,则x 2+y 2=(x+y )2-2xy ,再将x+y 与xy 的值代入即可.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 )为60°,A ,B ,C 都在格点上,则tan ∠ABC 的值是 .【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如图,连接EA 、EB ,先证明∠AEB=90°,根据,求出AE 、EB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A ,EC ,设菱形的边长为a ,由题意得∠AEF=30°,∠BEF=60°,,EB=2a ∴∠AEB=90°, ∴.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 小题,满分90 分) 19.(7分)计算:|-1|-38+(-2016)0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1|-38+(-2016)0=1-2+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7分)化简:a -b -b a b a ++2)(【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a-b-(a+b )=a-b-a-b=-2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8分)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 =AD ,BC =DC ,求证:∠BAC =∠DA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 元,乙种票每张18 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10分)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万人;(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2013年增加:,2014年增加:,2015年增加:,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故答案为:(1)7;(2)20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 为⌒AD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 时,求⌒BM的长.【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M为中点,∴=,∴+=+,即=,∴BM=CM;(2)解:∵⊙O的半径为2,∴⊙O的周长为4π,∴的长=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中,AB=AC=1,BC=215,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 的大小关系;(2)求∠ABD 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 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解答】解:(1)∵AD=BC=1,,∴AD=,DC=1-=.∴AD2=,AC•CD=.∴AD2=AC•CD.(2)∵AD=BC,AD2=AC•CD,∴BC2=AC•CD,即.又∵∠C=∠C,∴△BCD∽△ACB.∴,∠DBC=∠A.∴DB=CB=AD.∴∠A=∠ABD,∠C=∠BDC.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 ,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 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考点】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 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1+x,∵∠ANM=90°,∴∠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x+1)2=32+x2,解得:x=4,∴NQ=4,AQ=5,∵AB=4,AQ=5,∴;(3)过点A作AH⊥BF于点H,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AD=BC,∴AH=BC,在△ABH和△BFC中,,∴△ABH≌△BFC(AAS),∴CF=BH,由勾股定理得:,∴DF的最大值=DC-CF=.【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13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 ( a≠0)经过原点,顶点为A ( h,k ) (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2=-ah2,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2≤h<1,∴-2≤<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福建省泉州五中2016-2017年 初三下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泉州五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三年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馨提醒:考试时,不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4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下面的数中,与3-的和为0的是()A.3 B.3-C.13D.13-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cm,2cm,3.5cm B.4cm,5cm,9cmC.5cm,8cm,10cm D.6cm,8cm,9cm3.如图,是一个圆柱体笔筒和一个正方体箱子.那么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4.直线32y x=-+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A.(0,2)B.2,03⎛⎫⎪⎝⎭C.(0,3)-D.(0,0)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6.将某班女生的身高分成三组,情况如右表所示。
则表中a的值是()A.2 B.4C.6 D.87.关于x的不等式22x a-+≤的解集如图所示,那么a的值是()A.4-B.2-C.0 D.28.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 C、BD相交于点O,作OE∥AB,交BC于点E,则OE的长一定等于()A.BE B.AO C.AD D.OB9.如图,以点P为圆心,以x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2,0),点第7题第10题第8题第9题B 的坐标为(6,0),则圆心P 的坐标为( )A.B .(4,2)C .(4,4)D.(2,10.已知一个圆心角为270°扇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所示,A 、B 两点触地放置,搬动时,先将扇形以B 为圆心,作如图所示的无滑动翻转,再使它紧贴地面滚动,当A 、B 两点再次触地时停止,半圆的直径为6m ,则圆心O 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m 。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最新九年最新级数学下第二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三大题,27小题,试卷共4页,另有答题卡.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3.可直接用2B 铅笔画图.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数a 的相反数是A.aB.a1 C.-a D.a2.如图,若a ∥b ,则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判定∠1=∠2的是A.B.C.D.3.下列各整式中,次数为3次的单项式是A.2xy B.3xy C.2+x y D.3+x y 4.在端午节道来之前,双十中学高中部食堂推荐了A ,B ,C 三家粽子专卖店,对全校师生爱吃哪家店的粽子作调查,,以决定最终向哪家店采购.下面的统计量中最值得关注的是A.方差B.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4=-a a B.336a a a =÷C.()22ab ab =D.()222b a b a -=-6.如图1,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四个小正方形被黑.若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则该小正方形的位置可以是A.(一,2)B.(二,4)C.(三,2)D.(四,4)7.如图2,□ABCD 中,AB =10,BC =6,E 、F 分别是AD 、DC 的中点,若EF =7,则四边形EACF 的周长是A.20B.22C.29D.3112121212a ba ba ba b2341A BD CEF 图28.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上有12);,)(2(3y y --,两点,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A.12y y >B.12=y y C.12y y <D.不确定9.厦门市需要铺设一条长660米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10%,结果提前6天完成.求实际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与实际施工天数.小宇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6606606(110%)x x-=+.则方程中未知数x 所表示的量是A.实际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B.实际施工的天数C.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D.原计划施工的天数10.如图3,直线l 1∥l 2,⊙O 与l 1和l 2分别相切于点A 和点B .直线MN 与l 1相交于M ;与l 2相交于N ,∠1=60°,直线MN 从如图位置向右平移,下列结论①l 1和l 2的距离为2②3MN =③当直线MN 与⊙O 相切时,∠MON =90°④当3AM BN +=时,直线MN 与⊙O 相切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抛掷一枚标有数字1~6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出现3的概率是.12.若n 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n 的值是.13.计算:___________222=+++a a a .1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 +1=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5.无论m 取什么实数,点(1,22)A m m +-都在直线l 上,(1)当4m =,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2)若点),(b a B 是直线l 上的动点,3(26)a b --的值等于.16.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 =4,AD =3,P 是以CD 为直径的半圆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P ,(1)半圆︵CD l=________;(2)BP 的最大值是________.l 1l 2ABMNO 图31BCDPA图4。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共 小题,每小题 分,满分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 . . .﹣.如图是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 ..如图,直线 , 被直线 所截, 与 的位置关系是().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对顶角.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 的是(). . .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 > .﹣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 次. , 是数轴上两点,线段 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 .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 , ), ( ,﹣ ), (﹣ ,﹣ ),则点 的坐标是().(﹣ , ) .(﹣ ,﹣ ) .(﹣ ,﹣ ) .(﹣ , ).如图,以圆 为圆心,半径为 的弧交坐标轴于 , 两点, 是上一点(不与 , 重合),连接 ,设 ,则点 的坐标是().( , ) .( , ) .( , ) .( , ) .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 岁频数﹣ 对于不同的 ,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中位数、方差.已知点 (﹣ , ), ( , ), ( ,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 . . ..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 > . . > .二、填空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满分 分).分解因式: ﹣ ..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 , ),( , ),(,),(﹣ ,﹣),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概率是..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上,下方的弧半径为下,则上下.(填 < < ).若 , ,则 的值是..如图, 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 )为 , , , 都在格点上,则 的值是.三、解答题(共 小题,满分 分).计算: ﹣ ﹣ (﹣ ) ..化简: ﹣ ﹣..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 , .求证: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 元,乙种票每张 元.如果 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 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福州市 ﹣ 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福州市常住人口数, 年比 年增加了万人;( )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预测 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如图,正方形 内接于 , 为中点,连接 , .( )求证: ;( )当 的半径为 时,求的长..如图,在 中, , ,在 边上截取 ,连接 .( )通过计算,判断 与 的大小关系;( )求 的度数..如图,矩形 中, , , 是边 上一点,将 沿直线 对折,得到 .( )当 平分 时,求 的长;( )连接 ,当 时,求 的面积;( )当射线 交线段 于点 时,求 的最大值..已知,抛物线 ( )经过原点,顶点为 ( , )( ).( )当 ,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若抛物线 ( )也经过 点,求 与 之间的关系式;( )当点 在抛物线 ﹣ 上,且﹣ < 时,求 的取值范围.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 小题,每小题 分,满分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 . . .﹣【考点】无理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 ,选出答案即可.【解答】解: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 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 为正数,都属于有理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故选: .【点评】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如图是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 ,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如图,直线 , 被直线 所截, 与 的位置关系是().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对顶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线 , 被直线 所截, 与 是内错角.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 的是(). . .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专题】计算题;推理填空题.【分析】 : ,据此判断即可.: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 .【解答】解: ,选项 的结果不等于 ;,选项 的结果不等于 ;,选项 的结果不等于 ;,选项 的结果等于 .故选: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底数必须相同; 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 > .﹣ < <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 ,得>﹣ ,解不等式 ,得> ,由 可得, > ,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 次【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 ( ) 、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 ) 对 、 、 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 进行判定.【解答】解: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所以 选项正确;、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 与 之间,所以 选项错误;、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 选项错误;、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 次,所以 选项错误.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 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 就叫做事件 的概率,记为 ( ) ;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 ( ) ;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 ) .. , 是数轴上两点,线段 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 . . .【考点】相反数;数轴.【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通过观察线段 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可以做出判断.【解答】解: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必须要满足在数轴原点 的左右两侧,从四个答案观察发现,只有 选项的线段 符合,其余答案的线段都在原点 的同一侧,所以可以得出答案为 .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解题关键是要熟悉互为相反数概念,数形结合观察线段 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 , ), ( ,﹣ ), (﹣ ,﹣ ),则点 的坐标是().(﹣ , ) .(﹣ ,﹣ ) .(﹣ ,﹣ ) .(﹣ ,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 和点 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 和 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 的坐标.【解答】解: ( , ), (﹣ ,﹣ ),点 和点 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和 关于原点对称,( ,﹣ ),点 的坐标是(﹣ ,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 和 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图,以圆 为圆心,半径为 的弧交坐标轴于 , 两点, 是上一点(不与 , 重合),连接 ,设 ,则点 的坐标是().( , ) .( , ) .( , ) .( ,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计算题;三角形.【分析】过 作 ,交 于点 ,在直角三角形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 与 ,即可确定出 的坐标.【解答】解:过 作 ,交 于点 ,在 中, , ,, ,即 , ,则 的坐标为( ,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 岁频数﹣ 对于不同的 ,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中位数、方差【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 ,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 、 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 岁与年龄为 岁的频数和为 ﹣ ,则总人数为: ,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 岁,中位数为: 岁,即对于不同的 ,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已知点 (﹣ , ), ( , ), ( ,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 .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分析】由点 (﹣ , ), ( , ), ( ,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 与 关于 轴对称,当 >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 点 (﹣ , ), ( , ),与 关于 轴对称,故 , 错误;( , ), ( , ),当 >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故 正确, 错误.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 > . . > .【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 ,且 ,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 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 ﹣ ﹣ ,且 ,,且 ;、若 > ,当 、 时, > ,此选项错误;、 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若 > ,当 、 时, > ,此选项错误;、若 ,则 ,此选项正确;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 的关系:( )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满分 分).分解因式: ﹣ ( )( ﹣ ).【考点】因式分解 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 ﹣ ( )( ﹣ ).故答案为:(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解得 ﹣ .故答案为: ﹣ .【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 )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 , ),( , ),(,),(﹣ ,﹣),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 ﹣ ﹣ ,,,(﹣ ) (﹣) ,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 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上,下方的弧半径为下,则上下.(填< < )【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解答】解:如图,上下.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 ( )弧长公式: (弧长为 ,圆心角度数为 ,圆的半径为 );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若 , ,则 的值是 .【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 ( ),又因为 ( ) ﹣ ,然后将 与 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 )( )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 与 的值,则 ( ) ﹣ ,再将 与 的值代入即可..如图, 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 )为 , , , 都在格点上,则 的值是.【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如图,连接 、 ,先证明 ,根据 ,求出 、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 , ,设菱形的边长为 ,由题意得 , ,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 小题,满分 分).计算: ﹣ ﹣ (﹣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 ﹣ ﹣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化简: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 ﹣ ﹣( )﹣ ﹣ ﹣﹣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 , .求证: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 和 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证得 ,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 和 中,有,(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 .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 元,乙种票每张 元.如果 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 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种票买了 张,乙种票买了 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 张,总费用为 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种票买了 张,乙种票买了 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 张,乙种票买了 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福州市 ﹣ 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福州市常住人口数, 年比 年增加了 万人;( )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 )预测 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 )将 年人数减去 年人数即可;( )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 )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解答】解:( )福州市常住人口数, 年比 年增加了 ﹣ (万人);( )由图可知 年增加: ,年增加: ,年增加: ,年增加: ,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年;( )预测 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 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 万人,由此可以预测 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 万人.故答案为:( )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如图,正方形 内接于 , 为中点,连接 , .( )求证: ;( )当 的半径为 时,求的长.【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 )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 )根据弧长公式计算.【解答】( )证明: 四边形 是正方形,,,为中点,,,即 ,;( )解: 的半径为 ,的周长为 ,的长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如图,在 中, , ,在 边上截取 ,连接 .( )通过计算,判断 与 的大小关系;( )求 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先求得 、 的长,然后再计算出 与 的值,从而可得到 与 的关系;( )由( )可得到 ,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 ,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 ,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 的度数.【解答】解:( ) , ,, ﹣ ., ..( ) , ,,即.又 ,., .., .设 ,则 , , .,.解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 是解题的关键..如图,矩形 中, , , 是边 上一点,将 沿直线 对折,得到 .( )当 平分 时,求 的长;( )连接 ,当 时,求 的面积;( )当射线 交线段 于点 时,求 的最大值.【考点】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 )由折叠性质得 ,证出 ,由三角函数得出即可;( )延长 交 延长线于点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 ,由折叠性质得出 , , ,得出 ,证出 ,设 ,则 ,证出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 , ,即可求出 的面积;( )过点 作 于点 ,证明 ,得出对应边成比例 ,得出当点 、 重合(即 )时,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此时点 、 重合, 、 、 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 ,由 证明 ,得出 ,由勾股定理求出 ,得出 ,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 )由折叠性质得: ,,平分 , ,,四边形 是矩形,,,;( )延长 交 延长线于点 ,如图 所示:四边形 是矩形,,,由折叠性质得: ,, , ,,,设 ,则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 ) ,解得: ,, ,, ,;( )过点 作 于点 ,如图 所示: 四边形 是矩形,,,,,,, ,当点 、 重合(即 )时,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此时点 、 重合, 、 、 三点共线,如图 所示:由折叠性质得: ,,,在 和 中,,( ),,由勾股定理得: ,,的最大值 ﹣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已知,抛物线 ( )经过原点,顶点为 ( , )( ).( )当 ,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若抛物线 ( )也经过 点,求 与 之间的关系式;( )当点 在抛物线 ﹣ 上,且﹣ < 时,求 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 )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 ( ﹣ ) ,原点代入即可.( )设抛物线为 ,则 ﹣, ﹣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 (用 、 表示),又抛物线 也经过 ( , ),求出 ,列出方程即可解决.( )根据条件列出关于 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 ) 顶点为 ( , ),设抛物线为 ( ﹣ ) ,抛物线经过原点,( ﹣ ) ,﹣ ,抛物线解析式为 ﹣ .( ) 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 ,﹣,﹣ ,﹣ ,顶点 ( , ),﹣ ,抛物线 也经过 ( , ),,﹣ ,﹣ ,( ) 点 在抛物线 ﹣ 上,﹣ ,又 ﹣ ,,﹣ < ,﹣ < ,当 > 时,即 >﹣ 时,,解得 > ,当 < 时,即 <﹣ 时,解得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 > 或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6-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九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4分)9的平方根为()A.3 B.﹣3 C.±3 D.2.(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a2=a5 B.a3÷a2=a C.a3﹣a2=a D.(a3)2=a53.(4分)一组数据6,﹣3,0,1,6的中位数是()A.0 B.1 C.2 D.64.(4分)用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5.(4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1<0的解集,正确的是()A.B.C.D.6.(4分)如图所示,一个60°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为()A.120°B.180°C.240° D.300°7.(4分)下面的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A.m2+n B.m2﹣m+1 C.m2﹣n D.m2﹣2m+18.(4分)下面四条直线,其中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是()A. B. C. D.9.(4分)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A.cm B.3cm C.4cm D.4cm10.(4分)已知整数a1,a2,a3,a4…满足下列条件:a1=0,a2=﹣|a1+1|,a3=﹣|a2+2|,a4=﹣|a3+3|…依此类推,则a2017的值为()A.﹣1009 B.﹣1008 C.﹣2017 D.﹣20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4分)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千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千米.12.(4分)小勇第一次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向上,他第二次再抛这枚硬币时,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3.(4分)若3x=4,9y=7,则3x﹣2y的值为.14.(4分)如图,在△ABC中,∠A=30°,∠B=45°,AC=2,则BC=.15.(4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O,且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与x轴平行,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与正方形的一个交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9,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6.(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3k+4与⊙O交于B、C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1)×(﹣3)+(﹣)0+(﹣8﹣2).18.(8分)化简:.19.(8分)如图,在▱ABCD中,点E在边BC上,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BE=CF.求证:∠BAE=∠CDF.20.(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1)请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C上作一点P,且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PA:PC=2:1,求∠A的度数.21.(8分)“端午节”所示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售较好的肉馅棕、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用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恰好吃到的是C粽的概率.22.(10分)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23.(10分)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点C作CD⊥PA于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DC=1:3,AB=8,求⊙O的半径.24.(12分)已知△ABC中,AB=AC=5,cosB=,将△ABC绕点C旋转,得到△A1B1C.(1)如图1,若点B1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①求证:AB∥A1C;②求△AB1C的面积;(2)如图2,点D为线段AC中点,点E是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 旋转过程中,点E的对应点是点E1,求线段DE1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5.(14分)已如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mx+n相交于两点,这两点的坐标分别是(0,﹣)和(m﹣b,m2﹣mb+n),其中a,b,c,m,n为实数,且a,m不为0.(1)求c的值;(2)求证: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3)当﹣1≤x≤1时,设抛物线y=ax2+bx+c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为P(x0,y0),求这时|y0|的最小值.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九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4分)9的平方根为()A.3 B.﹣3 C.±3 D.【解答】解:9的平方根有:=±3.故选:C.2.(4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a2=a5 B.a3÷a2=a C.a3﹣a2=a D.(a3)2=a5【解答】解:∵a3+a2不能合并,故选项A错误,∵a3÷a2=a,故选项B正确,∵a3﹣a2不能合并,故选项C错误,∵(a3)2=a6,故选项D错误,故选:B.3.(4分)一组数据6,﹣3,0,1,6的中位数是()A.0 B.1 C.2 D.6【解答】解: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0,1,6,6,最中间的数是1,则中位数是1.故选:B.4.(4分)用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解答】解:从物体正面看,左边1列、右边1列上下各一个正方形,且左右正方形中间是虚线,故选:C.5.(4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1<0的解集,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x﹣1<0,∴x<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故选:B.6.(4分)如图所示,一个60°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为()A.120°B.180°C.240° D.300°【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四边形除去∠1,∠2后的两角的度数为180°﹣60°=120°,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2=360°﹣120°=240°.故选:C.7.(4分)下面的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A.m2+n B.m2﹣m+1 C.m2﹣n D.m2﹣2m+1【解答】解:A、m2+n不能分解因式,故本选项错误;B、m2﹣m+1不能分解因式,故本选项错误;C、m2﹣n不能分解因式,故本选项错误;D、m2﹣2m+1是完全平方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8.(4分)下面四条直线,其中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是()A. B. C. D.【解答】解:∵x﹣2y=2,∴y=x﹣1,∴当x=0,y=﹣1,当y=0,x=2,∴一次函数y=x﹣1,与y轴交于点(0,﹣1),与x轴交于点(2,0),即可得出C符合要求,故选:C.9.(4分)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A.cm B.3cm C.4cm D.4cm【解答】解:L==4π(cm);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π÷2π=2(cm),∴这个圆锥形筒的高为=4(cm).故选:C.10.(4分)已知整数a1,a2,a3,a4…满足下列条件:a1=0,a2=﹣|a1+1|,a3=﹣|a2+2|,a4=﹣|a3+3|…依此类推,则a2017的值为()A.﹣1009 B.﹣1008 C.﹣2017 D.﹣2016【解答】解:a1=0,a2=﹣|a1+1|=﹣|0+1|=﹣1,a3=﹣|a2+2|=﹣|﹣1+2|=﹣1,a4=﹣|a3+3|=﹣|﹣1+3|=﹣2,a5=﹣|a4+4|=﹣|﹣2+4|=﹣2,…,所以n是奇数时,结果等于﹣;n是偶数时,结果等于﹣;a2017=﹣=﹣1008.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4分)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千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6.96×105千米.【解答】解:696000=6.96×105,故答案为:6.96×105.12.(4分)小勇第一次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向上,他第二次再抛这枚硬币时,正面向上的概率是.【解答】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两种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每种结果等可能出现,∴他第二次再抛这枚硬币时,正面向上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3.(4分)若3x=4,9y=7,则3x﹣2y的值为.【解答】解:3x﹣2y=3x÷32y=3x÷9 y=.故答案是:.14.(4分)如图,在△ABC中,∠A=30°,∠B=45°,AC=2,则BC=.【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在Rt△ACD中,∵AC=2,∠A=30°,∴CD=AC=1,∵在Rt△BCD中,∠B=45°,∴CD=BD=1,则BC==,故答案为:.15.(4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O,且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与x轴平行,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与正方形的一个交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9,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正好为正方形面积的,设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b2=9,解得b=6,∵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O,∴直线AB的解析式为:x=3,∵点P(3a,a)在直线AB上,∴3a=3,解得a=1,∴P(3,1),∵点P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k=3,∴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故答案为:y=.16.(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3k+4与⊙O交于B、C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24.【解答】解:∵直线y=kx﹣3k+4=k(x﹣3)+4,∴k(x﹣3)=y﹣4,∵k有无数个值,∴x﹣3=0,y﹣4=0,解得x=3,y=4,∴直线必过点D(3,4),∴最短的弦CB是过点D且与该圆直径垂直的弦,∵点D的坐标是(3,4),∴OD=5,∵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圆的半径为13,∴OB=13,∴BD=12,∴BC的长的最小值为24;故答案为: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1)×(﹣3)+(﹣)0+(﹣8﹣2).【解答】解:(﹣1)×(﹣3)+(﹣)0+(﹣8﹣2)=3+1﹣10=﹣618.(8分)化简:.【解答】解:原式=•=m﹣6.19.(8分)如图,在▱ABCD中,点E在边BC上,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BE=CF.求证:∠BAE=∠CDF.【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DCF,在△ABE和△DCF中,,∴△ABE≌△DCF(SAS),∴∠BAE=∠CDF.20.(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1)请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C上作一点P,且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PA:PC=2:1,求∠A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点P为所作;(2)∵PA=PB,PA:PC=2:1,∴PB:PC=2:1,在Rt△BCP中,∵cos∠BPC==,∴∠BPC=60°.∵PA=PB,∴∠A=∠PBA,∵∠BPC=∠A+∠PBA,∴∠A=30°.21.(8分)“端午节”所示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售较好的肉馅棕、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用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恰好吃到的是C粽的概率.【解答】解:(1)60÷10%=600(人)答: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由600人;(2)600﹣180﹣60﹣240=120,120÷600×100%=20%,100%﹣10%﹣40%﹣20%=30%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3)8000×40%=3200(人)答:该居民区有8000人,估计爱吃D粽的人有3200人.(4)如图:P(C粽)=.22.(10分)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解答】解:(1)小明骑车速度:在甲地游玩的时间是1﹣0.5=0.5(h).(2)妈妈驾车速度:20×3=60(km/h)设直线BC解析式为y=20x+b1,把点B(1,10)代入得b1=﹣10∴y=20x﹣10设直线DE解析式为y=60x+b2,把点D(,0)代入得b2=﹣80∴y=60x﹣80…∴解得∴交点F(1.75,25).答:小明出发1.75小时(105分钟)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25km.(3)方法一:设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m(km)则点E(x1,m),点C(x2,m)分别代入y=60x﹣80,y=20x﹣10得:,∵∴∴m=30.方法二:设从妈妈追上小明的地点到乙地的路程为n(km),由题意得:∴n=5∴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5+25=30(km).方法三:设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n(km),由题意得:(n/20+0.5)﹣(n/60+4/3)=10/60∴n=30∴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30(km).23.(10分)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点C作CD⊥PA于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DC=1:3,AB=8,求⊙O的半径.【解答】(1)证明:连接OC.∵OC=OA,∴∠OAC=∠OCA.∵AC平分∠PAE,∴∠DAC=∠OAC,∴∠DAC=∠OCA,∴AD∥OC.∵CD⊥PA,∴∠ADC=∠OCD=90°,即CD⊥OC,点C在⊙O上,∴CD是⊙O的切线.(2)解:过O作OM⊥AB于M.即∠OMA=90°,∵AB=8,∴由垂径定理得:AM=4,∵∠MDC=∠OMA=∠DCO=90°,∴四边形DMOC是矩形,∴OC=DM,OM=CD.∵AD:DC=1:3,∴设AD=x,则DC=OM=3x,OA=OC=DM=DA+AM=x+4,∵在Rt△AMO中,∠AMO=90°,根据勾股定理得:AO2=42+OM2.∴(x+4)2=42+(3x)2,解得x1=0(不合题意,舍去),x2=1.则OA=MD=x+4=5.∴⊙O的半径是5.24.(12分)已知△ABC中,AB=AC=5,cosB=,将△ABC绕点C旋转,得到△A1B1C.(1)如图1,若点B1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①求证:AB∥A1C;②求△AB1C的面积;(2)如图2,点D为线段AC中点,点E是线段AB上的动点,在△ABC绕点C 旋转过程中,点E的对应点是点E1,求线段DE1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答】解:(1)①证明:∵AB=AC,∴∠B=∠ACB,∵B1C=BC∴∠1=∠B,∵∠2=∠ACB(旋转角相等),∴∠1=∠2,∴AB∥A1C;②过A作AF⊥BC于F,过C作CM⊥AB于M,如图1,∵AB=AC,AF⊥BC∴BF=CF∵,AB=5,∴BF=3∴BC=6∴B1C=BC=6,∵CM⊥AB∴BM=B1M=∴BB1=,CM=,∴AB1=,∴△AB1C的面积为:;(2)如图2过C作CE⊥AB于E,以C为圆心CE为半径画圆交AC于E1,DE1有最小值.此时在Rt△BEC中,CE=,∴CE1=,∴DE1的最小值为CE1﹣CD=;如图,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圆交AC的延长线于E1,DE1有最大值.此时DE1=DC+BC=+6=.25.(14分)已如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mx+n相交于两点,这两点的坐标分别是(0,﹣)和(m﹣b,m2﹣mb+n),其中a,b,c,m,n为实数,且a,m不为0.(1)求c的值;(2)求证: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3)当﹣1≤x≤1时,设抛物线y=ax2+bx+c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为P(x0,y0),求这时|y0|的最小值.【解答】解:(1)∵(0,)在y=ax2+bx+c上,∴=a×02+b×0+c,∴c=;(2)又可得n=,∵点(m﹣b,m2﹣mb+n)在y=ax2+bx+c上,∴m2﹣mb=a(m﹣b)2+b(m﹣b),∴(a﹣1)(m﹣b)2=0,若(m﹣b)=0,则(m﹣b,m2﹣mb+n)与(0,)重合,与题意不合,∴a=1,∴抛物线y=ax2+bx+c,就是y=x2+bx﹣,△=b2﹣4ac=b2﹣4×()=b2+2>0,∴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3)抛物线y=x2+bx的对称轴为x=,最小值为,设抛物线y=x2+bx在x轴上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的纵坐标为H,在x轴下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的纵坐标为h,①当<﹣1,即b>2时,如图1,在x轴上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1,y o),∴|H|=y o=+b>,在x轴下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1,y o),∴|h|=|y o|=|﹣b|=b﹣>,∴|H|>|h|,∴这时|y o|的最小值大于;②当﹣1≤≤0,即0≤b≤2时,如图2,在x轴上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1,y o),∴|H|=y o=+b≥,当b=0时等号成立.在x轴下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h|=||=≥,当b=0时等号成立.∴这时|y o|的最小值等于.③当0<≤1,即﹣2≤b<0时,如图3,在x轴上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1,y o),∴|H|=y o=1+(﹣1)b﹣=﹣b>,在x轴下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h|=|y o|=||=>.∴这时|y o|的最小值大于.④当1<,即b<﹣2时,如图4,在x轴上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1,y o),∴|H|=﹣b>,在x轴下方与x轴距离最大的点是(1,y o),∴|h|=|+b|=﹣(b+)>,∴|H|>|h|,∴这时|y o|的最小值大于,综上所述,当b=0,x0=0时,这时|y o|取最小值,为|y o|=.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举例【模型四】 几何最值模型: 图形特征:P ABl运用举例:1. △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AP的中点,则MF的最小值为B2.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BAD=60°,E为AB的中点,F为AC上一动点,则EF+BF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九年级下册半期联考数学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满分40分) 1. 在-2,-12
,0,2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2
B. -12
C. 0
D. 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3
25a
a =
B .325a a a +=
C .236
a a a ⋅=
D .632
a a a ÷=
3.把不等式022≥+x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你能看出这个倒立的水杯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5.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40°和60° B.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C.当x 是实数时,2
0x ≥
D.长为5cm 、5cm 、11cm 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6.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 A .30° B.25° C.20° D.15° 7、计算11
1
x x x -
--结果是( )
A .0
B .1
C .-1
D .x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
E 在AB 边上,沿CE 折叠矩形ABCD ,使
点B 落在AD 边上的点F 处,若AB=4,BC=5,则tan ∠AFE 的值为( )
A . 34
B 35
C 43
D .45
9、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连接OB 、OC ,若OB=BC ,
则∠BAC 等于( )
A .60°
B .45°
C .30°
D .20° 10、对每个x ,y 是x y 21=,122
3
,232+-
=+=x y x y 三个值中 的最小值,则当x 变化时,函数y 的最大值是( )
A. 4
B. 5
C. 6
D.7
二、填空题(共7题,每题3分,共21分。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
第6题图
第9题
(第14题图)
B
11.因式分解:2
34a b ab -=__________.
12.今年龙岩投入239.7亿元,实施125个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 其中数字239.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3.方程组⎩⎨
⎧=-=+6
23
y x y x 的解为 .
14.如图,要测量的A 、C 两点被池塘隔开,李师傅在AC 外任选一点B ,
连接BA 和BC ,分别取BA 和BC 的中点E 、F ,量得E 、F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23米,则A 、C 两点间的距离_ 米. 15、如图,AB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OA =1,∠AOB =60︒,则图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6.如图,点A(3,n)在双曲线y=
x
3
上,过点A 作 AC ⊥x 轴,垂足为C . 线段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点B ,则△ABC 周长的值是________.
17. 已知函数2
()1f x x
=+
,其中()f a 表示当x a =时对应的函数值, 如222
(1)1(2)1()112f f f a a
=+=+=+,,,
则(1)(2)(3).....(100)f f f f ⋅⋅=_______。
.
三、解答题(共8题,满分89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解答) 18.(本题满分6分)计算:()1
211214.33-⎪⎭
⎫ ⎝⎛+----π;
19.(本题满分7分)解方程:
1133x
x x
+=-- 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点,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PE=PB . (1)求证:△BCP ≌△DCP ;(6分) (2)求证:∠DPE=∠ABC.(6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0名学生.为了了解甲、乙两个班级学生解答选择题的能力状况,黄老师对某次考试中8道选择题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3分)甲班学生答对的题数的众数是______; (2)(3分)若答对的题数大于或等于7道的为优秀,则乙班该次考试中选择题答题的优秀率=___
___(优秀率=班级优秀人数
班级总人数
×100%).
(3)(6分)从甲、乙两班答题全对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作选择题解题方法交流,画出树状图或列
表求出抽到的2人在同一个班级的概率。
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线l上摆放着两块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板,它们中较长直角边的长为3cm,较小锐角的度数为30°.
(1)将△ECD沿直线AC翻折到如图(a)的位置,ED′与AB相交于点F,则BD′=_______cm ,∠BFD′=_______度(4分)
(2)将△ECD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b)的位置,使E点落在AB上,则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cm(4分)
(3)将△E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E′C D′,设DE与C D′的交点为M,若△CDM为等腰三角形,则旋转角为。
(0°﹤旋转角﹤180°)。
(4分)
23、(本
小题
满分
12分)
某学
校组织340名师生进行长途考察活动,带有行李170件,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10辆.经了解,甲车每辆最多能载40人和16件行李,乙车每辆最多能载30人和20件行李.
(1)请你帮助学校设计所有可行的租车方案;(6分)
(2)如果甲车的租金为每辆2000元,乙车的租金为每辆1800元,问哪种可行方案使租车费用最省?(6分)
24.(本题满分14分)已知:如图,△ABC中∠ABC=45° , tan∠ACB=3
4
,BC=5;
(1)求AB、AC的长(4分)
(2)若点D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CD的长(5分).
(3)若点D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E,使O A∥DE、且以点
E D O 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BE
CD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5分)
25.(本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经过A(-1,)、B(3,0),C(0,3),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D的坐标;(4分)
(2),直线CD与x轴交于点E,过线段OB的中点N作NF丄x轴,并交直线CD于点F,求NF的长;(4分)
(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直线N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M为圆心、OM为半径的圆与直线CD相切?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