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端午节手抄报文案文字版内容1. “端”有开头、初始之意。
2. 一份粽子一份甜,愿你长寿益年年。
3. 我的世界,你最粽要。
4. 生活的馅,何止咸甜?5. 万“粽”风情,包裹其中。
6. 送上端午节祝福,愿粽子带给你好运!7. 美酒淳淳,是情谊深深绘彩锦。
8. 人生变化多“端”,也不过“午”味杂陈。
9. 又闻端午粽飘香,童真稚趣何曾忘?10. 端午又近,浓浓的思乡情涌上心头。
11. 端午节不要吃太多粽子,不然容易粽欲过度。
12. 美满就像一阵阵粽香,久久地环绕你。
13. 愿你事事都如意,万事都顺心。
14. 有好车相伴,跨万水千山,粽情四海。
15. 五色新丝缠角粽,雅院团聚欢乐浓。
16. 千万里,我从咸粽区来看甜粽区的你。
17. 祝你端午节安康,健康快乐永伴随。
18. 祝您端午吉祥、幸福安康。
19. 粽夏之时,光影之间。
20. 藏得再好,也粽有看得见你的时候,别再躲藏。
21.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22. 粽子到哪哪飘香,送你粽子道声好。
23. 粽有十里春风,不如牧场相逢。
24. 糖馅的粽子,饱含对你无限的思念。
25. 端午好,好端午,端福端贵端祥瑞。
26. 端午节,祝福你,粒粒给力。
27. 不伪装的你,真的很出“粽”28. 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运好福气!29. 最好的思念是彼此安好,许你一世安康!30. 祝你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端午安康!31. 艾蒿一束,飘幸福清香,绕着你。
32. 别有风情,款款粽情。
33. 再风情万粽,也不如懂你。
34. “粽”有千般好,望你莫要太贪嘴。
35. 粽叶再厚,裏不住思念。
36. 祝你们阖家幸福,端午安康!37. 一卷粽叶、一份浓情!38. 五粮美酒桌上放,处处浓香庆端阳。
39. 端午节,赛龙舟,欢欢喜喜好热闹。
40. 端午节,祝福你,粒粒有利。
41. 端午,无边春舍,有福人家。
42. “粽”有千种风情,不敌一机在手。
4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团聚是最圆满的过节。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1. 端午来__有乐趣,吃上再拿上,惊喜不断!2. 中华粽子第一品,端午相聚,享受3. 棕意深情,不忘屈原报国4. 天然粽中之杰,自然让人体面。
5.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6.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7. 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8. 粽情端午__献礼啦,来__即有机会获得好吃靓粽!9. 狂购风暴,端午先下手为强。
10.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11.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12.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3.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14. 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15. 欢乐集点,疯狂奉送。
16. 莫忘读天问和离骚17.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18.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19.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0. 忆一段历史佳话,尝一颗风味美棕21. 大吃五芳斋粽子。
22.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23. 情浓端午,爱聚六一,快来__参加活动赢取大奖吧!24. 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25. 爆喜端午,共贺佳节。
26. 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27.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28. 欢乐端午,时尚好礼。
29.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30.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1、薄薄的皮,甜甜的馅,圆圆的块。
煮沸的汤锅,散去新春喧闹浓烈的喜气,包裹正月最后的祝愿:元宵节快乐!为你烹制一碗浓郁香甜的汤圆!2、端午品棕香,中秋赏月圆,霜降不看天,露重知冷暖,只是遥相思,远方亲和友,一条短信息,愿把祝福达。
霜降到,寒将来,最亲爱的人,祝你生活幸福,工作如意,烦恼、忧愁都降落。
3、万水千山“粽”是情,少了粽子真不行。
枣泥豆沙凤梨馅,甜甜蜜蜜好滋味。
蛋黄肉松肉儿馅,幸福快乐一生伴。
祝你端午快乐!4、今天是端午,短信送祝福,糯米包红枣,忠心铸铁骨,纪念屈大夫,不做亡国奴,国人齐发奋,国梦指日数。
祝端午节快乐!5、粽子里面都是米,我的心里最想你!吃口粽子暖心底,想你时候最欢喜!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运好福气!幸福永远粘着你,平安永远陪伴你!端午节快乐!6、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摇摇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爱情好比春风沐,生活快乐又幸福!7、祝:端午,开心度,绿豆糕酥,添好运无数,蜜粽香飘万户,福禄寿喜财五路,诸仙众神轻移仙步,驾云御风为君献祝福,人生得遇仙人指路,事业如龙舟竞渡,幸福心中永驻!8、祝端午节快乐:事业发达再进一步,人气直升再火一点,奖金多多再翻一倍,身体安康再棒一点,人见人爱身边美女再多一群。
二年级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130句)

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130句)农历五⽉初五是我们传统节⽇——端午节,端午节肯定少不了绘制⼿抄报,⼀等奖端午节⼿抄报内容有什么呢?下⾯是⼩编分享的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欢迎⼤家阅读。
端午节⼿抄报素材内容1、⼀年春事,桃花红了谁;⼀眼回眸,尘缘遇了谁;⼀句珍重,深情送了谁?⼜到端午,⼀见“粽”情,思了谁?是你!让我醉相思!祝:端午节安康!2、糯⽶是粘粘的思念,棕叶是清凉的装束,龙⾈是吉祥的快递,⾹囊是快乐的包裹,端午炎热的`天⽓,已被欢乐屏蔽,你当然乐不思“暑”!3、轻轻微风抚杨柳,清清河⽔载轻⾈,轻轻祝福传佳友,⼼⼼相连友谊久,⼼⼼相印爱情久,新新⼈类⽆烦忧。
真⼼祝福我的朋友,粽⼦节快乐!4、⼯作再多,也要注意休息;美⾷再多,也要注意节制;朋友再多,也要保持联络;⽇⼦再美,记得给予祝福;端午节快来了,先预祝你端午快乐!5、端午节到了,千⾔万语化成了这⼀条短信的祝福,我按键敲下了我⼀⾏⾏的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你幸福快乐!6、我的祝福不求最早,不求最好,但求最诚;我的祝福不求最美,不求最全,但求最灵。
祝您及家端午节快乐!幸福安康!7、端午节⼯作指导⽅针:以友谊为基础,以⼿机为平台,以短信为⼿段,以祝福为⽬标,以你为⼯作对象,以你的笑容为考核标准,⼯作完成以后⼀起吃粽⼦宴。
8、挂上清⾹的“艾草”,愿你端午平安好;送上清新的“⾹包”,愿你端午好运罩;给你清爽的“粽⼦”,愿你端午好⽇⼦。
朋友,祝福你端午节健康快乐!9、端午的风格外清凉,⽣活的⽔慢慢流淌,快乐的船⼉为你远航,让祝福的⼼为你飞翔,祝愿你端午节愉快,幸福吉祥。
10、每逢佳节“粽”思你,好友之间“粽”是情,端午节,“粽”⾔“粽”语祝福你,愿万事“粽”顺利,⽣活“粽”快乐,样样“粽”美好。
11、有种情谊事过境迁依然纯朴;有种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怀念;有种问候清清淡淡却最真诚;有种友谊,⽆须挂齿,却⼼领神会,祝端午节快乐!12、爱⼈是路,朋友是树。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大全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五⽉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这天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起来制作端午节主题的⼿抄报吧!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屈原在端午抱⽯跳汨罗江⾃尽,后来⼈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
个别地⽅也有纪念伍⼦胥、曹娥及介⼦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恶⽇”起于北⽅,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化内涵。
据说,屈原于五⽉初五⾃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哀之,每于此⽇投五⾊丝粽⼦于⽔中,以驱蛟龙。
⼜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体。
那时,恰逢⾬天,湖⾯上的⼩⾈⼀起汇集在岸边的亭⼦旁。
当⼈们得知就是打捞贤⾂屈⼤夫时,再次冒⾬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们荡⾈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竞赛。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了众多相异的节名,⽽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回娘家,挂钟馗像,迎⿁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囊,备牲醴,赛龙⾈,⽐武,击球,荡秋千,给⼩孩涂雄黄,饮⽤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和时令鲜果等。
1、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形制、功⽤⼤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丝结⽽成索,或悬于门⾸,或戴⼩⼉项颈,或系⼩⼉⼿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涵盖端午节由来,起源,习俗,节日祝福等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目录一、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与起源资料.. 2二、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2三、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节日意义 (3)四、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祝福语 (4)五、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有关端午节的古诗 (4)六、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国内各地习俗手抄报 (6)一、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与起源资料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二、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遭吾道兮洞庭”,“石漱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黑板报文字内容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黑板报文字内容1.小学二年级端午节黑板报文字内容1.纪念屈原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 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平, 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 又自云名正则, 号灵均, 汉族,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 却屡遭排挤, 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 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 屈原投汨罗江后,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一直行至洞庭湖, 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 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 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 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 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
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 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所, 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 五月五日, 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 事在子胥, 不关屈平也。
”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 与屈原无关。
关于粽子, 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 非屈原也。
”3.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 化为涛神, 世人哀而祭之, 故有端午节。
这则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伍子胥名员, 楚国人, 父兄均为楚王所杀, 后来子胥投奔吴国, 带吴伐楚, 五战五胜, 攻破楚都郢城。
小学二年级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三篇)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端午节手抄报资料黄巢与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
有些地区,会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黄巢雕像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在民间传说中,端午节在门口插菖蒲艾草的习俗与他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
手里牵的才是
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
国画《黄巢起义入长安》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