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吕梁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吕梁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潮州期末) 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 .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 .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 .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 嗟(jiē)怨罪愆(yún)衔(xián)冤B . 亢(kàng)旱刽(guì)子手提(dī)防C . 湛湛(zhàn)阡陌(mò)偃(yàn)旗D . 鼓三通(tōng)苌(cháng)弘盗跖(zhí )2. (2分) (2016高一上·六安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寥廓萧瑟安详黯然打渔船桀骜不驯B . 榆阴磅礴典押拜谒短小精捍星辉斑斓C . 凄婉逶迤浸渍遏止旁征博引意气风发D . 叱咤浮躁屠戮忤逆陨身不恤博闻强识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 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B .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C . 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 . 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4. (2分) (2020高二下·牡丹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面对国足四场比赛只积1分、主帅高洪波突然辞职,中国足协日前紧急启动选帅预案,希望新当选的主帅能实现国足平稳过渡。
B . 最近网络盛传的某宁波游客在日本顺手带走马桶盖事件引起中国网民的极大抨击,但某报记者到事发酒店核实时酒店负责人一脸茫然,该报社一位高层人士对此事予以否认。
吕梁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吕梁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滁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剪纸风格________。
以陕西剪纸为例:关中地区文化,经济相对发达,剪纸受到绘画的影响。
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关中北部地区由于交通相对闭塞。
剪纸更多呈现补实,凝练的风格。
自由随性的剪纸与民众生活紧密贴近。
各地剪纸呈现出________的局面。
成为一张张生动的“地域文化名片”。
伴随信息沟通的日益顺畅便捷。
各地剪纸在元素上________,既拓展了不同地域的剪纸样式,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此外,机器生产的应用促成了剪纸更大范围的传播。
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手工剪纸若________,抑或盲目求变,必然失去其优势与传统。
();拓展是趋势,但不应失去方向。
现如今的剪纸中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
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的出现。
绘画化,模式化倾向在剪纸创作中也普遍存在,在这个乡土变成“乡愁”的时代,剪纸更应该追求朴素的“乡土味儿”。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部分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A . 大相径庭百花齐放扬长避短固步自封B . 千差万别百花齐放取长补短墨守成规C . 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取长补短墨守成规D . 大相径庭异彩纷呈扬长避短固步自封(2)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传统是财富。
不应是包袱B . 传统是财富。
但不应成为包袱C . 传统不是包袱。
是支持开拓的财富D . 传统不是包袱,而应该是财富(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其中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现如今的剪纸中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
B . 现如今的剪纸中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出现“变味儿”的现象。
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低碳生活” 创新生活“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
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
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
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
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会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
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
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2023-2024学年吕梁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吕梁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植物先天免疫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然而受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全长免疫受体结构甚至免疫受体更高级的复合物结构尚未被破解,这成为严重制约该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的瓶颈之一。
从2004年开始,柴继杰带领团队开始在数量众多的植物抗病蛋白中,筛选理想的研究对象,希望设计新型抗病虫育种,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近年来,柴继杰团队在植物抗病蛋白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9年,柴继杰等人合作在《科学》上发表两篇论文,揭示了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工作机制。
据了解,合作团队不仅发现了抗病小体,还解析了其处于抑制状态、中间状态及五聚体活化状态的冷冻电镜结构,从而揭示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
据了解,自国际上首次鉴定到抗病蛋白以来,25年期间,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均未能纯化出可供结构分析的全长抗病蛋白,柴继杰等人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25年来对植物抗病蛋白认知的巨大空白。
这些年来,柴继杰团队揭示的抗病蛋白结构及机理实在太多了,他自己都有点数不过来,他在给记者解释抗病蛋白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蛋白是执行生命功能的一个劳动力,抗病蛋白也不例外,只是一旦启动执行就会引起相应的细胞发生死亡,可谓牺牲小我服务大我,确保侵染部位不会扩散到整体。
”“免疫的本质是机体识别‘自我’和‘非我’后,把作为‘非我’的敌人清除掉的过程。
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B . 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能大有可为。
C . 有些人总爱说些危言危行的话,自然就会招到别人的反感。
这种人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该怨天尤人。
D .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 (2分)(2017·浙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 .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3. (2分) (2016高三上·黄陵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细读,严格意义上说应来自于上个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他们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①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②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显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等③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这样定义的④细读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⑤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⑥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A . ③④⑤①②⑥B . ③⑤④①⑥②C . ⑤④①⑥②③D . ⑤③④①②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梁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吕梁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日升月落、草木枯荣中感受时间的律动,在蝉嘶蛙鸣、风吹叶动中自然的和谐,在衣食住行、日用伦常中把握社会的脉搏,这都需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
美育,正是要让人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美育正是指向心灵的成长与建设,离不开对心灵的与研究。
美育,不只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事。
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
从人类文明史看,刚健质朴的审美,背后是一个时代蓬勃的生机。
()。
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现实中,那些城镇中奇形怪状的建筑,那些的网红产品,也都说明,我们在审美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美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小课堂,更存在于社会的大课堂。
近些年,正由于《朗读者》这样优秀的综艺节目,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
而那些有着公共服务、公共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在美育中更是。
正是审美活动使整个社会的审美水位一点一点地提升起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聆听观照千篇一律责无旁贷B . 倾听观照五彩缤纷责无旁贷C . 倾听关照五彩缤纷义不容辞D . 聆听关照千篇一律义不容辞(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审美活动凝结的社会文化价值外化后,才会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B . 经过外化,审美活动凝结的社会文化价值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C . 社会文化价值是审美活动凝结的,外化后,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D . 审美活动凝结的社会文化价值,经过外化后,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近些年,正是《朗读者》这样优秀的综艺节目,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为他们衬托出审美底色。
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B . 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C . 当乌坎村吸引了大批境外记者关注,山西的干部必然也能感同身受到国际国内问题互联的复杂,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D . 如今人们虽然不再击筑,筑声也在历史的深处缥缈难闻,但其精魂却在大地上沉淀下来,一有合适的机缘,那正义的筑声又如阳春白雪般飘荡开了。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2. (6分)(2017·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着我们的进取心。
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