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2)
东城二模语文试卷中考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A. 悠然(yōu)自得、翩翩起舞(piān)B. 恍若(huǎng)人间、翩翩起舞(piān)C. 悠然(yōu)自得、婉转(wǎn)悠扬D. 恍若(huǎng)人间、婉转(wǎn)悠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我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B. 由于他努力工作,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的作文写得很精彩,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炽热、燃烧、照耀B. 炽热、燃烧、照耀C. 炽热、燃烧、照耀D. 炽热、燃烧、照耀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原句:他每天按时到校。
改句:他每天按时到校,从不迟到。
B. 原句:我们要关心集体,热爱祖国。
改句:我们要关心集体,热爱祖国,这是我们的责任。
C. 原句: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
改句: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付出了很多努力。
D. 原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 这件衣服真漂亮,你穿上一定很美。
B. 你别生气,我这就去帮你把东西拿过来。
C. 这道菜味道真不错,你做得很棒。
D.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热爱学习,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以下是他的一段日记。
【甲】今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摔倒在地,周围的人都没有注意到。
我立刻上前扶起她,询问她的伤势。
老奶奶告诉我,她是因为脚崴了才摔倒的。
我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并陪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帮老奶奶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还安慰她不要担心。
救护车终于来了,我帮老奶奶上了车,并目送她离去。
中考东城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混沌(hùn)精湛(zhàn)悠然(yōu)B. 妩媚(wǔ)纤弱(qiǎo)美轮美奂(huàn)悠然自得(yōu)C. 妩媚(wēi)纤弱(qiāo)美轮美奂(huàn)悠然自得(yóu)D. 沉默(mó)混沌(hún)精湛(zhǎn)悠然(y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同学们喜爱。
C. 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D. 我们应该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一举夺得了冠军。
D. 这本书内容枯燥,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C. 那个小村庄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
D. 他总是忙忙碌碌,好像有干不完的事情。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词语:悠然自得解释: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B. 词语: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C. 词语:温文尔雅解释:形容人举止文雅,和蔼可亲。
D. 词语:炉火纯青解释:形容技艺高超,达到极致。
6. 下列各句中,加点句子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
B. 爸爸看到我考试得了满分,非常高兴。
C. 我来到公园,看到许多游客在拍照留念。
D.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那个小村庄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
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综合练习(二)人教版

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综合练习(二)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二)第I卷(14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每小题2分)1、加点字的读音、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拘囚(qiū)(关押)匀称(chèn)(适合)一鼓作气(gǔ)(乐器)B、谕告(yú)(告诉)供给(jǐ)(富裕)不耻下问(chǐ)(羞愧)C、肆虐(nüè)(残暴)易主(yì)(改换)觥筹交错(gōng)(酒杯)D、修葺(qì)(修补)奔丧(bèn)(紧赶)曲径通幽(qū)(弯曲)2 、没有错别字的是()A、折损丘墟拍按而起B、悠闲葱笼赫赫有名C、漂渺依稀与日具增D、家景吆喝重峦叠嶂3、选词填空全都正确的是()①他非常()这声音,但一时还想不起来是谁。
②王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感情(),声音洪亮。
③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A、熟悉充沛推崇B、熟习充实推重C、熟悉充实推崇D、熟习充沛推重4、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十几年杳无消息....的于勒叔叔,突然出现在船上。
B、我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份精致的礼物。
C、受了轻伤的司机安然无恙....的从车上下来。
D、少数法轮功练习者,经过再三教育,仍然执迷不悟....。
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①他们爱哭爱闹爱撒娇②但是好哄③任什么事情全都不懂④一块糖疙瘩⑤就能把他们打发得欢蹦乱跳、乖乖听话⑥小小孩儿⑦自然指的是真正幼小的孩子A、⑥③⑦①②④⑤B、⑥⑦①③②④⑤C、⑥①③②④⑤⑦D、⑥③⑦①②④⑤6、关联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是()蜜蜂是在酿蜜,()是在酿造生活,()为自己,()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A、还既是也是B、也不是只是C、还不是而是D、又不是而是7、下列作品、作家、国籍(或朝代)对应有误的是()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元末明初B、《变色龙》契诃夫德国C、《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朝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第II卷(46分)二、默写(6分)8、世有伯乐,。
2019北京东城中考二模语文(word解析)

2019北京东城中考二模语文(word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的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沟壑(hè)炫耀(xuán)避讳(huì)谆谆教诲(zhūn)B.细菌(jūn)提防(dī)滑稽(jī)功亏一篑(kuì)C.静谧(mì)犀利(xī)捕捉(pǔ)重蹈覆辙(zhé)D.颈椎(jǐnɡ)恣意(zì)闲暇(xiá)自给自足(gěi)2.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前车之鉴解释:“鉴”有“仔细看”“审察”的意思。
判断:“鉴赏”指仔细观看、欣赏;“前车之鉴”指仔细审察以前犯下的错误。
B.涉猎——跋山涉水解释:“涉”有“从水上经过”的意思。
判断:“涉猎”指渡水、打猎;“跋山涉水”指翻越山岭,蹚水过河。
C.本色——舍本逐末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舍本逐末”指舍弃事物原有的部分而追求细枝末节。
D.称职——称心如意解释:“称”有“适合”“相当”的意思。
判断:“称职”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能适合所担任的职务;“称心如意”指符合意愿,内心满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5月初,景山公园的牡丹开得正好,从势头上看,比园中其他种类的花要略胜一筹。
B.他的讲座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少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拥有过硬本领,就一定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D.学习上的收获与学习过程中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海边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写青松,写老藤;在原野写春花,写秋月:他饱含激情,进行创作。
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东城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二)语文试卷2019.6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即将举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⑴~⑵题。
(4分)回首2018,中国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答卷。
我们忘不了人民大会堂里宪法xuānshì的庄严承诺,忘不了港珠澳大桥连通三地的振奋人心,忘不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时代强音……这些场景,必将激励人们继承前人的事业,不断前行。
6年砥砺奋进,40年改革不息,70年长歌未央,从开启新纪元到跨入新时期,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又来到一个新的时间节点。
今日中国,正面临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然需要我们凭着勤劳、智慧和勇气,以信仰、信念和信心铸就精神的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向人民共和国70华诞献礼。
⑴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注音、画线字笔画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宣示仍.然(rénɡ)“诞”的第六笔是B.宣示仍.然(rēnɡ)“诞”的第六笔是C.宣誓仍然(rénɡ)“诞”的第六笔是D.宣誓仍然(rénɡ)“诞”的第六笔是⑵下面两则谜语的谜底是同一个四字成语。
根据谜面和文段内容,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成语是。
(2分)谜语1:回程车谜语2:列车从中转站发车2. 有同学准备了一段与庆祝活动相关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第⑴~⑵题。
(3分)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它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甲】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过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体现为民族大义。
《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乙】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⑴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甲】逗号【乙】省略号B.【甲】分号【乙】省略号C.【甲】分号【乙】感叹号D.【甲】逗号【乙】感叹号⑵画线句子作为本段总起句,在表达上有一处欠妥,请加以修改。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

北京市东城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2012.6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瞥见(piě)广袤(mào)高屋建瓴(línɡ)B.贮藏(zhù)履行(lǚ)哺育(bǔ)中流砥柱(dǐ)C.蓓蕾(bèi)踱步(duó)翘首(qiáo)随声附和(hé)D.鸟瞰(kàn)邮购(yōu)阔绰(chuò)刚正不阿(ē)2.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豁达———豁然开朗解释:“豁”有“开阔”“通达”的意思。
判断:“豁达”指性格开朗、通达;“豁然开朗”指由狭隘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B.日益———相得益彰解释:“益”有“更加”的意思。
判断:“日益”指一天比一天更加;“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补充,更加显出好处。
C.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重”“大”的意思。
判断:“厚重”指(利润或价值)大;“厚此薄彼”指一方利润大,另一方利润小。
D.轩敞———轩然大波解释:“轩”有“高”的意思。
判断:“轩敞”指(房屋)高大宽敞;“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景山公园里人潮如织,随波逐流,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
C.老师祝愿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D.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文艺工作者常葆艺术青春的诀窍。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这两句诗把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
B.第12届北京车展中,跨国车企的首发车大多体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和小型化。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与辞賦、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
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2.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隘.口(ài) 与日具增孤僻.(bì)兴致勃勃B.砚.台(yàn)韬光养晦热忱.(chén) 不言而谕C.忌讳.(huì) 笑容可掬鄙薄(bǐ) 煞有介事D.称.职(chēn) 安之若素许诺.(nuò) 顶礼膜拜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达州美术家画展在达州市图书馆开幕了,来自本市各区县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中心广场的各珠宝专卖店的柜子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贪官的蜕变大多是这样的: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D.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一意孤行....,制造事端,那么最后必然会被人民消灭。
4.古诗文阅读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一开头,便展现出一幅瑰奇雄伟的海天一色图卷。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最新--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精品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猝.然(cù)绽.放(zhàn) 炫.耀(xuàn) 妄自菲.薄(fēi)B.粘.贴(zhān) 附和.(hè) 翘.首(qiào) 茅塞.顿开(sè)C.剔.除(tì) 脸颊.(jiá) 游弋.(yì) 不屑.置辩(xiè)D.联袂.(mèi) 贮.藏(zhù) 静谧.(mì) 断壁残垣.(yu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赔偿蔓延气冲霄汉谈笑风声B.感概潮讯两全奇美无缘无故C.翱游摆度高屋建领功亏一溃D.逃窜追溯坚定不疑渊远流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不健康的童谣正在流传,家长们杞人忧天....,希望学校加强正确的引导,以减少这些童谣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
B.正如人们常说的“十年树木....”,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因....,百年树人此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C.“一方......”。
四季分明的气候,辽阔无垠的平原,培养了北方人丰富的生..水土养一方人活习性和豁达豪爽的性格。
D.节目期间,国家大剧院好戏连台。
大批优秀的剧目络绎不绝....地登场亮相,精彩纷呈,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机械地做事,必将使自己走上失败之路。
当我们带着一种热情与激情去生活、学习和工作时,任何机械无趣都会变得有声有色和简单容易。
热情与激情是枯燥生活的润滑剂,它就像魔术师一般让人以新奇的视角看待人生的方方面面。
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无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理。
A.如果那么因为所以 B.然而那么因为所以C.只要那么既然因此 D.因为所以既然那么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际科技合作的背景下,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基础·运用。
(共23分)(一)选择。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共12分。
每小题2分)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条奔(ténɡ)①的河,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河。
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独自驾着小舟,从这条河上驶过。
然而,并非每一位水手都能乘风破.浪平安地驶到彼岸。
世界上哪一条江河没有吞没过船只?况且是这样一条吉凶难卜的河,这样一群热情大于理智的水手。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
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队员,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
然而,既然是高山就难免有坎坷.,难免有毒蛇猛兽出没,也难免野花的诱惑和迷路的时候。
山林之神只留下一句秘(jué)②——惟有大智大勇者脚下才有路!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浩(hàn)③的海,是一片不见天际的海。
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道小溪,别无选择地汇向大海。
溪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由甜变咸根本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光吃甜的,并不能强身健体,只有足够地吸收盐分,骨.头才会一天天结实起来,因此,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蔚蓝的天,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天。
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是一只羽翼未丰的雏燕,渴望自由翱翔。
然而,如果经不起暴风雨的考验,在天空中挥动翅膀就意味着灾难;如果没有天空一样博大的胸怀,纵然远行万里也会郁郁寡欢。
啊,让我们【甲】着河流,让我们【乙】着高山,让我们【丙】大海,让我们【丁】蓝天。
那是一个竞技场,那是一个快乐园,那也是一部青春大辞典!......(作者:孙云晓)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坎坷.(kě)骨.头(ɡū)乘风破.浪(pè)B.坎坷.(kē)骨.头(ɡū)乘风破.浪(pò)C.坎坷.(kē)骨.头(ɡǔ)乘风破.浪(pè)D.坎坷.(kě)骨.头(ɡǔ)乘风破.浪(pò)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腾②决③翰B.①滕②决③瀚C.①腾②诀③瀚D.①滕②诀③翰3.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渴望:迫切地希望。
B.理智:道理和智慧。
C.蔚蓝:像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
D.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4.对上文中的语法现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驶到彼岸”是一个后补短语,“彼岸”是动词“到”的补语,补充说明“到”的地方。
B.第二段中“高耸的山”是一个偏正短语,“高耸”是“山”的定语,说明了“山”的状况。
C.第三段中用“只有……,才……”表明“盐分”是“骨头结实”的条件;用“因此”得出“拥抱大海就是拥抱希望”的结论。
D.第四段中用“如果……,就……”表明是选择经得起“暴风雨的考验”,还是选择“远行万里”是每个少男少女遇到的问题。
5.阅读第五段,根据语境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注视【乙】仰望【丙】拥抱【丁】奔向B.【甲】俯视【乙】仰望【丙】簇拥【丁】奔赴C.【甲】注视【乙】眺望【丙】拥抱【丁】奔赴D.【甲】俯视【乙】眺望【丙】簇拥【丁】奔向6.为上面这段文字命题最生动的一项是A.青春是什么B.青春随想曲C.中学生寄语D.献给中学生(二)填空。
(共11分)7.默写。
(共6分)⑴,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⑵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诗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舍身取义的精神,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⑶我们常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语句,抒发我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表现我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忧国忧民的思想。
8.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第⑴⑵两题。
(5分)⑴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中国当代文学名著《①》,作者是②和③。
连环画讲述了④的情节,集中表现了红岩英雄的革命精神。
(4分)⑵对以上连环画中红岩英雄的革命精神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胸怀大志不畏艰险B.品格高尚才能出众C.一心向党热爱祖国D.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共10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嗟夫!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1.大阉:指魏忠贤。
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
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
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 án):自缢。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⑴故患有所不辟.也辟:⑵素.不闻诗书之训素: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A.生于.忧患B.皆以美于.徐公C.至于.斟酌损益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4分)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翻译: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翻译: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答:三、现代文阅读。
(共37分)(一)阅读《天一生水》,完成第13-16题。
(14分)天一生水袁坚王玮①我恍惚看见自己又走在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当中,这些夹杂青砖黑瓦的老式民居一间一间地向我身后隐去,小巷的延伸曲折而又悠长。
时间应该是江南的梅雨季节,雨丝无声无息地笼罩着一切,笼罩着思绪的蒸腾,散发……②江南是一个偏安于时间逻辑之外的存在,兀自发生着自己的故事。
故事的流传总是有着种种的缘由,在这座城市里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有关于一座藏书楼以及藏书的故事了。
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在巷子里晃来晃去,漫无目的的,有一种游荡的感觉。
巷子里的建筑无一例外的都是些典型的江南民居。
雨季来临的时候,巷子里总会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并且不断地散发出一阵阵陈旧的霉味。
④巷子的尽头兀自立着一座深宅大院,虽然有些陈旧,但还是很有些气势。
斑驳的木门和廊柱表示了这座宅院年代的久远,而门前长久蹲立的两座石头狮子,则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漠视着存在的逝去.....。
.....与逝去的存在⑤这座宅院有着一个一度让我十分费解的名字,叫作“天一阁”。
据说,里面放着一些谁也不许看的书。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百思不得其解。
钱绣芸的故事是我在无意间得到的。
大体的意思是:她是清朝嘉庆年间宁波知府的内侄女,因为想读一读天一阁里的书,竟要知府作媒把自己给嫁进了范家。
结果是最终也没能看到天一阁里的任何一本书,年纪很轻就死了。
⑥我一直不明白钱绣芸执意要嫁入范家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也不知道这一楼藏书对她而言究竟有多么的重要。
也许仅仅是为了那一份对书籍无以化解的心结?或许只是为了三生石1上曾经有过的一个旧梦?我说不清楚。
⑦终究她还是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把自己嫁进了范家,嫁给了这座楼里藏着的书,或是藏着这些书的楼。
⑧雨季的春天总是有些迷惘,过冬的树叶到了该离去的季节,一片片地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落在地上,浸湿,无声无息地腐烂……⑨据说这座宅院的主人一生唯一的嗜好只是藏书,临终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两份由后代的两房挑选:一份是万两白银,另一份则是需要耗费大量钱财保存的一楼藏书。
他的长子开口选择了后者,于是范钦便心满意足地死了。
⑩为了保存这些藏书,范氏的族规采取了当时最严厉的规定: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摈逐2,不得与祭……11也许钱绣芸的愿望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得逞,她所做的一切终究也只能是一种徒劳。
○因为藏书的原始动机到后来已经变得不再单纯,藏书已经成为了一种神圣、一种膜拜、一种荣耀。
在此之下,其余的一切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一个女人的愿望则更不重要。
12雨季里,床底下线装书潮湿的霉味继续加剧,除去这些霉味变成了我唯一可做的事情。
○泛黄的书页常常会让我有一种恍恍惚惚的不真实感,好像隔了很久以前的阳光,在黑暗中摇曳,散发……○13江南的夜晚依旧还是很安逸。
巷子里的路灯屹立在尽头,散发出支离破碎的光芒,宅院门口的石头狮子依然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在夜色光线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颓废的神情……14有关于钱绣芸不能登楼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族规中当时已有一条禁止女子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在当时已属旁支,没有权力登楼。
钱绣芸也许是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许从来就没有想过,或许根本就不愿意想。
她在范家的日子里所抱的一线希冀,是希望也许终有一天,这些门会因为这个“也许”而一扇一扇地打开……15钱绣芸终于死了。
终于没能看到天一阁里的任何一本书,郁郁而死。
纤弱的生命周旋○于对天一阁的深深渴求,就像翻飞在梦想边缘的纸鸢,竟是那么脆弱。
虽然,她已经走得离这座楼这么近……16雨季过去了,脱去了冬叶的树木在阳光的气息下变得茂盛,白云在空中飘荡,野草在○雨水浸泡过的朽木上开始疯长……晒书的工作也到了最后,这些陈年旧书将最后在阳光底下晒上一遍,收回床底,等待来年。
17终于,不经意间我触动了冥冥之中的玄机,天一阁名字的来历竟然长久以来就一直隐○藏在自己的身边。
全部的意思就来自于《易经》中的八个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这句秘咒的所有含义只不过是借水防火,来免除历代藏书者的最大忧患,仅此而已。
18原来如此!那一次,几乎偷去了天一阁一半的珍贵书籍,藏书的失散,从此开始了。
○范钦的这句秘咒,防住了火,防住了登楼的脚步,防住了钱绣芸,却终究没能防住小偷的手。
钱绣芸哀其一生都没能实现的愿望,小偷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藏书楼的楼板上只留下了小偷吃剩下的一堆枣核……19过冬的树叶始落殆尽,这些飘零的落叶带着昨日的旧梦在慵懒的春风中轻舞飞扬着,○好像隔了遥远的时光再看回去的样子。
像似一本断了线的线装书,轻轻地一扯,就散了。
只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
20岁月在时光的飘荡中继续地延续,曾经的一切都渐渐地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逝中。
○余下的,是曾经的一楼辉煌,以及在一楼辉煌..……..的背后,那一阵阵的苍凉(选自央视国际,2003年9月)1.三生石:来自女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