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装饰图案集锦(DOC)

合集下载

园林铺地-《图说苏州园林铺地》

园林铺地-《图说苏州园林铺地》

园林铺地-《图说苏州园林铺地》中国传统园林往往在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地⽅都要对地⾯予以铺妆处理,这就是所谓的铺地。

房舍的室内地⾯为了防潮及减少起沙,⼀般都要铺设⽔磨⽅砖。

室外⽉台⼤多使⽤条⽯铺地取其平坦。

⽽在园路、⾛廊、庭院、⼭坡蹬道等处为防⽌积⽔或风⾬浸蚀则常以砖、⽡、条⽯、不规则的⽯版、卵⽯以及碎瓷、缸⽚等材料,或单独使⽤,或相互配合,组成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美图案,极具装饰效果。

明清园林中的铺地充分发挥了匠⼈的智慧和想象⼒,创造出变幻⽆穷的铺地图案,其中以江南苏州⼀带最为著名,被称作花街铺地。

常见的纹样有:完全⽤砖的席纹、⼈字、间⽅、⽃纹等。

砖⽯⽚与卵⽯混砌的六⾓、套六⽅、套⼋⽅等。

砖⽡与卵⽯相嵌的海棠、⼗字灯景、冰裂纹等。

以⽡与卵⽯相间的球门、套钱、芝花等,以及全⽤碎⽡的⽔浪纹等。

还有⽤碎瓷、缸⽚、砖、⽯等镶嵌成寿字、鹤、⿅、狮毽、博古、⽂房四宝,以及植物纹样的。

其他地⽅的园林中各种形式的铺地也都有使⽤,但样式不如苏州地区丰富。

明清时皇家苑囿在⼤量使⽤⽅砖、条⽯铺地的同时,受着江南园林的影响,也在园径两旁⽤卵⽯或碎⽯镶边,使之产⽣变化,形成主次分明、庄重⽽不失雅致的地⾯装饰。

《图说苏州园林:铺地》涉及的苏州园林建筑装饰,既包括⽊装修的内外檐装饰,亦包括从属于建筑的带有装饰性的园林细部处理及⼩型的点缀物等建筑⼩品,主要指:精细雅丽的苏式⽊雕,有浮雕、镂空雕、⽴体圆雕、镂空贴花、浅雕等各种表现形式,饰以古拙幽雅的⼭⽔、花卉、⼈物、书法等雕刻图案;以绮、妍、精、绝称誉于世的砖雕,有平⾯雕、浮雕、透空雕和⽴体形多层次雕等;⽯雕,分直线凿雕、花式平⾯线雕、阳雕、阴雕、浮雕、深雕、透雕等:被称为“凝固的舞蹈”、“凝练的诗句”的塑雕,展现的是三维空间形象艺术;变化多端、异彩纷呈的花窗;“吟花席地,醉⽉铺毡”的铺地;各式洞门、景窗及可以产⽣“触景⽣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艺术效果的门扇窗棂等等,这些凝固在建筑上的辉煌,⾜可使苏州⾹⼭帮的智慧结晶彪炳史册。

铺装的图案纹样及文化解析

铺装的图案纹样及文化解析

留园吉祥寓意的瑞兽
夫子庙龙纹
拙政园中具有多子意味的蜻蜓和鱼
动植物铺地
2
将动物植物符号化,寄托美好的寓意
鹤鸟的形态优美,纤尘不染,有种超 凡脱俗的美感。在中国传说中有提到 鹤经历一千六百年才得到这洁白的羽 毛,因而鹤逐渐成为一种代表着长寿 的鸟,在铺地上的应用也是寄托了园
主人长命百岁的愿望。
蝙蝠的蝠通祝福的福,因此
苏州园林各个院子的尺度不大,铺地也相应的比较琐碎
中山陵尺度大,铺地也 比较整体
自然铺地
1
将天地山川等宇宙世界符号化
中国传统园林中,自然符号铺地的应用特别广。多表达的是对天地日月的崇敬之情
套方纹:大小方形相套,线条丰富的铺地。方形表 达的则是对大地的崇拜。
拟日纹:用圆形代表太阳,表达的是一种对太阳的崇拜。
留园
拙政园四方铺地
寄畅园
留园
自然铺地
1
将天地山川等宇宙世界符号化
自然符号还有的就是山水万象的表达,而冰裂纹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调研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 们也注意到了冰裂纹和太极纹的应用。
冰裂纹:模仿自然界的冰裂纹样,有的直线化成三角状并呈 有规律分布的延展纹,还有的就是形同碎冰的不规则纹,及 其简练,粗狂与自然。冰裂纹的流行与冰的特质有关系,我 们知道冰是透明的,无杂质的,干净的,给人一种圣洁高尚 的感觉,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文人追求人 格完善的象征符号。用冰裂纹来象征人品的高洁无暇。
自然的冰裂纹
整齐的方形铺地
铺装的艺术表现手法
质感
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自然面的石 板表现出原始的粗犷质感,而光面的地砖透射出的是华丽的精 致质感。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组合,其产生的对比效果会使铺 装显得生动活泼,尤其是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往往能 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花窗是园林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元素,具有浓郁的缘深意趣,展现出苏州园林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技艺。

花窗,即在园林建筑中设有细小的花形窗户。

它以奇特的造型和精细的细节而著称,常见的形状有莲花、菱形、圆形等。

花窗是园林中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在夏季,花窗可以起到通风和透光的作用,让园林更加舒适宜人。

花窗的形式多样,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莲花形花窗是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以莲花的形态为基础,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莲花形花窗由细长的木条拼接而成,每根木条上都雕刻着精细的花纹,形成了丰富的图案和层次感。

莲花形花窗通常用于园林中的亭子、廊房等建筑物中,为这些建筑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温馨。

菱形花窗是另一种常见的花窗形式,它以菱形的形状为基础,设计出纷繁复杂的图案。

菱形花窗由细长的木条组成,木条之间密集排列,每根木条上都刻有精致的纹饰。

菱形花窗常用于园林中的墙壁和门窗上,使整个园林充满了韵味和活力。

花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它展现了园林艺术的高度精细和独特之处。

花窗的设计精巧细腻,图案丰富多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花窗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起到通风和透光的作用。

花窗使得园林更加生动和有趣,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花窗具有独特的形神之美,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深深的人文情怀。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细节而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亮点。

它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为园林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温馨。

花窗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使园林更加舒适宜人。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一大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赏析。

苏州园林的装饰艺术:细节之美的发现

苏州园林的装饰艺术:细节之美的发现
• 融合了文人审美,强调意境与情趣 • 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雕刻与摆件元素的装饰特点与风格
雕刻与摆件元素的装饰特点
• 巧妙运用雕刻、绘画、陶瓷等手法 • 注重雕刻与摆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雕刻与摆件元素的装饰风格
• 融合了文人审美,强调意境与情趣 • 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03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的细节之美
04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与传统文人审美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与传统文人审美的关系
• 融合了文人审美,强调意境与情趣 • 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传统文人审美在苏州园林装饰艺术中的体现
• 诗、书、画等艺术形式的融入 • 文人雅士的隐居生活和审美追求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与地域文化特色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关系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注重细节之美,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 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
• 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 为现代设计提供独特的灵感和借鉴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
• 初期:以自然景观为主,注重山水之美 • 中期:融合文人审美,强调意境与情趣 • 后期:注重细节之美,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分类与特点
苏州园林的分类
• 按性质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等 • 按规模分:有大、中、小型园林
苏州园林的特点
• 以山水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 • 融合文人审美,强调意境与情趣 • 细节之美,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植物细节的装饰之美的体现
• 植物与建筑、水体等元素的相互映衬 • 呈现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清雅高贵,精致绝伦——苏州园林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品鉴

清雅高贵,精致绝伦——苏州园林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品鉴

清雅高贵,精致绝伦——苏州园林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品鉴2023年的苏州,成为了更加繁荣和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细节和高雅的气质,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而在苏州园林的内部,也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装饰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为苏州园林增添了很多魅力。

苏州园林装饰艺术品的种类繁多,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其其独特的设计和寓意。

在苏州,最出名的装饰艺术品之一是"石枕头",这是一种特殊的石头工艺品,由苏州的传统技艺制作而成。

这种石头工艺品通常是由一块自然形状的石头切割而成,然后进行精雕细刻,最终制成鲜明的纹路和独特的造型。

石枕头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人面相连的,有的是动物形状,还有的是花鸟纹样,每个款式都有其特定的寓意,以此来表达设计者对园林美学的独特理解。

除了石枕头以外,苏州园林的装饰艺术品还包括屏风、挂屏、漏窗、镜子等等。

这些装饰品通常采用传统的中国工艺技术制作,例如绣花、木雕、竹编等等。

其中最出名的艺术品之一是漏窗。

漏窗是传统建筑装饰品的一种,它不仅能够增加房屋的采光率,还能够起到美化房屋的作用。

漏窗通常采用木制或者竹制材料制作,以其独特的格局和线条设计,为苏州园林注入了更多的灵气和艺术气息。

苏州园林的装饰艺术品不仅仅只是具有美观的外观,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传统的苏州装饰艺术品中,很多设计都是基于文化传统和传说故事,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等等,这些传说故事成为设计师灵感的重要来源。

此外,苏州园林中的艺术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以及审美观念。

例如,一些以自然花鸟为主题的艺术品,不仅仅是表现了设计者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传达了"自然、和谐、美丽"的中国审美理念。

总体来说,苏州园林的装饰艺术品是一种艺术来源和文化传承。

它们以高雅、精致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苏州园林装饰图案集锦

苏州园林装饰图案集锦

苏州园林装饰图案集锦:漏窗苏州的园林特色是小巧,精致,在不大的面积内布置了丰富的景观。

通过围墙、树木、竹林、假山、房社、长廊把这些景观隔断,使你不能一眼看透;有时这些隔断又不是密闭的,在隔墙上开出一扇漏窗,通过漏窗,让你看到另一景色的消息。

如果说,园林内的道路,小径是把各个景观用实线顺序地连接起来,漏窗就是把各个景观用虚线跳跃地连接起来,并且增加了观景的视角。

我这次再游苏州园林,留意了一下所见到的漏窗苏州园林漏窗赏析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

苏州园林是窗的艺术博物馆,仅漏窗就有近千。

这些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属工艺美术的上品,制作精细而不庸俗,看似简朴其实别具匠心。

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两得。

漏窗,苏州园林的点睛之笔。

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移步观景,画面则更加变化多端,目不暇接。

如沧浪亭漏窗有一百零八,图案花纹构作精巧、变换多端、无一雷同,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成为日后造园的蓝本。

留园长廊就有三十多种漏窗。

而最具意义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非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围墙上,以避免泄景。

如果为增强围墙的局部观赏功能,则常在围墙的一侧做成漏窗模样,实际上并不透空,另一侧仍然是普通墙面。

漏窗中部的窗芯弯曲变化繁多,形成了不同的图案,姿态繁复,不下数百种,从大处区分,可以把图案分成硬景和软景二类。

所谓硬景是指其窗芯线条都为直线,把整宕花窗分成若干块有角的几何图形;而软景是指窗芯呈弯曲状,由此组成的图形无明显的转角。

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装饰艺术

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装饰艺术

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装饰艺术——以园内建筑装饰图案为例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装饰艺术——以园内建筑装饰图案为例摘要:园林中的建筑装饰主要呈现出的是一种图案美,是对欣赏者产生的视觉吸引,而苏州园林中的建筑装饰图案是营造其“精妙绝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主体,而其中的建筑装饰图案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装饰造型、图案1、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主要装饰元素及发展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主体,大多数苏州园林属于私家园林,这是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的,它细腻玲珑的古典气质是独具匠心的,素雅恬静、精巧细致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当时园主人造园时主要把自己的情趣意向倾注于园林中的山水、泉石、花鸟、鱼木,做辅助的是小桥、流水、回廊、曲径、匾额、对联,这些构成了绝妙的园林景观,使得园林意境深邃悠远。

本文涉及的苏州园林建筑装饰有亭台楼阁的木质门格窗棂、洞门的造型装饰和取景手法以及庭园回廊中的漏窗装饰。

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兴盛于盛唐,在明清时期发展至成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苏州古典园林随着其所属的吴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的园林文化给这一地区带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并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多元的艺术形式、深厚的文化涵养而著称。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有了砖瓦的烧制,秦有花砖,汉画像砖石、瓦当图文并茂,还出现了带龙首兽头的栏杆,魏晋建筑装饰兼容了佛教艺术内容,刚劲富丽的隋唐装饰更为夺人风采。

宋代装饰与建筑有机结合,明清建筑装饰风格沉雄深远,清代中叶以后西洋建材应用偏多,但装饰思想大多向传统皈依,纹饰趋向繁荣琐碎,但更细腻。

2、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木质门窗种类及其装饰图案苏州园林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假山、水源、文化等许多有形无形的元素所组成。

其中园林建筑,若无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将大打折扣。

苏州园林花窗介绍

苏州园林花窗介绍

苏州园林花窗介绍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花窗是苏州园林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它不仅是园林建筑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花窗,顾名思义,就是用花卉图案装饰的窗户。

在苏州园林中,花窗的种类繁多,有木雕花窗、砖雕花窗、石雕花窗等等。

这些花窗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花窗是苏州园林中的一种传统文化表达。

在古代,花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它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还可以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

而在苏州园林中,花窗则更多地被用于装饰,它们的图案多以花卉、鸟兽、山水等为主题,寓意着园林主人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例如,拙政园中的“花窗小阁”就是一座以花窗为主要装饰的建筑,它的花窗图案多以梅花、竹子、菊花等为主题,寓意着园林主人的高雅情趣和人生追求。

花窗也是苏州园林中的一种艺术表现。

在制作花窗的过程中,工匠们需要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如木材、石材、砖块、刀子、锤子等,通过雕刻、拼贴等手法,将花卉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些花窗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例如,留园中的“花窗小楼”就是一座以砖雕花窗为主要装饰的建筑,它的花窗图案多以牡丹、荷花、莲花等为主题,寓意着园林主人的富贵和吉祥。

花窗也是苏州园林中的一种文化传承。

在苏州园林中,花窗的制作技艺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它们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花窗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在苏州园林博物馆中,就有一些现代化的花窗作品,它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技艺,更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展现了苏州园林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苏州园林花窗是苏州园林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些花窗,让它们成为苏州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传承和发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装饰图案集锦:漏窗苏州的园林特色是小巧,精致,在不大的面积内布置了丰富的景观。

通过围墙、树木、竹林、假山、房社、长廊把这些景观隔断,使你不能一眼看透;有时这些隔断又不是密闭的,在隔墙上开出一扇漏窗,通过漏窗,让你看到另一景色的消息。

如果说,园林内的道路,小径是把各个景观用实线顺序地连接起来,漏窗就是把各个景观用虚线跳跃地连接起来,并且增加了观景的视角。

我这次再游苏州园林,留意了一下所见到的漏窗苏州园林漏窗赏析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

苏州园林是窗的艺术博物馆,仅漏窗就有近千。

这些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属工艺美术的上品,制作精细而不庸俗,看似简朴其实别具匠心。

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两得。

漏窗,苏州园林的点睛之笔。

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移步观景,画面则更加变化多端,目不暇接。

如沧浪亭漏窗有一百零八,图案花纹构作精巧、变换多端、无一雷同,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成为日后造园的蓝本。

留园长廊就有三十多种漏窗。

而最具意义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非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围墙上,以避免泄景。

如果为增强围墙的局部观赏功能,则常在围墙的一侧做成漏窗模样,实际上并不透空,另一侧仍然是普通墙面。

漏窗中部的窗芯弯曲变化繁多,形成了不同的图案,姿态繁复,不下数百种,从大处区分,可以把图案分成硬景和软景二类。

所谓硬景是指其窗芯线条都为直线,把整宕花窗分成若干块有角的几何图形;而软景是指窗芯呈弯曲状,由此组成的图形无明显的转角。

两者相比较,前者线条棱角分明,顺直挺拔;后者线条曲折迂回,体现了不同的观赏效果。

构图可分为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两类,但也往往混合运用。

几何图案多由直线、弧线、圆形等组成。

全用直线的有定胜、六角景、菱花、书条、套方、冰裂等等;全用弧线的有鱼鳞、钱纹、球纹、秋叶、海棠、葵花、如意、波纹等。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线条构成的有寿字、万字海棠、六角穿梅等。

自然形体取材范围较广,图案题材多取象征吉祥或风雅的动植物,属于花卉题材的有松、柏、牡丹、梅、竹、兰、菊、芭蕉、荷花等,属鸟兽的有狮、虎、云龙、凤凰、喜鹊、蝙蝠,以及松鹤图、柏鹿图等,物品题材有花瓶、聚宝盆、文房四宝和博古等,还有表现戏剧人物和故事、象形文字的图案。

堆塑漏窗以软景为主,图案一般以吉祥物为主题。

苏州园林每一个漏窗几乎都能表现一种场景,叙述一个故事,展现一种寓意。

真是妙哉!妙哉!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图)日期:2008-07-31 来源:央视国际作者:佚名我要评论()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

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与“苏州园林”并驾齐名的苏州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

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

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

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苏州园林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假山、水源、文化等许多有形无形的物质(园素)所组成,其中园林建筑,若无精美的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将大打折扣。

苏州园林花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苏州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

苏州园林的花窗可谓江南园林之窗典范,只要来苏州园林走一回细加品赏,每一个园林就是一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馆。

1、空窗空窗又称“月洞”,即在空白墙上做成满月形状。

其特点:外来之景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他人观镜中之人犹如一幅动态的肖像画。

观赏的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

如狮子林“立雪堂”南墙面即有数个“月洞”空窗,每个空窗景色多不一样。

随着时代的变迁,“月洞”也不拘泥于满轮圆月这种形式了,也有“弦月”“梅花”“桂叶”“花瓶”“双菱”“六角”等形状。

如站在留园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内,面东墙上有“六角”空窗将墙隅空地生长的修竹与秀石框入窗,极富雅意。

着名园林学者同济大学的教授陈从周先生还特地将此窗景刻意印在他所着的《苏州园林》的封面上。

一般空窗既有用水磨清砖作边框的,也有用砖砌成一定形状再用纸筋石灰抹涂。

2、半半窗即将窗安装于半墙之上。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常运用。

如苏州沧浪亭内“翠玲珑”是以观翠竹为主题的建筑,小巧精雅,南面植竹档前面围墙之外不佳之景,北栽竹形成翠林,遮掩“五百名贤祠”,以缓庄严肃穆之气。

而南北之墙,各布置一排半窗,落座室内,白日满院鲜翠映入眼中使人爽心;月夜凉风微起“墨竹”轻舞,尤如动态的水墨画。

其窗有多种款式,拙政园的“玉壶冰”,其半窗花样是冰裂纹式,这与建筑功能、室内陈设、匾额之名、及主人的喜好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

3、长窗长窗又称“隔扇”,通常落地,安装在上槛与下槛之间,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门的作用,故亦称它为“落地长窗”或“落地门窗”.在苏州园林中,长窗是最实用的窗之一。

这种窗开之,人可出入、通风、采光;闭之有采光、保温,居室内能赏室外美景的作用。

长窗有四扇、六扇、八扇之分,扇数的多少一般依据建筑开间大小而定,一般多布置于厅、堂、馆、轩。

这种窗上部分的窗格通透明亮便于采光,窗格花纹也有“海棠十字”“菱花”“冰裂”“如意”等十多种形状。

长窗的夹堂与裙板既有素面板,也有经过精雕细刻的花板。

花板内容有花草、山水、人物、动物、诗词等。

耦园一处长窗的裙板也极具特色为雕刻漏空式。

也有从上至下一通均为明窗,如拙政园的“远香堂”.长窗内外开向也有讲究:一般建筑无外廊者多向外开,它的裙板朝外者多无雕花图案,而雕花则在里面;建筑外有廊的长窗多向内,以避行者不便。

也有不依传统方去做的。

有的房屋一侧的长窗朝内开,另一侧长窗朝外开,如狮子林。

也有的全部向外开,或全部朝内开,如拙政园东部“秫香馆”与怡园的“藕香榭”则全部朝内开。

4、纱窗纱窗亦称纱隔,与长窗颇相似,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常以纱窗来分隔空间,它避免了砌墙造成的呆板,不仅增加了文化内涵,也显示园主的富有。

纱窗一般不用明瓦(即蚌壳经特殊加工成半透明状约6~8厘米见方的薄片)作遮挡,而是钉铺绢纱或者布置书画。

如留园“金玉满堂”即布置书画,人们在游园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书画艺术,又如在该园的“五峰仙馆”内的纱隔上绘、写书画,藏与露尽在其中。

怡园“梅花厅事”纱窗中夹堂采用半透玻璃替代绢纱,网师园集虚斋纱隔巧妙地将楼梯隐藏在后颇有实用和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