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江市文博园园林设计手法探究(1)
园林欣赏的技巧

园林欣赏的技巧园林欣赏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要欣赏园林作品,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技巧和知识。
以下是园林欣赏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了解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园林背后的历史沿革、设计理念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作品。
其次,注意观察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结构。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其布局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从远处观察整个园林的模样,了解其中的主题和主线,然后再逐步细致地观察。
注意园林的空间层次感、比例关系和景点之间的联系等,体验其中的景观转换和景点推陈出新的设计思想和技巧。
再次,品味园林的造景手法和景观元素。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融合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观赏园林时,可以注意园林中的建筑构筑物、假山、湖泊、花草树木等景观元素,欣赏其形态、色彩和材质的表现力,体会其中的艺术韵味和意境。
同时,理解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园林作品可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皇家园林等。
了解不同园林风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具体的园林作品。
此外,要注重细节和细致观察。
园林作品中常常蕴含着精妙的细节和巧思,这些细节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美感。
观赏园林时,可以仔细观察园林中的石头纹理、树木枝干、花草叶片等细节,欣赏其中的奇特之处和独特之美。
此外,还可以结合园林与季节的变化。
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根据季节的变化去欣赏园林作品,可以融入更多的感官元素,增加欣赏的乐趣。
最后,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审美的包容性。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价值和意义因人而异。
每个人对园林的欣赏和感受都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接纳不同的观点和体验,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欣赏园林作品,发现其中的美和价值。
园林欣赏是一种愉悦和享受的过程,希望以上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园林作品,体验其中的美和艺术魅力。
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什么

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什么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与展品相互呼应、与人文环境和谐融合的空间,以提供参观者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体验。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念。
首先,展示与保护的平衡。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守护者,需要保护和展示藏品,因此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找到展示与保护的平衡。
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景观元素来突出藏品的特色,同时保证其在室外环境的保护。
如在园林布局中,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方式,使观众能够逐步接触到不同的展品,同时可以通过绿植、雕塑等元素来丰富展览空间的情境。
其次,与城市环境的和谐融合。
博物馆通常是城市的地标建筑,所以博物馆景观设计需要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
景观设计师可以借鉴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使博物馆的外部形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创造一个宜人的公共空间,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为城市增添生机和魅力。
第三,人文关怀与参与体验。
博物馆景观设计需要关注人文关怀和参与体验。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因素如人流线路、休息区设置、观景点布置等,以提供参观者舒适的体验和便利的服务。
此外,博物馆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设置互动展示、户外艺术品等元素,增加观众与展览之间的互动性,使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最后,可持续性与绿色环保。
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念还包括可持续性与绿色环保。
设计师可以考虑使用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技术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景观设计中可以融入植被、雨水收集系统等,使博物馆成为一个生态友好的场所。
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绿地、开放的室外空间等,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学习交流的场所。
综上所述,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念是通过创造一个与展品相互呼应、与人文环境和谐融合的空间,提供参观者良好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体验。
在设计中需要平衡展示和保护、与城市环境的和谐融合、人文关怀与参与体验以及可持续性与绿色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创造一个完美的博物馆景观设计。
博物馆庭院景观设计

博物馆庭院景观设计摘要:博物馆中的展品让人体会到什么是美,而如何提升博物馆整体庭院空间的美学价值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对博物馆中的庭院进行剖析,探讨了如何将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与庭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博物馆;庭院;景观设计;美学价值1博物馆的开展过程及其庭院景观设计自我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南通博物苑建立以来,博物馆的价值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几乎每个城市都建设了承载该城市文化和传统的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个具象的平台,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城市的文明和优秀文化,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新旧更替。
传统的博物馆更多的是以一种教科书式的教育教导形式向参观者传播知识和文化,参观者被局限于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博物馆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是参观者进入内部空间时的铺垫,这主要体现在博物馆庭院景观的设计考究中。
现代博物馆面对的人群复杂多样,并在其原有教育功能的根底上增添了更多功能,逐渐朝着多元化交往平台、人性化效劳的方向开展。
开放性的现代博物馆设计必将在其庭院高低功夫,发明出与博物馆内部空间相映成辉、为参观者所接受并参与其中的外部文化空间。
2色彩运用2.1冷色系在博物馆庭院设计中,对于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摆放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以增加空间的深远感。
在面积上,冷色可起到收缩作用,使空间汇集起来。
在空间较大的博物馆庭院中,用冷色可以汇集庭院中的展品。
此外,冷色还能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
2.2暖色系暖色系中的色彩,其波长较长、可见度高,色彩比拟活泼,是构成博物馆庭院的良好要素。
色彩绚丽的花卉、靓丽的雕塑多见于艺术博物馆和儿童博物馆的庭院中,可以营造活跃氛围,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感。
2.3比照色由于补色比照在色相等方面差异很大,比照效果强烈、醒目,因此,在设计中使用得较多。
在博物馆的庭院设计中,可以利用比色关系组成各种图案的花坛、花柱等造型,叙述强烈的视觉效果。
2.4同类色同类色是指色相差距不大、比拟接近的色彩。
对九江市文博园园林设计手法探究

对九江市文博园园林设计手法探究摘要:随着城市空间越来越人工化,欣赏自然、亲近自然成为城市居民日益突出的需求,亲绿、亲水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深入人们生活的主题公园更加注重生态、人文、人性的创造,更加尊重现有场地的景观个性,利用多样的景观手法创造与周边区域规划及发展无缝对接的生态性、经济性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设计理念;景观结构;具体设计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pace is more and more artificial,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close to nature to become city residents increasing demands, pro - green, water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so deep in people’s lives more attention to creating ecological theme park, humanity, humanity, more respect for existing site landscape character,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of landscape creatio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eamless ecological, economic landscape.keywords: design; landscape structure; concret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公园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公园绿化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初探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初探发表时间:2018-09-18T20:39:47.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丁伟[导读] 摘要:当前,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不断的得以迅速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
四川益生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22摘要:当前,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不断的得以迅速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正处于构建的发展时期,各地绿地比例逐渐增加,人们对景观的关注也日益增多。
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的设计作用也很大,它既使人们对休闲空间的需求也得以满足,又是对城市园林景观的一种丰富。
鉴于此,本文对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为园林景观设计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技巧;初探前言: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样就对环境和休闲活动空间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在城市生活厌倦了,反而更喜欢和大自然亲近,对原生态的美更加热爱。
所以在大城市中,园林景观和建筑已然成为了一片“绿土”,成为了市民休闲活动的理想场地,这样园林景观建筑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所以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努力去做好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使其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同时,又使自己的风格特色有效凸显。
1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在景观工程中,景观建筑具有重要的功能,如休息,装饰,服务等,同时这也是园林工程文化遗产的体现。
它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还可以科学地划分园林的自然环境。
并且能够补充和丰富园林景观。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可以增强景观的整体内容和文化特征。
因此,相关设计师应在园林工程大局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设计园林建筑,从而增强园林的美感和内涵。
九江文博园心得体会

九江文博园心得体会
文博园展区个性鲜明、小巧别致、色彩朴素、淡雅,山水、花木、建筑等小巧而别致,全园布局上,多以水面居中,将各种景物环水而布,以弯曲的小路将景物彼此衔接,以曲折的小桥沟通水面本不大的水池两岸,以景致各异的层层院落相串,在方寸之地创造景随步异、观之不尽的景致。
文博园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合理利用造园诸要素,展示了盆景的巧夺天工,使之既有文化内涵,又不失自然野趣。
文博园注重各地地域文化,历史内涵的挖掘和意境的创造,地方特色鲜明。
无论是现代园区、江南园区还是国际园区、北方园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构筑了带有明显导向性的公共主题园。
各园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区别于其它城市和国家的特异性景观。
通过这次浏览文博园,加深了我对园林的理解,感知了各种设计手法的运用,也给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指明了方向。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课件

手法八:高低错落
和蜿蜒曲折相联系的是高低错落, 两者都体现于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之中, 蜿蜒曲折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来看,高 低错落则主要是从竖向的角度来看,许 多园林实物也多依靠地形的起伏来增添 自然情趣,特别是北方的皇家苑囿,其 自然地形的变化山前,随 山势变化呈前低后 高形式,以爬山廊 连接各建筑,既有 丰富的层次变化, 又参差错落,从而 打破了对称布局所 带来的严肃气氛。
桃花源记–MIHO美术馆
设计理念
MIHO美术馆的立意来源于贝先生“自然与建筑的融合”理念。 他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景观:有一座山,有一个
谷,躲在云雾中的建筑看不出……由于他具有很深的中国 古典文化造诣,所以贝先生引用了中国晋代陶渊明的《桃 花源记》表达了该设计的立意。当他提到桃花源时,深谙 中国传统文化的业主马上就联想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景观, 有山坡、峡谷,周围云雾缭绕,建筑掩映在森林之中若隐 若现的场景。 建筑师描绘的画卷和业主的梦想达成了共识,文学和艺术的 深远内涵共同渗透到MIHO美术馆的建设工程之中。
手法三:庭园理水
某些建筑群,其布局基本保持轴线对称
或比较严整方正的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如 何在水面的处理上不恰当的强调自由曲折, 便可能与建筑环境格格不入,为了求得统一 协调,往往以人工开凿的较小、较规则的水 池来点缀庭院空间,反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效 果,只要环境允许,即使局部的地方比较曲 折,甚至完全用山石作为驳岸而呈现自由曲 折的形式,也每每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颐和园佛香阁
手法五:主从与重点
有意识的以轴线对 称的方式来排列建筑或 组织空间院落,从而形 成一种气势,以烘托出 起到控制全园作用的制 高点。
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
位于万寿山正中的佛香阁,体量高
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推荐5篇)

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在关于文化发展上,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就现代文博馆来说,其不仅仅展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更是具有收藏、研究以及教育三大功能,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展陈空间的合理设计,是保证现代文博馆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也使现代文博馆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外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均是由原本的单一图版展示慢慢发展、丰富。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也迎来的新的思考以及转变。
通过提升文博馆展陈水平、魅力以及服务质量,能够从意境、氛围以及震撼力上令参观者获得审美愉悦,进而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俗习尚以及生活画面,并且将近时期现代文博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示,彰显城市文化的品格与魅力。
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就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1.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原则就现代文博馆的设计原则来说,与一般文物展览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现代文博馆在设计的起初,设计人员应当反复思考如何将各方面综合因素相结合,并且以“展览内容科普化,陈列形式艺术化”为宗旨进行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
除此之外,当代社会主要提倡绿色环保,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使用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以环保材料为主,并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打造精品陈列。
笔者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后,将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主要设计原则进行以下几点分析:1.1保证展品和空间环境相和谐在进行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设计,将各类展品与战争空间进行相呼应,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以及分为,保证文物展品价值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全方位展示出;1.2保证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展品内容在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上,不应当使用过多的艺术装饰手法,应当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装饰手法,进而将文物及展品的重点展示部分烘托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九江市文博园园林设计手法探究
作者:唐毓兵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城市空间越来越人工化,欣赏自然、亲近自然成为城市居民日益突出的需求,亲绿、亲水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深入人们生活的主题公园更加注重生态、人文、人性的创造,更加尊重现有场地的景观个性,利用多样的景观手法创造与周边区域规划及发展无缝对接的生态性、经济性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设计理念;景观结构;具体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pace is more and more artificial,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close to nature to become city residents increasing demands, pro - green, water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so deep in people's lives more attention to creating ecological theme park, humanity, humanity, more respect for existing site landscape character,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of landscape creatio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eamless ecological, economic landscape.
Keywords: design; landscape structure; concret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园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公园绿化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公园绿化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所以园林的绿化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1、工程概况
1.1工程规划范围
八里湖新区位于九江市中心城区西侧,规划以八里湖为中心,五区环湖布置,形成“五区环湖”的总体布局。
文博园是环湖景观带的核心区域。
位于八里湖环湖景观带东侧靠北,已建有九江历史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是九江的文化平台。
同时她紧临八里湖新区,与其唇齿相依,关系密切,是新城窗口平台。
文博园东至八里湖东路,南至文化艺术中心,西至胜利岛,北至环岛北路。
总面积为57.5万方。
陆地为26万方。
水域为31.5万方。
1.2工程原有方案问题所在与解决分析
基地内有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在建),地标性构筑物胜利碑,如何将景观同他们协调,延续其风格,丰富其内容尤为关键。
文化艺术中北面的堤坝紧逼文化艺术中心,视觉空间受阻明显,又把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一分为二,可以考虑拆除部分堤坝。
八里湖常年水位:17米左右。
最低保证:16.5米,汛期控制水位:18米,警戒水位:19.5米,历史最高水位:21.53米,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水位高差低,落差大,亲水性差。
高差如何处理是本案关键。
同时,现状植被以香樟、垂柳和杜英为主,层次单调、树种单一,所以在公园植物设计要完善考虑,使之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亲切的、科学的主题公园。
1.3设计建议
本案视线空间良好:南可眺望远山,西面正对胜利碑,空中视觉廊道明显,可以充分利用借景和框景;设置游船码头、水上舞台,亲水台阶、亲水栈道提高亲水性;还有去除文化艺术中心北面堤坝,使文化艺术中心有一个开阔的湖面背景,同时将两个文化艺术中心和博物馆连为一体,打造九江市的文化基地。
同时还要,考虑到环湖一路和胜利岛之间的链接,所以应设置一景观桥,环湖一周形成一条完整的环湖游线;环湖东路与胜利大道的交点上,设置观景平台,供游人眺望观景与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形成”品”字形布局,在北面的湖堤增加绿量,增设休闲设施、观景平台。
设计理念与原则
2.1“一城山色半城湖,游笔泼墨八里湖”
“一城山色半城湖”道出了九江城市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与与城市格局,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韵味。
“游笔泼墨八里湖”则体现了文博园的风貌定格于犹如中国水墨画般的豪放、淡雅、清新的气质和灵魂。
文博园风貌应集中体现九江城市发展与水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互补,创造出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
2.2“激活、创造、留下”打造—九江的文化港湾,让人在这里可以追忆历史、体验时尚、感受文化、品味九江。
激活——-千年文化存量,形成文博园人文盛宴,突出唯一性和地方性。
创造——“两平台”即:九江文化平台和新城形象平台,留下—九江印象。
3、规划设计布局
“一环五段九曲”一环:——千年柴桑,时代九江,紧扣“文博”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串联九江特有的书院文化、理学文化、诗歌文化及当下的文艺、演艺视听和展示,唤醒柴桑千年人文,演绎九江时代篇章;五段指:水印九天、千年诗廊、永恒记忆、第一书院、千古绝唱:九曲:礼圣台、峡谷商街、长空栈道、诗乐园、茶韵园、水文广场水墨岛、礼乐桥、梦幻舞台。
4、单体设计构思
4.1水印九天——城市印象展示
文博园在环八里湖环湖景观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印九天位于环湖东路西侧与胜利大道的西端起点上,是文博园的门户,更是八里湖的门户,也是与新城对接的主要人流集散广场。
总体采用波浪线条结合5米高差层层接近水面的设计思路勾勒总体布局。
引庐山“山意”入园,形成山水交辉相映,以展现九江山水文化的城市内涵。
结合功能设置休闲建筑,以商养文将商业空间融入文化景观之中。
重点突出礼圣台,其它景点:峡谷商街、长空栈道。
礼圣台:
与该区以水为中心,标高层层递减相反逐步抬升,以庐山外险内秀为蓝本,以庐山断块山地质为肌理,形成椭圆形观景台和市民活动中心。
椭圆形内侧利用高差通过水景形成三千飞瀑,飞瀑直流而下,是胜利路对景,也是庐山飞瀑的写意。
对景中心为庐山意向主题雕塑,以玻璃为材质,通过层层叠加突出庐山雄、奇、险、秀的特点和轮廓。
椭圆形观景台外侧,以其断层为蓝本,与周边断裂,逐层抬升是庐山地质的缩影,观景平台取斜面突出险。
观景台宽广险奇与胜利碑高耸入天遥相呼应,互为对景。
峡谷商街:
以庐山地质特点——谷为依托,利用高差,形成三个独立单元,人们穿梭于单元之间,犹如峡谷之中。
溪水、山石、山间的阳光......这种体验手法的空间再造,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序列,吸引人们聚会、游玩、欢庆等场所,
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长600米,宽3米, 高低起伏变化犹如一条飘带缠绵于水际之间,通过栈道连接两侧游船码头、和谐湾、欢乐童年等景点,是该区亲水设计的亮丽风景线。
4.2千年诗廊——诗歌游赏
九江被誉为“诗歌之乡”的美意,千年诗廊的设计其宗旨是以诗会友,将九江有影响力的诗人和作品,通过雕塑、小品、景墙的形式来体现。
并结合笔、墨、纸、砚进行场景展示,形成一条富有文化品味的诗歌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