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要素表现技法——地形篇
合集下载
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地形塑造

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地形塑造园林设计中的地形塑造是指通过改变地面的高低、平整度和形状等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地形塑造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可以通过巧妙的技巧和手法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地形塑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势高低差异:地形高低差异可以创造出起伏盎然的景致,为园林增添层次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在地面上做出起伏的山丘、山谷、沟壑等地貌特征,使园林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景观形态。
不仅可以隔断园区的不同功能区域,还可以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
2.人工堆砌:人工堆砌是通过人工手段将土石等材料堆积在地面上形成特定的地形和景观效果。
比如,在公园中可以使用石头堆砌成小山包、石阶、平台等,形成独特的景观元素。
人工堆砌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园区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地形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挖填结合:挖填结合是指通过挖掘和填筑的方式来改变地面的形态。
通过挖土的方式可以形成池塘、水池、小河道等水景;而填土则可以用来打造坡地、小山、高台等。
挖填结合可以使园林中的地形丰富多样,既可以享受到水的乐趣,又能够欣赏到地形的变化。
4.植被塑造:植被在地形塑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和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改变地形的轮廓和外观,使园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比如,在平地上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以增加垂直视觉的层次感;而在山地上可以选择添加些矮小的灌木来增加植被的丰富度。
地形塑造在园林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处理园林中的高差和平整度问题,还可以创造出个性化的景观特色。
通过合理地运用地形塑造技术,设计师可以打造出令人惊艳的园林作品,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丽、与众不同的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及应用

地形能够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通过地形的设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山景、水景、林景等,为游客提供 不同的视觉体验。 地形能够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地形的设计可以影响园林的微气候、土壤和水文等环境因素,从而改善园林的生态环 境。
地形能够增强园林的功能性:地形的设计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如休息、娱乐、健身等,增强园林的功能性。
注重地形与植 物的结合:通 过地形的高低 起伏来营造植 物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
注重地形与水 体的结合:通 过地形的高低 起伏来营造水 体的流动感和
层次感
地形设计的方法
土方的平衡与调配:通过计算土方的填挖量,确保地形设计的合理性和经 济性。
地形的塑造:利用不同的土质、植物和构筑物等材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 地形形态。
经济性原则:合 理利用地形资源, 降低景观建设成 本
04
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组织空间
地形起伏:通过地形起伏 变化,形成不同空间感
视线引导:利用地形高低, 引导游人视线
空间分隔:通过地形起伏, 分隔不同功能区域
景观层次:利用地形变化, 增加景观层次感
引导视线
地形的高低起伏可以引导游人的视线 利用地形遮挡不美观的景观 通过地形的高低变化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利用地形阻挡冬季寒风,组织夏季通风
创造意境
地形起伏:营造层次感和立体感 借景造景:利用地形变化创造视觉焦点 景观视线:控制游客视线,引导游览路径 空间感:通过地形变化营造不同空间感
营造景观
营造地形景观: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坡度变化等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营造水体景观:利用地形的高低变化,形成水体的高低落差,营造出瀑布、 溪流等水体景观
学院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及应用
地形能够增强园林的功能性:地形的设计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如休息、娱乐、健身等,增强园林的功能性。
注重地形与植 物的结合:通 过地形的高低 起伏来营造植 物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
注重地形与水 体的结合:通 过地形的高低 起伏来营造水 体的流动感和
层次感
地形设计的方法
土方的平衡与调配:通过计算土方的填挖量,确保地形设计的合理性和经 济性。
地形的塑造:利用不同的土质、植物和构筑物等材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 地形形态。
经济性原则:合 理利用地形资源, 降低景观建设成 本
04
地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组织空间
地形起伏:通过地形起伏 变化,形成不同空间感
视线引导:利用地形高低, 引导游人视线
空间分隔:通过地形起伏, 分隔不同功能区域
景观层次:利用地形变化, 增加景观层次感
引导视线
地形的高低起伏可以引导游人的视线 利用地形遮挡不美观的景观 通过地形的高低变化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利用地形阻挡冬季寒风,组织夏季通风
创造意境
地形起伏:营造层次感和立体感 借景造景:利用地形变化创造视觉焦点 景观视线:控制游客视线,引导游览路径 空间感:通过地形变化营造不同空间感
营造景观
营造地形景观: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坡度变化等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营造水体景观:利用地形的高低变化,形成水体的高低落差,营造出瀑布、 溪流等水体景观
学院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及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赋予园林独特的魅力, 还能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地形的基本概念
地形是指自然地面的地貌和地势。它包括山脉、丘陵、河流、湖泊等地表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创 造美丽与功能性的关键。
地形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地形直接影响园林的布局、空间划分和景观效果。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 提升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日本庭园
日本庭园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地形 元素,如小山丘、平坦的步行道 等,打造出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利用程度不同的坡度和 高度差,创造了多层次和多样性 的绿色空间。
禅意花园
禅意花园通过精心设计的地形和 石质元素,营造出恬静宁和的氛 围,让人心生平静。地形Fra bibliotek计的原则和方法
1 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土壤质地
分析土壤的类型和状况,选择 合适的植物和营养管理措施。
排水与保水
确保地形设计具备良好的排水 和保水能力,维持园林的生态 平衡。
结论和要点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不仅为园林赋予独特之美,还为 人们创造出丰富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将自然地形与人工元素结合,创造出自然而又艺术的园林景观。
2 层次感与流线性
通过合理的层次划分和流线引导,使园林具有丰富的空间变化和整体性。
3 环境适应与可持续性
根据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植物和材料,实现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形设计的考虑因素
地貌特点
考虑地形的高度、坡度、起伏 等特点,为园林设计提供依据。
地形的种类和特征
山脉
壮丽的山脉为园林增添壮观景象,并提供远处的 视觉焦点。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赋予园林独特的魅力, 还能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地形的基本概念
地形是指自然地面的地貌和地势。它包括山脉、丘陵、河流、湖泊等地表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创 造美丽与功能性的关键。
地形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地形直接影响园林的布局、空间划分和景观效果。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 提升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日本庭园
日本庭园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地形 元素,如小山丘、平坦的步行道 等,打造出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利用程度不同的坡度和 高度差,创造了多层次和多样性 的绿色空间。
禅意花园
禅意花园通过精心设计的地形和 石质元素,营造出恬静宁和的氛 围,让人心生平静。地形Fra bibliotek计的原则和方法
1 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土壤质地
分析土壤的类型和状况,选择 合适的植物和营养管理措施。
排水与保水
确保地形设计具备良好的排水 和保水能力,维持园林的生态 平衡。
结论和要点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不仅为园林赋予独特之美,还为 人们创造出丰富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将自然地形与人工元素结合,创造出自然而又艺术的园林景观。
2 层次感与流线性
通过合理的层次划分和流线引导,使园林具有丰富的空间变化和整体性。
3 环境适应与可持续性
根据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植物和材料,实现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形设计的考虑因素
地貌特点
考虑地形的高度、坡度、起伏 等特点,为园林设计提供依据。
地形的种类和特征
山脉
壮丽的山脉为园林增添壮观景象,并提供远处的 视觉焦点。
4 园林要素 地形

几个名词
• 园林地形 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
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 • 园林微地形
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 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 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 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 竖向设计 立面上的规划设计 竖向设计既要满足技术可行性如与总平面
• 各种地形空间的组合可形成韵律 • 地形与阳光、气候的结合可产生特殊景
观效果
地形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
• 1、地形与植物 种植必须依托地形,与地形相辅相成; 植物选择受地形影响
• 2、山水关系 水体空间必须以地形界定 地形变化丰富了水体运用
• 3、地形与建筑 建筑选址依据地形 建筑造景配合地形
• 通常用上升与下降、跨越与穿越、筑山、理水 集中手法来实现,实际运用中往往是融合起来
• 上升与下降——引导视线的上升与下降 • 筑山——土山和石山
坡度处理实例
• 盆地式地形设计与露天音乐厅 • 还可设计“花坛式沉床”和“沉园”
台级式地型设计与露天剧场
台级式地形的竖向设计 • 运用梯级作为在相近标高上变化的小空间处理
10%—5%—3%,最后以0.3% 缓坡至临水面, 形成柔顺过渡
• 多个平台设计 位于不同标高的地形平台满足地坡的高差
缓和变化,同时满足移步景观、多角度观看景 观的艺术要求
• 平地特点
平坦地貌具有多方向发展的张力感地形; 在凸形的地貌可创造景观中构图的焦点,地形 形象十分突出;凹形地貌具有封闭性和内向性, 能在观景上产生舞台效果;在谷地产生神秘孤 独感;在开阔地又会产生坦荡产生豪放的情绪。 台地阶梯上能使人情绪起伏,增强错落而有韵 律的气氛中的感染力
踏步、挡墙等与环境地形协调统一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2.置石 1特置:欣赏单块石头形状、姿态之美. 对湖石的品评:透、漏、瘦、皱。 江南四大名石: 皱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 玉玲珑
2)对置:沿轴线或道路、门庭两边布置. 3)散置:自由布局,散漫理之。布置时,要有高低、主次。
4)群置:大散点.
3.山石与其他方面的配合 1)与园林建筑结合
踏跺与蹲配 抱角与镶隅 粉壁置石 廊间山石小品 尺幅窗、“无心画” 云梯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1.园林地形处理 1.1地形的特征 1.自然的设计要素
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 园冶相地篇 2.地形的辞义 地貌的近义词。即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变化。 大地形 小地形 微地形
1.2 地形的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1.分隔空间:限制和创造外部空间. 限定外部空间的三要素: 1)空间底面范围 2)封闭斜坡坡度 3)地平轮廓线
形成适当的起伏,调节游人步伐。 4.滨水绿地
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1.6 假山设计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而著称,山、水是骨架. 1.分类(按材料分 ): 土山:坡度要考虑安息角。 石山:峥嵘、玲珑。 土石结合:以土为主,局部为挡土石。
2.设计原则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土方平衡。 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要求。
2.凸地形 是一种正向实体和负向空间(被填充的空间). 特征: 焦点和具支配地位的要素 视线开阔、空间成发散状 改善小气候
龙光塔
3.山脊:凸地形的集合,总体线状. 特征: 导向性和动势感 分隔物
4.凹地形 特征: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视线封闭、空间成积聚性。 排水、蓄水。
5.谷地:凹地形的集合.
凸地形与凹地形的视线比较
1.5 地形的坡度处理 坡度小于1%-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不太适于使用和活动. 1%~5%-排水理想,适于大多数活动。 5%~10%-排水条件良好,具有起伏感。 大于10%-局部小范围内加以利用。
园林要素表现技法——地形篇

坡级法
①首先定出坡度等级。
②即根据拟定的坡度值范围,用坡度公式α=(h/L)×100%, 算出临界平距L5%、L10%和L20%,划分出等高线平距范围。
③然后,用硬纸片做的标有临界平距的坡度尺或者用直尺去 量找相邻等高线问的所有临界平距位置,量找时,应尽量保 证坡度尺或直尺与两根相邻等高线相垂直,当遇到间曲线中 用虚线表示的等高距减半的等高线)时,临界平距要相应地减 半。
功能二:空间组织
用石景组织空间, 结合障景、对景、背景、框景、 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 北京的圆明园局部、苏州拙政 园局部、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灵 活运用石景将园子进行空间组 织,形成丰富多彩的景区。
功能三:点缀陪衬
从南到北的: 闽南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北 方园林、都有大量使用。 小中见大。
功能四:驳岸、花台
名峰赏析
• 玉玲珑——为宋艮岳遗石, 上海豫园玉华堂前 • 高3.3米,玲珑剔透,亭亭 玉立,石呈青黝色, • 形似一支生长千年的灵芝。 • 此石有孔洞72个,
• 极富秀、润、透、漏之美, 孔多蜂巢,可呈现“百孔 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
名峰赏析
• 冠云峰——位于 苏州留园内,高 6.5米,传为北宋 花石纲遗物,兼 有“瘦、透、漏、 皱”之美,是苏 州最大的观赏独 峰,以高居群峰 之冠,故名冠云 峰,意指此峰之 高峻。
【小试牛刀】 请把你的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 形区,画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将该地形区表示 出来。
.
(2) 坡级法
在地形图上,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陡缓和分布的方 法称作坡级法。
这种图式方法较直观,便于了解和分析地形,常用于 基地现状和坡度分析图中。坡度等级根据等高距的大小、 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各种活动内容对坡度的要求进行划分。
园林景观设计(地形)

垂直形状与平坦地形的对比
平坦地形
性质
5.
具有多方向特性的地形。 在平面上,某点向都有方向的运动具有同等 的选择。
平坦地形可以让所有给点向各方向发展
在平坦地形上 适合布置具有 延伸性和多向 性的设计构筑 物和设计元素。
平坦地形极为 灵活、实用, 具有许多潜在 的观赏特性和 功能作用。
大规模散布的建筑、停车场和娱乐设施是最适合安置在平坦地形上
蓑状线表示的等高图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明暗调(灰调)和色彩: 以不同的浓淡或色彩表 示高度的不同增值; 较淡的色调表示较高的 海拔,反之,则表示较 低的海拔; 当明暗色调层次渐进和 均匀时,整个海拔图的 外观最佳。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可以用于“坡度分析图” 表达特殊园址地形结构 的手段。 以坡度斜坡为基准,深 色调代表较大的坡度, 浅色调代表较缓的斜坡; 它更好地帮助确定园址 不同部分的土地利用和 景观要素选点。
地形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创造和限制外部空间。 空间的形成方式: ① 对原基础平面进行挖方降低平面; ② 在原基础平面上添加泥土进行造型; ③ 增加凸面地形上的高度使空间完善; ④ 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台或改变水平面。 影响因素:空间的底面范围;封闭斜坡的坡度;地平轮廓线
分隔空间
空间的底面区域:指空间的底部或基础平面,它可能是平坦的地面,或微起 伏的,呈现为边坡的一个部分。一个空间的底面范围越大,空间也越大。 坡面:斜坡的坡度与空间制约有紧密关系,斜坡越陡,空间的轮廓线越显著。 地平天际线:地形可视高度与天空之间的边缘。地平轮廓线和观察者的相对 位置、高度和距离,影响着空间的视野,以及可观察到的空间界限。
园林绿地之地形

园林构成要素之——地形
班级:城规122 小组成员:张周丹、 黄文平、陈燕琴 指导老师:郭莉
一、 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
• 园林地形设计在全面贯彻“实用、美观、经 济、安全”这一园林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依 据园林地形的特殊性,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 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 2满足使用功能 • 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 是园林中所有景观与设 施的载体
• 是园林基本景观的决定 因素
• 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 因素和空间的主线பைடு நூலகம்
二、土的围合
• 土可以围城一个空间,其形状、大小、远近、 高地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
• 所谓土的围合,就是利用土所具有的柔和性、 重量感和丰富的自燃性等特有的性质,限定 某一特定的空间,创造出柔和的。平静的气 氛的技法。
• 石头和混凝土与土的包围效果不同,具有增 强心理的压迫感和恐怖感的效果。
间 • 地形的背景作用:各种地形要素都可互为背
景
1.凸地形和凹地形:两地形视线开闭相反, 均可组织成景观及造景之地
2.地形的挡与引:视线、行为、寒风和噪 音等
• 利用地形高差 阻挡视线的园 景
地形的挡与引
3.地形高差和视线:平视、仰视与俯视观 景
4.利用 地形分 隔空间: 分隔、 形成不 同特色 空间
• 置石
– 特置:由玲珑或奇巧或古拙的单块山石立置而 成,用作主景。
– 散置:“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布置形 式。布局无定式,通常布置在廊间、粉墙前、 山脚、山坡、水畔等处。
–群置:是指山石成组配置在一起,山石间有主 次、有聚散、有立卧、有呼应。
• 人工塑石假山
– 以石粉及细石渣(3mm) 为原料,以树脂为胶结, 注模成型。 – 用混凝土加色,内部配筋 ,用一次阴模制成。
班级:城规122 小组成员:张周丹、 黄文平、陈燕琴 指导老师:郭莉
一、 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
• 园林地形设计在全面贯彻“实用、美观、经 济、安全”这一园林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依 据园林地形的特殊性,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 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 2满足使用功能 • 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 是园林中所有景观与设 施的载体
• 是园林基本景观的决定 因素
• 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 因素和空间的主线பைடு நூலகம்
二、土的围合
• 土可以围城一个空间,其形状、大小、远近、 高地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
• 所谓土的围合,就是利用土所具有的柔和性、 重量感和丰富的自燃性等特有的性质,限定 某一特定的空间,创造出柔和的。平静的气 氛的技法。
• 石头和混凝土与土的包围效果不同,具有增 强心理的压迫感和恐怖感的效果。
间 • 地形的背景作用:各种地形要素都可互为背
景
1.凸地形和凹地形:两地形视线开闭相反, 均可组织成景观及造景之地
2.地形的挡与引:视线、行为、寒风和噪 音等
• 利用地形高差 阻挡视线的园 景
地形的挡与引
3.地形高差和视线:平视、仰视与俯视观 景
4.利用 地形分 隔空间: 分隔、 形成不 同特色 空间
• 置石
– 特置:由玲珑或奇巧或古拙的单块山石立置而 成,用作主景。
– 散置:“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布置形 式。布局无定式,通常布置在廊间、粉墙前、 山脚、山坡、水畔等处。
–群置:是指山石成组配置在一起,山石间有主 次、有聚散、有立卧、有呼应。
• 人工塑石假山
– 以石粉及细石渣(3mm) 为原料,以树脂为胶结, 注模成型。 – 用混凝土加色,内部配筋 ,用一次阴模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最后,根据平距范围确定出不同坡度范围(坡级)内的坡面, 并用线条或色彩加以区别,常用的区别方法有影线法和单色 或复色渲染法。
影线坡级图
(3) 分布法
• 分布法是地形的另一种直观表示法,将整 个地形的高程划分成间距相等的几个等级, 并用单色加以渲染,各高度等级的色度随 着高程从低到高的变化也逐渐由浅变深。 地形分布图主要用于表示基地范围内地形 变化的程度、地形的分布和走向。
南太湖石
北太湖石
太湖石的瘦、皱、漏、透
• 所谓”瘦“,指石体挺拔俊秀,线条明晰。 • 所谓“皱”,即指石体表面有凹凸,高低不平。 • 所谓“漏”,即指石体内部布满孔穴,孔孔相 套,密密麻麻。 • 所谓“透”,即指石体纹理纵横贯通,十分剔 透。 • 总之一句话,就是嶙峋,绚丽,玲珑剔透。 •
其他地区的太湖石色泽以灰色居多,虽不具有玲珑剔透的特点,但 它石体庞大,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造型有的象动物,有的象人千 姿百态,形象逼真。保定市易县就大量出产这种太湖石。
第三章
园林要素表现技法
主要内容:介绍园林地形、植物、山石、水体、人物、 交通工具的常规绘制方法 。
教学目标:为绘制园林设计图、园林效果图等打下良 好基础 。 重要性:地形、植物、山石、水体、人物等都是园林 构成要素,是园林设计表现中最基本的元素。 加强徒 手练习有助于方案构思表达。
学习方法:本章强调徒手铅笔或钢笔绘画,学习本章 内容时应加强平时练习,多收集素材,多临摹优秀作品, 做到线条流畅、定型准确。
地形
• 地形就是地表的外观。地形是园林中诸要素 的基底和依托,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
“山”的崇拜. • 昆仑山—天帝在地上的都城.地上周穆王和仙人首领(西王 母)宴聚场所。 • 泰山—天地之间沟通的场所。 • “园冶”惟山林最胜,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 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地形轮廓线
在地形剖面图中除需要表示地形剖断线外, 有时还需要表示地形剖断面后没有剖切到但又 可见的内容,可见地形用地形轮廓线表示。 (一般用于复杂地形的剖断面)
地形轮廓线
用虚线表示 垂直于剖切 位置线的地 形等高线的 切线,将其 向下延长与 等距平行线 组中相应的 平行线相交, 所得交点的 连线即为地 形轮廓线。
(4) 高程标注法
当需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的地形点时, 可用十字或圆点标记这些点,并在标记旁 注上该点到参照面的高程,这种地形表示 法称为高程标注法。
高程标注法适用于标注建筑物的转角、墙体和 坡面等顶面和底面的高程,以及地形图中最高和 最低等特殊点的高程。因此,场地平整、场地规 划等施工图中常用高程标注法。
功能二:空间组织
用石景组织空间, 结合障景、对景、背景、框景、 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 北京的圆明园局部、苏州拙政 园局部、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灵 活运用石景将园子进行空间组 织,形成丰富多彩的景区。
功能三:点缀陪衬
从南到北的: 闽南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北 方园林、都有大量使用。 小中见大。
功能四:驳岸、花台
名峰赏析
• 玉玲珑——为宋艮岳遗石, 上海豫园玉华堂前 • 高3.3米,玲珑剔透,亭亭 玉立,石呈青黝色, • 形似一支生长千年的灵芝。 • 此石有孔洞72个,
• 极富秀、润、透、漏之美, 孔多蜂巢,可呈现“百孔 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
名峰赏析
• 冠云峰——位于 苏州留园内,高 6.5米,传为北宋 花石纲遗物,兼 有“瘦、透、漏、 皱”之美,是苏 州最大的观赏独 峰,以高居群峰 之冠,故名冠云 峰,意指此峰之 高峻。
• 地形的利用及改造,将影响园林的形式、 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也影响空间的审美 特性、植物分布、给排水和园林小气候等 因素。 • 地形包括平地、坡地、山丘、丘陵、山峦、 山峰、凹地、谷地、坞、坪及假山等类型。
自然天成的地形
自然天成的地形
丘陵地形
平地
缓坡地形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 景
中坡地形
瘦
透
江南四大名峰
• • • • 冠云峰——苏州留园 玉玲珑——上海豫园 绉云峰——杭州曲院风荷 瑞云峰——苏州第十中学
名峰赏析
• 瑞云峰——现置苏州第 十中学,原苏州织造署 遗址。 • 由两块巨型太湖石叠置, 峰高5.12米,宽3.25米, 厚1.3米。上为嵌空石 峰,下是磐石底座,峰 座相配,宛若天成。 • 远看,如饿狮捕食;谛 视正面,此通于彼,彼 通于此,曲折妍妙,涡 洞相套,褶皱相叠,透 漏玲珑。中有夜光故名 “瑞云峰”。
石
• 景无石不秀 • 水无石不清 • 山无石不奇 • 室无石不雅
二、用石分类
• 用石分类:
–湖石 –黄石 –剑石、笋石类 –英石类 –灵璧石 –宣石类 –其他 (木变石 、钟乳 石、上水石 等)
• 美学标准:
–一是造型与轮廓 –二是质感与色泽 –三是肌理与脉络 –四是尺度比例与体量。
太湖石
• 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使用最多的石类,常用作特置石峰, 以体现秀奇险怪之势。 • 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 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yuán)山和禹期山 最为著名。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 坚硬、浸润不枯。 • 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由于地质的变动,形成断层,块 石,经水长期冲击,浸泡和腐蚀使块块石头出现形状不 同,大小各异的溶洞,孔穴,形成了别致的造型。
地形剖面图
• 作地形剖面图先根据选定的比例结合地形 平面作出地形剖断线,然后绘出地形轮廓 线,并加以表现,便可得到较完整的地形 剖面图。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地形剖断线和 轮廓线的作法。
地形剖断线的作法
• ①在描图纸上按比例画出间距等于地形等 高距的平行线组;
• ②将其覆盖到地形平面图上,使平行线组 与剖切位置线相吻合; • ③用丁字尺和三角板作出等高线与剖切位 置线的交点 • ④再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并加 粗加深即得地形剖断线。
坡级法
①首先定出坡度等级。
②即根据拟定的坡度值范围,用坡度公式α=(h/L)×100%, 算出临界平距L5%、L10%和L20%,划分出等高线平距范围。
③然后,用硬纸片做的标有临界平距的坡度尺或者用直尺去 量找相邻等高线问的所有临界平距位置,量找时,应尽量保 证坡度尺或直尺与两根相邻等高线相垂直,当遇到间曲线中 用虚线表示的等高距减半的等高线)时,临界平距要相应地减 半。
对于小型水体和大水体的小局部,以 及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 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 利用山石作花台养殖牡丹、芍药和其 他观赏植物,并用花台来组织浏览路 线。 在坡度较陡的土山坡地常散置山石以 护坡。 在坡度更陡的山上往往开辟成自然式 的台地,在山的内侧所形成的垂直土 面多采用土石作挡土墙。 在规整的建筑范围中创造自然、疏密 的变化。 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常有运用。
扬州个园:春山-石笋+竹-如雨后春笋
春山宜游 用了形状如竹笋的特点。
英石
原产广东英德而得名。 是一种风化石,岭南园林中 常用这种山石掇山,也常见 于几案石品。 为石灰石,锋棱突兀, 质坚而脆,用手指弹扣有较 响的共鸣,有淡青、灰黑、 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 以黑者为贵。 。 大块者可作园林假山 的构材,或单块竖立或平卧 成景。小块而峭峻者常被用 以组合制作山水盆景。
(1) 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是以某个参照水平面为依据, 用一系列等距离假想的水平面切割地形后 所获得的交线的水平正投影(标高投影)图表 示地形的方法。
地形等高线法示意
等高线法的几个术语
• 等高距:两相邻等高线切面(L)之间的垂直距离h. • 等高线平距:水平投影图中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与 所选位置有关,是个变值。 (地形等高线图上只有标注比例尺和等高距后才能解释地形)
黄石
材质:是一种带有橙黄色的细沙岩。 产地:产地很多,江南一带,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最为著名。苏州、常 州、镇江等地皆有所产。 特点:常为墩形,形体顽夯、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于垂直,雄浑沉实。 质地非常坚硬,要想敲开它最好沿着纹理进行。 应用: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使用的一种山石,用作独立石峰,其形态不 如湖石,而作为叠山石时,则能产生较强烈的投影效果,所以在园林叠石 堆山造景中,黄石大多作为假山的堆叠材料。 小知识: 江南名园中黄石假山佳品:常熟燕园燕谷、上海豫园的大 假山、苏州耦园的假山、扬州个园的秋山
土山平立面及剖面
下节课准备材料
内容:地形模型制作 通过模型制作,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在此基础上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基本技能。
准备材料: kt版(a3)、吹塑板或kt版(5mm*450*900)5张、u胶、 双面胶、砂纸、剪刀、美工刀、铅笔、签字笔 作业要求: 1、统一制作在A3kt板上; 2、分小组完成(4人一组)
陡坡地形
假山
地形的骨架作用
园林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都是以地形为依托
认识地形
地面高度的计算
珠穆朗玛峰Βιβλιοθήκη 说说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青藏高 原
海平面
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
陡崖
悬崖
峡谷
地形的平面表现方法
地形的平面表示主要采用图示和标注的方法。等高线法 是地形最基本的图示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获得地形的 其他直观表示法。标注法则主要用来标注地形上某些特殊 点的高程。 • (1) 等高线法 • (2) 坡级法 • (3) 分布法 • (4) 高程标注法
• 首曲线与计曲线:一般的地形图中只用两种等高线,一种是基本
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常用细实线表示;另一种是每隔4根首曲 线加粗一根并注上高程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 间曲线:按二分之一固定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用长虚线表示。 • 有时为了避免混淆,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设计等高线用实线。
山脊、山谷地形的表现
常熟燕园燕谷
常熟燕园,取材常熟虞山黄石,以常熟虞山奇景为蓝本, “燕谷”洞中,池水清澈,酷似真山幽谷。
影线坡级图
(3) 分布法
• 分布法是地形的另一种直观表示法,将整 个地形的高程划分成间距相等的几个等级, 并用单色加以渲染,各高度等级的色度随 着高程从低到高的变化也逐渐由浅变深。 地形分布图主要用于表示基地范围内地形 变化的程度、地形的分布和走向。
南太湖石
北太湖石
太湖石的瘦、皱、漏、透
• 所谓”瘦“,指石体挺拔俊秀,线条明晰。 • 所谓“皱”,即指石体表面有凹凸,高低不平。 • 所谓“漏”,即指石体内部布满孔穴,孔孔相 套,密密麻麻。 • 所谓“透”,即指石体纹理纵横贯通,十分剔 透。 • 总之一句话,就是嶙峋,绚丽,玲珑剔透。 •
其他地区的太湖石色泽以灰色居多,虽不具有玲珑剔透的特点,但 它石体庞大,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造型有的象动物,有的象人千 姿百态,形象逼真。保定市易县就大量出产这种太湖石。
第三章
园林要素表现技法
主要内容:介绍园林地形、植物、山石、水体、人物、 交通工具的常规绘制方法 。
教学目标:为绘制园林设计图、园林效果图等打下良 好基础 。 重要性:地形、植物、山石、水体、人物等都是园林 构成要素,是园林设计表现中最基本的元素。 加强徒 手练习有助于方案构思表达。
学习方法:本章强调徒手铅笔或钢笔绘画,学习本章 内容时应加强平时练习,多收集素材,多临摹优秀作品, 做到线条流畅、定型准确。
地形
• 地形就是地表的外观。地形是园林中诸要素 的基底和依托,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
“山”的崇拜. • 昆仑山—天帝在地上的都城.地上周穆王和仙人首领(西王 母)宴聚场所。 • 泰山—天地之间沟通的场所。 • “园冶”惟山林最胜,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 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地形轮廓线
在地形剖面图中除需要表示地形剖断线外, 有时还需要表示地形剖断面后没有剖切到但又 可见的内容,可见地形用地形轮廓线表示。 (一般用于复杂地形的剖断面)
地形轮廓线
用虚线表示 垂直于剖切 位置线的地 形等高线的 切线,将其 向下延长与 等距平行线 组中相应的 平行线相交, 所得交点的 连线即为地 形轮廓线。
(4) 高程标注法
当需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的地形点时, 可用十字或圆点标记这些点,并在标记旁 注上该点到参照面的高程,这种地形表示 法称为高程标注法。
高程标注法适用于标注建筑物的转角、墙体和 坡面等顶面和底面的高程,以及地形图中最高和 最低等特殊点的高程。因此,场地平整、场地规 划等施工图中常用高程标注法。
功能二:空间组织
用石景组织空间, 结合障景、对景、背景、框景、 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 北京的圆明园局部、苏州拙政 园局部、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灵 活运用石景将园子进行空间组 织,形成丰富多彩的景区。
功能三:点缀陪衬
从南到北的: 闽南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北 方园林、都有大量使用。 小中见大。
功能四:驳岸、花台
名峰赏析
• 玉玲珑——为宋艮岳遗石, 上海豫园玉华堂前 • 高3.3米,玲珑剔透,亭亭 玉立,石呈青黝色, • 形似一支生长千年的灵芝。 • 此石有孔洞72个,
• 极富秀、润、透、漏之美, 孔多蜂巢,可呈现“百孔 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
名峰赏析
• 冠云峰——位于 苏州留园内,高 6.5米,传为北宋 花石纲遗物,兼 有“瘦、透、漏、 皱”之美,是苏 州最大的观赏独 峰,以高居群峰 之冠,故名冠云 峰,意指此峰之 高峻。
• 地形的利用及改造,将影响园林的形式、 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也影响空间的审美 特性、植物分布、给排水和园林小气候等 因素。 • 地形包括平地、坡地、山丘、丘陵、山峦、 山峰、凹地、谷地、坞、坪及假山等类型。
自然天成的地形
自然天成的地形
丘陵地形
平地
缓坡地形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 景
中坡地形
瘦
透
江南四大名峰
• • • • 冠云峰——苏州留园 玉玲珑——上海豫园 绉云峰——杭州曲院风荷 瑞云峰——苏州第十中学
名峰赏析
• 瑞云峰——现置苏州第 十中学,原苏州织造署 遗址。 • 由两块巨型太湖石叠置, 峰高5.12米,宽3.25米, 厚1.3米。上为嵌空石 峰,下是磐石底座,峰 座相配,宛若天成。 • 远看,如饿狮捕食;谛 视正面,此通于彼,彼 通于此,曲折妍妙,涡 洞相套,褶皱相叠,透 漏玲珑。中有夜光故名 “瑞云峰”。
石
• 景无石不秀 • 水无石不清 • 山无石不奇 • 室无石不雅
二、用石分类
• 用石分类:
–湖石 –黄石 –剑石、笋石类 –英石类 –灵璧石 –宣石类 –其他 (木变石 、钟乳 石、上水石 等)
• 美学标准:
–一是造型与轮廓 –二是质感与色泽 –三是肌理与脉络 –四是尺度比例与体量。
太湖石
• 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使用最多的石类,常用作特置石峰, 以体现秀奇险怪之势。 • 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 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yuán)山和禹期山 最为著名。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 坚硬、浸润不枯。 • 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由于地质的变动,形成断层,块 石,经水长期冲击,浸泡和腐蚀使块块石头出现形状不 同,大小各异的溶洞,孔穴,形成了别致的造型。
地形剖面图
• 作地形剖面图先根据选定的比例结合地形 平面作出地形剖断线,然后绘出地形轮廓 线,并加以表现,便可得到较完整的地形 剖面图。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地形剖断线和 轮廓线的作法。
地形剖断线的作法
• ①在描图纸上按比例画出间距等于地形等 高距的平行线组;
• ②将其覆盖到地形平面图上,使平行线组 与剖切位置线相吻合; • ③用丁字尺和三角板作出等高线与剖切位 置线的交点 • ④再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并加 粗加深即得地形剖断线。
坡级法
①首先定出坡度等级。
②即根据拟定的坡度值范围,用坡度公式α=(h/L)×100%, 算出临界平距L5%、L10%和L20%,划分出等高线平距范围。
③然后,用硬纸片做的标有临界平距的坡度尺或者用直尺去 量找相邻等高线问的所有临界平距位置,量找时,应尽量保 证坡度尺或直尺与两根相邻等高线相垂直,当遇到间曲线中 用虚线表示的等高距减半的等高线)时,临界平距要相应地减 半。
对于小型水体和大水体的小局部,以 及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 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 利用山石作花台养殖牡丹、芍药和其 他观赏植物,并用花台来组织浏览路 线。 在坡度较陡的土山坡地常散置山石以 护坡。 在坡度更陡的山上往往开辟成自然式 的台地,在山的内侧所形成的垂直土 面多采用土石作挡土墙。 在规整的建筑范围中创造自然、疏密 的变化。 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常有运用。
扬州个园:春山-石笋+竹-如雨后春笋
春山宜游 用了形状如竹笋的特点。
英石
原产广东英德而得名。 是一种风化石,岭南园林中 常用这种山石掇山,也常见 于几案石品。 为石灰石,锋棱突兀, 质坚而脆,用手指弹扣有较 响的共鸣,有淡青、灰黑、 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 以黑者为贵。 。 大块者可作园林假山 的构材,或单块竖立或平卧 成景。小块而峭峻者常被用 以组合制作山水盆景。
(1) 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是以某个参照水平面为依据, 用一系列等距离假想的水平面切割地形后 所获得的交线的水平正投影(标高投影)图表 示地形的方法。
地形等高线法示意
等高线法的几个术语
• 等高距:两相邻等高线切面(L)之间的垂直距离h. • 等高线平距:水平投影图中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与 所选位置有关,是个变值。 (地形等高线图上只有标注比例尺和等高距后才能解释地形)
黄石
材质:是一种带有橙黄色的细沙岩。 产地:产地很多,江南一带,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最为著名。苏州、常 州、镇江等地皆有所产。 特点:常为墩形,形体顽夯、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于垂直,雄浑沉实。 质地非常坚硬,要想敲开它最好沿着纹理进行。 应用: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使用的一种山石,用作独立石峰,其形态不 如湖石,而作为叠山石时,则能产生较强烈的投影效果,所以在园林叠石 堆山造景中,黄石大多作为假山的堆叠材料。 小知识: 江南名园中黄石假山佳品:常熟燕园燕谷、上海豫园的大 假山、苏州耦园的假山、扬州个园的秋山
土山平立面及剖面
下节课准备材料
内容:地形模型制作 通过模型制作,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在此基础上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基本技能。
准备材料: kt版(a3)、吹塑板或kt版(5mm*450*900)5张、u胶、 双面胶、砂纸、剪刀、美工刀、铅笔、签字笔 作业要求: 1、统一制作在A3kt板上; 2、分小组完成(4人一组)
陡坡地形
假山
地形的骨架作用
园林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都是以地形为依托
认识地形
地面高度的计算
珠穆朗玛峰Βιβλιοθήκη 说说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青藏高 原
海平面
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
陡崖
悬崖
峡谷
地形的平面表现方法
地形的平面表示主要采用图示和标注的方法。等高线法 是地形最基本的图示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获得地形的 其他直观表示法。标注法则主要用来标注地形上某些特殊 点的高程。 • (1) 等高线法 • (2) 坡级法 • (3) 分布法 • (4) 高程标注法
• 首曲线与计曲线:一般的地形图中只用两种等高线,一种是基本
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常用细实线表示;另一种是每隔4根首曲 线加粗一根并注上高程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 间曲线:按二分之一固定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用长虚线表示。 • 有时为了避免混淆,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设计等高线用实线。
山脊、山谷地形的表现
常熟燕园燕谷
常熟燕园,取材常熟虞山黄石,以常熟虞山奇景为蓝本, “燕谷”洞中,池水清澈,酷似真山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