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船模细则

合集下载

船模大赛竞赛规则(初始版)

船模大赛竞赛规则(初始版)

船模大赛竞赛规则(初始版)船模大赛竞赛规则1. 任务描述以电动机为动力源,模型船入水后可进行自由行驶,并最终在指定区域到岸。

2. 比赛形式2.1速度类:速度单程速度(现场用绳子拉出起跑线,船身任意位置碰触起跑线开始计时,任意部位碰触水池另一端计时结束)2.2载重类:载重定程(现场用绳子拉出起跑线,船身尾部碰触起跑线开始比赛,任意部位碰触水池另一端比赛结束)2.3 花式类:花式模型(在比赛区域完成花样动作,不拘泥,可随意发挥)2.4 美观类:美观性所有船只均参与评定,西区活动中心展列,路人投票3. 技术要求3.1 必须使用组织方提供的发动机3.2 速度类比赛船只船尺寸不限3.3 载重类比赛船只必须使用所发木板或泡沫板3.4 船模形状外观不限,但鉴于有美观性评比,希望各队船模外观越漂亮越好3.5 所需其他材料可自行购置4. 比赛时间开学第一个周末5. 比赛地点图书馆前水池中6. 比赛次数6.1在比赛时间中试行次数不限,参赛人员在试行前可以声明该次航行为试行,声明试行后的成绩无效6.2 速度类有两次正式比赛机会,取小时间6.3 其余类型正式声明比赛后只有一次机会7. 成绩评定7.1速度类:用时最短者获胜7.2载重类:总重量最大且比赛过程中不出故障者或胜7.3花式类:评委及观众评定,奇葩者获胜7.4美观类:路人评定,美观、漂亮者获胜8.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该轮总成绩判为0 分8.1 三次点名不到者8.2 模型在水中解体或脱落零部件者8.3 修改或更换模型主要部件未经审核者8.4 参赛人员在比赛时违反规定者8.5 声明弃权者9. 材料:三合板X1(1m2)、泡沫板(1m2)X1、铁丝(2m)、导线(2m)、发动机X2、螺旋桨X2、(木板粘合剂)说明:1、各参赛队于领取材料后2周内提交制作方案,附草图2、每队交押金50元,赛后返还(不提交作品者不予以返还)3、各队于制作过程中需每十天向主办方提供进展情况,将照片发到邮箱即可。

学校船模细则

学校船模细则

船模评分细则
一、船模制作部分共计50分(其中部件制作47分,整体外观3分)。

1、外观分:各部件组装正确、规整、协调,计3分;部件组装正确、规整,计2分;部件组装正确,计1分;其余不计分。

2、粘贴分:在粘贴零件时要求每个零件的大体位置和方向都要对(可以转动的部件及部件组合除外),船模外观部件共计94个,每组装对一个部件计0.5分(位置、方向等没有大的错误)。

二、船模航行部分共计100分(其中以航向分100为名次排列依据,航向分相同时,以时间短的名次排前)
1、比赛中每位参赛选手有二次试航的机会,取二轮中的最好成绩为该选手最终成绩。

2、航向分由三名裁判协商判分(船在航行时靠岸位置的分数);计时由三位裁判员独立计时取中间值为航行时间。

三、以下情况该轮不计分
1、船在水中打转者;
2、船在航行中掉零件者;
3、船在航行中停航者;
4、不管什么原因船未与比赛水池接触者;
5、船启航后再用手触摸船者。

四、以下情况取消比赛资格
1、私自调换模型船者;
2、自带部件(零件)者;
3、比赛10分钟,三次点名不到者;
4、不服从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管理者。

五、其他
1、比赛中发生的偶然事件由裁判员共同协商处理;
2、参赛选手对成绩或排名有异议的,在比赛完成后10分钟内向组委会提出;。

船模、航模比赛细则

船模、航模比赛细则

船模、航模比赛细则一、弹射飞机比赛一、拼装资格赛1、中小学组拼装时间均为30分钟,凡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装的,均有资格参赛,未能完成的,取消比赛资格。

拼装完成时间不作成绩。

2、现场完成的航模作为正式比赛模型,选手拼装完成后坐在原位,举手示意裁判进行编号,不可擅自离开拼装赛场。

未经编号的模型不得参赛。

二、留空时间比赛1、参赛选手检录三次未到,作自动放弃处理。

比赛所用航模须经裁判检查,如发现编号不符或为自带航模的,取消比赛资格。

2、比赛前、中,飞机遭人为或外界因素破损,以致不能参赛,后果自负,不得借用他人模型参赛,并作零分处理。

3、比赛前不安排试飞。

4、选手站在放送点放飞航模,放送方向自选。

5、听裁判口令:“预备。

放”,选手方可放飞航模,否则成绩无效。

6、计时方法,以航模离手时开始计时,到机身任何一点落地为止。

如果飞机着陆在树枝或房顶等,则以此为落点;如果飞机在空中破裂,则以机身落地为准;如果飞机飞出场外,则以看不见为准计时。

7、每位选手有2次比赛机会,取最好成绩为最后成绩。

二、橡筋直升机承重飞行竞赛一、比赛模型自带航模作为比赛模型,赛前必须经过组委会检验、编号,未经编号的模型不得参赛。

除螺旋浆与杆身不得更改,其余均可根据需要进行改装。

二、承重飞行比赛1、参赛选手检录三次未到,作自动放弃处理。

比赛所用航模须经裁判检查,如发现编号不符或为自带航模的,取消比赛资格。

2、比赛前、中,飞机遭人为或外界因素破损,以致不能参赛,后果自负,不得借用他人模型参赛,并作零分处理。

3、比赛前不安排试飞。

4、选手站在放送点放飞航模。

5、听裁判口令:“预备。

放”,选手方可放飞航模,否则成绩无效。

6、在离地面5米处作标高,以橡筋直升机承重飞跃标高线(以尾部超越标高线为准),凡是飞过标高线的,承重克数大者成绩排列在前。

承重竞赛时,现场有裁判组提供承重物。

承重物标准为2克、2.5克、3克、3.5克、5克、7克、10克,请选手自选一个重量参赛,比赛不安排试飞。

航模竞赛规则

航模竞赛规则

总则一、参赛队规定1.参赛学生按赛程安排佩戴本人参赛证件,按照裁判指挥进入赛场进行比赛。

赛后按裁判要求确认自己的参赛成绩并在签名栏签名,完成签名后要立即离开竞赛场地与教练汇合。

2.参赛学生在竞赛结束前未及时到达比赛场地报到的,按弃赛处理。

不按规定佩戴参赛证件、证件或模型与本人身份不符,将被取消该轮成绩或竞赛资格。

3.竞赛场地只允许裁判、工作人员、当轮比赛的参赛学生和助手或裁判允许的待赛学生进入,未经裁判允许,任何人均不得擅自进入竞赛场地。

4.如对竞赛场地有异议,如船模竞赛场地水面有杂物,运动员可在赛前提请工作人员清理。

竞赛开始后,任何人不得再因此提出异议。

二、模型器材规定1.竞赛所用模型、零部件及电池均为竞赛活动确定的器材,非规定器材不得参赛。

2.所有模型都必须经过注册(由裁判编上本人参赛编号等信息,集体项目按队编号)方能参加竞赛活动,未注册的模型或模型编号与本人不符的比赛成绩无效;已注册的模型或遥控器禁止借给他人参赛,每名遥控项目学生可在赛前注册多台遥控车模型。

3.裁判可随时抽查参赛模型,发现不合格模型、使用他人模型或拒绝接受模型检查的行为,该名参赛学生该轮比赛成绩无效。

三、无线电管理1.赛场及周边为无线电管理区,管理区内所有人员需服从裁判员管理。

2.所有遥控项目均须使用2.4G 遥控设备。

四、运动员检录1.所有项目赛前二十分钟内在赛场进行两次检录,两次检录不到者按自行弃权处理。

2.检录后,运动员及竞赛模型不得离开赛场。

五、模型器材检验1.裁判员自检录开始直至赛后,均有权对模型进行检验或复检,模型检验不合格者,不能参赛或取消该轮竞赛成绩。

2.竞赛模型及模型编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私自更改、转借模型或模型编号。

模型试航组委会在赛前安排模型试航,并预先公布试航场地和时间。

常规赛规则(航模)一、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特技(P3A-1)1.定义:以电动机为动力,由运动员在地面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各舵面以改变飞行姿态,方向和高度而进行特技飞行,螺旋桨前置的固定翼模型飞机。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2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2

云岩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航海模型竞赛规则(3-26修改)一、比赛项目1.1航海模型个人项目(1)“杭州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模型制作赛、航向赛(2)“强弩号”明轮拼装模型制作赛、航向赛(3)“奋进号”训练帆船拼装模型制作赛、航向赛(4)“梦想号”航空母舰模型制作赛、航向赛(5)“银河战士”空气动力快艇拼装模型制作航向赛(6)“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环游赛(7)“极光号”遥控双体快艇模型追逐赛1.2航海模型集体项目(8)“自由号”遥控艇模型水上足球赛二、总则2.1每名运动员最多限报三项参赛:在第1至9项中最多限报两项,另可在兼项项目中选择一项。

比赛时,如遇竞赛项目有时间冲突,运动员需按赛程安排自主取舍、择项参赛。

参加第1至5项制作赛的运动员,可在对应的航向赛或第8项中任选一项。

第3项只设小学男子组和小学女子组,创意制作、航向赛分别进行成绩统计。

遥控个人项目与遥控集体项目之间可以兼项;遥控个人项目之间、遥控集体项目之间不能兼项。

2.2 测试:参加遥控赛的运动员,均须参加模型制作水平测试,测试合格方可参赛。

测试项目由组委会选定为“杭州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模型制作。

测试执行制作赛规定,并与制作赛同时进行。

2.3比赛场地:制作赛在室内场地进行,每名运动员配备桌椅、比赛模型套材等。

航行赛使用专用水池,航行赛的场地尺寸、布标位置、航行路线、运动员操纵区等见场地图。

如遇场地内有杂物,运动员可在赛前提请工作人员清理,比赛开始后任何人不得再因此提出异议。

运动员需爱护赛场环境,如造成污损应予赔偿。

严禁携带与比赛有关的任何物品进入赛场,违者视为作弊。

严禁携带危险品进入各赛场。

参赛模型须安全、环保、无公害,且不得加装或使用声、光、电、液体以及可能含有安全隐患的装置。

裁判人员、参赛运动员、工作人员凭证进入赛场,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2.4比赛器材:全部竞赛须用组委会指定器材,第11、12项除外,但必须保证安全、环保。

校团委活动船模策划书

校团委活动船模策划书

校团委活动船模策划书一、比赛介绍(一)比赛分类:本次船模设计大赛分为“创意造型组”、“快艇竞速组”和“任务挑战组”三类。

1)创意造型组:此组竞赛主要从船模的创新型、外观、用材、制作工艺性等方面对参赛船模进行评估。

“创意造型组”比赛包括学生投票、专家评分和船模下水测试三部分。

其中学生投票占总成绩60%,专家评委评分占总成绩20%,船模下水测试成绩占总成绩20%。

(总分100分)2)快艇竞速组:此组竞赛主要从船模的水中航行性能,包括航速、航向准确性等方面对参赛船模进行评估。

“快艇竞速组”比赛包括船模竞速和创新评比两部分(速度占80%,创新占20%)。

竞速部分,船模每船一道,按要求完成指定行道的航行(航道长20~30米),比赛三次,取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按所用时间排名(第一名得分80分,以此每向后推减5分)。

创新评比部分,由专家评委根据船模的创新型、用材和制作工艺对船模进行打分。

3) 任务挑战组:此组竞赛主要通过船模在负载情况下航行,考察参赛船模的负载能力和航行稳定性。

“任务挑战组”比赛包括船模搬运重物航行和创新评比两部分(搬运占80%,创新占20%)。

搬运重物航行部分,船模每船一道,3分钟内按要求从航道一端向另一端搬运重物(重物为装有2/3瓶水的矿泉水瓶), 根据搬运重物的重量排名(第一名记分80分,以此每后一名比前一名减5分)。

创新评比部分,由专家评委根据船模创新型、用材和制作工艺对船模进行打分。

(二)比赛流程1)首先进行“创意造型组”比赛。

●比赛日第一天上午进行“创意造型组”船模和作品展板在青春广场上展览,以同学投票的方式进行评比。

票数最多者记60分,以此票数少于前者的减5分。

●第一天下午进行“创意造型组”专家评分和下水测试。

专家直接给定总分20分进行评分,下水部分要求要能在水上稳定漂浮,否则该部分为0分并取消评奖资格。

2)然后进行“快艇竞速组”比赛。

●比赛日当天下午进行“快艇竞速组”船模水中航行竞速比赛,●然后,进行“快艇竞速组”船模的创新评比。

船模竞赛实施方案

船模竞赛实施方案

船模竞赛实施方案一、竞赛背景船模竞赛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的航模运动,其举办旨在促进模型船舶制作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增强参赛选手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精神,同时也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技艺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船模竞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为广大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环境。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1. 竞赛时间:本次船模竞赛定于2022年5月20日上午8:00在XX 湖举行。

2. 竞赛地点:XX湖位于市区中心,水域宽阔,水质清澈,是举办船模竞赛的理想场地。

三、竞赛项目1. 静态展示:参赛选手需准备自己制作的船模进行静态展示,评委将对船模的外观、细节、工艺等进行评分。

2. 动态比赛:参赛选手将操控船模进行比赛,包括速度赛、操控赛等项目。

四、竞赛规则1. 参赛资格:凡对船模制作和操控有浓厚兴趣的个人均可报名参加。

2. 参赛作品:参赛选手需自行制作船模,船模的材料、尺寸、外观等不限制,但需符合安全规范。

3. 评分标准:静态展示将根据船模的外观、细节、工艺等进行评分,动态比赛将根据船模的速度、操控等项目进行评分。

4. 竞赛奖项:将设立最佳静态展示奖、最佳操控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五、竞赛安全1. 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需遵守组织者的安排和要求,严禁违反比赛规则及安全规定。

2. 参赛选手需自觉维护比赛秩序,保证比赛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3. 比赛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组织者将及时进行处理,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六、竞赛宣传1. 本次船模竞赛将通过各大航模论坛、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航模爱好者参与。

2. 组织者将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物料,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提高竞赛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七、竞赛组织1. 组织者将成立竞赛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协调和执行工作。

2. 竞赛组委会将组织专业的评委团队,确保竞赛评选的公正、公平。

八、竞赛服务1. 竞赛现场将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和观众席,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的便利性。

航海模型规则

航海模型规则
组委会有权根据大赛日程、气象、社会管理等事件,调整竞赛时间、场地和竞 赛轮次数,直至取消竞赛。 第六条 争议与仲裁 如竞赛中出现争议,只能由领队向项目裁判长书面提出申诉。 第七条 处罚
对竞赛中的违规行为,将给予警告、扣分、取消竞赛成绩、取消竞赛资格的处 罚;对竞赛中任何形式; 严重违规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或个人,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取消竞赛成 绩、取消竞赛资格、通报批评、禁赛的处罚。
第十条 无线电管理 1、赛场及周边为无线电管理区,管理区内所有人员需服从裁判员管理。 2、所有遥控项目必须使用2.4G遥控设备。 第十一条 运动员检录 1、所有项目赛前二十分钟内在赛场进行两次检录,两次检录不到者按自行弃权处 理。 2、检录后,运动员及竞赛模型不得离开赛场。 第十二条模型器材检验 1、裁判员自检录开始直至赛后,均有权对模型进行检验或复检,模型检验不合格 者,不能参赛或取消该轮竞赛成绩。 2、竞赛模型及模型编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私自更改、转借模型或模型编号。 第十三条模型试航 组委会在赛前安排模型试航,并预先公布试航场地和时间。
5、建议用远望号,淮南号,运河漕船,盐城号。
比列航速参照表
船名
船型
实船航速 经 实船航速 模型比 例 比例航速 经济航速 比例航速 最高航速 航行
济航速 最高航速
经济航速 航行时间 最高航速 时间
(米/秒) (秒) (米/秒) (秒)
远望号 淮南号 运河漕船 盐城号
航天测量船 导弹护卫艇
仿古船 导弹护卫舰
⑦成绩:决赛的有效绕标圈数多者成绩列前,圈数相同则超时时间短者名次列前。 若成绩相同,以预赛排名决定名次。
三) 仿真(套材)航行模型舰船mlnl- F4 1、竞赛时间:航行竞赛4分钟。(含准备时间、航行时间、停靠码头时间)。 2、建造规定:运动员需在赛前完成模型外观制作、加装遥控设备及动力改造。竞赛时,模型 船体、甲板、上层建筑等主要零部件应标准、齐全、完好。 3、航行:运动员须在操纵区内操纵模型。模型通过1号门时裁判员开始计时,模型按场地图完 成绕标、倒车、进船坞,实线为前进,虚线为后退。当船首触及终点线或航行竞赛时间到时, 裁判员停止计时,竞赛结束。 4、成绩:竞赛进行两轮,取最佳一轮成绩为最终成绩。得分高者成绩列前,得分相同时间短 者成绩列前,再同则加赛反向航行。未完成航行的模型不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评分细则第二届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评分细则一、创意设计类1、比赛形式新概念海洋航行器创意设计、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的方案介绍和演示。

2、比赛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21B教学楼3、比赛规则3.1 设计要求3.1.1功能原理创新;3.1.2总体布局创新。

3.2比赛方式3.2.1设计方案介绍3.2.2可展示功能的演示4、评分规则根据设计方案介绍和演示,按下列因素和计算公式评分:总分="A+" B+C其中:A为创新性得分,B为可用性得分;C为展示性得分。

每队介绍和答辩质询时间共10分钟,功能演示总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

4.1设计说明应包括:4.1.1设计方案及三视图;4.1.2创新点;4.1.3性能预估及技术发展途径;4.1.4现实及潜在应用。

设计说明文本最多30页(不包括附录)。

应提交电子版设计说明及5分钟的视频(含3维演示动画或试制录像)。

4.2创新性评分(A:60分)在参赛设计方案主要创新点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以下要素评分:4.2.1原理独特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推进、控制等原理)4.2.2布局创新性;(包含但不限于流体、结构、功能等布局)4.2.3方式新颖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下水、应用等方式)4.2.4要素集成性。

(包含但不限于文化、环保、成本等要素)4.3可行性论证评分(B:25分)根据参赛作品可能形成的任务能力与特点(如大载重、高机动、长航时等)及应用前景、可实现性进行综合评分。

4.4展示性评分(C: 15分)实物(指完成部分功能、具备演示能力的参赛作品)或3维动画演示;每个奖项名次按得分多少排序。

二、设计与制作类1、比赛形式参赛者设计和制造小型常规海洋航行器(或模型),要求按作品申报功能进行不超过5分钟的功能展示。

2、比赛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拖曳水池比赛中除非航行器沉底,否则不得人工干预比赛。

3、技术要求动力装置:不得采用火箭式发动机外,鼓励采用除螺旋桨之外的推进器;姿态控制:不做限制,鼓励采用除鳍舵之外的姿态控制方式;控制方式:不做限制,鼓励采用除人工遥控控制之外的控制方式;数据传输:安装数据链路,在地面实时显示航行轨迹。

4、系统使用频率要求系统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频率分配规定,参赛者应在规定时间上报系统使用频率,一经上报不能改变。

现场不能随意开机,届时赛场将备扫频仪和GPS信号监视设备,违例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比赛方式比赛前一天,各参赛队总共有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

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4人。

参赛者进场后在10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

6.评分要点根据航行器航行姿态、穿越限宽门(或避障碍)、动力方式、控制方式、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抗过载结构设计等内容评分,设加分项。

分值包含航行评分、功能评分,系统设计报告作为评分参考。

每个评分项由评委打分取平均值计入总分。

各奖项按分数高低取名次。

满分为107分。

6.1系统设计报告要求参赛者应提供设计报告电子版及5分钟的视频(含试制过程、实验试航等),设计报告文本最多30页(不包括附录)。

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6.1.1设计方案和创新点;6.1.2三视图;6.1.3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6.2航行评分(满分60分)航行分是基础分,只要该航行器能够正常行驶,即可获得此基础分。

6.3功能评分表1. 功能评分分项评分项加分项使用新型推进方式5-10使用新型导航控制方式5-10 装载前视或下视或侧视摄像装置,且可实3-5时下传图像供地面显示具备下潜持续航行能力2-5总体设计新颖2-5加工水平2-5航海文化创意1-5其它功能(每项)1-2注:航海文化创意指航行器、参赛队伍所体现的航海文化内涵,包括但不限于:航行器的独特布局、涂装、符号,参赛队的服装、表演等。

三、舰船模型智能航行1、比赛形式参赛者自行制作、购买半成品组装或商品模型均可,根据航行路线设定模型自动航行竞赛。

2、比赛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济海湾模型总重量:模型自重量和载重量相加的总和,载重量由组委会在规定的规格中随机确定。

模型动力源:在赛前由组委会指定的标准电池。

3、比赛规则模型必须按导引信号要求依次穿过航行路线上每一个光电门,未能穿过的需重新再来,否则,不能开启下一个门的引导信号。

计时从模型离开放航台或出发点开始,至通过最后一个门时结束。

比赛设定为两个轮次,参赛者在每一轮次中的比赛时间为10分钟。

凡在10分钟内按规定航线完成航行的即为成绩有效,否则无成绩。

两轮次比赛可用同一或两艘不同的模型参赛,取最好成绩作为比赛成绩。

比赛前,参赛者的模型交裁判委员会进行检查并记录模型的长度、重量及所用电池等指标。

模型检查后将封存至比赛开始,开赛前由工作人员按竞赛顺序将模型交给参赛者,比赛结束后,模型再交回工作人员。

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附后。

4、比赛规程4.1抽签决定比赛顺序;4.2顺序到比赛选手参赛时,选手应先检查好模型并将电源接通,进入比赛场地,然后将模型放在放航台,等待比赛开始;比赛结束后,选手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取回模型。

5、比赛准备比赛前一天,各参赛队总共有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

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4人。

参赛者进场后在10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

6、评分要点航行成绩以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为第一名,其余类推。

综合成绩由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和模型重量两部分构成,按以下规定扣减分。

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用时最短的模型100分为基数,用时最大的为0分,其它模型用时按两者间百分比记;以航行记录有效成绩中重量最重的模型100分为基数,最轻的重量记为0分,介于两者间的重量按百分比折算为得分;以上两项成绩相加后为参赛者最终成绩,得分最高者为第一名,依此排列。

四、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1、比赛形式参赛者自行制作的模型以济南号导弹驱逐舰和5668箱集装箱船为制作蓝本,要求模型总长不大于150CM。

2、比赛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21B教学楼3、比赛规则3.1对模型大小尺寸不做具体要求,不需要模型能够下水航行,但必须采用环保材料,鼓励用各种废弃材料,变废为宝;3.2比赛形式以展示为主;3.3每学校最多可五支队参加比赛。

4、评分要点对模型制作的几何相似程度、精细程度、仿真与美观度进行评定。

评审组由所有参赛学校选派一名老师作为评审组成员组成,评分采用回避制,评委不得为本校参赛作品评分,否则无效。

参赛作品必须在作品的显著位置标明参赛学校并给作品冠以名称。

5、评分规则总分为100分,包括船舶模型总体设计方案、模型制作的相似程度、现场船模美观的展示。

5.1基本技术要求(20分)参赛队必须提交总图、型线图及表面可见设备构件,考核设计船模及部件图纸的完整、正确性,几何相似度,图纸所反映的学生基本工程素质情况。

5.2模型制作(80分)5.2.1制作工艺流程(10分)主要反映学生研究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

5.2.2模型制作(30分)船体、上层建筑及表面可见设备制作的几何相似度、比例的准确性,构件完整、精细程度,模型制作的难易度。

5.2.3外观美感(40分)对比制作者提供的图纸资料,审核其制作的成果,模型所显示的整体效果及工整程度,漆面色泽及质感效果生动逼真。

五、船模竞速赛1、比赛形式参赛者使用自行制作的水面航行器模型,使用同样型号电机及电池(3伏直流260马达),在规定的航程距离用时最短、航迹最直者视为成绩最好。

比赛形式为模型自主航行。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模型航行。

2、比赛场地哈尔滨工程大学济海湾3、比赛规则3.1对模型大小尺寸不做具体要求,形体不限,但必须为参赛队员自行制作,禁止使用现成的商品模型参赛,必须使用自制的推进器,推进器的传动方式不限;3.2每队有两轮比赛,选其一次成绩排序评奖。

3.3参赛船模被偏离赛道赛船碰撞,可新增一轮参赛;3.4船模载重量500克,组委会要求的标准铁块(约8×4×4cm,船模设计时须留有相应的空间和舱口);3.5赛前参赛队员必须将动力装置(电机)展示给评委,由评委进行技术鉴定;3.6大赛主办方将统一提供电池作为统一能源,不得使用自带电池;竞速的船模在水池载重航行约13m,终点线处有刻度,倘若船头撞在终点线中央,不改变时间。

倘若船头偏离一个刻度,将比赛时间加一秒;两个刻度加两秒;三个刻度以上取消当次成绩。

3.7如比赛受天气等不可抗力影响,比赛场地将移至室内进行;3.8每校最多可五支队参加比赛。

4、比赛规程1、抽签决定比赛顺序;2、顺序到比赛选手参赛时,选手应先检查好模型并将电压接通,进入比赛场地,然后将模型放在放航台,等待比赛开始;比赛结束后,选手在成绩单上签字并取回模型。

5、比赛准备比赛前一天,各参赛队总共有两个小时用于试航熟悉场地。

比赛时各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4人;参赛者进场后在10分钟内完成试航准备。

6、评分要点载重航行,两次航行取最好成绩,采用电子计时,按照时间排列名次。

附1: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说明一、系统跟踪原理通过船舶模型对红外光源的跟踪完成自动导航。

红外信号波长940nm,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圆锥角为90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

红外线光源发送系统由组织方提供,红外线接收端及对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做。

二、船模技术指标1、电源电压不大于12V,由组委会提供,接口为USB2.0标准;2、船模应能通过宽600mm、高400mm的光电门;三、场地技术要求1、顺序通过的两个光电门最大距离为20m,最大转弯角为90度,最大连续行驶距离大于150米;2、水深不小于0.5m;流速0;风速不大于3米/秒。

附2:竞速赛技术要求说明一、船模技术指标1、电源电压为3V,两节5号电池作为电机电源;2、船模应能承载500g重物,并将其稳定固定,不能中途滑脱,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二、场地技术要求1、起点与终点距离约13m,每个刻度宽60cm;2、水深不小于0.5m。

附1: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要求说明一、系统跟踪原理通过船舶模型对红外光源的跟踪完成自动导航。

红外信号波长940nm,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圆锥角为90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

红外线光源发送系统由组织方提供,红外线接收端及对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做。

二、船模技术指标1、电源电压不大于12V,由组委会提供,接口为USB2.0标准;2、船模应能通过宽600mm、高400mm的光电门;三、场地技术要求1、顺序通过的两个光电门最大距离为20m,最大转弯角为90度,最大连续行驶距离大于150米;2、水深不小于0.5m;流速0;风速不大于3米/秒。

附2:竞速赛技术要求说明一、船模技术指标1、电源电压为3V,两节5号电池作为电机电源;2、船模应能承载500g重物,并将其稳定固定,不能中途滑脱,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