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舶阻力船模阻力试验

第13页/共27页
§4-3 几何相似船模组试验
集合相似船模组试验是指几何相似而大小不 等的一系列船模的总称。作用有
1、验证傅汝德假定的正确性 2、确定形状因子 3、研究推进效率中各成分的尺度作用
13
第14页/共27页
一、验证傅汝德假定的正确性
14
第15页/共27页
2、确定形状因子(1+ k )
,在相同 的条件下才 能准确地判 别船型的优 劣。
1、傅汝德表达法比较阻力性能
23
第24页/共27页
24
第25页/共27页
2、泰洛表达法比较阻力性能
由于
表达法只要换算到相同
船长情况下的对应曲线,就可以比较不 同船型的阻力性能。这样在相同的傅汝
德数时的阻力性能的比较,实际上就是 在相同速度下对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比 较。若在设计时船长和速度已知,则在 相应的傅汝德数处绘一垂线,即可得对 应的优良阻力性能船型。
注意:二因次法虽有不足之处,但由于误差 较小,尚能比较准确的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故此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曾被广泛采用 ,现在仍被一些试验池继续采用。
9
第10页/共27页
二、三因次换算法
1、基本思想
1)粘压阻力和摩擦阻力合并为粘性阻力并 与雷诺数有关。 2)兴波阻力与傅汝德数有关。 3)根据船模试验结果,认为粘压阻力系数 与摩擦阻力系数之比是一常数k,则有:
§4-2 船模与实船的阻力换算
一、二因次换算法
1、假定
1)假定船体总阻力可以分为摩擦阻力和剩余阻 力两部分,且摩擦阻力和剩余阻力相互独立。
6
第7页/共27页
2)相当平板假定: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 速度、同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 2、二因次换算关系
船模实训报告

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号:学生:完成日期: 2013年2月6日《告实验报告一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
(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船只阻力实验报告

船只阻力实验报告船只阻力实验报告引言:船只阻力是船舶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了解船只在水中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对于设计船舶的船体形状、推进系统以及预测船只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实验验证,探究船只阻力的影响因素以及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一艘小型船只、一根细长的绳子、一个测量距离的标尺、一个测量时间的计时器以及一块光滑的水面。
2. 实验准备:将船只放置在水面上,确保船只的船体完好无损,并且没有任何杂物附着在船体表面。
将绳子连接在船只的前部,并将其固定在水面边缘。
3. 实验过程:将船只轻轻推入水中,使其开始行驶。
同时,用计时器计时,并记录船只通过标尺所测得的距离。
重复实验多次,每次实验时,可以改变船只的速度或者其他相关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1. 船只速度与阻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船只的速度与阻力呈正相关关系。
当船只的速度增加时,所受到的阻力也相应增加。
这表明船只在水中行驶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才能前进。
2. 船只形状对阻力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还改变了船只的形状,比较了不同形状船只的阻力。
结果显示,船只的形状对阻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船只的船体越光滑、流线型,所受到的阻力越小。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船舶设计中注重减小船体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其他因素对阻力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还尝试了改变水的温度、船只载重等因素对阻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船只阻力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船只的浮力和稳定性。
讨论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船只的速度与阻力成正比,即船只在水中行驶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水的阻力。
2. 船只的形状对阻力有着显著的影响,流线型的船体能够减小阻力,提高船只的速度和效率。
3. 其他因素对船只阻力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船只的浮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船只阻力是船舶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船模阻力

院系工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班级理论与应用力学12级实验课程流体力学实验姓名:梁彦豪指导教师苏炜船模阻力实验报告书目录一、实验摘要 (3)二、实验背景及工程应用 (3)三、实验目的要求 (3)四、实验装置 (3)五、实验原理 (4)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6)七、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6)八、实验原始数据 (10)实验日期:2015年6月12日原创申明:我保证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是本人亲自完成。
签名:一、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测量等比缩小的船模型的航行阻力,再与船模航行速度进行比较以得到船模阻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船模试验结果换算到实船阻力和实船航速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背景及工程应用船舶在水面上航行时,会遭受水的阻力作用。
如何预测船舶在航行时所遭受的阻力?船型和阻力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船舶设计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迄今为止,船模阻力实验是确定船舶阻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根据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研究船舶阻力问题有很大进展,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船舶阻力的理论计算方法有很大发展。
但是,由于船舶阻力问题比较复杂,在理论计算时常需作某些简化假定,故所得结果与实际到底存在多大差别,需要用船模实验结果进行检验,或进行适当的修正。
综上所述,船模阻力实验是目前研究船舶阻力最基本有效的方法。
三、实验目的要求本教学试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船模阻力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根据船模试验结果换算到实船阻力的基本方法,借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试验研究的工作能力。
根据上述目的,本教学试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测定船模阻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 求出实船阻力(有效功率)与航速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装置图1为我校试验水池简图。
拖车可沿水池两旁的轨道上行走;拖车上装置有控制、驱动系统及有关测量仪器,并载若干名试验人员。
图2表示船模与拖车连接的情况,拖曳船模的钢丝通过导轮与阻力仪连接。
图1 图2五、实验原理由船舶阻力理论已知,船舶在航行时遭受的总阻力可分为摩擦阻力、形状阻力和兴波阻力。
船模阻力试验(本科生)

式计算:
K S 1/ 3 C F 105( ) 0.64 103 LWL
式中Ks——船体表面粗糙度,一般可取为 150×10-6 m; C AA :空气阻力系数
C AA
AT 0.001 SS
AT :船舶水线以上主体及上层建筑在中横 剖面上的投影面积(m2); SS :实船湿表面积(m2);
Vm(m/s) …
Fr
RTm (N)
CTm
Rem
CFm
(1+K)
Cr
…
…
Vs (kn) … … …
Fr
Res
CFs
CTs
RTs (KN) PE (hp)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有效马力曲线
实船有效马力曲线 10000 9000 8000 7000
Pe (hp)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0 5.0 10.0 15.0 Vs (kn) 20.0 25.0 系列1
无舭龙骨实船的总阻力系数CTS:
CTS=(1+K)CFS+ CR+△CF+CAA
C FS :实船摩擦阻力系数,按1957年国际船
池会议(ITTC)建议的公式计算; CR :剩余阻力系数,等于船模在对应速度
Vm Vs /
时的剩余阻力系数,
λ:为船模的缩尺比;
C F :实船表面粗糙度附加系数,按下列公
船模阻力试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船模阻力与航
速之间的关系曲线,学会由模型试验结果 推算实船阻力性能的方法,并根据船模阻 力曲线预报实船在指定航速时所需的有效 功率。
二、实验仪器、设备
1、拖车;
大工20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知识考察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由阻力相似定律可知:如果船模和实船能实现全相似,即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则可由船模试验结果直接获得实船的总阻力系
数,实船的总阻力也可精确确定。
但是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
相等的所谓全相似条件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
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船模阻力试验结果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次方法(也称1+K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二、实验后思考题二、实验后思考题
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
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1。
船模阻力试验

1、二因次换算时,摩擦阻力有相当平板公式计 算,模型试验所要解决的是船模的剩余阻力。
2、三因次换算时,摩擦阻力有相当平板公式计 算,模型试验所要解决的是船模的兴波阻力和 形状因子(1+ k )。此法更完善。
48
48
05
PART FIVE
试验报告与数据表达
49
5 试验报告
船模阻力试验目的 船模阻力试验相似准则 船模阻力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船型主尺度 船模阻力试验程序
42
4.1 二因次换算法
换算关系
43
4.1 二因次换算法
不足之处 1)忽略了摩擦阻力和剩余阻力之间的相互影 响,而事实上,两者互相之间由于影响。但 一般认为影响较小,且目前无可靠的计算方 法,所以在工程应用中忽略不计。 2)将摩擦阻力和粘压阻力这两种不同性质的 力合并为剩余阻力,且认为符合傅汝德比较
定律,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
44
4.1 二因次换算法
3)用相当平板的摩擦阻力来代替船体摩擦阻 力,误差是必然存在的。 注意:二因次法虽有不足之处,但由于误差 较小,尚能比较准确的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故此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曾被广泛采用 ,现在仍被一些试验池继续采用。
45
4.2 三因次换算法
基本思想
将实船按照一定的缩尺比,制成几何相似船模 在满足一定试验条件下,在船池中拖曳以测得 船模阻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等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 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5
1 试验目的与意义
船型研究
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
预报实船性能
6
1 试验目的与意义
系列船模阻力试验
研究各种阻力成分试验
7
1 试验目的与意义
船舶阻力第4章船模阻力试验

船模细节的处理
对船模上的细节进行精细处理,如甲板、桅杆、 烟囱等,以模拟实船的实际情况。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设备的校准
对试验所用的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水池的准备
清理水池,保证水质的清澈度和温度的恒定,为试验创造良好的 环境。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 的正常发挥。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01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是用于采集、存储和处理试验数据的系统,其功能和性能 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02
数据采集系统应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试验数据,包括船模的位置、速度、加 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 数据的筛选、去噪和修正等,为 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 数据。
数据分析
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整理后的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船模 的阻力特性。
结果评估与验证
将分析结果与实船数据进行对比 和分析,评估船模阻力试验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4
船模阻力试验的结果与应用
船模阻力试验结果的应用
船舶优化设计
通过船模阻力试验结果,可以对船舶线型、船体结构等进行优化设 计,降低船舶阻力。
船舶性能评估
利用船模阻力试验结果,可以对新造船舶或现有船舶的性能进行评 估,判断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船舶节能减排
基于船模阻力试验结果,可以研究船舶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船舶能效, 降低排放。船模阻力试验的结果Fra bibliotek析阻力系数
通过船模阻力试验,可以获得船舶在各种航速下的阻力系数,进 而分析阻力的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准备及安装要点
船模在拖曳水池中进行阻力实验,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
1.制作船模:船模与实船要求几何相似,并表面光洁,加工误差在一定得范围内。
2.激流:一般应用得激流方法就是在船模首垂线后L/20处,装置直径为1毫米得金属激
流丝。
3.称重:按縮尺比得要求计算喜欢摸得排水量并进行称重,加压载,以满足实验所要求得
型排水量与吃水.
4.安装:船模安装在拖车上,应使其中纵剖面与前进方向一致,拖力作用线位于中纵剖面
内,其作用点在水线面附近得位置上并保持水平。
试验中得进退、纵摇、升沉运动应不受限制。
二、模型参数与实验数据
1,阻力实验相关参数
满载池水状态水线长度:L=3、803m
满载池水状态浸湿面积: S=2、737㎡
模型縮尺比:=40
实验水温: t=淡水20°C
2,满载池水状态船模拖曳阻力实验数据
三、阻力换算二因次法:
淡水20°C,,,,,
数据处理如下表:
四、船模阻力实验曲线(曲线)
1、曲线
2、V S—R S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