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测量技术

公路工程测量技术
定测——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横断面 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
10.2 道路中线测量
道路的主点:道路的起点、交点、转向点、终点等通称为
道路的主点。主点的位置及道路方向在设计时确定。
道路中线测量:就是将已确定的道路中线位置测设于实地
,并用木桩标定之。
任务:测设道路的主点、中桩测设、道路转向角测量以及里
0+075
0+050
0+000
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一)、平行线法
路边桩
1+220
路中心线 1+240
路边桩
1+260
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二)延长线法
10.3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15.3.1 纵断面图的测绘
1. 水准点的布设(基平测量)
(1) 一般在道路沿线每隔1~2km设置一永久性水准点, 作为全线高程的主要控制点,中间每隔300~500m设置一临时 性水准点,作为纵断面水准测量分别附合和施工时引测高程的 依据。
D3
D1
JD 15 D2
(2)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交点的设计坐标测设交点
按导线点的已知坐标和交点的设计坐标,事先算出有关测设 数据,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或距离交会法测设交点,如下图 ,首先计算出A8到JD16之间的距离D,以及夹角β,然后用极坐 标法测设交点D16。
A7
A8
β A9
D
JD16
(3)穿线放线法测设交点
关系加桩:是指路线上的转点(ZD)桩和交点(
JD)桩。
字面朝向道路起点方向
平曲线主点名称及缩写表
名称
交点
转点 圆曲线起点 圆曲线中点 圆曲线终点
公切点 第一缓和曲线起点 第一缓和曲线终点 第二缓和曲线起点 第二缓和曲线终点

公路工程测量方案

公路工程测量方案

公路工程测量方案一、概述二、测量目标1.确定公路工程的地理位置和界限,包括起始点、终止点和里程标志的设置。

2.建立准确的工程纵、横断面,用于设计和施工。

3.确定工程中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4.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土地利用和土地规划。

5.获取施工材料的准确数量和特性,以便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材料。

6.确定工程中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深度,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避免损坏。

三、测量方法1.截面测量:通过利用全站仪和高程仪等仪器,在沿线一定间隔内测量截面平面坐标和高程,绘制准确的截面图。

2.地形测量:采用GPS测量方法,获取工程区域的地形高程,以便后续的边坡设计和施工。

3.地貌测量:运用遥感技术和航测技术,对工程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全面测量,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4.材料量测:采用测量材料的体积和质量的方法,对施工材料进行准确测量。

5.管线测量:通过利用金属探测仪和地下雷达等设备,对地下管线进行准确测量。

四、测量仪器和设备1.全站仪:用于测量线路和平面坐标。

2.高程仪:用于测量点的高程。

3.GPS接收机:用于获取地形和地貌数据。

4.航测仪器:用于获取工程区域的真实地貌信息。

5.金属探测仪和地下雷达:用于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深度。

五、质量控制1.重点检查和校正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2.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工作。

3.对测量结果进行多次验证和比较,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和纠正错误,并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

5.随时与设计和施工团队进行交流和沟通,确保测量数据与工程要求一致。

六、安全措施1.在工地设立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使用防护装备,避免受伤和事故发生。

3.遵守交通规则,在工地附近设置交通警示标志,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

4.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七、数据处理与报告1.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线要点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线要点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线要点总结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线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利用测量仪器和技术对道路工程进行布置和确定的过程。

放线工作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放线的要点总结:一、前期准备:1.了解工程设计:熟悉工程设计方案,包括道路线型、宽度、交叉口位置、净空高度、沟渠和排水设施等各项要求。

2.准备测量仪器:根据工程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平仪、经纬仪等,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二、控制点测量:1.确定控制点:根据设计要求,在工程范围内确定控制点位置,以确定工程的基准线和坐标系统。

2.测量控制点:利用全站仪等仪器对控制点进行测量,包括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等参数的测量。

3.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放线布置:1.确定放线起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道路起点位置,并在地面上标记出来。

2.放线走向: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全站仪或水平仪沿道路走向进行放线,确保道路线型和中线的准确性。

3.放线交点:根据设计要求,在道路交叉口位置进行放线,包括中心线和边线的位置。

4.道路宽度:根据设计要求,测量出道路的宽度,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的位置。

5.标高测量:对道路的高程进行测量,包括起点、终点和各个交叉口的高程标志。

四、放线精度控制:1.控制角度精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放线的角度精度,使得道路线型的设计要求得到满足。

2.控制距离精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放线的距离精度,使得道路的宽度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高程精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放线的高程精度,确保道路的纵向坡度和平面曲线的设计要求得到满足。

五、放线记录和报告:1.记录放线数据:对放线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控制点的坐标、放线走向和标高测量等数据。

2.绘制放线图纸:根据放线记录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放线图纸,包括道路线型、宽度和交叉口位置等信息。

从实习中学到的公路工程测量技巧和方法

从实习中学到的公路工程测量技巧和方法

从实习中学到的公路工程测量技巧和方法2023年,公路建设工程已经成为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

这些公路建设工程中,测量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关键。

在我的实习经历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我从实习中学到的公路工程测量技巧和方法:一、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在道路建设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能够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在我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道路测量,包括如何设置和使用GNSS测量仪器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这些技巧的应用,我们既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又可以提高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二、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工程的测量中。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道路建设工程的各种测量,包括垂直和水平测量,角度测量,以及测量曲线的半径和角度等。

通过这些测量技巧,我们可以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的精确度和合格性。

三、利用地形图和正射影像进行道路测量利用地形图和正射影像进行测量是一种常见且经济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远离城市的道路建设工程。

在我的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形图和正射影像进行道路测量,包括如何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四、应用GIS技术进行测量和地图制作GIS技术是一种利用地图和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的模式。

我们可以将GIS技术应用于道路测量中,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可视化展示。

在我的实习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GIS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包括绘制沿线地形图和道路地图,以及制作需要的数据支持文件。

五、合理选址在道路建设工程中,合理的选址能够极大地影响道路的建设成本和质量。

在我的实习中,我学习了如何进行道路选址,包括如何考虑地形地貌和环境因素,如何考虑地区的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以及如何考虑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和效益。

总结通过我的实习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公路建设工程中测量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中的地形测量方法

公路工程中的地形测量方法

公路工程中的地形测量方法引言:地形测量是公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为公路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地理信息,保障公路施工与运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公路工程中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全站仪法、GPS法和激光雷达法。

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通过使用光学仪器,测量目标点的水平和垂直角度,从而确定其坐标位置。

全站仪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可以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测量。

在公路工程中,全站仪法广泛应用于道路轴线的测量和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物的位置确定。

2. GPS法GPS法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形测量的方法。

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坐标。

与全站仪法相比,GPS法具有无需直接观测目标点的优势,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地形测量。

在公路工程中,GPS法常用于大面积地貌的测量,例如测量公路线路的曲率和坡度,以及各种地貌特征的位置。

3. 激光雷达法激光雷达法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地形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利用激光在地面反射的时间和强度来测量目标点的位置。

激光雷达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测量。

在公路工程中,激光雷达法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等特殊结构的建设,以及公路安全检测中。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形测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

在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地形剖面分析、地形描绘和地形模型构建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地形特征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并为公路设计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5. 应用展望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公路工程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精确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地形测量方法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地形识别和分析、无人机航测等技术的应用将为公路工程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结论:公路工程中的地形测量方法是确保公路设计和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全站仪法、GPS法和激光雷达法是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它们各具特点,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道路测量方法

道路测量方法

一.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1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二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2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a.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道路中线;b.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c.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d.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e.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1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2水准点加密测量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臵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二.施工图审核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图的位臵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三.道路工程测量方法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1测量桩位交接a.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臵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b.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c.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d.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e.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2桩位复测a.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b.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c.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3布设施工控制网a.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b.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c.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d.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e.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4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a.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b.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0mm作为填筑边线;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c.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10~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5路基施工测量a.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5~10m;i.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等的具体位臵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20m;桩上标明极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ii.路基施工期间每月复测一次水准点;iii.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iv.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以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v.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b.填方路段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i.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注明填方高度;ii.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一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方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深度;iii.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再修整坡面;c.挖方路段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挖方宽度计算法,放出路基挖方的开口线;d.路面基层施工测量i.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ii.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iii.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iv.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e.路面面层施工测量i.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必要时,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ii.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路面基层;若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熨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iii.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f.路缘石、边坡施工测量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10m,平曲线上宜为5m;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桩位间距不应大于3m;高程控制桩的间距与上述一致;四.排水工程测量方法1.施工前测量准备1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施工前,要认真研究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进度安排;到现场找到各交点桩、转点桩、里程桩及水准点位臵;2校核中线并测设施工控制桩中线测量时所钉各桩,在施工过程中会丢失或被破坏一部分;为保证中线位臵准确可靠,应根据设计及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并补齐已丢失的桩;在施工时由于中线上各桩要被挖掉,为便于恢复中线和其他附属构筑物的位臵,应在不受施工干扰、引测方便和易于保存桩位处设臵施工控制桩;施工控制桩分中线控制桩和附属构筑物的位臵控制桩两种.3加密控制点为便于施工过程中引测高程,应根据原有水准点,在沿线附近每隔150m增设一个临时水准点;4槽口放线槽口放线就是按设计要求的埋深和土质情况、管径大小等计算出开槽宽度,并在地面上定出槽边线位臵,划出白灰线,以便开挖施工;2.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测量1设臵坡度板及测设中线钉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线设计位臵和管底设计高程;为此,需设臵坡度板;坡度板跨槽设臵,间隔一般为10-20m,编以板号;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把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线投测到坡度板上,用小钉作标记,称作中线钉,以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的平面位臵;2测设坡度钉为了控制沟槽的开挖深度和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高程,还需要在坡度板上测设设计坡度;为此,在坡度横板上设一坡度立板,一侧对齐中线,在竖面上测设一条高程线,其高程与管底设计高程相差一整分米数,称为下反数;在该高程线上横向钉一小钉,称为坡度钉,以控制沟底挖土深度和管子的埋设深度;五.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其内容包括:中心线、高程、横断面图示、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臵与高程;1.质量标准注:N为测站数;六.测量注意事项1.平面控制测量1测量过程中,要做到小心、仔细、认真,做到测量前要先计算,测量过程中要复算,测量完之后,做好复核工作;2在选择测站基点时,要选用已经批复的加密点;仪器要调平并对准导线点位,后视点的棱镜杆气泡要居中,监测点的棱镜杆要立直,误差控制在±5mmm范围内;2.高程控制测量1水准测量,仪器要经常检校,读数时要仔细,测量采用闭合线路或者附和线路,以减小测量误差或出现测量错误;2水准后视点选用已批复的可以使用的加密水准点;测量完之后,先复核,后要与现场仪器测量点位相比较,核对是否有出入;3.仪器管理施测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戴好安全帽;技术室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账;测量队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要技术送检校验;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全站仪稳定性;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施测人员在施工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所用线坠不能臵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做规程作业;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技术擦净,长期储存时尺带涂防锈漆;七.道路测量示意图。

公路工程测量知识点

公路工程测量知识点

公路工程测量知识点公路工程测量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利用测量方法和技术对路线、地形、地貌、地质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记录,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公路工程测量知识点包括测量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内容。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测量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公路工程测量基本原理公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几何测量原理、观测和测量的基本要求、误差理论和测量数据处理等。

1. 几何测量原理:公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几何学的测量原理,包括三角形法则、测量间接定位原理、测量长度原理、测量方位角原理等。

2. 观测和测量的基本要求:公路工程测量要求准确、可靠、经济、快捷,需要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进行有效的观测和测量。

3. 误差理论:公路工程测量中存在各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需要通过误差理论对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数据处理:公路工程测量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纠偏、平差和验证等过程,可通过计算机软件等工具进行辅助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精度。

二、公路工程测量方法公路工程测量方法包括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大类。

1. 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指对公路工程中的平面位置进行测量,主要包括测量距离、角度和方位等指标。

常用的平面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尺度测量法、电子测量法等。

2.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公路工程中的高程位置进行测量,主要包括测量高程、坡度和曲线等指标。

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法、高程测量仪法、高程差测量法等。

三、公路工程测量仪器设备公路工程测量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设备,以达到高效、准确的测量要求。

1. 全站仪:全站仪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具有测量距离、角度和高程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复杂测量任务的需求。

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广泛用于公路工程测量中的位置定位和坐标测量等工作。

道路施工测量个人总结

道路施工测量个人总结

道路施工测量个人总结前言道路施工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测量能够确保道路施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作为一名道路施工测量人员,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对道路施工测量进行个人总结。

了解工程要求在进行道路施工测量之前,首先要对工程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

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勘察报告等相关资料。

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资料,了解道路线形、标高、宽度等具体要求。

只有了解了工程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量。

合理规划测量方案在开展测量工作之前,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

根据路线长度和复杂程度,合理确定测量的桩号密度和控制点位置。

对于直线路段,可以采用等距离布设桩号;对于曲线路段,需要根据曲线半径确定桩号密度,并合理布设控制点。

在制定测量方案时,要考虑到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注意测量精度道路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提高测量精度。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其次,要有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操作失误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对于重要的控制点,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精度。

加强团队合作道路施工测量通常需要多人参与,因此加强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测量过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帮助。

在布设桩号、测量控制点等工作中,要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确保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测量工作。

勤奋学习和积累经验道路施工测量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作为一名道路施工测量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以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班,了解最新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将自己在测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记录和整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结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总结,我对道路施工测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道路施工测量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一、常用计算公式和常用命令1、已知A(X1,Y1)、B(X2,Y2)、C(X3,Y3)三点,求圆心O点坐标(X,Y)。

Y= ((X32+ Y32- X22- Y22)/(2X3-2X2) -(X22+ Y22- X12- Y12)/(2X2-2X1))/((Y1- Y2)/(X2-X1)-(Y2- Y3)/(X3-X2))X=(X22+ Y22-2Y2Y- X12- Y12+2Y1Y)/(2X2-2X1)结论:(X1-X) 2 +(Y1-Y) 2=(X2-X) 2 +(Y2- Y) 2=(X3-X) 2 +(Y3- Y) 22、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求三角形面积S。

D=(A+B+C)/2 S=√(D*(D-A)*(D-B)*(D-C))。

3、已知两条直线方位角和两条直线上任一点坐标,求交点坐标O(X,Y)。

【直线MN,方位角F、N点坐标(X1,Y1);直线HP:方位角E、H点坐标(X2,Y2)】。

交点O坐标:X=(X2*tan E- X1*tan F- Y2+Y1)/(tan E-tan F)Y= X*tan F- X1* tan F+ Y14、已知路基设计标高A、计算填土高程B、上次填土高程或原地面高程(基本为直线)C、路基设计宽度L和边坡坡度为i,标高B到标高C的填土面积S。

S=((2A-B-C)*i+L)*(B-C)5、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L为缓和曲线总长、Z为起算切线方位角(即ZH或HZ点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H或HZ点坐标】A=K-DW=A-A5/(40R2L2) (数学坐标X)E=A3/(6RL)-A7/(336R3L3) (数学坐标Y)X= X1+W cos Z-E sin ZY= Y1+W sin Z+E cos ZC=A-A5/(90R2L2) 【(C为弦长,A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缓曲线弧长,L为缓和曲线全长),由于A5/(90R2L2)此值为微量,可以把C约等于A,得A=C+C5/(90R2L2) 】F"FWJ"=Z+90*A2/(RLπ)为偏角(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F"FWJ":在CASIOfx-480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在CASIOfx-485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为:"FWJ":F)。

6、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Z为起算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Y或YZ点坐标】L=K-D【(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D为起点桩号),弧长另一计算公式:L=Raπ/180 】W=90L/(Rπ)(弦长到切线的偏角)C=2RsinW(弦长)【弧弦差计算公式:L3/(24 R3)】X= X1+C cos (Z+W)Y= Y1+C sin (Z+W)F"FWJ"=Z+2W(所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切线长T=Rtg(a/2)外距E=R(1/ cos(a/2)-1)切曲差D=2T-L7、方位计算:第1象限△X>0和△Y>0,方位角=a第2象限△X<0和△Y>0,方位角=180+a第3象限△X<0,和△Y<0,方位角=a+180第4象限△X>0,和△Y<0,方位角=360+a(右上角为第1象限,方向为逆时针。

CASIO计算器编程序时可以根据△X来判断,△X>0⇒方位角=a+360、△X<0⇒方位角=a+180,在最后加个条件,所计算的方位角>360时,要减去360)8、竖曲线计算公式:曲线长L= aR转角a=i1-i2(i1和i2为纵坡,上坡为正,反之为负)切线长T=Rtg(a/2)外距E=T2/(2R)9、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a前=a后±180+β左(-β右),(当a后<180时,+180;当a后>80时,-180)10、PC-E500计算器常用命令①ENUM:为自动排序(如:RENUM 100,10,20 中,以第一句为100开始,每句递增10,20为原来程序的第一句序号)。

②KILL:删除命令(如要删除E盘下的FY.BAS的程序,则KILL"E:FY.BAS"。

注意:一定要输扩展名(.BAS)。

或进入FY的程序输入K直接删除)。

③各种图形面积计算:ENG(工程学)-->MATH(数学)-->GRAPH(图解)-->FIGURE(图形)-->AREA OF FIGURE(面积计算)。

④ABS绝对值;CUB立方;CUR立方根;ROT x方根;SQR平方根;SQU平方;INPUT"X=";X,为输入X值、USING"###.### ":为打印数值位数(小数点前后都保留3位)。

⑤LOCATE 10,0为打印格式【第1行,第10格(PC—E500计算器中第1行为0,第2行为1】、PRINT "S= ";5为打印显示S的值=5。

⑥50 GOSUB(500)----RETURN(RETURN在500句后)为转移、返回命令,(转移到500句计算后,返回到50句后面)、IF---THEN为条件命令(如果---就----)、GOTO为无条件转移命令。

⑦格式化命令:INIT,如INIT " E:100K"。

11、各种构造物锥坡的计算方法:一般都是按椭圆的形式布置,因此就以椭圆的计算方法进行,方法为:x2/a2+y2/b2=1(a 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x为长半轴的数值坐标,y为短半轴的数值坐标)。

X=a√(1-y2/b2) y=b√(1-x2/a2)。

12、CASIO计算器条件语句我使用:如100~200~300~400和区域间的计算采用条件语句为:K≥100=>K≥200=>K≥300=>K≥400=>T=T(为大于400的):≠>T=A(为300~400的):△≠>T=B(为200~300的):△≠>T=C(为100~200的):△≠>T=T(为小于100的)△在第一个不等于推出符号(≠>)后面不接△其余后面的不等于符号后面都要接反三角形(△)二、路线坐标计算方法1、直线坐标计算:根据提供的坐标和方位角直接套用坐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2、圆曲线的坐标计算:利用ZY点或YZ点的坐标和ZY点或YZ点所在的直线上的方位角套用坐标计算公式计算(第一中的6项)即可。

3、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分二种情况:基本型和非基本型,计算方法如下:判断类型的方法:L=A2/R (A2为缓和曲线的渐变率,R为圆曲线半径,L为缓和曲线全长)如果计算出的缓和曲线全长L与设计上提供的缓和曲线长度L相等,则为基本型,否则为非基本型。

①基本型(如图2):直线或圆曲线接缓和曲线再接圆曲线或直线(即L算=L全长,从ZH点开始)的计算方法:直接利用ZH或HZ点的坐标和ZH或HZ点所在的直线方位角利用缓和曲的计算公式计算坐标即可(方位角须用ZH或HZ点所在的直线方位角,方向为ZH或HZ点所在的直线到圆的方向为准)。

②非基本型(如图2):直线或圆曲线与缓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相接再接圆曲线或直线(即L算≠L全长)的计算方法:当这种情况时,就不能用设计图上提供的ZH(YH)或HZ(HY)的坐标和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进行计算。

则必须计算出ZH(YH)或HZ(HY)的坐标和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再利用计算出的数据计算缓和曲上的坐标。

(缓和曲线的ZH点在小半径的一端,即ZH 点的半径为0,因此计算ZH或HY的坐标和所在直线上的方位须用小半径的数据计算)。

则得:偏角β= L02/2RL(弧度)或β=90*L02/(RLπ),【L为缓和曲线的全长、L0为计算缓和曲线的长度,β1=(1/3)*β(β1为ZH或HZ点所在的角;另一角为β2=(2/3)*β)】;ZH(YH)或HZ(HY)桩号=HY(YH)±(L= A2/R)。

【对于此点的桩号R必须小圆的半径】;弦长C=L0-L05/(90R2L2), L0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L为缓和曲线的全长;弦线方位角J = J2±180±β2(J2为HY到YH点的点切线方位角,弦线切线方位角方向为HY或YH点到ZH或HZ点的直线方向);△X=C*cos J △Y=C*sin J 。

例:如图(1),已知R1=2500,R2=900(左偏曲线),A=450,L=144m,YH:K87+410.039,YH点切线方位角J1=321°52′10.9″;HY:K87+554.039,HY点切线方位角J2=329°01′54″,HY点坐标:X=4377.720 Y=4606.884?则:偏角:β=L/2R=225/2/900=0.125弧度= 7°9′43.1″ZH点桩号:K=87554.039-4502/900=K87+329.039ZH点切线方位角:a=J2-β=321°52′10.9″弦长:C=225-2255/(90*9002*2252)=224.844弦线方位角:J=329°01′54″-180-(2*7°9′43.1″/3)=144°15′25.27″坐标增量:△X=C*cos J=-182.494 △Y=131.343ZH点坐标为:X=4377.720-182.494=4195.226 Y=4606.884+131.343=4738.227根据以上计算的ZH点的桩号、切线方位角、坐标再计算缓和曲线上的任意点及左右边桩坐标。

4、边桩坐标的计算:左边X =X中-S*cos(Z+Q)左边Y=Y中-S*sin(Z+Q)右边X =X中+T*cos(Z+Q)右边Y=Y中+T*sin(Z+Q)(说明:X中、Y中为中桩坐标;S为左边离中桩的距离;T为右边离中桩的距离;Q为右偏角;Z为对应的中桩所在直线的切线方位角)。

三、根据坐标推算桩号及离中线的边距离1、在直线上根据所测P点坐标与起点坐标、桩号KO及方位角α可计算出两点之间距离L‘和方位角δ,因此计算图与过程如下:2、在圆曲线上(如圆曲线计算图)(1)首先计算圆心(O)点坐标(X0 ,Y0)和圆心(O)点到ZY(YZ)点的直线方位角为a0。

①X O= X1+ R*cos(a±90) Y O= Y1+ R*sin(a±90),(圆曲线右偏+90,反之-90)【( X1 ,Y1)为ZY(YZ)点坐标、半径R、ZY或YZ点切线方位角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