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地质循环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笔记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转化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二、地壳物质的循环(一)地质循环 ——定义、能量、来源影响 (二)岩石的转化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一)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观点:①岩石圈分六大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运动③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不稳定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地图册P20)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纬度因素: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强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弱2、下垫面因素:反射率高弱反射率低强3、气象因素:晴天强阴天弱(三)大气的保温作用(1)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地面降温(3)大气逆辐射又使近地面增温,起到保温作用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热力环流△气压变化规律: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越高,气压越低,等压面向下凹;温度越低,气压越高,等压面向上凸3、与实际生活联系(地图册P21)(1)城市风(2)海陆风(3)山谷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单圈环流:假设地球不运动,地表性质均一2、三圈环流:假设地球自转而不公转,地表性质均一结果: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名称、分布要记忆)——地图册P21(表格为课本思考题答案)(四)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而且公转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地图册P22)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夏季为低压,冬季为高压海洋夏季为高压,冬季为低压一月份(大气活动中心)七月份(大气活动中心)南半球,特别是30°S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五、季风环流——大气环流一种重要形式。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截至20世纪末,确认的天然矿物超过3000种,矿产约150种。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天然气是我们最熟悉的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常见的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固态形式存在的。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通常,我们把矿物分成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在非金属矿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
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不同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
如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食盐(氯化钠)的晶体多为透明的正方体;方解石常为无色透明的斜方六面体。
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图2-1 石英图2-2 金刚石图2-3 方解石表2—1 莫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矿物名称等级简要说明滑石 1 多为乳白色块状,指甲能轻易在其上划出痕迹石膏 2 多呈白色束状集合性晶体,指甲能较轻易地刻划出痕迹方解石 3 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萤石 4 常为多种颜色的半透明晶体,小刀可以轻易地划出痕迹磷灰石 5 小刀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长石 6 一般小刀很难刻划,但玻璃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石英7 能够在玻璃和普通钢铁上刻划出痕迹黄玉8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石英上刻划出痕迹刚玉9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金刚石10 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宝石,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与赤铁矿。
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

区分那些是矿物,那些不是?
钢铁 石墨 云母 泥沙 食盐 石英 钻石 石英 长石 花岗岩 铁矿石 方解石 大理岩
横切面常为六 边形;棕褐色 或黑色,随含 Fe量的增高而 变暗。具有珍 珠光泽。易撕 成薄片,具有 弹性。
主要成分为SiO2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称为水晶;含 杂质时呈各种色调。如含Fe+3呈紫色,称为紫水晶;含有细 小分散的气态或液态物质呈乳白色者,称为乳石英。玛瑙 也是石英的一种。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那地壳由什么组成的呢?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什么是矿物?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 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 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三个要素: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区别于生物体、海 洋中的元素
2、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区别于人 工合成 3、天然的化合物或者单质,区别于混合物
变质岩
已成岩石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花岗岩 举例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板岩
小结:
成因: 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1.岩浆岩
举例: 花岗岩、玄武岩 成因: 沉积物固结成岩
2.沉积岩
举例: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成因: 变质作用而成
3.变质岩
举例: 大理岩、板岩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之上)
岩石的作用
1. 三大类岩石都能成矿产
岩浆岩:有色金属、非金属等 沉积花岗岩、 大理岩等
3. 能源:如煤、石油等 4. 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化石)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浆岩
岩浆
读古诗并回答: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文字素材3 湘教版必修1

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地壳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
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8种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其余几十种元素的总含量还不到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四分之一强。
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地壳中的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到处可以见到。
比如我们吃的盐,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制玻璃用的石英,炼铁用的铁矿石,等等,都是矿物。
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其中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等。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
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
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然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岩石和矿床自然界里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三三两两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
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的。
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地质作用

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
(3)光泽
——矿物表面反光能力。
根据强弱不同分: 金属光泽:如黄铁源自、黄铜矿等大部分金属矿物半金属光泽:如磁铁矿(Fe3O4)等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光泽:金刚、玻璃、油脂、珍珠、
丝绢、沥青、土状光泽等
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
方解石的 玻璃光泽
高岭石的 土状光泽
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
蛇纹石 (石棉)
二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呈鳞片 状、片状、板状等。 片状 云母
板状 石膏
三向延长型:沿三维方向发育,呈粒状、等轴状 (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如立方体石盐、 黄铁矿等。 等轴状 石榴子石
立方体 黄铁矿
2、矿物集合体形态
自然界中的矿物,多以集合体形态产出的。 集合体形态是指同种矿物的许多个体集合在一起 构成的形态。根据集合体中矿物颗粒大小,将集 合体形态分为显晶集合体、隐晶及胶态集合体。
(1)显晶集合体:
放大镜下可辨单体晶形,有粒状、鳞片状、放射 状、树枝状等集合体。 如果一群发育完好的晶体,一端固着在共同的基 底上,而另一端向空间自由发育,则称晶簇。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显晶集合体
粒状石 榴子石
鳞片状 白云母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显晶集合体
放射状 红柱石
晶簇状 石英
(2)隐晶及胶态集合体:
(4)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
透明:矿物相当厚仍透光者
如:方解石、石英、云母、金刚石
半透明:矿物薄边透光者
如:长石
不透明:矿物薄边不透光者
如:赤铁矿、黄铁矿
矿物的物理性质
透明的 方解石
半透明 的长石
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
矿物光学性质关系表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图文

(2)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侵入到原来的岩石并冷却,变成了岩浆岩( 侵入岩),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表以下的岩石也可能出露地表。
探究点二 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育华中学的李强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几段有趣的材料,便和同学们一起结合材料中的插图探 究其中的科学道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 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 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 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 吗?理由是什么?
(1)岩浆喷出地表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会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喷出岩。 地表旅行还可以继续,因为受风化、侵蚀作用,岩石会破碎,并在风、流水等 作用下发生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探究点二 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育华中学的李强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几段有趣的材料,便和同学们一起结合材料中的插图探 究其中的科学道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 起到地球表面旅行。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于是就与亮亮约好,在地表会合。亮亮 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 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同伴笑着说:“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3)他们要经历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发生?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地壳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层,由风化的土层和坚硬的岩石组成,所以地壳也被称为岩石圈。
地壳只占地球体积的0.5%,它在地球表面就像一层薄薄的蛋壳。
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一般来说,大陆地区较厚,海洋地球较薄。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
地壳虽然很薄,但它上下层的物质结构并不相同。
地壳的上部主要由密宽较小、比重轻轻的花岗岩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铝元素,这一层被称为硅铝层。
地壳的下部主要由密度较大、比重较重的玄武岩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镁、鉄、硅元素,所以这一层被称为硅镁层。
在大洋底部,由于地壳已经很薄,一般只有硅铝层。
此外,在地壳的最上层,还有一些厚度不大的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风化土,它们构成了地壳的表皮。
在地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床资源。
目前已探明的矿物就有2千多种,这些矿物都是人类物质文明所不可缺少的资源。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的表层,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薄而坚硬,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固体表层。
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厚度因地而异。
一般而言,大陆地壳的岩石圈厚度大于海洋地壳的岩石圈厚度。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非洲版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其间,这些板块的运动与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岩石圈中的岩石实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造岩矿物或天然玻璃质、胶体物质、生物遗骸组合而成的。
比如,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黑曜岩主要由天然玻璃质组成;硅藻土主要由生物遗骸组成。
组成岩石的化学元素基本上有8种,分别为氧、硅、铝、铁、钙、钠、钾和镁。
在各种岩石中,常富集与之有成因联系的一定矿产,有些岩石本身即为有用的矿产资源。
各种岩石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
岩石的分类岩石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和颜色也各不相同。
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三大类,其中以岩浆岩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地下16千米的范围内约占9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以景观图、剖面图、地理关联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地貌成因,尤其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2018·全国卷+Ⅰ·T6~8,2018·全国卷Ⅲ·T6~8,2016·全国卷Ⅰ·T7~9,2015·全国卷Ⅰ·T10~11。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说明一些典型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
2.地理实践力:对野外游览所见到的一些地貌形态能合理的解释其成因,会辨认一些常见的岩石类型。
3.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地质构造规律,研究典型地貌成因,规X人类活动方式,树立合理的发展观。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对地表影响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二者关系同时进行,共同作用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运动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划分为许多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是运动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剧烈。
③板块之间的X裂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岛弧或褶皱山系。
(2)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X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X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考法1 结合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大类岩石特征及成因
岩浆岩特征及成因
沉积岩特征及成因
变质岩特征及成因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喷出:玄武岩
侵入:花岗岩
岩浆
1.岩浆岩
岩浆 高压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冷却、凝固 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常见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 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沉积岩
裸露岩石
地 壳
思考: 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青藏高原地壳的平均 厚度有60~70Km,约为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的2倍,有科 学依据吗?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元素
地质作用下形成 的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
有 用 矿 物
集合体
岩石
地壳
矿床
富集 地段
矿产
常见 造岩 矿物
该地区矿产资 源缺乏吗?
花岗岩中的矿物
红色黑色 ຫໍສະໝຸດ 色例3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2)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 l、沉积岩 l、沉积岩 2、火成岩 2、 沉积岩 3 B.沉积岩 3、火成岩 l、火成岩 2、沉积岩 2、 沉积岩 l C.沉积岩 3、火成岩 l、沉积岩 2、火成岩 2、 沉积岩 l D.沉积岩 3、沉积岩 2、火成岩 l、火成岩 2、 沉积岩 l (2)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则可能是 A.沉积岩 l B.沉积岩 2 C.火成岩 l D.火成岩 2
风吹 、 雨打 、 日晒 侵蚀 流水、风力搬运、堆积
沉积岩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沉积岩的判断:
有层理构造; 有化石; 储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层等
:
沉积岩层
3.变质岩
先成岩石
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
变质岩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片麻岩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砂岩 花岗岩
地球内部什么地方具备高温高压的条件呢? 变质岩常靠近岩浆岩
岩浆岩
喷出型
岩石风化碎屑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地壳物质的循环 岩浆 岩
重 融 冷 凝
岩浆 沉积 岩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变质 岩
随堂练习:
例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E为变质岩 B.A为沉积岩 C.D为岩浆岩 D.C为岩浆 (2).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⑤为外力作用 B.⑥为变质作用 C.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D.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例2、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回答(1)~(3)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查转化的模式图是
例4、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 读图回答(1)~(3) 题。
(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果③是石灰岩,则④为 A.花岗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再见!
2013.07.22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接触带
石灰岩
(高温)
变质
石灰岩
大理岩
岩浆
变质带
岩浆
指出图示中的变质岩
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我们发现 地球上 现存最古老的岩石是36多亿年前形成的。
寻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
为什么地球 上比36亿年 更古老的岩 石不存在呢?
三、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白色
风、流水、等外 力作用将岩石碎 屑物由高处搬运 到低处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