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用基础化学课件-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盐类的水解是指盐电离出的弱酸 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 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 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
盐类的水解类型
根据盐电离出的离子类型,盐类 的水解可以分为强酸弱碱盐的水 解、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和弱酸弱 碱盐的水解等类型。
水解常数和影响水解的因素
水解常数
水解常数是用来描述盐类水解反应平 衡常数的量,它反映了盐类水解的程 度和方向。
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弱电解 质的强弱,Ka越大,电离程度
越大,弱电解质越强。
03
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总结词
酸碱质子理论是酸碱反应的经 典理论,它认为酸和碱是通过
质子传递反应进行的。
详细描述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 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 子的物质是碱。
总结词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的 反应是质子的转移,即酸将质 子转移给碱,生成酸根离子和 氢离子。
详细描述
当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时,需要将加入的酸或碱 的浓度也代入计算公式中,以得出最终的pH值。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总结词
缓冲容量是指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强酸或强碱的能 力,而缓冲范围是指缓冲溶液能够维持pH值稳定 的范围。
总结词
在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需的pH值 、弱酸或弱碱的种类以及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02
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电解质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的过程称为解离平衡,解离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受温度、 浓度等因素影响。
解离平衡常数(K)是描述电解质解离程度的常数,其值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解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电解质的强弱,K越大,解离程度越大,电解质越强。
盐类的水解类型
根据盐电离出的离子类型,盐类 的水解可以分为强酸弱碱盐的水 解、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和弱酸弱 碱盐的水解等类型。
水解常数和影响水解的因素
水解常数
水解常数是用来描述盐类水解反应平 衡常数的量,它反映了盐类水解的程 度和方向。
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弱电解 质的强弱,Ka越大,电离程度
越大,弱电解质越强。
03
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总结词
酸碱质子理论是酸碱反应的经 典理论,它认为酸和碱是通过
质子传递反应进行的。
详细描述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 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 子的物质是碱。
总结词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的 反应是质子的转移,即酸将质 子转移给碱,生成酸根离子和 氢离子。
详细描述
当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时,需要将加入的酸或碱 的浓度也代入计算公式中,以得出最终的pH值。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总结词
缓冲容量是指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强酸或强碱的能 力,而缓冲范围是指缓冲溶液能够维持pH值稳定 的范围。
总结词
在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需的pH值 、弱酸或弱碱的种类以及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02
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电解质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的过程称为解离平衡,解离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受温度、 浓度等因素影响。
解离平衡常数(K)是描述电解质解离程度的常数,其值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解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电解质的强弱,K越大,解离程度越大,电解质越强。
电解质溶液-完整PPT课件

(1)水的离子积
①定义式:KW= ②说明
高考导航
a.在稀溶液中,KW只受 关。
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
b.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W
,反之则减小。
c.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
水电离产生的c(OH-)。
d.计算KW时,c(OH-)、c(H+)指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 (2)溶液的pH
pH>7 ( )
考点一
栏目索引
(8)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 )
(9)常温下pH=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
高考导航
(10)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 ( )
(11)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 )
c.相关离子:加入无水CH3COONa抑制电离,加入浓盐酸抑制电离,加入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碱能促进电离,仍然符合
原理。
(2)电离平衡常数(K)
①计算方法 对于一元弱酸:HA
H++A-,K=
高考导航
。
对于一元弱碱:MOH M++OH-,K=
。
②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含义:K值越大,电离程度
,相应酸(或碱)
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H2O
(2)②指示剂
(3)①检漏 润洗 ②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
考点一
栏目索引
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3.4 ( (2)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为中性溶液 (
《电解质》PPT优秀课件全文

按所含元素种类分
物质的分类
物 质
分 散 系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单 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电解质
C
Ca
酸、碱、盐等
酒精 蔗糖 CO2等
非电解质
浊液
胶体
溶液
下列物质:①Cu ②SO2 ③NH3 ④NaCl 溶液 ⑤NaOH ⑥HCl气体 ⑦酒精 ⑧AgCl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⑤⑥⑧ B. ①④⑦ C. ②③⑦ D. ④⑤⑥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定义:化合物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 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式: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HCl ====== H+ + Cl-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 CO32-
(NH4)2SO4 == 2NH4+ + SO4 2-
BaCl2 === Ba2+ + 2Cl-
课堂练习
A
C
思考:醋酸、盐酸都是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物质的导电能力相同吗?
实验:体积相同条件下,0.1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情况比较。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 解 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HCl ====== H+ + Cl-
物质的分类
物 质
分 散 系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单 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电解质
C
Ca
酸、碱、盐等
酒精 蔗糖 CO2等
非电解质
浊液
胶体
溶液
下列物质:①Cu ②SO2 ③NH3 ④NaCl 溶液 ⑤NaOH ⑥HCl气体 ⑦酒精 ⑧AgCl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⑤⑥⑧ B. ①④⑦ C. ②③⑦ D. ④⑤⑥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定义:化合物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 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式: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HCl ====== H+ + Cl-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 CO32-
(NH4)2SO4 == 2NH4+ + SO4 2-
BaCl2 === Ba2+ + 2Cl-
课堂练习
A
C
思考:醋酸、盐酸都是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物质的导电能力相同吗?
实验:体积相同条件下,0.1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情况比较。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 解 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HCl ====== H+ + Cl-
大学化学教学课件-2电解质溶液.ppt

3.由于静电力的存在,当正、负离子接近时,会形成离
子对。是独立的、电中性的单元。
离子氛示意图
8
二、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1.活度(α):即离子的有效浓度。是指电解质溶液
中实际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2.浓度与活度的关系:αB = γB· cB
γB 称为溶质B的活度因子
一般情况下 0 <γB <1 ∴ αB< cB
酸给出质子后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成为酸。
共轭酸碱对:相差一个质子的一对酸和碱。
15
酸
HCl
分 子
HAc
左
边
H2CO3
全 阴离子 HCO3-是源自酸阳 NH4+ 离
子 H3O+
H2O [Al(H2O)6]3+
质子 + 碱
H+
+ Cl -
H+
+ Ac - 阴
离
右
H+
+ HCO3- 子
边
H+
+
CO32-
全
是
近似计算时,可用ci代替bi 。I 的单位为mol·kg-1。
离子强度 I 反映了离子间作用力的强弱
I 值越大,离子间作用力越大,活度因子越小; I 值越小,离子间作用力越小,活度因子越大。
10
活度因子与离子强度
lgi Azi2 I
式中:A为常数,在298.15K的水溶液中值为0.509。
适用于非常稀溶液,bB≤0.01mol/Kg。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
教学要求
1.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度。 2. 了解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3. 掌握弱酸、弱碱电离平衡的近似计算和简化计算公式。 4. 熟悉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pH的表达式。 5. 掌握酸碱溶液和难溶电解质中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子对。是独立的、电中性的单元。
离子氛示意图
8
二、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1.活度(α):即离子的有效浓度。是指电解质溶液
中实际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2.浓度与活度的关系:αB = γB· cB
γB 称为溶质B的活度因子
一般情况下 0 <γB <1 ∴ αB< cB
酸给出质子后成为碱,碱接受质子后成为酸。
共轭酸碱对:相差一个质子的一对酸和碱。
15
酸
HCl
分 子
HAc
左
边
H2CO3
全 阴离子 HCO3-是源自酸阳 NH4+ 离
子 H3O+
H2O [Al(H2O)6]3+
质子 + 碱
H+
+ Cl -
H+
+ Ac - 阴
离
右
H+
+ HCO3- 子
边
H+
+
CO32-
全
是
近似计算时,可用ci代替bi 。I 的单位为mol·kg-1。
离子强度 I 反映了离子间作用力的强弱
I 值越大,离子间作用力越大,活度因子越小; I 值越小,离子间作用力越小,活度因子越大。
10
活度因子与离子强度
lgi Azi2 I
式中:A为常数,在298.15K的水溶液中值为0.509。
适用于非常稀溶液,bB≤0.01mol/Kg。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
教学要求
1.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的强度。 2. 了解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3. 掌握弱酸、弱碱电离平衡的近似计算和简化计算公式。 4. 熟悉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pH的表达式。 5. 掌握酸碱溶液和难溶电解质中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1.3.2 电解质溶液 课件(共20张ppt)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了解物质导电的原因及导电条件。2.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及电离的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重新认识 酸、碱、盐的概念。3.通过归纳总结,学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意识。
溶液
现象
NaCl溶液
KCl溶液
水
NaCl固体
KCl固体
灯泡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灯泡不亮
①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KNO3 = K+ + NO3-NaOH = Na+ + OH-
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二、电离
③书写时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电解质的电离。
用的是等号(或可逆号)。
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根据右下角系数写离子个数。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2SO4===2H++
Ca(OH)2===Ca2++2OH-
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酸: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KOH = K+ + OH-
Ba(OH)2 = Ba2+ + 2OH-
NaOH = Na+ + OH-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②③④⑥⑨
②⑤⑩
①⑦⑧
⑤⑩
溶液
现象
NaCl溶液
KCl溶液
水
NaCl固体
KCl固体
灯泡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灯泡不亮
①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KNO3 = K+ + NO3-NaOH = Na+ + OH-
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二、电离
③书写时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电解质的电离。
用的是等号(或可逆号)。
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根据右下角系数写离子个数。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2SO4===2H++
Ca(OH)2===Ca2++2OH-
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酸: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KOH = K+ + OH-
Ba(OH)2 = Ba2+ + 2OH-
NaOH = Na+ + OH-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②③④⑥⑨
②⑤⑩
①⑦⑧
⑤⑩
电解质溶液ppt课件

第19页
第三节 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HAc H+ + Ac-
①电离度: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分子数和分子 总数之比。单位为1,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已电离分子数 α 100 % 分子总数
通常0.1 mol· kg-1溶液中: 强电解质α>30%; 弱电解质α≤5%;
第20页
7 1 c c 1 . 0 10 mol L H OH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c c H OH
c c H OH
第 8页
第 9页
pH值的测定
pH试纸
pH计(酸度计)
滴定方法
第10页
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在各种pH值下的颜色
甲基红
溴百里酚蓝
酚酞
第11页
如:计算0.2mol· kg-1的NaCl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 假设NaCl不电离,则i =1:
0 . 2 1 . 86 1 T iK f fb B
0 . 72 K
如果NaCl百分之百电离,则i =2:
T f 0 . 774 K 0 . 2 1 . 86 2
第23页
一些酸在水溶液中的KaΘ和pKaΘ值(25℃)
酸 性 增 强
碱 性 增 强
第24页
③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的关系
而实验测得的ΔTf却是0.694K
第14页
二、离子氛与离子强度 中心离子周围的那些异号离子群叫做离子氛。
+ -
+
+ +
+
+
第15页
(一)离子氛
强电解质理论: 1.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 2. 离子间通过静电力相互作用,在中心离子周围形
第三节 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HAc H+ + Ac-
①电离度: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分子数和分子 总数之比。单位为1,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已电离分子数 α 100 % 分子总数
通常0.1 mol· kg-1溶液中: 强电解质α>30%; 弱电解质α≤5%;
第20页
7 1 c c 1 . 0 10 mol L H OH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c c H OH
c c H OH
第 8页
第 9页
pH值的测定
pH试纸
pH计(酸度计)
滴定方法
第10页
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在各种pH值下的颜色
甲基红
溴百里酚蓝
酚酞
第11页
如:计算0.2mol· kg-1的NaCl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 假设NaCl不电离,则i =1:
0 . 2 1 . 86 1 T iK f fb B
0 . 72 K
如果NaCl百分之百电离,则i =2:
T f 0 . 774 K 0 . 2 1 . 86 2
第23页
一些酸在水溶液中的KaΘ和pKaΘ值(25℃)
酸 性 增 强
碱 性 增 强
第24页
③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的关系
而实验测得的ΔTf却是0.694K
第14页
二、离子氛与离子强度 中心离子周围的那些异号离子群叫做离子氛。
+ -
+
+ +
+
+
第15页
(一)离子氛
强电解质理论: 1.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 2. 离子间通过静电力相互作用,在中心离子周围形
电解质溶液优秀课件

2023/12/28
离子旳电迁移现象
2023/12/28
阳极 离子旳电迁移现象
A
B
始态
阴极
4 mol
r+ 3r
终态
阳极部 A 中部 B 阴极部
2023/12/28
离子电迁移旳规律:
1.向阴、阳两极迁移旳正、负离子物质旳量总和恰好等 于通入溶液旳总电量。
2.
阳极部电解质物质的量的减少 阴极部电解质物质的量的减少
旳迁移数(transference number),用符号 tB 表达。
其定义式为:
tB def
IB I
tB 是量纲1旳量,数值上总不大于1。
因为正、负离子移动旳速率不同,所带旳电荷不 等,所以它们在迁移电量时所分担旳分数也不同。
2023/12/28
离子迁移数旳定义
迁移数在数值上还可表达为:
t
I I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六章
电解
电能
电池
化学能
2023/12/28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6.1 电化学旳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6.2 离子旳电迁移和迁移数 6.3 电导 6.4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6.5 辅导答疑
2023/12/28
6.1电化学旳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1)基本概念
研究对象 电化学用途 两类导体 正极、负极 阴极、阳极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流效率
迁移数旳测定措施
Hittorf 法中必须采集旳数据: 1. 通入旳电量,由库仑计中称重阴极质量旳增长而得, 例如,银库仑计中阴极上有0.0405 g Ag析出,
n(电) 0.0405 g /107.88 g mol1 3.754 104 mol
2. 电解前含某离子旳物质旳量n(起始)。 3.电解后含某离子旳物质旳量n(终了)。 4.写出电极上发生旳反应,判断某离子浓度是增长了、 降低了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5.判断离子迁移旳方向。
离子旳电迁移现象
2023/12/28
阳极 离子旳电迁移现象
A
B
始态
阴极
4 mol
r+ 3r
终态
阳极部 A 中部 B 阴极部
2023/12/28
离子电迁移旳规律:
1.向阴、阳两极迁移旳正、负离子物质旳量总和恰好等 于通入溶液旳总电量。
2.
阳极部电解质物质的量的减少 阴极部电解质物质的量的减少
旳迁移数(transference number),用符号 tB 表达。
其定义式为:
tB def
IB I
tB 是量纲1旳量,数值上总不大于1。
因为正、负离子移动旳速率不同,所带旳电荷不 等,所以它们在迁移电量时所分担旳分数也不同。
2023/12/28
离子迁移数旳定义
迁移数在数值上还可表达为:
t
I I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六章
电解
电能
电池
化学能
2023/12/28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6.1 电化学旳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6.2 离子旳电迁移和迁移数 6.3 电导 6.4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6.5 辅导答疑
2023/12/28
6.1电化学旳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1)基本概念
研究对象 电化学用途 两类导体 正极、负极 阴极、阳极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流效率
迁移数旳测定措施
Hittorf 法中必须采集旳数据: 1. 通入旳电量,由库仑计中称重阴极质量旳增长而得, 例如,银库仑计中阴极上有0.0405 g Ag析出,
n(电) 0.0405 g /107.88 g mol1 3.754 104 mol
2. 电解前含某离子旳物质旳量n(起始)。 3.电解后含某离子旳物质旳量n(终了)。 4.写出电极上发生旳反应,判断某离子浓度是增长了、 降低了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5.判断离子迁移旳方向。
电解质溶液课件

REPORTING
电导的定义与测量
总结词
电导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测量方法包括 电导率仪直接测量和电导池法。
详细描述
电导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量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 电导池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与电位差的比值。电导率则是 指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值与其截面积和长度之比。
电导率与电导的关联
详细描述
在工业上,电导可用于监测和控制电解、电镀等工业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节约能源。在环保领域, 电导可用于水质监测,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医疗领域,电导可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如监测病人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等。
PART 05
电极过程动力学
REPORTING
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
定义
电极过程动力学是研究电极反应 速度以及影响电极反应速度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总结词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主要包括导电性、离子反应和渗透压等。
详细描述
导电性是电解质溶液最基本的性质,其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种类、浓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 液中的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到离子之间的结合、交换和分离等。渗透压是指电解质溶液对于半透膜的 压强,与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对于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解离平衡常数(Ka或Kb)是描述解离平衡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大,解离程度越大。
解离常数
解离常数是平衡常数的一种,表 示电解质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的平
衡状态。
解离常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解质的 性质和温度,是判断电解质强弱
的重要依据。
解离常数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 计算电解质的浓度、比较不同浓
度电解质溶液的解离程度等。
温度对电极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一 般来说,温度越高,电极反应速率越快, 但也有例外情况。
电导的定义与测量
总结词
电导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测量方法包括 电导率仪直接测量和电导池法。
详细描述
电导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量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 电导池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与电位差的比值。电导率则是 指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值与其截面积和长度之比。
电导率与电导的关联
详细描述
在工业上,电导可用于监测和控制电解、电镀等工业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节约能源。在环保领域, 电导可用于水质监测,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医疗领域,电导可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如监测病人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等。
PART 05
电极过程动力学
REPORTING
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
定义
电极过程动力学是研究电极反应 速度以及影响电极反应速度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总结词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主要包括导电性、离子反应和渗透压等。
详细描述
导电性是电解质溶液最基本的性质,其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种类、浓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 液中的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到离子之间的结合、交换和分离等。渗透压是指电解质溶液对于半透膜的 压强,与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对于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解离平衡常数(Ka或Kb)是描述解离平衡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大,解离程度越大。
解离常数
解离常数是平衡常数的一种,表 示电解质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的平
衡状态。
解离常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解质的 性质和温度,是判断电解质强弱
的重要依据。
解离常数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 计算电解质的浓度、比较不同浓
度电解质溶液的解离程度等。
温度对电极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一 般来说,温度越高,电极反应速率越快, 但也有例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