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朋友”一节。
通过学习,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重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好朋友互动场景图片、简单机械模型、PPT课件。
学具:积木、绳子、小棍、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好朋友互动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他们能成为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是如何互相帮助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滑轮等。
(2)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分组进行积木搭建,让幼儿亲身体验合作的力量。
(2)利用绳子、小棍、塑料瓶等学具,引导幼儿制作简单机械模型。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滑轮为例,讲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窗帘的拉开和关闭。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简单机械模型,分享合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朋友》2. 内容:(1)简单机械原理(2)合作意识(3)动手操作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好朋友一起制作一个简单机械模型,并描述其原理和应用。
2. 答案示例:制作一个杠杆模型,解释杠杆原理,如撬棍、秋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大班教案科学《好朋友》

大班教案科学《好朋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朋友”一节。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关爱与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的友谊,懂得关爱、帮助和分享。
2. 培养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沟通技巧。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人交往,提高沟通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帮助和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好朋友》、PPT、玩具、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书《好朋友》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朋友之间的关爱、帮助和分享。
3. 课堂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与朋友相处,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幅画作。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好朋友》2. 内容:朋友之间要关爱、帮助和分享主动与人交往,提高沟通技巧团结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好朋友描述一下你的好朋友,包括你们之间的友谊,以及你打算如何关心、帮助和分享。
答案示例:我的好朋友叫小华,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有一次我摔倒了,小华立刻把我扶起来,还帮我拍掉身上的土。
我以后也要像小华一样关心朋友,互相帮助。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描述清楚朋友之间的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两人三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关爱、帮助和分享品质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主动与人交往,提高沟通技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朋友”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好朋友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好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植物图片、PPT、友谊故事书、音乐播放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动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好朋友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动植物之间相互帮助的例子。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观察教室里的动植物,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朋友2. 板书内容:(1)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好朋友的重要性(3)珍惜友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好朋友2. 答案要求:幼儿需画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并简单描述他们之间的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他们在观察、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好朋友”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好朋友。
(2)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了解更多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开展“友谊地久天长”绘画比赛,鼓励幼儿表达对友谊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难点: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朋友”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爱、帮助与分享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学会关心、帮助和分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好朋友图片、故事书、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好朋友关系。
(2)教师邀请两名幼儿扮演图片中的好朋友,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关心、帮助和分享的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故事书讲述一个关于好朋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好朋友之间的互动。
(2)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心、帮助和分享。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分享。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好朋友2. 内容:(1)关心:关心好朋友的生活、学习、心情等。
(2)帮助:在好朋友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
(3)分享:与好朋友分享快乐、成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好朋友(1)请幼儿画一幅与好朋友的合影。
(2)用文字描述与好朋友之间的关心、帮助和分享的事例。
2. 答案:(1)幼儿作品:合影画。
(2)文字描述:例如:“我的好朋友是小明,他帮我系鞋带,我帮他擦汗。
我们还一起分享零食,真开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朋友》,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好朋友的特点,学习与好朋友相处的方式,培养关爱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到好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
2. 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好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友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好朋友图片、故事书、友谊树道具、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好朋友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好朋友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友谊。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述故事《好朋友的秘密》,让幼儿了解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爱、信任、帮助。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说出对方的特点,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
4. 友谊树活动(10分钟)每个幼儿在画纸上画出友谊树,树上贴上好朋友的卡片,表达对友谊的珍惜。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好朋友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朋友》2. 内容:好朋友的特点:关心、信任、帮助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欣赏、接纳、关爱珍惜友谊:友谊树、友谊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好朋友,并描述你们之间的友谊。
答案:幼儿需画出好朋友的外貌特点,并简单描述彼此之间的友谊,如:“我的好朋友是小明,他总是帮助我,我们一起玩耍,我很珍惜我们的友谊。
”2. 课后拓展: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好朋友的知识,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环节3. 友谊树活动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
教学目标
•学生能通过互动游戏认识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学生能了解有些生物之间存在合作互助关系;
•学生能对待小动物和植物时更有爱心。
教学准备
•相关教具:陶土,干花、植物模型、小玩具动物等;
•活动环节的游戏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优化教室环境,调节音乐,注重情境营造。
导入
1.花点时间带领孩子们欣赏插花风景;
2.通过画板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动植物,并提问是否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游戏环节
1.请孩子们分成小组,自然行动(随机);
2.请小组内的孩子们互相选一个团队代表;
3.看着自己的代表,没写进去的战士失望的退出游戏;
4.请孩子们依次见面,参照自己的小组团队选择一个好朋友。
实践
1.两个好朋友准备模型;
2.两个好朋友制作的研究成果(模型);
3.构建好自己的二位生态环境。
反思
通过这一次的授课与体验,在科学领域,需要我们带领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的平台,认识差异,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在游戏中,相互寻找好朋友,并了解生物之间的关联和分类,从中寻找感觉,自我尝试并建立关系。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孩子们的爱心,使得他们在对待小动物和植物时更加爱惜和珍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朋友”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好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与人分享快乐。
2.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3. 通过实践情景,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好朋友图片、故事书、实验材料(气球、绳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好朋友的特点,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兴趣。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好朋友的故事,让幼儿体会友谊的珍贵,培养与人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3. 实践活动一:好朋友手拉手a. 教师示范,两人一组,手拉手,感受合作的力量。
b.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4. 实践活动二:好朋友吹气球a. 教师展示吹气球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b.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合作吹气球,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讨论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一张表达友谊的卡片。
六、板书设计1. 好朋友的重要性2. 合作的力量3. 科学知识:气球形状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与好朋友一起玩耍的画,并简单描述画面内容。
答案示例:我和好朋友一起在公园玩滑滑梯,我们笑得很开心。
2. 作业要求:画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达友谊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分享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到好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人分享和合作。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幼儿在合作和分享方面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
教案名称:《好朋友》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好朋友,了解好朋友的特征和行为。
2. 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友情的认识和珍视。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关于朋友的故事或图片。
2. 准备一些纸和笔,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画出自己的好朋友。
三、活动过程:
1. 引入话题: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如“小熊和小鸟”,引发孩子们对于朋友的兴趣和思考。
2. 讨论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讨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实践环节:请孩子们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并向大家介绍他/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好朋友的特点,以及自己是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的。
4. 总结环节:教师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好朋友应该是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人,我们要珍惜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四、活动延伸:
1.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何做别人的好朋友,比如主动帮助别人,分享玩具等。
2. 可以组织一次“好朋友日”活动,让孩子们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幼儿园一起玩耍,增强他们的友谊。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什么是好朋友,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好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好朋友
》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名称:好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现象。
2.体验找朋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犀牛与犀牛鸟》;
2、《好朋友》PPT课件;
3、共生动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
1、播放动画片《犀牛和犀牛鸟》,教师讲述故事。
2、重点理解: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的。
3、犀牛鸟帮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虫子,犀牛就不痒痒了。
犀牛身上的虫子是犀牛鸟喜欢吃的食物,犀牛鸟就不会饿了。
就这样他们相互帮助成为了好朋友。
二、观看课件,交流经验:
1、观察共生动物课件中的图片,分小组交流:谁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
2、将各组发现的各种共生动物的现象汇集交流,看一看各组的发现分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发现,分享、归纳各种共生现象。
小结:两种不同动物会用自己的本领来相互帮助共同生活,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
三、配对游戏:
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卡片,听音乐《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动物的好朋友;音乐停,找到相应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间说一说,好朋友是怎么样相互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