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政治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规范训练1.

合集下载

2018级高一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2018级高一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本单元逻辑线索:商品—货币—价格—消费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考点1.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货币的职能(二)自主探究:⒈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⑴商品是用于的。

⑵它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和。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人们某种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的人类劳动⒉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具体分为哪三个阶段?什么是一般等价物?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金银能够充当货币?⑴货币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⑵一般等价物是指表现,充当的商品。

⑶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的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

金银由于具有、、、、等特点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

⒊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两种?什么是价值尺度、价格?商品交换有哪两种形式?什么是商品流通、流通手段?货币还有哪些职能?⑴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是货币的体现,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⑵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

⑶以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货币充当的职能叫作流通手段。

⑷其他职能: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保存起来)支付手段(随着商品的产生而出现,被用来、支付、、、等)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支付,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时)1.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巩固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⒈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是商品。

⒉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⒊商品和货币作为孪生兄弟,本质都是一般等价物。

⒋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

(二)判断下列东西是否是商品。

①假冒伪劣商品②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调拨的地震救灾物资④氧吧售卖的氧气⑤Q币⑥拍卖的信息技术、广告、经营权等(三)单选⒈丝瓜络是农民房前屋后种植的丝瓜的废弃物,农家偶尔用来刷刷锅碗,如今被有心人制成厨房清洁用品、沐浴护肤用品、鞋垫等1 000多种产品销售。

这一过程实现了:①从劳动产品向商品的转化②从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转化③从自然物向劳动产品的转化④从满足自己需要向满足他人需要的转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⒉恩格斯说: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高中政治专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讲)(提升版)(含解析)(必修1)

高中政治专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讲)(提升版)(含解析)(必修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商品1. 是什么: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知识推展:判断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二者缺一不可。

(2)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领域法:商品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知识拓展:(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有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劳动产品,也不一定用于交换,所以其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有价值。

(3)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某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用于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就没有价值,但它有使用价值。

(4)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生产者、经营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者、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1.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知识拓展:首先,从货币的定义入手,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其次,从货币产生上来看,货币又与其他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重金属金银被固定地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称为货币,即货币才产生。

再次,从货币的作用上看,它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

】2.怎样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3.如何看待:(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2)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1.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不同 (1)产生时间不同:其他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要早。 (2)特征不同:货币价值比较大,易于分割、保存,便于携带, 其他一般等价物则不全具备这些特征。 (3)固定性不同: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 物不是固定的。
2.从三个方面认识货币 (1)从货币的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货币的作用看,货币就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实质上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劳动交换。
D
)
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体。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 必须用于交换, 二者缺一不可。 材料中的“瓶装雾霾空气”是用于 交换的劳动产品,属于商品,故 D 符合题意,入选;A、B 说法错 误,排除;C 原因分析不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
是货币作为社会财 富的代表在国与国 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2.经济学家马寅初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赶考的书生到 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 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 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 肉钱, 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账的饲料款, 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 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 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 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 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D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一
货币的本质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 交换 的 (2)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高中政治课时练习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课时练习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依托主播推介,直播“带货”成为一种销售的重要渠道,为互联网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直播“带货”行业也存在着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平台主播向网民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情况。

2020年7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了规范。

这是因为( )①虚假宣传违背了使用价值决定价值的规律②商品质量关系商品价值能否顺利实现③假冒伪劣商品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④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①错误。

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质量会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但这不是对售假行为进行规范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而消费者通过交换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③④符合题意。

2.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②电子货币——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③纸币——防止贵金属流失,节约资源④金属铸币——促进了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能够防止贵金属流失,节约资源,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金属铸币促进了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①说法错误;电子货币只是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并不能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②说法错误。

3.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练习题DOC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练习题DOC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练习题(含答案)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A.金、银作为货币后,就不再是商品B.金、银作为货币后,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C.金、银天然具有货币的社会属性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2.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有学者认为,在严重的金融风暴中,“风眼”是已经超级泡沫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美元体系,黄金和白银将是世界财富最安全的“诺亚方舟”。

这是因为()A.国际市场只能由美元作为结算的工具B.作为财富的金银不存在任何市场风险XK]C.金银作为特殊商品本身具有价值D.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4.2009年6月3日,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五部委发布了《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决定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A.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B.仍是商品,因为国家财政补贴回购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已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回收中没有坚持等价交换原则5.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是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是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五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可能会引起。

()A.8000通货膨胀B.4000纸币购买力下降C.16000纸币升值D.2000纸币购买力提高6.中国人民银行于2009年6月10日发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高一政治试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人教版必修)

高一政治试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人教版必修)
现了钱币。答案:A
3、解读:钱币是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地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从前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不一样期间、不一样地区的一般等价物是不一样的,是难以固定的。所以,钱币充任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从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差别在于能否拥有固定性。因为两者都是商
品,都拥有权衡商品价值和充任商品互换媒介的作用,都表现社会关系,所以,A、C、D
三项都是两者的同样点,不是差别,不选。
答案:B
4、解读:钱币出现此后,互换就以钱币为媒介,这类以钱币为媒介的商品互换,叫做商品
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钱币—商品,应选B项。A项正确但不合题意,C项错误。D项中“流通手段” 与“购置手段”是一回事。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解读:依照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的含义和表现可知B切合题意。答案:B
容填入表格内。表中的(1)(2)(3)(4)处应当是()
价值尺度(1)(3)
流通手段(2)(4 )
A.看法上的钱币现实的钱币有价值的钱币能够是不足值的钱币
B.现实的钱币看法上的钱币足值的钱币不能够是不足值的钱币
C.理论上的钱币现实的钱币无价值的钱币能够是不足值的钱币
D.看法上的钱币现实的钱币足值的钱币不能够是不足值的钱币
针对上述问题,请你与同学们一同商讨:
(1)人民币为何能购置商品?
(2)请你对同学乙和丙的 看法进行评析。
第一课奇特的钱币
揭开钱币的神奇面纱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解读:判断一物件是不是商品一定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来互换。
赈灾物件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来互换,故不是商品。答案:D
2、解读: 此题考察钱币的产生与实质。④说法错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时,才出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试题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试题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试题1.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70元,实际支付30元。

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在购买活动中,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在购买中实际支付的行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为,需要现实中的货币,B正确符合题意入选。

A随着赊账买卖产生的,题干没涉及排除。

C是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用观念中的货币,不符合题意排除。

D是货币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考点】货币的职能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中可以看出()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④说法错误排除,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时,才出现了货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说明货币是商品,是商品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①符合题意入选。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表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所以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符合题意入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说明货币产生晚于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③符合题意入选。

故选A。

【考点】货币的产生和本质3.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地震后,各地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各地人民捐赠的物品()A.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没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D.是商品,因为用于交换了。

【答案】B【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是用于交换,人民捐赠的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B入选。

排除AD。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是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与的统一体。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作。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

5.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6.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

7.货币除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世界货币等职能。

8.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9.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10.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与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转手的次数)成。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典例1】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A .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B .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C .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D .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 【答案】C【解析】“这一跳跃”是指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即商品所有者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因此,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继而商品所有者营利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选C 。

2.货币的产生【典例2】商王在宗庙赏赐戍嗣子海贝二十朋(朋为计量单位,一朋有五贝、十贝之说),戍嗣子用它来做了祭祀先人父癸的铜鼎。

海贝是不能做成鼎的,那只能是用海贝换铜再铸造铜鼎。

材料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里,海贝①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②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③促进了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④能帮人们换回所需要的商品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一般等价物是一种人们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它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市场上待售的各种食品②自然界中的空气③居民家中使用的自来水④赠送同学的礼物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空气既不是劳动产品也不能用于交换,赠送的礼物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因此它们都不是商品,故排除②④。

市场上待售的各种食品、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因此都是商品,①③入选,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点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2017年2月24日,《2017胡润百富榜》在北京发布,刚刚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及家族以1 500亿元人民币资产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

万达王健林以1 450亿财富退居第二。

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
A.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
D.货币的价值能通过其他商品体现出来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货币的有关知识。

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项符合题意;A、C、D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知识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3.2017年元宵节当天,一消费者在一志愿者义卖活动现场用20元购买到两袋标价为6元的汤圆。

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区别。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
介的职能,用20元购买到这个商品是流通手段职能的体现。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6元的标价是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2016年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油价指导信息,结合泉州市实际情况,泉州90号汽油售价为每升5.31元,93号汽油售价为每升5.70元,泉州97号汽油售价为每升6.09元,0号柴油售价为每升5.3元。

下列选项与材料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 )
A.付购房定金5 000元B.迈腾汽车售价22.8万
C.预交房租1 500元D.用400元购买一双皮鞋
解析:选B。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判断货币的职能可以通过关键词语,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售价”,此时指的是商品的价格,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故B符合题意。

付购房定金5 000元、预交房租1 500元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D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点四纸币
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纸币的发行数量由国家随意决定②纸币的面值由国家决定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由国家决定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具有多大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

①说法错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要以实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而不能随意发行,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国家有权规定纸币面额大小,但是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故排除;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二、能力提升
6.(2016·高考北京卷)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 000。

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
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②改变了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一元券硬币化工程”“无现金社会”“发行新的货币”。

国家有权决定货币的发行,因此①正确;三个国家的方案符合本国货币发行实际,有助于方
便交易,降低货币使用成本,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
有体现;③错误,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起不到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的作用,控制通货膨胀需要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

7.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金属铸币——促进商品流通③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④电子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③表述错误,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互相需要对方的物品且基本等价交换;
④表述错误,电子货币减少的是货币的使用,而不是减少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仍然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

8.2017年春节期间,济南市各家电大卖场通过降价、送赠品、送优质服务等形式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广大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小王在商家促销期间,花了4 999元人民币买到了标价为6 399元的55英寸安卓4.0系统的智能电视,商家还赠送了一口电压力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小王购买的智能电视和获得的赠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2)材料中货币执行了哪些职能?
解析:本题以小王购物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商品和货币相关知识的认识,要求学生对商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等知识熟练掌握。

答案:(1)是商品。

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且用于交换。

赠品交换的形式是与名义上购买的商品一起交换。

(2)智能电视标价6 399元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支付4 999元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