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a d p e ma i u r nl .F r t h r c l fs l t g ta h n rj csb s d o r ig p o e si d sr e .S c n ,t e f e se s n n u t sc re t c y is,t e p i i eo ee i e c i g p oe t a e n wo kn rc s s e ci d e o d h i t p np cn b v d r g t ei lme t n o rj c t a hn t o cu ig ifr t n ln ig a dd cs n ma ig mpe n a in i s e t n a de u i h n mp e n i f oe t e c ig meh d i l dn o mai ,pa nn n e i o kn ,i lme t t , n p ci n — o p n n o i o o
v l a i n a e i t o u e . La t h p c f au t r n r d c d o s ,t e s e i c wor i g c n e t f s u e t n e c e rn a h s e s a a y e y t p c lt a h n r — i k n o t n s o t d n s a d t a h rdu i g e c t p i n l z d b y ia e c i g p o
2 1 第 3期 0 2年
No 学 院 学 报
JournaI of Huz hou Vocati onal and Technol cal Col ogi l ege
21 O 2年 O 9月
Se . 0 2 p 2 1

浅论项目教学在《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项目教学在《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术》 课程 中的实施
1 . 1 向学生布置项 目 任务 例如 。 在认识液压 系统的工作 原理及组 成时 , 以磨 床工作 台液 压 传动系统为例 , 创设 问题情境 , 提 出问题 : 磨床 工作台如何运动 ?对 此 运动有何要求?如何来实现?引导学生提 出方 案 , 分析其 工作原 理 , 并 对元件进 行分类 。认 识到一个完 整的液压传 动系统 由四大类元件 组 成, 将所学 内容具体化 、 目标化 , 则理解透 、 认识深 刻 , 有利于后 面的学
项 目教学法是 以行为导 向为主一种教学方法. 师生不再相互独立 。 而是 以一个 团队或一个整体 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 完整的“ 项 目” 工作 。 项目 教学法 不注重教法, 而是 注重学法 , 体 现了以学为本 、 因学施教 的 教学 准则: 它不仅 让学生学知识 和技能, 而且让学生学 会学 习. 学会 与 他人 交往, 学会思 考, 学会发 现问题 、 解决 问题 , 进而 增强信心 、 提高 学 习积极 性、 锻炼能力, 最后 进行展示 和 自我评价; 它采用 以学生为 中心 的教学组织 形式, 让学生边做边学, 把看到 的、 听到的结 合起来 , 让学生 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 习, 强调在团队学 习中发挥 每个 学生的主体作用 。 重视学 习过程 的体验 在项 目教学实施过程 中, 教师是 活动的引导者 . 教学 的主持人 。 通 过创造某种特定 的环境或情境 . 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 中进 行学 习. 强调学生学 习动机的激发 和学 习兴趣的培养 . 这种 情境是建 立在让 学生 熟悉周 围的环 境的基础上 , 对所 学的 内容感 到好 奇 、 感 到 惊讶继而能对此提 出问题 ‘ 教师教 学模式 的转变 要严格遵守计 划、 任务 的安排 : 教师要备好 课。 要有更 多的预设 : 教 学 中可使用 多媒 体等教学设备进 行一些有关 课题相关信息 的展示 , 使学生 的学习直观易懂 , 轻松高效 。例如 。 在 学 习液压元件时 , 在实物认识的基础上 . 拆装元件 . 认识 内部结构 。而 对 其工作 原理则采用 多媒体 演示 . 象液 压泵的吸油与排油 . 方 向控制 阀 的液体 流动方 向与阀 口通断 的关 系 .压力控制 阀如何改 变阀 口的通 断, 通过动 画演示让复杂 的分析简单化 . 变抽象 为具体 。 把元 件的工 作 过程清楚地展示 出来 . 学生易理解且感 兴趣 . 就能更好 的应用 通过师生 相互交流 , 积极 互动 。 共 同参 与 。 共 同创造 . 项 目教学法 在教学 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充分发掘了学生的 自 学 能力 、 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 培养了学生团队合 作的精神和职业道德 . 全面培养 了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使课 堂教学 的质量和效率得到 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在项 目教学法 的具体实践中 . 教师的作 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 个供学生利用 的资料库 . 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 他帮助学生在 独立研究 的道路上迅速前进 ,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 . 掌 握新 内容 。学生作为学习 的主体 . 通过独立完成项 目把理论与实践 有 机地结 合起 来 , 不仅提 高了理论水平 和实操技能 . 而且 又在教师有 目 的地 引导下 , 培养 了合作 、 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同时 . 教师在观察 学 生、 帮助学生 的过程 中, 开阔 了视野 , 提高了专业水平 。 可以说 . 项 目教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 、教 学 内容整合 不够 行简单 的验证性 实验 , 如层 流紊流 实验 、 力形成实验 、 压泵性 能 压 液 传统液 压与气动技术课 程主要介绍液 压和 气动回路 中的各种液 压 实验 、 流阀性 能实验 、 压元件拆 装 。 溢 液 而最后 真正能体现 液压与气
元 件 ,而 一般 不 介 绍液 压 系 统 中 的 电气控 制 线 路 ,但 实 际 应 用 中
教学 目标 、 教学 内容 和 教学 方法 等 方面 难 以形成 有机 结台 。
4 双 师型 ”教 师 不足 、“
液 压 与气 动 技 术课 程 教 学 内容应 该 按照 项 目化 、模 块 化来 组 织 。首先 选择 、设计 一个 或几 个贯 穿整个课 程 的大型 综合项 目,作
由于 高职 教育 在我 国建立 的 时间还 不长 ,教师 仍然 习惯 于采 用
( ) 学 内容 一体化 二 教


液 压 与 气 动技 术 课 程传 统 教 学法 的不 足
传 统液 压 与 气 动技 术 课 程 的课 程 设 置在 “ ”和 “ ”两 方 增 加 了教 师 的实 践经 验 ,也是 实现 以就业 为 导 向, 以技 能为核 心 , 教 学 面 部 存 在 问题 动技术 一体化教学模式

体 化教 学就 是为 了使理 论与 实践 更好地 衔 接 ,将 理论 教学 与 清 、 熟悉 专业 的理 论知 识 ,这就 是 一体化 教学 给教 师增 加 的压力 :
实 习教 学融 为 一 体 。其 内涵 主要 是 打破 传 统 的 学 科 体系 和 教 学模 而 在此 的 同时 ,一体化 教学模 式使 教师 能经 常性地 接触 到专业 的理 式 ,根据 职业 教育 培养 目标 的要求来 重 新整合 教 学资源 ,体现 能 力 论 和专 业的 实际操 作 ,做到 了既熟 悉专业 的理论也 熟悉专 业的 实 际 本 位 的 特 点 ,从 而逐 步 实 现 “ 个转 变 ” 从 以 教师 为 中 心 向 以 操 作 ,能将理 论与 实践有 机地 结合 起来 ,这就 是一体 化教 学给 教师 三 :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传统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为 主
教学方法单 一
缺乏实践操 作
学生学习兴 趣不高
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
实践环节缺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单一添加标题 Nhomakorabea添加标题
师资力量不足
03
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应 用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
项目教学法的定 义:项目教学法 是一种以项目为 核心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完 成实际项目来学 习知识和技能。
案例实施过程:详细描述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的实践过程,包括设计思路、方案制定、仿 真分析等步骤。
案例成果展示:展示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的实践成果,包括仿真结果、性能分析等。
案例总结与反思:对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的实践案例进行总结与反思,包括经验教训、改 进措施等。
实践案例二:气动系统设计与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结果分析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评估对象: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学生
评估结果:项目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 评估结论: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改进措施和建议
完善项目设计:确保项目内容与 教学目标相匹配,难度适中,具 有实际应用价值
案例背景:介绍气动系统设计与优化的背景和意义,包括 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 势等。
案例目标:明确气动系统设计与优化的目标,包括提高系 统性能、降低能耗、减少噪音和振动等。
添加标题
案例实施过程:详细描述气动系统设计与优化的实施过程, 包括系统设计、元件选型、系统布局、仿真分析等环节。
研究结论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制定人:卢凯林教研室:机电一体化审核人:舒德发编制单位: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编制日期: 2015年3月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012206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教学时数:72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课程简介《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②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双证课程?是否工学结合的课程?);该课程为必修课,非双证课程,工学结合课程。

③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该课程符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符合合作企业,属于主干课,后续课程有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④课程作用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课程类型理论课:36实践课:362.设计思路①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②课程设计思路(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数控技术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到基本回路的分析与应用,最后到具体实际生产中的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应用。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

由系统的分析、总结到根据要求设计系统。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详细的学习液压传动来学会学习气压传动,乃至其它课程、其它专业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授课单位:学时:90 学分 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2017-4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液压和气压传动一般规律和具体应用的一门科学,它不仅是制造类及近机类有关专业一门必修课,而且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课程中的理论基础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具有对液压气动系统的元件选用、调试、维修等能力,同时具备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的能力,为今后应用液压气动技术打好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机床电器》《机床夹具》《数控机床与维修》1.2课程基本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主线,以实际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设置教学情景,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1、3 课程设计思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从“行业与企业调研”到“教学设计与更新”的半闭环系统,如图1所示。

课程的设置是为专业服务,专业的设置是为企业与行业服务,所以深入企业及紧跟行业发展的调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先后到(承德千斤顶厂、五岳输送机机械厂、承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银河连杆厂、承德工具厂)等行业部门及多家企业进行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调研”。

通过行业与企业的调研,以及知识体系的研究,总结了课程的知识要求与能力要求,《液压与气压传动》图1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式改革,分为4主项目和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设计都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目标和素质能力目标,以满足岗位能力的需要。

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小组竞赛、比较、课堂演讲等教学方法,依托典型实物、实验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企业参观等教学手段,来引动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完成任务、讨论、竞赛过程中,探索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强化团队精神;同时,我们及时对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有关专业课应用的信息和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改进教学思路及内容,作到有的放矢。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机电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教学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机电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教学

任务
相关知识点
机床电气原 理图 、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电器结构 、 ・ 位置 图、 电气安装接 工作原理 、 图形 、 文字 符号 和选 型使 普 通 铣 床 图的阅读 线 用及简单故障判断 电气 控 制 ・ 电器 元件 的选 择 ・ 机床电气 系统控 制 电路 图的读 图
6 线 路 安 装 、和 质 检 和 绘 图 方 法 调 试 与 检 ・ 机床 电气 控 制线 ・ 电气拱控制电路的典型环节
序号 项 目名称

何下手和怎样利用 “ 已学 过 的 ”理 论 知识 指 导 自己 的 实训 学 习 。针 对 《 压 与 气 动 技 术 》 门课 程是 理 论 与实 践 结 合 很 强 液 这 的特 点 , 提 出 了项 目教 学 法 在 《 压 与气 动 技 术 》 训 教 学 我 液 实 中 的应 用 的 设想 , 目 的是 通 过 行 动 导 向学 习 , 高学 生 的 职 其 提 业 能 力 。 过 项 目任 务 的学 习使 学 生 掌 握 各 种液 压 元 件 、 通 液压 基 本 回路 的 工作 原 理 、 本 结 构 、 点 、 用 和 维 护 , 学 生 初 基 特 使 使 步 学 会 根据 工 作 要 求 及 相 关 技 术 标 准 、 范 . 用 适 用 的液 压 规 选 元件 , 液压系统进行组构 、 制 , 能排除简单的故障 . 对 控 并 以及 具 有 设 计 简 单液 压 传 动 装 置 的 能 力 。 2项 目教 学法 内涵 .
1引 言 .
《 压 与 气 动 技 术 》 高 职机 电一 体 化 技 术 专 业 的技 术 基 液 是 础 课 程 , 以后 机 、 、 一 体 化 和 设 备 液 压 系 统 维 修 等 专 业 为 电 液 课 奠 定 一 定 的 能力 基 础 。 目前 主 要 采 用 的是 “ 课 堂 为 中 心 、 以 以教 师 为 中 心 、 以课 本 为 中 心 ” “ 心 ” 学 模 式 , 要 体 现 的 三 教 主 在 忽 视 了 学 生创 新 精 神 和实 践能 力 的培 养 、理 论 教 学 与 实 训 教 学 相 分 离 。所 产 生 的教 学 效 果 是 9 %的 高 职 学 生 感 到 理 论 0 知 识 枯 燥 乏 味 、 堂 上 学 生 昏 昏欲 睡 , 课 实训 教 学 时学 生 不 知 如

液压与气动技术 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 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内容: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管和附件等。

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等。

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教法,展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章:液压泵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 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压力、功率等。

4. 液压泵的选用原则及其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采用示教法,展示不同类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泵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和维护保养。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泵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第三章:液压缸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缸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理解液压缸的选用原则及其安装与维护。

教学内容:1. 液压缸的类型:单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等。

2. 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缸的性能参数:有效行程、负载能力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基 于高职院校的 学习特 点和培 养 目标 , 结合《 液压 与气动技 术》 课 程的 实际教 学特点 , 开展 项 目化教 学 , 设计 了十个项 目 教 学任
务. 并 以 小组 形 式 组 织 进 行 项 目教 学 。
【 关键词 】 液压 ; 气动 ; 项目 教 学; 实施
课 时。 项 目八 : 折边装 置气动 回路 的设计与调试 , 目标 : ( 1 ) 能在仿真软
满足学生 的学 习需要 . 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使学 生的理论水 平和实 件 中设计气 动回路 ; ( 2 ) 能构建各 种换 向回路 , 并 进行 回路调试 ; ( 3 ) 能 践技 能均得到提高 进 行气动回路设计 与调试 。 气动控制元件符号 、 结构 和工作原理 , 控制 回路 分析 等相关知识支撑 , 建议 6课 时 1 项 目教 学 法 的 涵 义 项 目九 : 卧式加 工中心气动换 刀系统分析 , 目标 : ( 1 ) 能在仿真软 ( 2 ) 能进行气动 回路的安装 、 调试 . 具 备回路分析 项 目教学法 是从教学 生“ 学会学 习” 目标 出发 . 使教学从 注重“ 教 件 中设计气动 回路 : 气动元件 的应用 . 回路 的分析等相关 知识支 法” 转到注重“ 学法” . 将 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以项 目 能力 仿真软件 的应用 . 建议 6课时 学 习任务为载体 , 以 目标为 引导 . 以实践 为主线 . 以能力为核心 : 融知 撑 . 项 目十 : 压印装置控 制系统 的维护 , 目标 : 能分析判断气 动系统 . 识学 习 、 技能训 练 、 能力提高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2 1 。 气动 系统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支 在项 目教学中 . 教师是项 目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拿到项 及 时排除回路故 障。气 动元件符 号. 建议 4课 时 目后 就进入 了教师预设的情景中 , 在学习情境 中, 学生 通过 自主学习 、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科技

探索・ 争鸣
高职《 液压与气动技术》 项目 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陈 辉 ( 常 州刘 国钧 高等 职 业技 术学校 机 电工 程 系 , 江苏 常州 2 1 3 0 2 5 )
《 液压与气动技术》 是机电类设 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的核 心课 程 . 也 是机 电一体 化专业 和电气 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 -[ ” 随着液 压与气动技 术的广泛应用 . 《 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程在高 职机电类专业 课 中 占据了越来越 重要的地位 . 而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的特 点也 促使本 课程 教学逐 渐由课 堂转换 为实验室教学 因此 . 原有 的教 学方 式和教 学 内容已不 再适合。在这种背景下 , 对《 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程 进行了
自主探究 、 小组 讨论完成项 目任务 的学 习 . 最后再 由学生 自 行 完成评 3 《 液压与气动技术》 项 目课程实施 价, 反思 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整个学习 中, 教师一直充 当的应该是组织 引导 的角色 . 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项 目教学强调 的是 在学 习中充 项 目化课程是 以工作项 目为核 心 . 以应用 为 目的 . 以教学 任务为 分发挥每个 学生的主体作用 载体 , 主动寻找 知识点 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 的一种有效的学 习形式『 3 ] 项 目教学通常 以小组形 式进行 . 因此在进行课程 实施前 . 先进 行分组 2 《 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 程项 目设计 并选 出组长 , 建议每组 3 ~ 4 人 为宜 。 分组时 . 教师应综合评价学生的学 《 液压与气 动技术》课程 教学在 学校液压实训室和气 动实训 室进 习基础 、 自主学 习能力等 因素 .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搭 配分组 . 以充分调 行, 为期两周时间。在课程学习期间 。 学生需要学 习理论 知识 . 还要掌 动 每组 学 生 在学 习 中 的 主 动性 和积 极 性 项 目课 程的实施过 程包括 : 任 务分配 、 学 习计 划制定 、 学 习实施 、 握操 作技能。 评价 总结 。 结合课程知识 点 、 实训 条件和生产 实际等情况 . 将课程设计 为十 成果展示 、 1 ) 任务分 配 : 学生 以小组 为单位 , 领取项 目任务 书 , 明确学 习任 个项 目, 每个项 目围绕一个 主要任务展 开 . 通过项 目中知识 的学习和 训练 . 最终完成项 目任务 项 目一 : 液压千斤顶 的使用, 目标 : 学会使 用液压千斤顶 液压传 动系统 的组 成 、 特点和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 支撑 . 建议 4课 时 项 目二 : 加_ T 中 i f , 液压 系统动力元件 的选择和拆装 . 目标 : ( 1 ) 会 拆装 液压泵 , 认识泵 的结构组成 、 工作原理 、 主要零件形 状 . 增加 动手 操作 能力 ; ( 2 ) 能通过型号识别各种泵及泵的规格 。液压泵 的作 用 、 分 类 和性能参数 , 常用 液压泵 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 液压 泵的选用方 法等 相关 知识支撑 . 建议 4课 时 项 目三 : 压蜡 机执行元件的选择和分析 , 目标 : ( 1 ) 会拆装 液压 缸 . 认识 液压缸 结构 、 T作 原理 、 主要零 件形状 , 增加动手操作能力 : ( 2 ) 会 拆装 液压马达 , 认识 液压马达结构 、 工作原 理 、 主要零件 形状 . 增 加动 手操作 能力 。 液压缸 和液压 马达的作 用 、 分类 和特点 . 液压缸的结构和 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 支撑 . 建议 6课 时 项 目四 : 液压钻 床液压 回路 的设计 . 目 标: ( 1 ) 会调 节液压控制元 件, 组装液压控制 回路 ; ( 2 ) 会 使用液压仿 真软件 , 并 进行液压 回路的 设计 。 认 识液压 方向 、 压力 、 流量控 制元件符号 、 结构和工作 原理 , 会分 析液压控制 回路等相关知识 支撑 . 建议 8 课 时 项 目五 : C K 6 1 4 0 数控 车床的使用 、 维护及保 养 . 目标 : ( 1 ) 能进行 液压 回路 的安装 、 调试 、 维护 和保养 。 液压元件的应用 . 回路的分析 。 等 相关知识支撑 . 建议 6 课时 项 目六 : 手动送料 装置 的设计 与调试 , 目标 : ( 1 ) 会识 别和选用气 动元件 ; ( 2 ) 能绘制 简单 的气动 系统控制 回路 ; ( 3 ) 能根据元 件的功能
项 目化 改 革 . 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编排 , 通 过 项 目形 式 呈 现 ,
设计气动 回路 . 并进行相关调试运行 。 气动 系统 的组成 、 特点及工作原 理 等相关 知识支撑 . 建议 4课时 项 目七 : 气动夹 紧装置设计 , 目标 : ( 1 ) 能进 行气源装 置的 日常维 护; ( 2 ) 能进行 系统压力调节 ; ( 3 ) 会选用气缸 。 气源系统各元件 的T作 原理 、 图形符号及功能 , 气缸 的类型和选用 。等相关 知识支 撑 , 建议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