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解释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和意义。
2.学会制作简单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对数据呈现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1.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简单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实例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是用来表示统计数据的一种形式,通过折线的连线展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统计图的作用和分类。
第二步: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10分钟)1.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结构和意义。
2.解释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的走向和变化。
第三步: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20分钟)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练习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第四步:数据分析和讨论(1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不同数据对应的折线走势,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引导学生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线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数据变化,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六、课后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巩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根据自己收集的数据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通过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熟悉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技巧。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和课外拓展,增强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单式折线统计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单式折线统计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它的用途;2.学习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够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3.提高对数字分析的能力,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以及用途;2.教学难点:统计图分析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运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1.什么是单式折线统计图;2.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3.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4.实际问题中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教师简要介绍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并说明它的用途。
第二步: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1.教师简要介绍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坐标轴的画法等;2.示范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三步: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1.教师举例说明单式折线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让学生理解如何从图中得出结论,从而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第四步:练习和巩固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解读图表;2.给学生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用PPT演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2.互动讨论法:教师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是否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3.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还需要加强练习。
此外,教学过程中,我加强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用途,并能够灵活运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黑板、投影仪、折线统计图的样本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折线统计图的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二、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教学目标: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众数的含义。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四、教学措施: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五、课时划分共2课时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横轴,后画(纵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展示引导学习】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制作的?【评价提升学习】1、完成课本P105做一做和P108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2、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正常人体温为37摄氏度)(1)该病人的体温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2)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比较稳定?(3)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如何变化的?学案整理: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疑惑的问题是:教学反思【素材积累】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学生准备 课堂活动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导入新课。
1.观察情境图,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在练习本上尝试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独立观察并汇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
(2)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出()变化情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0分钟)
1.引导学生收集例1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未描点的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横、纵轴的意义。
(1)小明每()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4)如果小明统计的是我国北方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你觉得这一天应该在哪个季节?请说明理由。
三、反馈练习,巩固应用。(15分钟)
完成教材105页“做一做”。
观察统计图,集体汇报答案并订正。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探索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统计意识,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图统计图。
课前准备
(3)反馈各点的标法。
(4)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预设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初步学会制作复式笔线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学会制作复式笔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复习题:下面某市XX年上半年每月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并集体指导一遍。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自己制成的统计图,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
二、新课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
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63页上统计表中数据。
(1)统计表中年份的表示方式跟前面有什么不同月份一二四五六降水量(毫米)55483585110135(2)画统计图时,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应注意什么?2、做教科书上第106页上“做一做”的题目。
做完后,教师出示图示,让同学集体订正。
三、小结教师: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统计图要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和折线表示。
四、练习二十六页和第4、5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向你介绍我是谁大家好!我是“一课研究”第28组的学员叶学品,来自乐清市翁垟第二小学,很高兴能在“一课研究”微信平台与您相遇。
2本期内容有哪些(1)听一听:数学教学中的若干误区(2)读一读:《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3)笑一笑:欧拉有多厉害?3轻轻松松听听书选自史宁中《漫谈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4坚持阅读八分钟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从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发展数据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
引导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逐步感知统计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准则。
引导学生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
一、回顾统计方法,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一组数:36, 177, 133师:我想让这组数字介绍我,谁知道这几个数字可能表示什么意思?生:我猜是老师的年龄,身高和体重信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7.1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7.1 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 如何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 如何运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4. 实际问题中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构成和用途。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分析数据。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辅导资料和练习题。
3.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的教学内容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和推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教材合理利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的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1)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衔接。
学习过程中,尽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导入新课。
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板书课题)后,每隔0.5小时测量一次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得到的数据见下表。
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统计图。
叔叔喝啤酒液中的酒含量统
计
(1)王叔叔喝啤酒5小时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毫克
/100毫升。
(2)王叔叔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从喝啤酒后()小时到
()小时增长最快。
答案:41 0.5 1
3.看图填空。
甲城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1)这一年中,甲城()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月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20分钟)
1.出示教材第105页未
描点的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后,思考:
(1)横轴表示什么?纵
轴表示什么?
(2)纵轴0~390部分为
什么这样设计?
(3)课件演示2006年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
队伍数量的点的标法。
(4)教师引导学生把其
余各点在统计图上标注出
来。
(5)反馈各点的标法。
(6)引导学生用线段连
接各点。
(注意线段不要超出
两点的长度)
(7)根据折线统计图获
取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①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
什么特点?
②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
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
1.观察出示的统计
图。
2.观察统计图后思考
并回答问题。
(1)横轴表示时间,纵轴
表示参赛队伍支数。
(2)纵轴0~390部分是用
一个格表示的,但是表示
的数与上面的不同,所以
用折线表示。
(3)观察演示,并思考点
的标法。
(4)独立标点,然后同桌
之间交流。
(5)反馈自己的标法。
(6)用线段顺次连接各
点。
(7)根据统计图回答问
题。
3.以小组为单位观
察、比较,讨论交流后分
小组汇报。
相同点:都有横轴、纵轴
钟)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由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制作出条形统计图,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通过两幅统计图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而且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
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