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6单元积累运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第六单元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整体学习1.积累本单元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4.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孟子>二章》2课时《愚公移山》2课时《周亚夫军细柳》1课时《诗词五首》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了解古人的品格和志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首先各篇应该逐字逐句地读懂,增强对古代汉语的感知能力,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再次,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

学习本单元,重点是强调朗读与背诵,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要了解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议论、讲道理以及采用对话或问答的方式等艺术特点。

2.授课技巧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磨难对于个人成就大业的重要性,类比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治国主张。

文章气势充沛,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可多让学生朗读这些排比句,体会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的特点。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全单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6篇课文)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全单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6篇课文)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10.1.劝学 ......................................................................................................................... - 1 -10.2.师说 ......................................................................................................................... - 6 -11.反对党八股 .............................................................................................................. - 17 -12.拿来主义 .................................................................................................................. - 24 -13.1.读书: 目的和前提 ................................................................................................ - 26 -13.2.上图书馆 ............................................................................................................... - 33 -10.1.劝学《劝学》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该文集中反映了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学习问题上的观点。

《语文园地六》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六》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单元长文章的特点,交流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6个成语,能选两三个讲出成语里的故事和含义。

3.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并仿写。

4.学习《独坐敬亭山》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导入:同学们,第六单元我们学的文章都很长,那么这些长文章有什么特点,我们要如何去阅读这些长文章呢?让我们一起通过“交流平台”来回顾总结吧!(板书:语文园地六交流平台长文章)2.自读自悟:围绕“交流平台”,回顾长文章的阅读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2)结合自己关于本单元长文章的阅读经验,小组内交流。

3.联系课文,全班交流“交流平台”中读懂的内容。

引导: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以及本单元长文章的阅读经验,说说读长文章时都有哪些策略。

预设1:我在阅读《小英雄雨来》一文时,发现它是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于是我就仿照课后习题的样子给第二至六部分列小标题,然后抓住主要人物和情节,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板书:利用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点拨:我们也可以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长文章每个部分的内容,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在列小标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用自己的话提炼,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还可以引用主人公的语言。

预设2:我在阅读长文章的过程中,会边读边想,有时候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

(板书:适时停顿)预设3:我在阅读长文章的过程中,会回顾前文,前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返回去看一看。

(板书:回顾前文)预设4:在读长文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带着问题继续读,读着读着也许就会解开心中的疑问了。

(板书:带着问题读)4.拓展迁移,运用方法。

(1)推荐阅读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第六章《冰项链》。

(2)实践运用:默读《冰项链》,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尝试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二单元《园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二单元《园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背诵的同时,学习古人心系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在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让积累和运用相辅相成。

【教学过程】(一)学习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各种工具书把句子读正确、读懂。

(1)自由读,指名读,把句子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交流作者资料和句子的意思。

(3)全班交流,理解句意。

(4)引导学生对比四句话,交流发现:都和爱国精神有关。

2.语境中选择运用理解:(1)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真可谓“”。

(2)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牢记“”的古训,用青春和热血来报效伟大的祖国。

(3)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别国侵占,正如宋代抗金名臣李纲所说:“。

”3.学生交流:这些句子让你想到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些人物?说说理由。

4.学生尝试背诵、摘抄。

(二)学习书写提示1.学生观察竖式《游子吟》和横式《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两幅书写作品。

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书写的注意点。

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1.选择一首古诗竖着写,或者选一段话横着写。

如下图:2.学生根据书写要点进行自我检视。

5.小组内展评:互相学习并提出建议,根据建议进行修改。

☆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6.教师巡视,再集中指导:预设1:通过对比作品,发现做到大小匀称、留白合理、书写整洁等才会布局合理,整体美观。

预设2:再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强化布局合理、整体美观。

7.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班级展示(1)小组推荐优秀作品。

(2)优秀作品上墙展示。

(3)为优秀作品点赞:贴点赞贴纸。

(4)点赞贴纸多的被评为“我是书写小达人”,并颁发奖状。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课文,有的介绍奔腾的江河,有的描绘茂密的森林,还有的展示海滨小城的独有风光……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祖国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巧妙。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能用一段话写自己的家乡。

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篇习作。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课时安排:《古诗三首》3课时《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海滨小城》2课时《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习作:这儿真美》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7古诗三首一、教材分析:本文三首诗,都描绘了祖国的山川景色。

但第一首诗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第二首诗重在写景,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借景抒情。

第三首诗选择了不同于前两首诗的时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写景物。

二、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背诵三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教师:古诗的课件。

学生: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三首诗,学习《望天门山》中的生字、词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积累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本文选材典型,主题深刻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倒叙的叙事方法,采用总分总结构,前后照应。

4、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倒叙的方法和选取典型材料。

教学用具:投影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启蒙”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思考: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2、同学交流3、指名汇报课文记叙三件事:〈1〉老师组织学生举行抗日讲演比赛。

〈2〉作文写字课受到老师申斥。

〈3〉翻译官上的日语课特别宽容。

4、全文共分成三段。

三、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不理解的查工具书1、生字lún féng rěn nüè jǔ沦陷冯老师残忍虐杀规矩jiè chì kuì mǒu xiá gǎng惩戒申斥羞愧某些遐想岗位2、理解:沦陷:(领土)被敌人占领。

虐杀:人而致死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申斥:斥责遐想:悠远地思考或想象。

3、分段读文,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对老师的感情。

四、作业:⑴熟练朗读课文⑵思考书后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2、改写文章最后一句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理解关键语句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略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齐读2、圈出课文表达“我”对老师感情的词语。

(板书:感激、思念)3、倒叙开头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内容。

1、作者共回忆了几件事?试用小标题概括板书:讲演比赛(3-5)受到申斥(6-7)2、指三人分读(3-8)〈1〉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件事中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最新⼈教部编版⼆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下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第⼀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过程与⽅法:使学⽣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法的过程中,进⼀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

【教学重点】使学⽣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棒、圆⽚。

【教学过程】⼀.动⼿操作,初步感知1、出⽰10根⼩棒(1)如果这10根⼩棒,每2根⼀份,可以分成⼏份?(2)学⽣动⼿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10⾥有5个2)2、分组操作,进⾏记录。

(1)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动⼿操作,师指名说⾃⼰分⼩棒的过程、结果。

(10根⼩棒,每3根⼀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2)如果每⼈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同样是10根⼩棒,如果每⼈分2根或者每⼈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3)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4根、5根、6根,可以怎样分?⽤算式表⽰结果。

3、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动⼿分⼀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种情况?哪⼏种?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交流(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除法算式表⽰出来吗?(⽣独⽴列式)(2)像这⼏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除法算式表⽰。

如:把10根⼩棒,每⼈分3根,分给了⼏⼈,还剩⼏根?(⽣答)问:按要求列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案范本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小学三年级是小学基础阶段的关键时期,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语、数、英、科等各学科内容,而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更是要刻苦专研、精耕细作。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为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头疼不已,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积累运用二》这篇文章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够掌握《积累运用二》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短语;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③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①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听讲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②学生能够通过识别重点词汇及短语来将文章的理解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③学生能够通过词语提取和组合来增加创造性思维,增强语文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②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及语文素养。

三、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通过谈论一些与鱼有关的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有趣味性,也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建立基础。

2、新课呈现:通过多种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呈现给学生。

可以采用故事情节、图片、词语图解、PPT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重点词汇、短语识别和运用: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识别出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引导学生考虑如何将这些词汇和短语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例如,文中的“千锤百炼”、“心灵手巧”、“卖鱼摆摊”的短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词语提取和组合:通过对文中词汇的提取和组合,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文案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中词语“卖鱼摆摊”的提取,创作一篇小短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5、综合运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自己毕业考试后的打算。让学生充分谈一谈自己现在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毕业考试后的打算。谈一谈自己现在最想给朋友、亲人说的话和事。
3、读题,明确本交次习作的要求。先引导学生读题,然后归纳出习作的几个要点:给外地的亲人或朋友写封;内容是告诉他自己的学习和身体情况,什么时候进行毕业考试,毕业考试后能不能到他那里去玩一玩等;要真实、具体;用信纸誊好。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_t5;'f5]€?**2w(QyFv小学教案课件网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他的话不可能不对。2 hP|B-qn_s"qd_i==g)小学教案课件网
3、根据意思填空:qf9eLLF!_e0eVJ4`uf_&小学教案课件网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修改意见
4、小组内交流。组长及时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口语交际,并相互补充,使每个学生的观点都更能站住脚。
5、班级交流。每小组选举一名学生进行班级交际,并选好评委为每小组成员打分。
6、小结。总结这次活动情况,肯定学生成绩,激励学生进行创作及评价的兴趣。
四、指导习作
1、谈话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顾,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1)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kJ5_f_ [,*r=6t Qri小学教案课件网
(2)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填我国古代的一句名言:()。O5OY qbh"_/_EO#,~W_小学教案课件网
(3)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填诸葛亮语)7_
_8(U_xq[_a]`)5RN_小学教案课件网
4、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你最近的学习情况或者毕业后的打算。G BqTSw`~6uiq@Tn_Y_小学教案课件网
c、欢心鼓舞 赞叹不已 记忆犹新 攻无不克_xt_+hRG|6/'_n?tZ"_小学教案课件网
d、绝口不提 再接再厉 精兵简政 轻歌曼舞2r z\
QC 1;=_Q?'小学教案课件网
2、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J/_6mL;_-_jv_=___xs_小学教案课件网
4、说一说。学生分组说一说自己这些方面的事情,还可以告诉他一些自己想告诉他的事和人。
5、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格式正确,内容具体、真实,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写完认真修改,誊好,并写好信封寄出去。
(3)、选材典型,有新意。
6、修改。选取一等生的习作进行集中修改。
7、誊写。
8、讲评。
4、进行集中交流,结合交流,注意适当引导学生运用。5、学生背诵名言。可以采用分组的办法,加强科学记忆。
二、指导阅读。
1、学生初读,将文章读通顺。
2、指导学生明确阅读要求,进行自由阅读,并进行小组学习讨论。
①、这则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其它考生是如何画画的,那位考生又是如何画的?
③、你还见过这样构思奇妙的画或文章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合作学习,口语交际。
1、小结学生自主做作文选的情况以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及作文选的外观等进行简单小结。
2、明确交际内容。学生讨论作文选的评价标准,如装璜、体例、文章字体、字号的选择、文章的文字与插图的安排等。
3、组织评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做好记录,做出判定。特别是对自己认为成功与不足的地方一定要找到具体的证据,以增强说服力。
2、抽学生试读,及时纠正有关问题。注意:慎、笃、磋、骐、骥等字的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议这三句名言的意思。教师适当加以指导。
(第一段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第二段话选自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意思是: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一样,须经反复琢磨、研讨才能形成。分两层,先说骨、象牙、玉、石这些材料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加工成宝器,再说人和知识、才能也跟“象牙玉石”一样,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第三段选自《荀子劝学篇》,是说,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分两层意思,每层都有两分句。先说,好的马也不能一下子跳出十步远,差的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然后说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
3、全班进行交流。
(这幅画妙在用蝴蝶表现“香”字。画家没有画花,却画了爱追逐花香的蝴蝶,不禁使人想到,踏花的马蹄因沾染花的香气也变香了,以致引来了蝴蝶,可见花该有多么香!春天的景色该有多迷人!在“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看不到,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画,都没有体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马蹄花泛起的香味。)
9、小结。课后小记: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修改意见
作业设计
1、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以身作则 情不自禁 完璧归赵 换然一新3p33/?#tW__Gj _yf)小学教案课件网
b、大显身手 走头无路 波涛汹涌 拔地而起|A ?i8_l g[B?NG=7T小学教案课件网
引导学生能以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的劳动。
教学关键
能用正确的格式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
信封
课型
练习课
板书设计
书信格式
收信人邮政编码
收信人详细地址
收信人姓名
寄信人详细地址
寄信人邮政编码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修改意见
一、师生互动,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将这些名言读正确、流利。
教学课题
积累运用六
课时数
1-4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阅读和习作。
教学目标
1、读、背名言,并初步了解名言的含义。
2、阅读短文,回答课后问题。
3、能用自己的观点评价学生的习作。
4、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写一封信。
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格式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告诉他自己现在的学习放毕业后的安排。
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