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蔡华;陈春梅;吴宏;翁卫群【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13年299例为对照组,2014年313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自我护理能力、导管按时维护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自我护理能力、导管按时维护率、PICC留置时间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提高PICC专科护理水平,保证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性.【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12【总页数】4页(P56-58,69)【关键词】延续护理;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作者】蔡华;陈春梅;吴宏;翁卫群【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中心静脉通路[1-3], 已成为肿瘤及长期患病老年人静脉给药的方式之一[4]。

虽然其使用安全可靠[5-7],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8]。

延续性护理是指为患者提供多方位的院内外护理及指导[9], 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环境的转移而导致患者的治疗终止或中断[10]。

本研究采取建立专业的PICC延续性护理团队,实行全程责任追踪制,建立系统的PICC导管质量控制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观察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按时维护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 ① 年满18周岁,无智力和认知障碍,具有中文听说和理解能力者; 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③ 居住在本市及近郊,交通方便者; ④ 置管顺利者。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摘要】目的:探析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

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选择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护理措施与延续护理措施。

以生活质量为标准对两组护理措施质量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差异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生存质量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突出,可以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效益,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普及。

【关键词】延续护理;PICC置管;护理效果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属于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种中心静脉通路,临床中实用性较高,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长期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静脉用药方法,具备可靠、安全等特点[1]。

但是,PICC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患者对于置管认知不全面,从而引发多种风险[2]。

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患者生存效益与预后质量,本文以对比研究方式探讨延续护理的应用方法与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选择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n=60)与常规组(n=60)。

实验组男性患者48例,平均年龄(57.4±4.4)岁;常规组男性患者49例,平均年龄(55.1±6.1)岁。

基础资料差异未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1.2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延续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延续小组。

小组由护士长组织,由多名取得PICC置管护理培训资格证的护士构成,护士长定期对小组的专业护理能力进行培训,并督促小组成员为患者提供优质延续护理服务;2、建设交流沟通路径。

延续护理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延续护理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是指综合评估患者的状况, 促进从医院到社区或家庭 的延续性服务的实现。
综合性
是指确保常规 随访的持久性。
延续性
是指患者与医护 人员就设定的特 定目标而进行的 相互合作。
合作性
协调性
是指医护人员之间或 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照 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
是一个多学科人员的综合性组织,是一个延续性护理团队。
其他卫生服务人员等
合作性 collaboration 协调性 coordination
延续性 continuity
✓ 开展居家护理 ✓ 设立居家护理科 ✓ 实施个案管理
降低了医疗费用,也满足 民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
转介 出 院 准 备
护理门诊 家庭护理 长期照顾中心 老人护理院 临终关怀 等等……
消耗国家医疗资源
脱节
•我院伤口造口换药门诊为慢性伤口、造口病人提供了高质量专 业系统的护理。
• 建立了医院微信公众号,科室微诊室、科室病友QQ群等多 种形式网络健康教育平台。
• 我院血透室定期开展的肾友联谊会,成为患者温暖的康复之家。
患者出院后并不意味着病情的完全康复,常常需要回到家中 继续休养,若患者出院时不具备自我护理的能力,且无专业人 士提供相关指导,可能会导致恢复不佳,甚至病情的恶化,因 此,出院后的过渡区护理仍然十分重要。 可以避免: 不必要的在入院 不必要的不良健康结局,如并发症 不必要的医疗花费,等…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 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开展多种形式的随访, 不断提高随访率。
医生
高级实践护士
社区护士
理疗师
药剂师
社会工作者

延续性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摘要】延续护理指通过开展相关医疗保健服务使出院患者的护理活动有序、协调和不间断,从而满足其各种康复需要。

PICC也被称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反复使用、病人耐受性强等优势,因此PICC技术在我国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的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与导管维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采用延续性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连续性、协作性的照护,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延续性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PICC;带管出院;最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209-02PICC技术是指在患者的上臂、前肘等部位进行穿刺,在中心静脉置入导管的技术,导管可以有效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接触对血管产生刺激,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PICC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用药、标本采集和监测血流动力学途径,还能够为用于输注外周静脉不宜输入的药品,但是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特别是化疗病人,一般有3至6个化疗间歇期,在此期间大多病人选择带管回家休养,而带管回家的治疗间歇期,极易引发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感染、导管移位和堵塞等并发症,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一现状的发生,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保证患者接受服务的协调性、连续性,从而将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由此可见,对延续性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一)居家模式根据娄夏芳,赖春荣,胡慧云[1]等相关文献记载,在PICC带管患者出院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以导管的维护方法、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告知患者在家中可以从事一般性的日常工作和体育锻炼,比如吃饭、洗漱、上网等,但避免使用带管的这个手臂提重物,也不能反复屈伸、打球或者做引体向上。

2024年PICC置管的护理

2024年PICC置管的护理
2024/2/29
尝试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导管 冲洗,尝试疏通堵塞。
更换导管
若冲洗无效,应及时更换新的导管 ,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4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2024/2/29
15
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普及
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意 义、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
2024/2/29
评估患者风险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 况、生活习惯等,评估其 血栓形成的风险。
2024/2/29
使用抗凝药物
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遵医 嘱使用抗凝药物,以降低 血栓形成的风险。
定期监测
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定期监测导管周围是否有 血栓形成。
13
导管堵塞处理方法
识别堵塞
当输液不畅或无法抽回血时,应 警惕导管堵塞的可能。
告知患者和家属PICC置管的日 常维护及注意事项,如定期更 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干燥等 。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手册 、视频等,以便患者和家属随 时学习。
16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日常护理, 如如何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疼痛等异常情况。
2024/2/29
教育患者掌握正确的活动方式,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弯曲置管部
3
PICC定义及作用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
PICC导管为硅胶材质,柔软、弹性好、组织相容性高,可长期留置体内,留置时间 可长达一年。
2024/2/29
术等手段,让培训更加生动有趣且实用。

延续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的临床应用

延续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的临床应用

延续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的临床应用延续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的临床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延续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延续护理是指在医院外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包括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和长期护理等。

本文将探讨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的临床应用。

一、延续护理的现状目前,延续护理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外的研究表明,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然而,我国延续护理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如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内容单一、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二、发展思路针对当前延续护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1、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评估体系。

制定延续护理服务标准和规范,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2、丰富服务内容。

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

3、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培养专业化的延续护理人才队伍。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一体化的延续护理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三、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延续护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例如,对于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延续护理,提供长期的疾病管理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患者,可以通过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等方式,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对于康复期患者,可以通过延续护理,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加速其康复进程。

四、结论与启示延续护理作为医院内护理的延伸和补充,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延续护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服务流程、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加以改进和发展。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延续护理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PICC置管病人的维护现状与对策

PICC置管病人的维护现状与对策

PICC置管病人的维护现状与对策目的:了解我院PICC置管患者的维护情况及知识掌握程度,分析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肿瘤科、放疗科、消化科等病房及PICC置管护理门诊接受PICC治疗及维护的250名患者,调查其维护态度、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维护行为。

结果:79.0%患者接受PICC置管维护;17.3%患者不能认识维护的重要性,46.4%患者不了解置管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意愿到大医院进行置管维护,17.3%患者希望到社区医院进行维护;72.6%患者觉得置管后维护不方便。

结论: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可加强患者置管维护意识,增加维护知识;加强PICC专科门诊建设可高效服务于患者;同时,推行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能更方便服务于患者,从而促进PICC 置管维护。

标签:PICC;维护;护理对策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1],其操作方法简单,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特点,已广泛运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2],然而,PICC置管患者由于长期带管需要定期进行维护,若维护不当可造成静脉炎,导管堵塞、异位、脱出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其治疗效果[3]。

因此,我们对我院PICC 置管患者维护状况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2年09月-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肿瘤科,放疗科,消化科等病房及PICC置管护理门诊接受PICC治疗及维护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是否接受PICC维护,对维护重要性的认识及置管并发症的了解,PICC置管后维护是否方便及PICC维护地意向等。

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发放问卷,要求如实填写,发放问卷共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部分调查内容患者未回答,在统计数据表格中以“0”表示。

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 PPT课件

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 PPT课件
PICTURE
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如从医院到家 庭)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 )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 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由医院制定 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 持续随访与指导
2 必要性
PICC置管后的护理 是否适当直接关系 到导管放置时间的 长短和感染发生率 的高低。 picc置管率提高,院 外延续护理已成为 picc置管患者的迫切 需求
PICTURE
3.2
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
赵林芳等[8]介绍了建立以该院为中心的 导管维护网,对该院周边的三级乙等医 院或县市级医院进行导管维护理论及技 能的培训,建立长期合作的导管维护网, 为带管出院回当地的患者提供规范的导 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实现顺畅的转诊 流程,使留置PICC等导管的患者获得全 程的照护,降低因导管维护不当导致的 并发症,确保患者带管期间的安全
2
3
关键词
PICC;延续护理;模式
前言
背景
1
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化疗首选,但置 管后并发症严重影响PIC好PICC置管后维护,开展从医院 到家庭的PICC延续护理
实用价值
3
为构建本土化的延续护理模式提供 借鉴,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 量
1 概念
延续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以确
PICTURE
3.6 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模式
PICTURE
焦俊博、王晓凤等[12-13]分别介绍了对 肿瘤化疗患者及造口患者创建病患QQ群, 定时回答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主要目的是让患者通过专业人员的 讲解能够更加了解其疾病,能够更积极 配合治疗工作,增加治疗信心,解决患者 出院期间的护理问题。可以借鉴用于 PICC置管患者的延续护理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
PICTURE
赵林芳等[8]介绍了建立以该院为中心的导 管维护网,对该院周边的三级乙等医院或 县市级医院进行导管维护理论及技能的培 训,建立长期合作的导管维护网,为带管 出院回当地的患者提供规范的导管维护及 并发症处理,实现顺畅的转诊流程,使留 置PICC等导管的患者获得全程的照护,降 低因导管维护不当导致的并发症,确保患 者带管期间的安全
picc置管率提高,院外 延续护理已成为picc置 管患者的迫切需求
院外延续护理可以提高PICC带管患 者的依从性、降低PICC导管相关的 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同时 增加导管的安全性
PICC维 护网络
3
PICC门 诊

区域维 护模式
自护

模式

电话回

访
健康教 育路径
网络平 台
3.1
开设PICC门诊
一个目标。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赵林芳.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09,9(2):5-9.
[2] 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
[3] 张跃辉.探讨如何建立系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管理机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4] 戴明辉,么莉,万巧琴,等.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 7-30
[5] 吉冬丽,陆勤美,袁丽.院外延续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504-2506.
[6] 吴清香,范爱飞,丁小容,等.肿瘤患者对PICC护理门诊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034-1036
1
发症的处理,并未关注到患者出院后的心理问题,
而在现有形势下,心理健康也是肿瘤患者迫切需要
关注的。因此延续护理内容还有待拓展。
2
延续护理工作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延续护理的
内容及操作流程均无相关指导及标准,势必会造成
护理工作的无序,使护理效果大打折扣。
3
实施本土化延续护理模式,拓展延续护理服务的内
容,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标准将是护理研究的下
3.6 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模式
PICTURE
焦俊博、王晓凤等[12-13]分别介绍了对肿 瘤化疗患者及造口患者创建病患QQ群, 定时回答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主要目的是让患者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能 够更加了解其疾病,能够更积极配合治疗 工作,增加治疗信心,解决患者出院期间的 护理问题。可以借鉴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 延续护理过程中。
延续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以 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如从 医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 医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 性与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 家庭的延续,包括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 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 续随访与指导
2 必要性
PICC置管后的护理 是否适当直接关系 到导管放置时间的 长短和感染发生率 的高低。
PICTURE
吴清香等[6]人调查发现,由于没有设立 PICC门诊大量带管出院患者需到原住院病 区进行导管维护,而人均换药时间大于 15min,大大增加了病区护理工作量,不利 于病房管理。贾宏等[7]对118例PICC置管 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建立规范的 PICC护理门诊可满足PICC置管患者出院导 管的延续护理,为PICC置管的推广提供保 障。
[7] 贾宏,丁小容,范爱飞,等..PICC置管患者对专科护理门诊工作模式的评价.国际护理学杂志 67-1069.
3.3 区域维护模式
PICTURE
彭军等[9]针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根据患 者来源设立PICC区域维护点,对区域维护 成员进行培训,建立PICC区域维护点及成 员联系表,建立留置PICC患者置管维护档 案,对留置PICC患者及家属实施安全和健 康教育,结果显示此种护理模式降低了维 护费用,规范了PICC导管维护行为和管理, 降低了导管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 能力,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院外护理模式。
PICC置管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研究现状及展望
目录
摘要 前言 延续护理概念 延续护理的需求 延续护理方法及内容 延续护理的发展趋势
摘要
1
延续护理的定义及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护理
的必要性
2
针对PICC置管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进行综述,并提出患者自护模式及基于网络平
台的护,制定规
3.4 健康教育路径模式
PICTURE
钱玉兰[10]等人报道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 式进行延续护理,成立路径小组,对患者进 行置管前、置管后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使病人的自我 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导管相关并发症显著 下降。将健康教育路径与延续护理相结合 的方式既保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 性,又最大限度的开发了病人及家属的自 我护理能力。
范的操作流程及标准
关键词 PICC;延续护理;模式
前言
背景
1
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化疗首选,但置
管后并发症严重影响PICC导管的应用
及普及
目的
2
做好PICC置管后维护,开展从医院到
家庭的PICC延续护理
实用价值
3
为构建本土化的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借
鉴,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概念
PICTURE
3.7
自护模式
PICTURE
李蓉梅等[13]报道对于因地区条件限制无 法就近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对患者家属 进行一对一培训,培训后由PICC专职护士 按PICC导管维护流程标准考核,合格后可 由家属对患者导管进行维护。患者出院时 为其准备好维护必须的物品,并进行电话 随访。
4 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延续护理的内容大多局限于导管维护、并
3.5 电话回访
PICTURE
乔娟等[11]报道实施电话随访可以有效控 制症状及预防并发症,提高依从性,改善 自护行为,激发积极情绪,增加患者满意 度,有效利用卫生保健资源。但总体而言, 我国电话随访工作的开展是凭经验进行的, 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缺乏规范的电话随访 流程;医生的参与率低;干预后效果评价 不全面等,因此完善电话随访内容、规范 电话随访流程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