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护理

合集下载

PICC置管护理要点

PICC置管护理要点

PICC置管护理要点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化疗等治疗和护理的一种中心静脉插管技术。

在进行PICC置管的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前期准备:护士首先应确保患者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准备所需的器械和物品,包括手套、面罩、无菌巾、无菌手术台等。

核对患者身份并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

2.餐前禁食:PICC置管需要局部麻醉剂,因此患者餐前一定要禁食。

3.遵循消毒原则:在进行PICC置管前,要先进行足够的皮肤消毒。

可以采用酒精棉球或碘酒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无菌。

4.选择置管点:一般情况下,PICC置管点应选择上肢,常见的置管点有上臂内侧静脉和桡静脉等。

选择合适的置管点有助于插管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5.固定置管:在成功插入PICC导管后,应立即固定导管。

固定方法可以选择透明敷料、导管固定器或腔布等,确保导管不被意外拔出。

6.导管护理:PICC导管插管后,护士应密切观察导管通畅性和置管部位的情况。

每日至少观察一次导管的外露长度、皮肤情况和导管入口点周围炎症等。

7.插管部位清洁:导管插管后,应经常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进行消毒。

8.导管封闭:在停用导管时,应及时封闭导管。

封闭导管时可以使用静脉封闭器或3%的柠檬酸肝素溶液进行封闭。

9.导管拔除:PICC导管的拔除一般需要医生操作,护士应提前安排好拔管时间和准备所需器械。

在进行拔管前,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并告知拔管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10.监测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在进行PICC置管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尤其是注射部位的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

如发现任何并发症,护士应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报告。

11.教育患者及家属:PICC导管的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配合,也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护士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护理教育,包括导管的护理知识、避免导管感染的方法等。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摘要】PICC置管术是一种重要的静脉通路插管技术,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

在PICC置管术前,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操作过程中,护士需熟练掌握置管术的步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术后的护理操作也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患者的反应等。

护士需要了解并发症的可能发生情况,及时处理并预防。

在安全管理方面,护士们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PICC置管术的护理操作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PICC置管术的相关管理和操作将更加严谨和完善。

【关键词】PICC置管术、护理操作、安全管理、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护理操作、并发症、安全管理措施、护理要点、安全管理、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PICC置管术的重要性PICC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静脉导管置入技术,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血管通路困难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置管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护理中,PICC置管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通过PICC置管术,医护人员可以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进行输液治疗或监测患者生理指标。

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次数,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降低医疗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正确的PICC置管术操作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PICC置管术的重要性和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是每位护士必备的技能之一。

1.2 PICC置管术的定义PICC(经皮脉管)置管术是一种通过经皮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内,以便输注药物、营养液或抽取血液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PICC置管的护理

PICC置管的护理

PICC置管的护理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置管是一种促进静脉输液和长期药物输注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护理过程。

一、护理前的准备1.审查医嘱:核对医嘱中的置管部位、副作用等具体信息。

3.患者沟通:与患者和家属沟通PICC置管的目的和过程,解答他们的疑问。

4.注射液准备:根据医嘱准备相应的注射液,同时检查注射液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二、护理过程1.个人卫生:洗手并戴上消毒手套。

2.准备器械和药品:根据医嘱准备PICC置管所需的器械和药品。

3.患者体位:让患者处于平卧位,双手置于体侧。

4.点验插管器械:点验插管器械的型号、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确保安全使用。

5.静脉准备:选择静脉置管点,通常在上臂肘窝部位,清洗静脉置管点周围的皮肤。

6.静脉穿刺:穿刺期间,要保持稳定手握和角度,控制深度,确保插入成功。

注意避免穿刺过深和被穿刺者疼痛、出血等情况。

7.管道扩张:通过导丝缓慢向前推进至静脉上腔,刺激静脉壁并扩张静脉。

8. 管道插入:插入导丝后,沿着导丝径向缓慢插入管道,注意插管深度,通常插入深度为40-45cm。

9.固定管道:将PICC固定在皮肤上,并使用敷料固定。

10.确认置管位置:使用X线或床旁透视仪确认置管的位置。

11.护理记录:及时记录置管的时间、插管深度、置管位置等信息。

三、护理后的常规护理1.换药:按照医嘱和护士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

2.管道清洁:每天用0.9%生理盐水或抗菌溶液清洗管道,确保管路的通畅。

3.固定导管:检查并固定导管,防止脱落或松弛。

4.皮肤护理:观察置管点周围皮肤的情况,保持干燥、清洁、无明显红肿或渗液。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师汇报。

5.注射液管理:按照医嘱和护士的建议定期更换注射液,严格控制注射液的使用时间和有效期。

四、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引流不畅或堵塞:及时观察管道引流情况,确保通畅。

2.感染:定期检查导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应及时处理。

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

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
当治疗周期结束或患者不 再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时, 可遵医嘱拔管。
拔管前准备工作
物品准备
准备好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消毒液、棉签、胶 布等所需物品。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拔管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导管评估
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确认导管长度及外露部分, 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
拔管后观察与记录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 实现远程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 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 高效的护理体验。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如 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操作难度增 加、患者需求多样化等,需要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患者 教育水平、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等措施来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本次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经验总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PICC深静脉置管过程中,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穿刺部位清洁 干燥,降低感染风险。
妥善固定导管
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确保导管稳定 不脱落,同时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导 管,保证患者舒适。
定期维护导管
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更换敷料等操 作,保持导管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感染处理
静脉炎处理
局部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需 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并拔除导管。处理后 需密切观察感染控制情况。
轻度静脉炎可采用热敷、局部用药等方法 缓解,重度静脉炎需拔除导管并使用抗炎 药物治疗。处理后需评估炎症消退情况。
导管堵塞处理
导管脱落或移位处理
可采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若无 效则需拔除导管。处理后需评估导管通畅 情况。
02
03
0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置管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降低感

PICC置管护理

PICC置管护理

血栓性 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 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
PICC的并发症
感染
原因: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 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前臂 水肿
原因: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体位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YOUT LOGO
谢谢聆听!
更换指征:
① 每周更换一次 ②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操作步骤:
① 洗手,戴好无菌手套 ② 自下向上拆除原有敷料 ③ 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 ④ 用碘伏消毒皮肤三次(2支棉签/次),直径达20cm ⑤ 贴好新的贴膜,注明更换日期
更换技巧:
①导管露出体外部分S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 ②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 ③连接器和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处用蝶形交叉的方式,以脱敏胶布妥善固定
嘱患者注意勿使穿刺侧过度弯曲。
4 穿衣服时,应先穿置管侧上肢衣服,脱衣服时,先脱没有置管侧上肢衣服。 7 辅助检查如CT注射显影剂时切勿从PICC管注入。防止因高压静脉注射易导致PICC管断裂。
PICC置管后护理
8 冲洗导管护理,为保持导管通畅,应注意标准的维护方式。
操作步骤: ① 消毒肝素帽 ② 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一般为10 -20ml ③ 把注射器的乳头连接头皮针,再用头皮 针连接肝素帽,用脉冲方式冲入生理盐 冲 水洗 。指征: ①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 ② 在每次静脉输液、给药 ③ 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后
患者健康教育
病人的生活护理
4
5
6

PICC导管的置管与护理

PICC导管的置管与护理

PICC导管的置管与护理一、PICC导管的置管1.患者评估:在进行PICC导管置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评估静脉条件、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止血功能及过敏反应等。

确保患者适合进行PICC导管置管。

2.适当位置选取:一般选取患者上肢的桡动脉、尺动脉等静脉,适当位置选取有助于提高导管置管成功率。

3.消毒与铺巾:进行导管置管前,需要进行适当消毒,一般采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消毒,同时清洁导管插入部位。

4.局部麻醉:在进行PICC导管置管前,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常用的局部麻醉有局部应用的麻醉药物或者冰敷等。

5.导管插入:选择适当大小的导管,插入至预定的静脉部位,注意插入角度,插入后确保导管固定。

6.X线定位:在插入导管后,进行X光检查,以确保导管的位置正确。

7.导管封口: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进行导管封口,防止感染。

导管封口可以使用屏障膜、封口质或者进行结扎等方式。

二、PICC导管的护理1.导管口可视化:将导管口(例如透明贴纸等)展示在患者与护士面前,以便随时观察导管口情况。

2.导管周围皮肤护理:导管周围皮肤需要保持干燥清洁,每天进行皮肤护理,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或者其他适用的皮肤消毒剂。

3.导管固定:为防止导管脱落,导管需要固定在患者身体适当位置,一般使用导管固定贴或者固定带等方式进行固定。

4.导管位置检查:通过观察导管插入长度或者使用X光等方式进行导管位置检查,确保导管尖端的位置正确。

5.导管通畅与冲洗:导管通畅检查是导管护理的重要一环,每天需按规定操作,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保持导管畅通。

6.导管功能监测:监测导管的吸血试验以及滞留血的样本采集等,以确保导管的功能正常。

7.导管感染风险评估与预防:通过密切观测导管周围皮肤是否红肿、温度升高、疼痛等,评估导管是否感染风险增加,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8.导管拔除:当患者不再需要PICC导管时,需要按照规定操作进行拔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PICC导管的置管与护理的具体内容,通过遵循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操作要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PICC导管的置管成功率和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

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护理系统
01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导管状况,提高
护理效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机器人辅助护理
02
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导管更换、药物注射等重复性工作的自
动化,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03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护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
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预防血栓形成
防止导管断裂
定期进行导管维护,保持导管通畅, 避免血栓形成。如有疑似血栓形成, 应及时就医。
在护理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弯曲或拉扯 导管,以免发生导管断裂。如发生断 裂,应立即就医处理。
控制静脉炎
在置管后定期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 静脉炎症状,应及时处理,如局部热 敷、药物外敷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PICC置管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患者手臂的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导管逐渐深入到中心静 脉。
PICC置管通常留置在体内数天至数月,用于提供长期的静脉通路。
PICC置管目的
01
02
03
避免反复穿刺
PICC置管可以避免反复穿 刺外周静脉,减轻患者的 痛苦和不适感。
方便输液
PICC置管提供了一条稳定 的静脉通路,方便医护人 员进行输液治疗。
个性化护理方案
基因检测与护理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遗传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 化的护理方案。
个体化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制定个体化的健康 教育方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护理干预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

PICC置管的护理

PICC置管的护理

PICC置管的护理【摘要】PICC置管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从PICC置管前、中、后的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和护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置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皮肤清洁消毒等操作;在置管过程中,要确保操作严谨,避免感染和其他意外发生;置管后要及时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技巧,如穿刺技巧、换药技巧等。

文章强调了PICC置管护理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指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PICC置管护理,并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前、过程、后、并发症、技巧、重要性、发展前景1. 引言1.1 PICC置管的护理概述PICC(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常用的静脉置管方式,通过穿刺皮肤和软组织直接将导管置入静脉腔内。

在临床护理中,PICC置管的护理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静脉通畅和护理质量。

PICC置管的护理涉及到置管前、置管过程中、置管后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等多个方面。

在置管前需要做好患者的皮肤消毒和准备工作,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在置管过程中要注意导管插入的技巧和导管的定位,以确保导管的安全和有效;置管后需要定期检查导管通畅和换药;对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包括导管脱出、感染和栓塞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并预防发生。

为了提高PICC置管护理的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护理技巧,比如正确的穿刺和固定方法、适当的导管位置确认等。

PICC置管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加强对PICC置管护理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技术,将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2. 正文2.1 PICC置管前的护理PICC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需要一定的护理工作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进行PICC置管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仔细的了解,包括过去的疾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的维护
导管敷料更换频率 ? 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 ?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 ? 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及时更换敷料; ? 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PICC的维护
导管冲洗频率 ? 治疗间歇期每7天冲管一次; ? 每次输液前、输液后及采血后; ? 输液过程中,液体明显减速或导管内回血; ? 输注脂肪乳、氨基酸及血液制品等黏稠药物之后; ? 连续输液12小时。
如发现导管有自由移位,不应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移入体内, 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
维护注意事项
蓝色导管摆放成“?”或“U”状,无菌胶布固定灰色翼型部位
无菌贴膜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粘贴,覆盖整个导管外露部 分,不能使用小于10cm×12cm贴膜
胶布不能直接贴在导管上,避免损坏导管;导管摆放要合理, 不能有反折,避免损坏导管
10ml以下 注射器
PICC的维护
? 消毒范围: ? 穿刺点为中心上下 10cm,左右至臂缘,酒精消毒 3遍(顺时针
、逆时针、顺时针方向),用力摩擦消毒,同法络合碘消毒 3遍 。
维护注意事项
注意无菌操作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消毒时酒精不能接触导管,而络合碘应在穿刺点停留片刻
如果穿刺点有出血或渗液,穿刺点可放一小块止血纱布
部位的选择:该病人选择的是左贵要静脉 ? 90%的PICC放置于此; ? 直、粗,静脉瓣较少; ?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 和最短的途径,经腋静脉、锁 骨下静脉,达上腔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 臂围:患者左手上臂围 25.5cm,右手上臂围 25.5cm ? 测量方法:肘窝上 10cm处。
PICC的维护
封管方式
? 生理盐水 -药物 -生理盐水 ? 给与肝素不相容的药物、液体前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
药物配伍禁忌的问题,而最后用肝素溶液封管。
PICC的维护
? 输液前: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抽10ml 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后再输液。
? 输液后:10~20ml生理盐水脉冲正压 封管,剩余2ml时边直推边分离注射器 ,剩余0.5ml时拔出注射器。
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
二十病区 (综合内科)范记新
PICC的全称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 脉导管(Peripherqlly inserted centeral catheter)。经上肢贵 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 脉、肱静脉、颈外静脉穿刺 插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 脉的中下段。
患者PICC情况
? 导管脱出
置管后并发症与处理
穿刺点渗液 1、临床表现 穿刺孔周围有渗液流出,敷料被污染或渗湿 2、处理 ⑴ 纤维蛋白鞘形成者:遵医嘱使用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鞘。 ⑵ 低蛋白血症者:适量补充人血清蛋白。 ⑶ 导管破裂者:外留导管破裂剪除破裂部分,体内导管破裂 可拔出适宜长度,剪除破裂部分,重新X线导管尖端定位。 ⑷ 淋巴管受损者:目前无特效方法,加强换药,预防感染; 严重者拔管。 ⑸ 肿瘤、老年患者遵医嘱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6) 根据病情发展,予以保管或拔管。
评估
PICC置管绝对禁忌证
? 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完全堵塞); ?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菌血症或脓毒血症;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确诊或疑似患者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评估
PICC置管相对禁忌证
? 上腔静脉综合征(静脉管腔部分压迫)者;
? 严重的出凝血功能异常;
? 乳腺癌患侧肢体;
用胶布固定尾端导管,胶布上标明维护日期、维护者姓名、导管 刻度、外留长度
告知洗澡、活动、维护及并发症观察与应急处理等注意事项
置管后并发症与处理
穿刺点渗血 1、临床表现
导管置入后,皮肤穿刺点渗血或出血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多发生 在置管后1-3天。 2、处理 ⑴24小时内少量渗血时,不必及时处理,待到常规24小时内更换贴膜时 处理即可。 ⑵由于活动过度或其它原因再出现渗血时,指导患者四指并拢按压穿刺 点局部10-15分钟,更换透明贴膜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⑶局部使用明胶海绵敷料或藻酸盐敷料以阻止或减少出血。 ⑷必要时拔除导管。
置管后绷带加压包扎,防穿刺点渗血; 穿刺点渗血
置管后并发症与处理
导管脱出 1、原因: 固定不妥;患者因素;护士操作失误 2、预防:
脱出的高危时期包括:首次置管后一周,患者不适应; 高温、潮湿天气,汗液会降低贴膜与导管皮肤之间的黏性; 穿刺点出现渗血、渗液、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时,贴膜固定 受损;出院带管期间。 ⑴ 妥善固定导管: ⑵ 加强宣教: ⑶ 加强置管与维护护士的技能培训:
? 置管目的
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 PICC适应证: ? 须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 刺激外周静脉药物的输入,刺激性或毒性药、高渗
药液治疗,如化疗、强酸、强碱药物; ? 胃肠外营养(TPN); ? 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或缺乏外周静脉通路,难以维
持静脉输液者; ? 长期需要间歇静脉治疗者; ? 危重患者或早产儿。
? 置管部位拟行放疗;
? 预置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 血栓栓塞史;
? 预置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
? 置管部位或全身皮肤感染; ? 目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患者无禁忌症
? 安装起搏器;
? 拄拐杖。
部位的选择:左贵要静脉 臂围:患者左、右手上臂围均为25.5cm 导管的长度:预测长度为38cm 导管尖端定位:体表定位;参考定位标准
导管、皮肤、贴膜一定要三者合一
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10ml专用冲洗装置,脉 冲式正压冲封管;不能用静滴或推注的方式代替脉冲加正压封管
维护注意事项
肝素帽或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不强行冲管
禁止将连接器打开后重复安装使用;禁止用于某些造影检查时高压 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禁止用含有血液和药液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 置入导管的长度:此病人预测长度为 38cm。
? 测量方法:穿刺手臂摆放成 90度,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返折 至第三肋间长度(或加 4-5cm)。
Hale Waihona Puke ? 导管尖端定位:导管尖端平胸五椎体下缘
? 定位参考标准: 右侧第 5—7后肋之间, 即脊柱右侧第 6胸椎水平上
下处。
患者PICC的维护
维护目的: – 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 保持导管通畅。 维护内容: – 更换敷料; – 更换输液接头; – 冲洗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