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置管的安全维护体会

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置管的安全维护体会

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置管的安全维护体会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对于术后的患者来说,化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而在进行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PICC(全称为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长期置入体,通过上肢静脉通向上腔静脉,用于患者长期输注药物、液体和营养支持。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PICC置管,需要特别注意其安全维护。

下面将结合我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分享一下关于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置管的安全维护体会。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内外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需要严格把握PICC置管适应症。

在进行PICC置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疾病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保患者具备PICC置管条件。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了解患者对置管的认知和配合情况,确保患者对置管过程有充分的理解和配合。

只有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证置管的安全性。

术后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证置管的安全。

在进行PICC置管后,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置管部位情况,包括置管部位的皮肤情况、置管导管的通畅性等,并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还需要定期检查置管导管是否固定良好,避免导管脱出或移位,及时处理置管脱出或移位的情况。

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只有严密观察和护理,才能更好地保证置管的安全。

术后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指导。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对置管护理的自我管理能力,保证置管的安全。

PICC学习心得5篇

PICC学习心得5篇

PICC学习心得5篇篇一:picc新进展学习体会真的很感谢科室能给我这次机会,11月28日至12月1日,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我们浙二医院举办的国家级继教项目:《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新进展》学习班班。

培训班有100多人,来自全省各县市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带教干事和护理骨干,经过三天半的紧张学习,我受益非浅,让我又一次成长。

这次的课程已经结束了,虽然之前大脑充斥着太多的信息和刺激,感觉十分的疲劳,但我们医院的IV TEAM团队让我感受到太多的力量。

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大的一块工作量,输液病人占了所有病人的90%以上,而输液安全又是与护士密切相关,特别是临床一些重点科室,比如血液科、肿瘤科、小儿科。

化疗药外渗引起的肢体溃烂,让人触目惊心!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尤其是在化疗病人、急危重救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PICC技术在很多医院得到了广泛开展,培养了很多PICC 置管专科护士,保证了临床特殊用药的输液安全。

而在我们浙二就有这样一支团队——IV TEAM。

作为浙二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在这次培训中,尤其是血管超声(US)结合改良塞丁格(MST)置入PICC置管术讲得非常具体生动,这一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PICC置管技术。

通过这次学习,是我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对行PICC置管患者的血管选择方法有两种,即肉眼观察和超声引导。

超声引导下PICC 穿刺在置管中可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根据血流及音频信号快速探查到予穿刺血管的位置,并可观察到血流状况、血管内径、管壁厚度、管壁距体表距离,增加了血管定位的精确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经B超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等优势。

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 )PICC置管就是利用导丝及扩张棒将导管置入,代替了传统的导管经套管置入。

该方法近年来引入我国,目前只在国内极少数几家医院开展应用。

PICC置管护理的心得体会

PICC置管护理的心得体会

护理经验224PICC置管护理的心得体会廖 韵 曾 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耳鼻喉科 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摘 要】目的:探讨和总结PICC置管在肿瘤科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心得。

方法:通过对9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护理,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经临床护理后得到有效的控制,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

结论:PICC置管后各种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并发症。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高级血管工具,适用于需要中长期输注化疗药物、高价营养药物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可以减少穿刺的次数和减轻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1]。

PICC 置管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能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近年来本院接收的90例采用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总结PICC 置管在肿瘤科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心得。

1 临床资料本组90例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化疗,其中男性40例,女性49例,年龄33~75岁;乳腺癌23例,直肠癌19例,肺癌15例,淋巴瘤13例,子宫内膜癌10例,胃癌10例。

置管时间21~108天,平均置管时间55.2 天。

2 PICC置管方法2.1 置管前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置管的目的、要求、置管过程、置管中配合,以及各种导管的材质、价格、利弊、可能发生的问题,对置管中危险的把握及处理方案,置管后维护费用、方法等。

签手术同意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消除患者的顾虑。

2.2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点应在肘部以下,不小于1cm的静脉暴露良好处。

2.3 置管前物品的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并准备静脉通路所需物件、化疗中的无菌装备及相关物品。

2.4 置管注意事项置管前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情况进行评估,是PICC穿刺的成功及长期保留的重要环节。

冠心病患者术前PICC置管后的护理体会

冠心病患者术前PICC置管后的护理体会

冠心病患者术前PICC置管后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体会。

方法观察冠心病患者术前留置PICC50例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结果50例患者中有2例静脉炎拔管,1例脱出拔管,其他47例安全留置至出院拔管。

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的输液途径,适用于冠心病患者输液应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做好置管期间的维护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标签:PICC;冠心病;护理体会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交界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的输液途径。

主要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特别适用于静脉化疗、完全胃肠外静脉营养[1]。

长期浅静脉穿刺给药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弹性下降、管腔内径缩小;因冠心病患者术前长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的刺激,常发生局部静脉炎、药物渗漏性损伤,导致患者外周血管剧烈疼痛,下一步治疗难以继续。

PICC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后期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为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道的冠心病术前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输液途径。

但PICC 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穿刺点感染、导管脱出、堵管等。

现将我科2005年至2010年在我科室穿刺并留置PICC置管的50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資料自2005年至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冠心病患者50例(男38,女12),拟行冠状动脉架桥术者46例,已行冠状动脉架桥术者4例,全部经肘部静脉置管接微量泵输液。

1.2 方法穿刺前做好深静脉置管宣教,消除患者顾虑并签中心静脉置管同意书。

患者去枕平卧位,手臂外展90度,置管前测量长度。

用酒精、碘伏各消毒穿刺点上下皮肤直径10CM处三遍,扎止血带,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无菌操作下穿刺进针见回血,减小穿刺角度,推进插管鞘确保插管鞘进入静脉,松止血带,左手按压静脉,右手撤出针芯,轻柔送管,至腋静脉时,患者向穿刺处偏头,到达预测长度后,退管鞘,撤导丝,连接肝素帽,用敷料固定,进行观察和记录。

1例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严重感染处理的护理体会

1例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严重感染处理的护理体会

1例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严重感染处理的护理体会前言PICC置管操作简单,留置时间较长,且利于对患者血管的保护,因而,PICC置管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了临床工作中,临床中多会采取PICC置管的方式来展开静脉化疗以及其他各项治疗工作,减少因为穿刺而带来的痛苦,这虽然会极大程度上的提升治疗效果,但是若不注重PICC置管后的护理工作,也将会阻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最终还可能会发生种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症程度[1]。

在临床医学调查中指出了PICC置管后,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皮肤感染并发症,若是医护人员未能针对皮肤感染而做好处理工作,将会造成患者局部皮肤的湿疹、糜烂、渗液等等,并对后期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都将造成阻碍。

以下将以1例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严重感染的患者作为对象,展开护理干预。

1.病史摘要患者自述:患者姓名,王XX,性别,男性;年龄,92岁;患者因咳嗽、吐痰1月有余而住院入我院进行治疗,经对患者实施多项检查工作后发现患者患有重症肺炎、间质性肺炎、高血压、静脉功能不全等等疾病,在住院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了静脉穿刺置入PICC置管的这一方法,患者在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情绪波动正常,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但是在2022年3月16日,患者主诉皮肤感染,经过胸片检测发现PICC管局部出现皮肤红疹的状况,患者的舒适度较差。

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

查体检查:T.36.6℃ P.86次/分 R.20次/分B.P.126/74mmHg。

患者向医护人员说明在每次以消毒液护理并消毒皮肤时,皮肤会出现红肿状况,多次后出现红、肿痛、瘙痒等等状况,患者未能引起重视,直到最后引发了PICC置管处发生皮肤红疹、严重瘙痒等的情况后,才告知医护人员患者发生感染[2]。

2.护理评估2.1临床资料患者在入院接受诊疗时,已经向我院医护人员说明了自身的病情,说明了自身病情的发展情况,并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各项检查工作,并为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的这一方法,患者病情一直控制稳定,但在2022年3月16日,患者主诉局部皮肤感染。

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护 理人 员熟练 掌握 P I C C置管 护理 流程 并及 时 采取 有 效 的护 理 措施 是 十分 有 必要 的。P I C C穿 刺置 管操作 简便 , 穿 刺成 功率 高 , 导管 留置 时间长 , 且 不影 响患 者正 常生 活 , 维护简 便 , 能有效 减轻 护理 工作 量和 患者痛 苦 , 提 高患者 生 活质量 。
【 关键词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 护理; 肿瘤 ; 化疗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7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3 - 6 5 7 5 ( 2 0 1 7 ) 0 3 - O A . A A- 0 3
D O I : 1 0 . 1 1 8 6 4 / j . i s s n . 1 6 7 3 . 2 0 1 7 . 0 3 . 5 0
1 例, 导管拔 出困难 1 例。
知该项操作是 严格遵 照无 菌技 术进行 的。消 毒皮 肤后
2 0 1 7年 4月共为 8 6 0例肿瘤 患者进 行超声 引导 P I C C置
性、 配合方 式和置管护理 , 着重强 调 P I C C置管 的优 势和 置管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 其预 防方法 和护理对 策 , 获
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 签署知情 同意书 。进行 相
应心理指导干预 , 多 与患 者交 流 , 鼓励 患者 树立 战胜 疾 病的信心 ; 增强 医患沟 通 , 解答 患 者疑 惑 , 消 除紧 张、 焦 虑等不 良情绪 ,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 治疗。检查患 者的凝 血功能及血小板 数值 , 确定有 无 P I C C置 管禁忌 证 。选 择合适穿的刺血管 , 仔细检查置管长 度 、 消毒物 品 , 必要 时可于穿刺前 0 . 5 h 肌 肉注射镇静剂 。由于疾病和化疗 药物 的影响 , 患者免 疫功 能和 抵抗 力下 降 , 极 易发 生感 染, 操作过程 中应严 格遵 循无 菌操作 原则 , 戴无 菌 手套

早产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体会

早产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体会
1 . 2方法
2 _ 3置管后的护理 2 - 3 . 1床边拍 片确定 导管位置 。详细 记录穿刺 部位 、穿 刺时 间、置入
将 患 儿 置 于辐 射 台上 ,按 美 国 B D 公 司P I C C培训 穿 刺 操 作 常 规 ,选取P I C C 导管 ( 1 . 9 F ) ,取 肘部 的贵要 静脉 、正 中静脉 、头静 脉作 为 穿刺静 脉 ,其 中贵 要静 脉 1 9 例 ( 6 7 . 9 % )、肘 正 中静 脉 6 例 ( 2 1 . 4 %)、头静 脉3 例 ( 1 0 . 7 %)。穿刺肢体 与其躯干成9 0 。 ,测量 送 管长 度 。穿刺成 功 后将导管 末 端送 至预定 长度 ,抽 回血通 畅后 用 1  ̄ 2 m L 的生理盐 水冲管 ,透 明胶布 固定 ,再 以1 0 U / mL 的肝 素液 ̄ 2 mL 封管 。术后拍x 线片以了解导管终端位置口 1 。
经 外 周 置 入 中心 静 脉 导 管 ( p e r i p h e r a l l y i n s e r t e d c e n t r a l c a t h e t e r i z a t i o n , P I C C )是一种从周 围静 脉导入 且末端位于 中心静 脉的 深静 脉置管技术 ,适用于长期静 脉输液 、肠外 营养 者的治疗 。由于其 操作简单 、创 伤少 、血管定位 准确 、留置 时间长等优点 , 已广泛应用 于临床 [ 1 】 。早 产儿尤 其是极低 出生体质量 儿常 由于各 种疾病及 喂养不 耐受 需长期 静脉 给药及肠 外营 养 ,P I C C 作 为其静 脉给药 通路 能减少 对患 儿的刺 激及减 少补液渗 出 。我 院新生 儿重症 监护室 ( N I C U)于 2 0 1 0 年5 至2 0 1 2 年7 ) q 成功开展 了经外周置人 中心静脉导管 术 ( P I C C) 2 8 例 ,取得 了 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 下。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总结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总结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总结摘要:一、PICC 置管后的护理重要性二、PICC 置管后的日常护理要点三、PICC 置管后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四、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五、总结正文:PICC 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总结PICC 置管是一种常用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的方法,它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但是,PICC 置管后正确的护理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PICC 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一、PICC 置管后的护理重要性PICC 置管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预防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确保导管的通畅,减轻患者的痛苦。

二、PICC 置管后的日常护理要点1.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遵循无菌操作原则;2.常规更换无菌透明敷料,避免感染;3.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扭曲、打折、滑脱等;4.每次输液后,用0.9% 氯化钠注射液脉冲式冲管,再用肝素钠盐水封管;5.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PICC 置管后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局部红肿、疼痛:观察局部情况,如无异常,可继续观察;如红肿、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2.导管堵塞:输液不畅时,先冲洗导管,如仍无效,应拔除导管;3.感染:出现感染症状时,如红肿、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按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2.血栓形成:适当活动置管侧肢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3.导管脱出、扭曲、打折: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PICC 置管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置管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9-07-01T09:47:00.0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5期作者:朱艳芬[导读]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671600
【摘要】: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

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

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目前PICC导管的使用仅次于急救护理的中心静脉导管。

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PICC操作方法简便,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外周静脉、特别是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PICC在体内最长可以留置1年,由于留置PICC管的并发症较多,如果护理不当,必然给患者带来痛苦,现将我科对肿瘤化疗患者的PICC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PICC;护理
1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8年12月PICC置管带管患者共300多人次,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3岁。

2护理体会
2.1敷料更换穿刺部位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无菌敷贴,更换敷贴前,对穿刺点进行评估,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导管有无移动,敷贴有无脱落、污染及是否到期等情况,发现有松动、渗出、脱落时应随时更换。

更换敷贴时,应沿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除,以防在更换敷贴时将导管带出。

操作步骤如下:戴无菌手套,用碘伏消毒皮肤,范围达20cm,待晾干后更换新无菌贴膜;勿用酒精消毒穿刺点,以防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若穿刺处有渗液,则要24~48h内更换1次。

导管露出体外部分采用“S”形或“U”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

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连接器和肝素帽处用蝶形交叉的方式,妥善固定。

2.2感染的防治穿刺及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每24h更换1次,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每周更换1次,输入血液制品后需立即更换。

2.3导管通畅的维持在输液结束后,将10~20ml 生理盐水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使等渗盐水形成多个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冲管及封管剩余1ml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确保导管内完全是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

治疗间歇期每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1次。

如输液不畅,检查导管的体外段是否打折、扭曲,使其保持顺畅。

若怀疑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可采用回抽法或用肝素、尿激酶溶栓法,使导管通畅,不可强行推注液体。

2.4静脉炎的护理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2—3次/天,每次20—30min。

如3天内症状不缓解,则拔除PICC管。

拔管后停止从此部位输液,继续以上处理,至症状好转。

2.5拔管护理当治疗结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

拔管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使其放松,取仰卧位,将穿刺侧上肢外展,在患者做深呼气动作时缓慢拔出导管,如遇阻力,应停止拔管,热敷20~30min后再拔管。

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5min,然后用无菌纱布固定24h。

期间嘱患者减少穿刺上肢活动,防止出血。

2.6带管出院护理指导如患者治疗周期较长,需要带管出院时,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1)导管型号、导管置入时间、需要更换敷贴的时间等,并指导使用弹力袜套以保护导管。

(2)嘱患者避免置管侧上肢持重、剧烈运动及游泳等;并禁止在置管侧测量血压。

(3)沐浴时置管处敷贴用薄膜加以保护,避免与水接触;若有浸湿,应及时更换,同时学会自我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渗出等,如有异常及时复诊。

(4)每隔3天复诊,由专业护理人员用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管,每周更换敷贴和肝素帽。

如果出现敷贴松动,或不慎将导管部分脱出,家属应用胶布简易固定后立即到医院处理。

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及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既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但穿刺成功留置导管后,离不开细致的护理,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术后相应的护理,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周期,更加方便患者,保障治疗用药安全,以及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2.7置管后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导致留置导管失败,因此要做到:(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正确掌握PICC导管的维护。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掌握PICC置管及换药的操作程序。

(3)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做好健康宣教。

我科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好PICC置管和维护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逐渐减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经济浪费,最终达到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谢淑萍,邵小萍,等.11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误入颈静脉再复位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3.
[2] 吴淑华.P I C 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1,13:153~156.
[3] 郑宇,隋萍萍,周宏博.PICC导管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2011,3:1060~1061.
[4]简黎, 陈影洁, 李钰燕, 等. 9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8):102-103.
[5]葛兆霞. 老年患者使用PICC导管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20):41-42.
[6]李加宁, 白金枝, 张玲. 浅静脉血管评级与静脉输液穿刺质量管理. 南方护理学报, 2001,8(6):56-57.
[7]张艺, 王翊, 姜秀文, 等. 1101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12:1140-1141.
[8]张劲, 冯丽群, 何伟, 等. 自我粘贴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固定. 护理学杂志, 2007,22(17):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