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级建筑师技术设计作图之设备
一级注册建筑师-技术作图第四题学习笔记[优质文档]
![一级注册建筑师-技术作图第四题学习笔记[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1552a740b4c2e3f57276388.png)
详解一、应急照明(一)、疏散照明1场所要求:除建筑高度小于27米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a、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b、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平米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c、建筑面积大于100平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d、公共建筑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e、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2设置要求:距高比4,设置间距为层高(默认为3米)乘以4等于12米。
(二)、备用照明1场所要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2设置要求距高比4,三米层高为12米间距布置。
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1场所要求A、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设置要求A、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B、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米(人防工程不应大于10米);对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米;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米。
C、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a)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平米的展览建筑。
(b)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米的地上商店。
(c)总建筑面积大于500平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d)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e)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f)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米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域。
三、安全出口标志灯1场所要求安全出口标志灯具宜设置在安全出口的上部,距地不宜超过2.2米,不低于2米。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及标准答案第一题:建筑剖面1.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折板式悬臂楼梯基础: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基础底标高-4.450。
基础梁为倒T型,基础梁高800,基础梁宽400,基础梁翼宽900,翼高200。
楼地面:观景平台:素土夯实,200厚素混凝土垫层,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30厚水泥砂浆找平,贴防滑地砖。
入口平台:素土夯实,150厚C25混凝土,30厚水泥砂找平,贴防滑地砖。
茶室楼面: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0厚水泥砂浆找平,贴防滑地砖。
屋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板,30厚水泥砂找平后贴瓦楞形屋面砖,坡度1/2,挑檐1200(无天沟)。
屋面檐口结构顶标高为2.400,三角形高窗处屋面出檐600。
柱:300×300钢筋混凝土柱,25厚水泥砂浆抹平,外涂乳胶漆。
墙体:200厚轻质砖墙,25厚水泥砂浆抹平,涂乳胶漆。
挡土墙防水:防水涂料2.5厚(外贴20厚聚苯泡沫塑料板保护)。
栏杆:普通金属通透栏杆,离地高1100。
梁:所有梁宽为200,三角形高窗顶梁高300,其它梁高500。
门窗:门高2700,三角形高窗底标高4.200。
水池:素土夯实,150厚钢筋混凝土板,30厚防水砂浆找平,面贴瓷砖,高出水面100,水深600。
选择题:1.该临水茶室屋脊(结构面)最高处标高为A 6.000B 4.200C 5.500D 5.0002.楼梯上部的屋脊()结构面最高处标高为A 4.125B 4.200C 4.225D 4.5003.剖面图中,可以看到的人字形屋面梁的数量是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基础梁顶标高应为A -4.250B -3.850C -3.650D -3.4505.剖面图中,屋盖部分共剖到梁的根数是A 6B 7C 8D 9第二题:结构布置右图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六层住宅的第三层平面图,为多孔砖砌体承重结构,按照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及布置结构梁,做到结构合理,符合任务及规范要求。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考试题库(真题整理)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考试题库(真题整理)简答题1.设计条件1.下页图为一城市广场和城市道路关系图,道路路面宽2 4m,广场120m×45m。
2.广场坡度为1%,道路横坡坡度为2.5%,纵坡坡度为1%。
3.广场C、D、E点的高程分别为85.00、85.00、85.60。
答案:D参考评分标准2.设计条件1.沿正南北走向的场地剖面如图所示。
2.在城市道路与已建商住楼之间的场地上拟建层高为4.5m的商业建筑一座。
3.城市规划要求拟建建筑退后道路红线不小于15m,并保证在人行道上视点高度1.5m处至少能看到观光塔60m以上部分。
4.已建、拟建建筑均为条型建筑,且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级多层为二级,高层为一级。
5.当地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6.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答案:B3.设计条件1.某城市广场及其紧邻的城市道路如图所示。
2.广场南北向及东西向排水坡度均为1.0%,A、B两点高程为101.60。
3.人行道纵向坡度为1.0%(无横坡),人行道路面与广场面之间为无高差连接。
答案:解题要点1.满足设计任务书与题意要求。
解题的关键在理解广场与人行道之间的“无高差连接”,同时又不在同一个坡面上。
广场地面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排水坡度随人行道,都是1.0%;而广场地面的实际坡向则是由东北向西南,呈450斜向。
坡度应为1.4%。
2.根据A、B两点高程、坡度与坡向正确理解场地条件,并进行三维空间思维。
3.根据要求和场地条件绘制场地和道路等高线。
4.根据绘制出的等高线正确估算C、D两点高程。
5.正确运用设计等高线法进行场地竖向设计。
作图提示1.分析、计算与画(标)出C点的场地高程为101.75m。
2.分析、计算与画(标)出D点的场地高程为101.95m。
3.分析、计算与画(标)出城市广场的坡度为1.4%。
4.分析、计算与画(标)出城市广场最高点的高程为102.20m。
4.设计条件:·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块台地,如图(a)所示。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及标准答案第一题:建筑剖面1.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折板式悬臂楼梯基础: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基础底标高-4.450。
基础梁为倒T型,基础梁高800,基础梁宽400,基础梁翼宽900,翼高200。
楼地面:观景平台:素土夯实,200厚素混凝土垫层,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30厚水泥砂浆找平,贴防滑地砖。
入口平台:素土夯实,150厚C25混凝土,30厚水泥砂找平,贴防滑地砖。
茶室楼面: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0厚水泥砂浆找平,贴防滑地砖。
屋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板,30厚水泥砂找平后贴瓦楞形屋面砖,坡度1/2,挑檐1200(无天沟)。
屋面檐口结构顶标高为2.400,三角形高窗处屋面出檐600。
柱: 300×300钢筋混凝土柱,25厚水泥砂浆抹平,外涂乳胶漆。
墙体: 200厚轻质砖墙,25厚水泥砂浆抹平,涂乳胶漆。
挡土墙防水:防水涂料2.5厚(外贴20厚聚苯泡沫塑料板保护)。
栏杆:普通金属通透栏杆,离地高1100。
梁:所有梁宽为200,三角形高窗顶梁高300,其它梁高500。
门窗:门高2700,三角形高窗底标高4.200。
水池:素土夯实,150厚钢筋混凝土板,30厚防水砂浆找平,面贴瓷砖,高出水面100,水深600。
选择题:1.该临水茶室屋脊(结构面)最高处标高为A 6.000B 4.200C 5.500D 5.0002.楼梯上部的屋脊()结构面最高处标高为A 4.125B 4.200C 4.225D 4.5003.剖面图中,可以看到的人字形屋面梁的数量是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基础梁顶标高应为A -4.250B -3.850C -3.650D -3.4505.剖面图中,屋盖部分共剖到梁的根数是A 6B 7C 8D 9第二题:结构布置右图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六层住宅的第三层平面图,为多孔砖砌体承重结构,按照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及布置结构梁,做到结构合理,符合任务及规范要求。
建筑制图1制图工具仪器及用品教学教材

图1.6 圆规的使用
分规的形状与圆规相似,只是两腿均装有尖锥 形钢针,既可用它量取线段的长度,也可用它 等分直线段或圆弧,如图1.7所示。
图1.7 分规的使用
1.1.5 曲线板
曲线板是绘制非圆曲线的工具之一。 单式曲线板一套共十二块,每块都由许多不同
曲率的曲线组成。 复式曲线板如图1.8(a)所示。 曲线板的使用如图1.8(b)所示。
1.2.5 其他制图用品 (1) 擦图片
擦图片是用于修改图线的,形状如图1.11所 示,其材质多为不锈钢片。
图1.11 擦图片
(2) 制图模板 目前有很多专业型的模板,如建筑模板(图
1.12)、结构模板、轴测图模板、数字模板等。
图1.12 建筑绘图模板
(3) 橡皮 橡皮有软硬之分。修整铅笔线多用软质的,
1 制图工具、仪器及用品
本章主要内容
常用制图工具、仪器及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方法。
计算机绘图简介。
本章内容
1.1 制图的工具、仪器 1.2 制图用品 1.3 绘图仪和计算机绘图简介
1.1 制图的工具、仪器
1.1.1 图板、一字尺、丁字尺和三角板 图板:用来安放图纸及配合一字尺、丁字尺、
三角板等进行作图的工具。 一字尺:用于画水平线,如图1.1所示。
图1.17 计算机绘图的常用硬件系统
绘图软件:用高级算法语言编写的一些具有各 种功能的绘图子程序包,它有基本子程序、功 能子程序、应用子程序三部分。
计算机系统显示或绘出图样的途径:
❖ 利用交互式的图形软件系统,如图1.18所示的荷兰 风车的平、立面图。
❖ 用各种高级语言编写绘图程序进行绘图,如应用高 级BASIC语言等。
绘图机是将绘图用的图 板、图架、丁字尺及量 角器等工具组合在一起 的装置。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技术制图设备历年题型归纳

设备考试主要涉及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照明、消防疏散的内容,于是分作通风(送排风、风机盘管)、消防(喷淋、防火门、消防电梯、消火栓)、给排水(热水、污水、废水、中水、给回水、凝结、风机盘管)、电气(开关、线路、照明、应急、指示灯)、作图顺序等专项内容进行总结。
历年考题回顾:1999:高层核心筒照明、通风、疏散、喷淋布置2000:银行营业厅照明、空调、喷淋布置2001:高层办公室照明、空调、疏散、喷淋布置2003:高层核心筒消防、喷淋、通风布置2004:高层住宅卫生间洁具布置2005:阶梯教室空调通风布置2006:高层核心筒送风、排烟、探测、消火栓、疏散照明、疏散指示2007:高层客房空调、排风、喷淋、消火栓、疏散照明、防火门布置2008:住宅插座回路及小型中央空调系统2009:地下室排烟、喷淋、疏散照明、防火门布置1.通风部分:(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50米以上一类公建,100米以上住宅,对楼梯间送风,合用前室分别送;其他建筑,需对无自然通风部分送,均无自然通风,对楼梯间送风,合用前室分别送;剪刀梯分别算送,井道分别设置,面积大于0.5平方米。
(2)机械排烟:(设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送风系统)一类高层和超过32m、二类高层的下列部位:A. 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 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 的内走道。
B. 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C.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 的中庭。
D. 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E. 布置:排烟口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评分标准须知)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评分标准须知)应试者参加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科目考试要想顺利过关,一靠自己的设计实力,二靠对评分标准的了解。
因为,该科目的评分规则是扣分制,所以,应试者要争取在6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少犯错误,尤其不能在原则性问题上犯错。
为了在考试中少出错少扣分,应试者就必须了解该科目考试的评分标准,以便留意在扣分点上不要出错。
这个评分标准是在每年阅卷前,由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的,以此作为统一的评分依据。
通过对历年评分标准的分析,著者总结了如下规律。
一、考核项目(1)总平面设计:主要考核总体布局及场地设计要素是否符合要求。
(2)一层平面设计:主要考核功能布局是否合理,流线关系是否清晰,房间数及房间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3)二层平面设计:主要考核功能布局是否合理,流线关系是否清晰,房间数及房间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4)规范与图面:主要考核考生对相关规范的运用是否正确以及绘图表达是否符合要求。
二、考核内容1.总平面(1)建筑是否超出控制线。
(2)建筑总体与单体平面是否相符,要求标注的内容(如层数、标高等)是否表达清楚。
(3)场地出入口的数量是否满足要求,位置是否准确。
(4)场地内道路系统是否设计并表达,组织是否合理。
(5)机动车停车布置是否合理,车位是否满足规定的数量要求。
自行车存放位置是否合理,面积是否标注。
(6)绿化是否布置。
(7)建筑入口是否如数标注,是否有遗漏。
2.一层平面(1)功能分区是否明确,流线是否有交叉相混。
(2)各房间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功能关系图的要求。
(3)设计任务书中有关建筑设计的各项要求,在平面设计中是否有所反映。
(4)打“*”号的主要房间面积与面积表的规定是否相符。
(5)房间是否有缺项。
(6)要求自然通风采光的建筑是否有超出规定数量的暗房间。
(7)各垂直交通设施(含任务书规定的交通设施)是否设置,位置是否合理。
(8)其他特殊要求(朝向、景观、层高、房间尺寸、门禁设置等)是否满足。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应试技巧)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应试技巧)建筑方案设计的特征之一,就是设计成果没有标准答案,设计过程长短有别,但设计质量却有优劣、高下之分。
其中有方法运用的因素,也有技巧施展的因素。
对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科目考试来说,应试者都希望设计过程不要冗长,更不要迂回反复,也都希望拥有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因此寻找一点应试技巧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可以投机取巧。
因为应试技巧也是要以设计基本功作为前提的,也要依托于平日设计素养的切实提升。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应试技巧,希望可以启发应试者:一、寻找最简便的设计思路,避免方案设计陷入迷途应试者应试建筑方案设计一定要明白这仅仅是考试,不是投标或做项目设计,那就怎么简单怎么做,千万不能把问题复杂化。
特别是对于某些看似不解实则不难的试题,不要按常规思维定式想问题,要设法找一条捷径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尽管这不是应试者一厢情愿的事,但向这方面努力还是有机会的。
从历年命题状况来看,免不了有时原本简单的设计路线被某些设计条件的假象所掩盖,搞得应试者由于惯性思维使设计走上费时费力的方向。
其实,应试者在解读设计任务书时,只要脑筋稍微灵活一点,抓住某些突破口,就会使方案设计柳暗花明,走上一条简明顺畅的设计路线。
例如,2004年“医院病房楼,,试题,熟知病房楼设计原理的应试者一看到题目是病房楼,就会在脑海中立刻浮现传统病房楼平面标准模式之一,即板式平面模式,且主要分为病房区、护理区和医务区三个板块,其间为两条中廊;而手术层分为洁净区、半洁净区和清洁区也是三个板块双走廊。
这是最简单的病房楼平面模式之一,设计起来相当容易。
但是,用板式建筑设计该试题,也出现其建筑长度突破建筑控制线0.4m的问题,这需要应试者一方面认识到0.4m就等同于两块砖的厚度,建筑长度缩回来不是难事;另一方面坚信要用最简单办法去解决难题。
即设计任务书提出,单床病房与三床病房面积差为7m2,而病房尺寸皆为3.6m ×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