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六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一、语法知识点: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
例: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us.2.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now.3.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例:I watched a movie last night.4.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例:He will visit his grandparents next week.5.形容词比较级:用来比较两个人或物的大小、高度、速度等。
例:This book is longer than that one.6.形容词最高级:用来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人或物的大小、高度、速度等。
例:This i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city.7.名词所有格:表示所属关系。
例:Mary's book is on the desk.8.动词不定式: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潜在形式。
例:He wants to go swimming this afternoon.9.情态动词:表示许可、能力、可能性等。
例:You can swim in the pool.10.连系动词:表示主语的状态或特征。
例:She looks happy.二、词汇知识点:1.国家名称:China, Japan, America等。
2.家庭成员: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等。
3.动物名称:cat, dog, elephant, lion等。
4.食物名称:apple, banana, rice, noodles等。
5.交通工具:bus, car, bike, train等。
6.颜色:red, blue, green, yellow等。
7.形状:circle, square, triangle, rectangle等。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生字生词:掌握本册教材中所学的生字及多音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和运用这些生字。
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
2.词语:理解并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能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
找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能按词语的感情色彩、逻辑性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
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
3.句子: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会背诵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诗。
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陈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阅读理解题目。
5.写作:会按要求写作,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
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分号,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内容还需
要根据教材和教学进度来确定。
309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圆的周长和面积。
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百分数的应用。
理解各种百分数的意义是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注意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然后约分。
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位置与方向。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掌握分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分数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圆面积的应用。
求圆的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时,可以根据圆的半径、周长和面积公式直接解题。
观察物体。
了解常见的两个垂直方向(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几何图形特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可能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并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这些知识点在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重要性,因此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六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1、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的概念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一般过去时的形式○1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形式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构成是“主语+be(was/were)+其他”。
例如:I was ill yesterday. 我昨天生病了。
The boys were happy last weekend. 男孩们上周末很开心。
○2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形式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构成是“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例如:She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 她上周日去购物了。
I caught a big fish on the farm last weekend. 我上周末在农场抓了一条大鱼。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1肯定句:“主语+谓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例如:It was rainy yesterday. 昨天下雨了。
We had a picnic last week. 上周我们去野餐了。
○2否定句:“主语 +was/were +not+ 其他”或者“主语+didn't+谓语动词原形+其他”。
例如:It wasn't rainy yesterday. 昨天没下雨。
We didn't have a picnic last week. 上周我们没有去野餐。
○3一般疑问句及回答:“Was/Were+主语+其他”或者“Did+主语+谓语动词原形+其他”,其肯定回答分别为“Yes,主语+did”或“Yes,主语+was/were”,否定回答分别为“No,主语+didn't”或“No,主语+wasn't/weren't”。
例如:—Was it rainy yesterday? 昨天下雨了吗?—Yes, it was. 是的,下雨了。
—Did you have a picnic last week? 你们上周去野餐了吗?—No, we didn't. 不,我们没有去。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以下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汉字读写: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和运用。
词语理解:理解本册书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形容词、副词等,了解其意思和用法。
句子理解与运用:能够理解并分析复杂的句子,如长句、复合句等,能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段落和篇章理解:掌握段落和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与文言文:背诵并默写本册书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和意境。
写作技巧: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文学常识:了解本册书中出现的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回答阅读理解题。
综合性学习:能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提升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
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以及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以上知识点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同时,要注意学习方法,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六年级上册的笔记

六年级上册的笔记
数学笔记:
1. 分数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得到结果。
对于带分数,先将其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乘,再将结果相加。
2. 分数除法:将除数颠倒过来,与被除数相乘,对于带分数,先将其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除,再将结果相加。
3. 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常用的百分数有10%,20%,50%等。
语文笔记:
1. 古诗词:重点记忆作者、朝代、注释和诗意。
对于名句,要重点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2. 现代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
注意把握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 作文:学会审题、立意和选材。
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英语笔记:
1. 单词:记忆单词的拼写、读音和词义。
对于常用的动词和形容词,要掌握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2. 语法:理解各种时态、语态和语气,如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将来时等。
注意主谓一致和名词的数。
3. 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
科学笔记:
1. 自然现象: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地震等。
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2. 物质的变化: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化学变化,如燃烧、氧化等。
探究其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3. 宇宙探索:了解太阳系、银河系等宇宙结构。
探究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六年级上级语文知识点

对于六年级上级语文,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一、诗词鉴赏:
1.学习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例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欣赏和鉴赏现代诗词,特别是一些名家作品,如
舒婷的《野火集·蓝》等。
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字音、字形、词义等。
2.学习阅读文言文,包括《孔子家语》、《初刻拍案惊奇》等。
三、修辞手法:
1.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2.分析诗歌和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七步诗》中的夸张手法等。
四、作文和写作技巧:
1.学习写记叙文和描写文,如描写人物、描写景物等。
2.学习写议论文和说明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阅读理解:
1.通过阅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2.学习理解文章的主题、观点和情感,并对文章进行分析。
六、文学常识: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文学的分类、文学流派等。
2.学习一些文学常识,了解一些名著和名家作品,如《红楼梦》、鲁迅等。
七、修辞手法:
1.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2.分析诗歌和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七步诗》中的夸张手法等。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们在六年级上级语文中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作文和写作技巧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 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分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分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5. 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的量。
如果单位“1”的量已知,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乘以几分之几;如果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求解。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1.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
2. 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3. 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地点,再以每一个地点为观测点,确定下一个地点所在的方向和路程,一段一段地描述出行走的路线。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3. 分数除法应用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第四单元:比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
3.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5.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能约分先约分。
分子和整数与分母约分,因倍关系的先约分。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
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注: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什么)是(什么)的几分之几
3、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4、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3)积与因数的大小比较:一个因数乘以大于1(假分数)的数,积大于这个因数:一个因数乘以小于1(真分数)的数。
积小于这个因数。
(4)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法1:画图(基本方法)。
法2:分数除以整数: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
法3: a÷b=a×1/b(b≠0)
(6)列除法算式的原理: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7)商与被除数大小的比较:
被除数除以小于1(真分数)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被除数除以大于1(假分数)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8)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是未知量,已知“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1”是多少用除法。
平均分
包含分
倍数关系
第四单元:比
(9)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10)求比值的方法:前项÷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比的后项不能为0。
注:1.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区分比和比值:
2.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11)化简比的方法:
1、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整数比:找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前项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化简分数比:找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前项后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再化简整数比。
化简小数比: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化简整数比。
(12)按比例分配:找总量,找出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甲:乙=a:b,甲是乙的a/b,乙是甲的b/a,甲是全部的a/a+b,乙是全部的b/a+b
常见题型:
长方形、长方体、分书、分点心……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圆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o)。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直径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直径
周长=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 ——周长公式
注: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圆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分割后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C/2×r=πr2
2、圆的面积:已知r,S=πr2;已知d,S=1/4πd2
3、其它图形的面积:
S半圆=21
πr2; S环=π(R2-r2
) 4、如果r1:r2=a:b,那么 d1:d2=a:b
c1:c2=a:b
S1:S2=a:b
当半径扩大a倍,则直径扩大a倍,则周长扩大a倍,则面积扩大a2倍。
常见题型:
环形面积:
花坛扩建石子路
减去边角料
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3)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先括号,括号内先小后中。
(14)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
(15)去括号的方法:括号外有加号、乘号,去括号,括号内不变号。
括号外有减号、除号,去括号,括号内要变号。
(16)鸡兔同笼:算术法——假设问题。
假设全部为鸡,找出假设鸡的总脚数与实际总脚数的差,除以一只兔子与一只鸡脚数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用总只数减兔子只数就是鸡的只数。
或用方程解。
:
第七单元:百分数
(17)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18)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添%,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2、分数a/b化百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百分数化分数: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
4、百分数化小数:去%,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19)求a是b的百分之几的方法:a÷b×100%(b≠0)
(20)合格率=合格数÷抽查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