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胃溃疡29例体会

合集下载

胃溃疡虚寒症的调理方法——黄芪建中汤罗大伦

胃溃疡虚寒症的调理方法——黄芪建中汤罗大伦

胃溃疡虚寒症的调理方法——黄芪建中汤罗大伦我在上海讲课,有一老师向我求助,说她的母亲,胃部疼痛,四处求医无效,怎么办?她母亲已经胃痛两个月了,阵阵作痛,不论时间。

西医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自己用的中成药也没有效,整个人都是精神不振的。

当时正好是冬天,脉弦,我觉得是压力大了,中医叫肝木横逆克脾土,正逢天冷,北方人,到南方受不了没有暖气的阴冷,所以胃会出现虚寒之症。

建议她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两者兼顾。

结果她母亲几天后胃部就不痛了。

在我遇到虚寒性胃病的时候,黄芪建中汤是首选,尤其对胃溃疡,效果非常好。

我们一直把这个桂枝汤当做是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方剂,其实,我一直认为它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的通道的,我想:正气是关键,有了正气,才能去除邪气。

我在实践中,只要见到感冒的人,如果一动就出虚汗,而且怕风怕冷,手脚发凉,就要考虑是否用桂枝汤了,效果非常好。

张仲景把桂枝汤的芍药量翻倍,加上饴糖,则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补脾胃的方子,叫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我们现在的用量,一般是:桂枝九克、白芍十八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大枣十二个(掰开)、饴糖三十克。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

治疗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的症状。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小建中汤在补脾的同时,还能平肝胆之气,因为桂枝可以疏肝之郁,白芍可以柔肝,这就等于安抚了肝胆之气,使得脾胃不受肝胆横逆之气的烦扰,所以起名叫“建中”。

在《辅行诀》一书里面,有大建中补脾汤,就是小建中汤加上牛肉,而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则变成了我们讲的黄芪建中汤。

此时的方子变成了:黄芪六克、饴糖三十克、桂枝九克、白芍十八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大枣十二个(掰开)。

方子里面的黄芪,一般用炙黄芪,但是我习惯用生黄芪,不会上火。

此方治疗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黄芪抗胃溃疡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黄芪抗胃溃疡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黄芪抗胃溃疡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黄芪在抗胃溃疡治疗中的药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三联治疗法进行治疗。

结果在分析讨论的60例患者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为30例,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在治疗1年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2%,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抗胃溃疡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标签:黄芪;胃溃疡;谱效关系在临床上胃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中的疾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为反复性发作,同时患者的上腹部会有比较规律性的疼痛感,胃溃疡的临床发病率是比较高的,由于反复性发作,所以病程比较长。

对胃溃疡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三联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在这个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比较多的抗生素,这对于人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来将,胃溃疡主要的临床病症为气滞淤血、阴虚及郁热这几种类型,如果对于有胃溃疡的治疗不及时,则很有可能引起各类并发症。

在近几年对于中药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通过之前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黄芪能够有效的控制胃溃疡,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溃疡造成的损伤面积。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现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区间为24—58岁,平均年龄43.2岁。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区间为25—59岁,平均年龄为44.1岁。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50例临床探讨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50例临床探讨
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 湖北民族学院学 报 .( 医学版 ),2005,22(1):22-24. [2] 刘 志 坚 . 黄 芪 建 中 汤 治 疗 胃 溃 疡 的 45 例 临 床 观 察 . 当 代 医 学 [J]. 当 代 医 学 ,2013,19(35)155-156. [3] 李良文 . 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 疗效 [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13(2):4344. [4] 王 跃 五 . 黄 芪 建 中 汤 联 合 西 药 治 疗 胃 溃 疡 的 疗 效 观 察 [J]. 临 床 合 理 用 药 杂 志 ,2009,2(17):52. [5] 司 爱 军 . 黄 芪 建 中 汤 治 疗 胃 溃 疡 的 58 例 临 床 观 察 [J]. 中 国 实 用 医 学 ,2012,8(40):169.
1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 50 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各 25 人,其中男 21 例,女 29 例, 年龄在 24-78 岁之间,平均年龄 38.2 岁。两 组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为胃溃疡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 理特征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防御能力是治疗胃溃疡的关键所在 。 中医认为胃溃疡属“吞酸”、“胃脘痛”、
“痞症”,其主要病因为情志跌宕、饮食无 道、长期劳累等。黄芪建中汤的作用机制为 攻补配合,调和虚实;寒热兼施,协调阴阳。 诸药配伍具有制酸止痛、温补脾胃、增强机 体免疫功能,可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 有效防治胆汁反流等作用 。
中医中药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 50 例临床探讨
李 静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中心卫生院 江苏省扬州市 225251
【摘 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 50 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50 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 实验组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西医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2%,对 照组为 84%。结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更好,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25例疗效观察分析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25例疗效观察分析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25例疗效观察分析摘要】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治疗组2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胃溃疡;疗效【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053-01笔者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年来我院中医科治疗25例和内科治疗35例胃溃疡患者进行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访病例60例,其中中医药治疗25例(其中提供胃镜检查报告单18例,未提供胃镜检查报告单而自述者7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对照组西医内科治疗35例(其中提供胃镜检查报告单22例,未提供胃镜检查报告单而自述者13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均在30~70岁之间,两组在发病年龄、季节、病程长短、治疗后与随访时间间隔长短,均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1.2.1治疗组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一月。

1.2.2对照组运用胃溃疡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及其它方法治疗一月。

1.3 疗效标准判定显效:治疗之后未复发,无胀痛,无泛酸半年以上,个别胃镜复查,溃疡面愈合。

有效:治疗之后胀痛、泛酸明显减轻,或偶尔出现服药后减轻。

无效:治疗之后胀痛及泛酸无明显减轻。

2.治疗结果治疗组25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效率56%,总有效率92%;对照组35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显效率48%,总有效率77%。

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表如下。

3.典型病例3.1 陈某,男,48岁,农民,自述患胃溃疡15年,时轻时重,多处求医无效,近期加重,遂来我处求治中医,症见患者体型消瘦,面部表情痛苦,全身疲乏无力,上腹部剑突下疼痛明显,呈节律性(食后增强,空腹减轻),长期泛酸,偶有胃内嘈杂之症,舌淡苔白,脉弦数。

治疗以黄芪建中汤加减,给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敛酸生肌、升清降浊,即黄芪30g、白芍30g、桂枝10g、生姜10g、炙甘草10g、大枣5枚、白芨10g、海螵蛸15g、煅瓦楞子20g、枳实6g、浙贝母10g、柴胡10g、黄连3g、吴茱萸(盐水炒)12g,加红糖少许,3剂,冷水煎2遍,分2次热服。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50例分析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50例分析
4年 5月第 5期 第 2 7卷 总 第 3 1 7期
Me d i c i n e&p e 0 p l e Ma y 2 0 1 4 V o l u me 2 7 N O . 5
米, 然后将创面修剪整齐 , 符 合创 伤 外科 的 原则 , 切 口呈“ v ” 字形 , 外 口向 外 生 的 结 缔 组 织 切 除 , 并向外放射延长切 口, 使 引 流 通 畅 。外 口 周 围有 皮 下 呈放射状延伸 , 延 长 切 口一 厘 米 , 以便 引流通畅 , 如 肛 瘘 的 瘘 管 明显 , 位 置 脓 腔 , 在 切 开 外 口及 瘘 道 的 同 时 , 脓 腔 也 要 切 开 搔 刮 干 净 。 外 口如 有 特 殊 较浅 , 则用弯剪锐性加钝性慢慢剔除瘘管 , 剔除瘘管时注意瘘管的底部 , 尽 样 组 织 增 生 , 变硬 , 表面不光滑或呈菜花样 , 应做 病 理不 要 轻 易 手 术 。 量 钝 性 分 离 以 防 出血 , 术毕凡士林 , 云 南 白药 沙 条 填 塞 手 术 切 口 , 外 用 塔 形 6 . 3瘘 道 : 瘘 道是 纤 维组 织 增 生 形 成 , 有保护 和防止炎症 扩散的功能 , 纱布压迫 , 丁 字 带 固定 。 因此肛瘘手术 , 只要彻底剖开瘘道 即可, 不必切除 管壁 , 瘘 道切开后 , 创口 4 . 2 . 2挂 线 法 及 切 开 挂 线 法 : 简 化骶管麻 醉后 , 肛 周 碘 酊 及 酒 精 消 毒 应 保 持 “ v ” 型, 以防止 术后桥形愈 合 , 创缘 两侧应对 称 , 防止 内 翻 , 瘘 道 呈 后, 铺无菌手术单及无无菌 巾, 首先触摸肛外的瘘管走向 , 双 叶 肛 门 镜 检 查 9 O度 弯 曲 , 应在成角处做” T “ 形切 口, 有 利 于 引流 通 畅 。瘘 道 在 肛 管 直 肠 肛 内能 否发 现 有 明显 的 内 口 , 或 向外 口注 亚 甲 兰 使 瘘 道 壁 着 色 , 二 是 看 是 环 或 肛 尾 韧 带 以下 通 过 者 , 不要轻易一次切开 , 应分次切开或挂线处理。 否 有 蓝 色 液 体 从 内 口溢 出 , 后 用 银 质 柔 软 探 针 从 外 口探 入 , 缓慢向前走行 , 6 . 4内 口 : 我 们都 知 道 , 找 到真 正 的 内 口是 肛 瘘 手 术 成 功 的关 键 , 寻 找 如遇拐弯处可先行切开外部漏管 , 再 探 。 此 时 左 手 食 指 在 肛 内做 引 导 , 发 内 口一 定 要 耐 心 细 致 , 一定要遵循“ 索罗 门氏定律 ” , 如 探 针 通 过 困难 则 配 现 内口, 在 食 指 引 导下 穿 出 , 在 球 头 探 针 的顶 端 系 橡 皮 筋 , 从 外 口拉 出 , 收 合 应 用 注 水 法 , 及注射美蓝等方法 , 切忌粗暴以免造成假道 , 若 探 针 已 达 到 紧结 扎 橡 皮 筋 , 松 紧适 宜 , 探针再探 , 看是否有分支瘘道 , 如有分支 , 继 续 沿 黏 膜 下 层 , 肛 内手 指 已经 清 楚 触 及 探 针 可 自最 薄 弱 部 分 穿 出 。 正 确 找 到 内 探针 切 开 , 如有 第 二个 内 口 , 处理 方法如前 , 但 橡皮筋 不要结扎 过紧 , 所 有 口应 彻 底 切 除 , 包括肛窦 、 肛腺等 , 如 内 口在 母 痣 区 , 手 术 切 除 内 口时 , 要 注 切 开 的瘘 道 均 成 ” v “ 字形 , 并充分修剪使引流通畅 , 充 分 止 血 后 凡 士 林 云 南 意 出血 的处 理 。 白药 沙 条嵌 人 创 口 , 外用纱布压迫 , 丁字 带 固定 。 7讨 论 与 体 会 4 . 2 . 3术 后 处 理 :始 终 保 持 手 术 创 口的 清 洁 , 与 引 流 通 畅是 局 部 处 理 根据 中 医辨 证 施 治 的原 则 , 我们对 6 7例 患 者 分 别 采 取 , 几 种 不 同 的 手 的总的原则 , 术 后 未排 大 便之 前 , 每 日更 换 敷 料 一 次 , 如排便后 每次便 后 , 术方 式 , 根据 基 本 症 型本 人 认 为 对 单 纯 性 肛 瘘 内 口在 齿 线 附 近 采 取 切 开 的 硝 矾粉 剂 5 O克 坐 浴 十五 分钟 之 后 , 四黄 沙 条 换 药 , 常规 给 予 抗 菌 素 控 制感 方法 较 好 , 对 皮 下瘘 及 粘 膜 下 瘘 可 采 取 瘘 管 剔 除 , 此两种方法术后疼痛轻 , 染, 如便 秘 者 给 予 麻 仁 滋 脾 丸 , 每 次一丸 , 日两 次 口 服 。 如 复 杂 性 肛 瘘 , 挂 创 口 愈合 时 间较 短 。对 单 纯 性 肛 瘘 内 口较 高 , 在 肛 管 直 肠 环 以 上 采 取 挂 线 两支橡皮筋者, 术 后 十 天 紧线 , 使 橡 皮 筋 在 两 周 内脱 落 , 第二 挂线处 , 根 据 法 较 好 , 此法 能 有效 地 保 护 肛 门括 约 肌 。 由于 橡 皮 筋 持 续 性 收缩 , 使 局 部 情况 酌 情处 理 , 特别注意的是 , 橡 皮 筋脱 落后 的换 药 一 定 将 沙 条 嵌 入 创 底 , 形成无菌性炎症 , 被 勒 断 的括 约肌 黏 连 在 创 口 边 缘 , 发 现 皮 筋 松 弛 时 可 随 防止创缘粘连而使手术失败。 5治 疗 结 果 时收紧橡皮筋 , 勒 开 的 同 时 肉 芽组 织 使 括 约 肌 重 新 修 复 与 重 建 , 另 外 橡 皮 筋 也 起 到 一个 持 续 性 引 流 作 用 , 既是换药不及时 , 不到位 , 也 不 至 于 蓄 脓 使 本组 6 7 例 患者, 最 多 住 院七 天 , 最长住 院 3 5天 , 均一次 性治愈 , 随 访 感 染 加 重 , 或 桥 形 愈 合 使 手术 失败 。 如 果 是 高 位 复 杂 性 肛 瘘 有 多 个 内 E l , 半年未反复 。 外 口, 管道弯曲 , 此时宜采用切开挂线法 , 把 瘘道全部 切开 , 主 管 道 部 分 切 6注 意 事项 开后挂线 , 避免多次手术给患者造成痛苦 和经济 负担 , 几 年 来 本 人 严 格 根 6 . 1术 前 应 做 好 充 分 的 肠 道 准 备 , 术 中消毒一定要 彻底 , 术 后 换 药 要 据 不 同 证 型 , 分 别采 用 不 同 的 手术 方式 进 行 手术 治疗 , 只要 做 到分 型 准 确 , 及 时 术式使用适当 , 的确有患者痛苦小 , 病 程短, 后遗 症 少等 优 点 。 6 . 2外 口 , 瘘 道 的外 口有 结 缔 组 织 增 生 时 , 在 切开瘘道 的同时, 要 将 增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验案心悟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验案心悟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验案心悟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是一种消化道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反复发作和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特征,中医学可将之归属于“胃脘痛”“嘈杂”“痞满”“吞酸”的范畴[1]。

黄芪建中汤临床多用于治疗中焦阳虚、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痞闷胀满、自汗脉虚等症。

末学跟师过程中,多见吾师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性消化性溃疡,建中求和,阳生阴长,诸虚自除,效如浮鼓。

现整理验案一则,以飨大众。

1 验案拾掇曾某,男,74岁,2017-12-27初诊。

主诉:反复胃脘胀痛40年余。

辰下:胃痛痞满,食欲欠佳,遇寒加剧,食热可缓,1小碗/顿,多食则胀。

平素体倦,怕冷肢凉,时有腰酸,时有心悸(有房颤病史)。

大便2~3日一行,常无便意,便质稀溏,受凉易泻;舌晦红边齿痕,苔根略黄,舌下络脉Ⅲ°迂曲[2],脉沉结。

辅助检查:1998年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017-01-01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S1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辨证:脾胃虚寒,寒瘀互结,方药:黄芪建中汤化裁,组成为炙黄芪30 g、白芍20 g、桂枝20 g、生白术30 g、厚朴10 g、木香10 g、鸡矢藤15 g、补骨脂15 g、肉苁蓉片20 g、炙甘草10 g、大枣6枚、生姜5片,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徐徐温服。

2018-01-04复诊,患者诉胃不胀痛,食欲好转(可多食1/3),偶有痞满,怕冷肢凉,无腰酸心悸。

大便1~2日一行,已有便意,大便成形质糊。

舌稍晦红边齿痕,苔根黄较前好转,舌下络脉Ⅲ°迂曲,脉沉略结。

吾师见患者好转明显,决意微做调整,上方再进,乘胜追击,处方如下:炙黄芪30 g、白芍15 g、桂枝15 g、生白术30 g、薏苡仁30 g、木香10 g、鸡矢藤15 g、肉苁蓉片20 g、炙甘草10 g、大枣6枚、生姜5片,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徐徐温服。

2018-01-11复诊,患者诉胃脘无不适,食欲正常,偶有怕冷肢凉。

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28例

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28例

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28例关键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附子理中汤黄芪建中汤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病情反复,病程较长。

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本病辨证以脾胃虚寒型居多,故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取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5~40岁6例,41~55岁13例,56~70岁9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兼幽门螺杆菌阳性23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

纳入标准:经胃镜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程至少在3个月以上,经西医内科治疗3个月后,胃脘疼痛等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腹胀,嗳气泛酸,便溏,形寒肢冷,喜暖喜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辨证属脾胃虚寒型。

2 治疗方法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为主:附子、干姜、白术、炙甘草、炒白芍、桂枝、当归各12g,党参、黄芪各15g。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三七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胃脘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徐长卿、乳香;腹胀、嗳气者,加枳壳、佛手、制香附;泛酸者,加炙乌贼骨、煅瓦楞子、吴茱萸;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厚朴、旋覆花。

每日1剂。

水煎,分上下2次温服。

治疗期间忌饮酒,嘱慎用过酸、过辣及粗纤维食物。

治疗4周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经上法治疗1个疗程后,28例中24例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溃疡面愈合);3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溃疡面缩小50%以上);1例有效(自觉症状好转,胃镜复查溃疡面不足50%)。

总有效率为100%。

4 体会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看,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久病则虚,中焦受损,脾胃虚寒,治宜温脾建中。

附子理中汤为《伤寒论》理中汤加附子而成,具有温阳散寒、补脾益胃的功效;黄芪建中汤建中和胃。

基本方中黄芪合当归则成当归补血汤,能补气养血。

全方温脾建中,能促进溃疡愈合。

消化性溃疡西医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十分重要的病因之一,用抗炎治疗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发现HP阳性者占82%,可以佐证HP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安逸医生】安逸记得刚有点小名气不久,一个本院的职工领一个20多岁的男孩来找他,说刚做完胃镜,报告是胃溃疡,溃疡深到肌层,外科要给做手术,担心日久穿孔。

可妈妈接受不了,看看中医有什么高招,也说慕名而来。

安逸刚想说胃病是我们副主任专治啊。

他就说:就信着你了。

安逸想也好,也不能一辈子就治个脉管炎吧?看到病人时,面色萎黄,少气无力,泛酸,胃痛,空腹痛,服凉食后加重。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弱。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用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

”安逸想起大学老师讲黄芪建中汤时专门说可以治疗胃溃疡。

并且脉证都符合,他就选择黄芪建中汤加乌贼骨、浙贝。

用了几天胃就不痛了。

【治法介绍】黄芪建中汤:黄芪、党参、生姜、白术、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饴糖。

【功效和主治】具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功效。

用于治疗腹中时痛,温按则减,舌淡白,脉细弱,心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咽干口燥等中焦虚寒、气虚明显的症状表现。

【方解】小建中汤方中饴糖为君药,益脾气养脾阴,温补中焦,兼可缓肝之急,润肺之燥;桂枝温阳气,芍药益阴血,并为臣药;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桂枝益气温中,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为佐药;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而升腾中焦生发之气而行津液,和营卫,也为佐药。

气虚明显加黄芪益气。

我们在黄芪建中汤基础上加乌贼骨、浙贝母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乌贼骨、浙贝母具有具有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之功效。

【体会心得】胃溃疡的治疗首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变坏往往引起“肝失条达”“肝郁乘脾胃”而引起溃疡病复发或不易愈合。

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快乐每天伴随着你。

血瘀引起的经脉不通也是胃溃疡不易恢复的原因之一。

运动是减少血瘀的最好方式,要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让血液在自己的身体内周而复始、畅通无阻,通则不痛。

当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不要吃凉的食物外,还要少食肥腻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生的葱姜蒜、辣椒以及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医学对胃溃疡论述较多!李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 由 生 &( 内 经 ) 云 "邪 之 所 凑 !其 气 必 虚 &胃 溃 疡 以 脾 胃 虚 弱 为 多 !治 疗 以 补 脾 益 胃 为 治 疗 方 法 & 嘱 患 者 每 日 % 餐 前 !"678 空 腹 冲 服#5黄 芪 粉 !对 胃 粘 膜 !尤 其 对 溃 疡 面 能 形 成 一 层 保 护 药膜的功效! 以防止每次饮食对胃粘膜和溃疡面的损伤!并 减 少 胃 酸 及 胃 蛋 白 酶 等 物 质 对 创 面 的 侵 害 ! 阻 止34的 增 殖 ! 起到胃粘膜溃疡面修复的功效&
李 某 ! 男 !%/岁 !!""!年 -月,’日 初 诊 ! 胃 脘 痛 反 复 发 作 ,"年!前医屡进香砂养胃丸 !养胃冲剂!雷尼替丁等药疗效 甚微!刻诊"胃脘饥时痛甚!饱时亦隐痛!喜按喜热!时有泛 酸水!早晨有恶心感!大便时有黑亮!偶有黄色!苔薄腻!脉 细 弱 ! 胃 镜 检 查 胃 窦 部见"2$96:"2*96# 球 部 大 弯 见,2"96: ,2!96溃 疡 面 # 病 理 检 查 胃 窦 部 粘 膜 炎 性 病 变 ! 少 量 坏 死 组 织 ! 幽 门 螺 杆 菌$ 34 % 检 查 阳 性 ! 诊 断 " 胃 溃 疡 ! 中 医 辨 证 脾胃虚弱!久病体虚!固用补脾益胃法&嘱患者每餐饭前 !"678服#5黄 芪 粉 !温 开 水 调 成 浆 服 下 !患 者 药 后,"天 !自 觉症状明显好转!坚持!个月服药!复查胃镜提示浅表性胃 炎 ! 未 见 溃 疡 !$ 34 % 阴 性 & # 体会
$ 收稿日期"!""#.",.,-&%
黄芪治疗胃溃疡29例体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宋志刚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苏州,215006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2005,26(3) 1次
! " " #年 第 ! $卷第 %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黄芪治疗胃溃疡!/例体会
宋志刚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 苏州 !,#""$%
关键词"胃溃疡#黄芪#疗效
中图分类号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编号",""-.!%’/$ !""#% "%.""$,.",
用黄芪治疗胃溃疡!是吾师宋祥孚主任祖传验方!笔者 运 用 黄 芪 治 疗 胃 溃 疡 !/ 例 ! 取 得 一 定 疗 效 ! 现 报 道 如 下 & , 临床资料
本 组 !/例 男,$例 ! 女 ,%例 # 年 龄 !/1#/岁 #病 程 #个 月 1," 年!以上病例均以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病理检查提示慢性 炎 性 病 变 ! 幽 门 螺 杆 菌$ 34% 检 查 阳 性 & 中 医 辨 证 属 脾 胃 虚 弱& ! 治疗方法
处 方 "黄 芪!""5!白 及,""5!炙 甘 草 ,""5!研 极 细 末 备 用 & 用法"每餐 饭前!"678服用#5!温开水调成浆服用!,个月,疗程& % 治疗结果 %2, 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胃镜检查溃疡面愈 合#显效"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溃疡面仅留 少量薄苔#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胃镜检查溃疡面略有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胃镜检查无变化& %2! 结 果 治 愈,’例 !显 效$例 !有 效’例 !无 效#例 !总 有 效 率 *!2-0& ’ 典型病例
4.期刊论文 曹焕军.张成明.孙永红.赵姝姝.马骏 黄芪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 -临床急诊杂志2008,9(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将加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10 g/kg、20 g/kg组和硫糖铝500 mg/kg给药组.分别连续灌胃给予黄芪或硫糖铝5 d后复制模型,6h后取胃计算溃疡指数,采用光镜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水浸束缚应激致应激性 溃疡形成,胃黏膜出现广泛的糜烂、出血.黄芪和硫糖铝均可显著降低溃疡指数(P<0.01),其中黄芪20 g/kg疗效最佳,优于硫糖铝500 mg/kg(P<0.05).黄芪可显著减轻大鼠胃黏膜细胞 损伤程度和毛细血管及其周围间质的水肿.结论 黄芪对应激性溃疡大鼠具有显著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 收稿日期"!""#."!."!&%
改进薄荷脑的溶解方法介绍
陈铭勇 &云南林业中西医结合医院!云南 昆明 $#"!!’(
关键词"薄荷脑#溶解#改进
中图分类号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编号",""-.!%’/$ !""#% "%.""$,."!
薄荷脑是从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萜类含氧衍生物!为薄荷 油中的主要成份!有薄荷的香气!极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临床上 用 于 祛 痰’止 咳 ’平 喘’清 热 等!常 需 要 制 成 合 剂 ’溶 液 剂 ’片 剂 等 使用!这就往往使薄荷脑的溶解出现问题&本人在调剂实践过程 中摸索出一增加薄荷脑溶解度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丽娟.郭凯.董容哲.徐志荣.赵素娟.WANG Li-juan.GUO Kai.DONG Rong-zhe.XU Zhi-rong.ZHAO Su-juan 黄芪对大鼠实验性
胃溃疡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
目的 观察黄芪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采用吲哚美辛、幽门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并比较黄芪与雷尼替丁抗胃溃疡的效果.结果 黄芪可使两种模型大鼠 的胃溃疡发生率降低,溃疡减轻,溃疡面积(出血点)明显减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0.01<P<0.05);与雷尼替丁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 有抑制作用.
首先称取薄荷脑适量研成细粉!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聚 山 梨 脂*"与 薄 荷 脑 充 分 混 匀 后 ! 加 入-#0乙 醇 溶 液 配 制 成 一
定 含 量 的 浓 薄 荷 液 !静 置,!小 时 后 !再 加 入 中 药 合 剂 中 !这 样 合剂中即不会析出薄荷脑!又具有一定的含量!能满足临床 的 治 疗 需 要 &配 制 时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 ’此 方 法 可 配 制#01 %"0间 各 种 浓 度 的 浓 薄 荷 液 ! 但 考 虑 到 此 浓 薄 荷 液 是 为 了 配 制其它制剂的添加剂! 即要考虑加入其它制剂中的溶解性! 浓 度 最 好 控 制 在,"0左 右#$ !% ’此 方 法 配 制 的 浓 薄 荷 液 添 加 到 中 药 合 剂 中 可 达 到"2##0的 含 量 ! 此 方 法 配 制 的 浓 薄 荷 液 稳定易保存!不易霉坏变质&既很好地解决了薄荷脑的溶解 度问题!又达到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5.期刊论文 贾作民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胃溃疡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4)
笔者选用温中补虚的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6.期刊论文 王军 黄芪建中汤临证验案3则 -中医研究2010,23(10)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有"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之说该方由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黄芪、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 痛之功效.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冠心病、颈椎病等,疗效较好,兹举案例3则,介绍如下.
9.会议论文 张万岱.周殿元 生胃宁治疗消化性溃疡364例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多中心多层次十一年研 究报告 1987
10.期刊论文 张永锋.吴正治.贾秀琴.谭永港.赵燕萍 健脾化瘀清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中
2.期刊论文 张建军.张振英 黄芪健胃补气颗粒抗实验性胃溃疡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
运用乙酸法,应激性,幽门结扎型溃疡三种方法造模,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溃疡作用;通过胃液分析,发现其对实验模型的胃液总量,总酸排出量,蛋白酶排出量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为该药临床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提供了实验依据.
8.期刊论文 李廷荃.马贵同.LI Ting-quan.MA Gui-tong 补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过程中EGFR、bFGFR蛋白表达的影响 -上海中医
药杂志2008,42(7)
目的 探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溃疡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1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组、丹参组、黄芪组、党参组、洛赛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 采用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在造模结束后24 h,予相应药物干预.在第7、14、21天分批处死大鼠,剖腹取胃:观测溃疡愈合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溃疡愈合质量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FGF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当归、丹参、党参、黄芪均可以促进溃疡愈合,其愈合质量优于洛赛克组 ,其中活血药当归、丹参组溃疡底部瘢痕组织较成熟,补气药党参、黄芪组新生黏膜上皮接近正常.溃疡形成后造模各组EGFR、bFGFR表达增加,并且随着溃疡愈合其表达逐渐减弱,在溃 疡愈合的各个阶段,当归、丹参组中bFGFR表达水平均优于其他组别(P<0.05),而党参、黄芪组中EGFR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别(P<0.05),洛赛克组则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当归、 丹参、党参、黄芪均能够促进溃疡愈合;补气药对EGFR的作用显著,活血药对bFGFR的作用明显,其差异性可能与其在EGFR和bFGFR表达上的作用不同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