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合集下载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对影像诊断学进行总结,包括其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基本原理影像诊断学主要运用了医学影像学的原理和技术,通过将电磁波、射线或声波等传感器应用于人体,以获取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并通过图像分析和解读来进行诊断。

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放射学、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二、临床应用1. X线放射学:通过X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来获得关于骨骼、肺部和胸腹部等器官的信息,广泛应用于骨折、肺炎等病症的诊断。

2. 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能量反射程度来生成图像,常用于产前检查、肝脾肾等脏器的检查和引导手术操作。

3. CT:通过X射线扫描和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横断面图像,广泛应用于脑部、胸腹部和骨骼等器官的病变检测与诊断。

4. 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的详细图像,对软组织、关节和脑部等疾病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参数检测的优势。

5. 核医学: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探针获得人体内部器官代谢、功能和分布的信息,主要应用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诊断。

三、发展前景1. 人工智能(AI)在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AI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影像诊断学的革新,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2. 影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将多种影像技术融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提高病变的检测率,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3. 高分辨率和低剂量技术的改进:随着技术的进步,影像诊断学在保持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并进一步提高对微小病变的检测能力。

4. 影像诊断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影像诊断学与遗传学、肿瘤学、心脑血管学等学科的融合将有助于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制定。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对人体内部进行非侵入性的观察和诊断。

影像诊断学在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影像诊断学的重点知识,希望能对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有所帮助。

一、典型影像学检查方法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它能够显示出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和某些软组织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需求,X线摄影分为常规X线摄影和特殊X线摄影。

常规X线摄影主要用于检查骨折、关节病变、肺部疾病等,而特殊X线摄影则包括口腔X线摄影、静脉造影等。

2. CT扫描CT扫描是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由计算机系统生成多层面断层图像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提供关于软组织和骨骼的详细信息,常用于肿瘤诊断、头部损伤、脑血管病变等方面。

3. 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利用高频电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

与CT扫描相比,MRI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详细的软组织成像能力,尤其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脑部疾病、脊髓损伤等。

4. 超声检查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具有穿透和回声反射的特性。

超声检查通过对人体内部声波的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产生图像。

它可以显示出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情况,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病学、消化内科等领域。

5.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带有放射性标记物的药物,以记录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从而观察器官功能和病变情况。

核医学检查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甲状腺扫描等。

二、诊断常见病症的影像表现1. 脑卒中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的突发性脑功能障碍。

在CT扫描中,脑卒中患者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区域的低密度区或脑出血的高密度区。

MRI扫描可以更详细地显示出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范围和病变情况。

2.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往往以胸部X线摄影或CT扫描为主要方法进行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它通过应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CT、MRI等,对患者进行非侵入性的体内成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决策。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是最常见和最早应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通过放射性物质(如铅)的屏蔽,将X射线透过人体后所产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骨骼X射线等。

在胸部X射线检查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阴影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判断肺部是否有异常,如肺炎、肿瘤等。

而骨骼X射线检查可以用于诊断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二、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它具有成本低、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妇产科、肝脏、胆囊、乳腺、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在妇产科中,超声可以用于孕产妇的孕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检查。

在肝脏方面,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大小、结构、是否存在肿瘤等。

三、CT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是利用旋转X射线源和探测器来获取多个切片图像,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形成三维图像。

CT成像的优点是图像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细微的病变。

CT扫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头颅、胸部、腹部等脏器的检查。

例如,头颅CT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颅骨骨折、脑出血等情况。

腹部CT可以用于检查肝脏、肾脏、胰腺等脏器是否存在肿瘤、囊肿等。

四、MRI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质子的信号差异,通过强大的磁场和梯度磁场的作用,获取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MRI成像的优点是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以显示脑、脊髓、心脏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例如,脑部MRI可以用于检查脑癌、脑血管病变等。

心脏MRI可以评估心室结构、心功能等。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放出的γ射线进行体内显像与功能研究的一种方法。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诊断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通过运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对病理组织进行影像学分析和诊断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发展趋势,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影像诊断学进行总结,探讨其应用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影像诊断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全面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内部器官和组织,为医生提供详尽和准确的信息。

例如,通过使用X光、CT、MRI等设备,医生们可以观察到患者身体内部的细微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这对于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其次,影像诊断学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通过训练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在数字图像中识别和定位病变区域,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与传统的基于人眼观察和判断相比,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影像分析的准确性和速度。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可以预见到人工智能将在影像诊断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影像诊断学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通过连续观察和比较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医生们可以追踪疾病的进展情况,并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例如,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可以通过MRI扫描来监测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从而判断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们还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建立模型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像诊断学在体检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医生们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病变和异常情况,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影像诊断学在体检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检测率,还可以提高个体的健康管理水平。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X线、超声、CT、MR、核素2.X线特性和医学的关系•穿透作用:医用X线波长短,故穿透力强,可穿透各种密度不同的物质。

•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荧光.这是X线透视的基础.•感光作用,X线可使胶片上的溴化银感光,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 经显影处理,胶片呈黑色,经定影、水洗把未感光的溴化银冲掉显出一张X线照片,这是X线照片的基础.•电离作用:X线穿透任何物质都使该物质产生电离,,电离的程度与X线量成正比,这是放射计量学的基础.•生物作用(效应):X线照射生物体,可使细胞产生损伤,甚至坏死,其程度与X线剂量大小有关,这是放射线治疗的基础3.X线成像原理天然对比成像:人体各组织有密度差异,这种差异称天然对比.a)1、高密度:骨,钙化b)2、中等密度:肌肉,内脏,液体,软骨c)3、低密度:脂肪气体人工对比d)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密度近似,为显示缺乏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密度更高的物质如碘,钡剂,或更低的物质如气体,形成人工密度差别.此法是造影的基础,导入的物质称造影剂(contrast medium)*【分类】(1)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2)高密度造影剂:硫酸钡. 消化道造影水溶性有机碘:离子型如泛影葡(Urogrfin)非离子型:如碘(Iopamidol优维显)无机碘:碘化油(Lipoidol)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1) 直接导入法口服法:如消化道造影;灌注法:如钡灌肠,支气管造影(2)间接导入法(生理排泄法): 通过造影剂生理排泄,显示器官,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胆囊造影4.X线图像特点重叠图像影像密度a)普通X线图像是人体不同密度组织结构的综合投影,与影像密度概念不同的是胶片密度可用密度仪测量,在胶片上白色为高密度,黑色为低密度,灰色为中等密度,透视荧光屏上则与胶片相反.影像的放大与失真b)由于X线束呈锥形,它能使物体放大投影周围产生一圈模糊的半影,从而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失真度.焦--片距离越远,X线越趋于平行,半影越小,清晰度越高,反之则大,照片清晰度下降5.X线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尽量缩短曝光时间,根据情况减小照射野.距离防护:尽量远离X线源(X线管球)屏蔽防护:利用屏蔽、铅衣等使X线与工作人员隔离,从而起到减少或杜绝X线辐射的作用.6.CR与DR的优缺点(两者都是X线的发展)CR优点(1) 灵敏度高.采集微弱信号不被噪声掩盖(2) 分辨力高.可观察细微结构(3) 后处理功能:测量、放大、剪影等后处理CR缺点(1) 时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满足动态显示(2) 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胶片(即:图象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3) 设备较昂贵:IP板属于易耗品DR优点1.曝光宽容度大2.后处理功能3.工作站出报告,无胶片,DIcom3接口,储存传送方便4.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DR缺点:设备成本高;专机专用7.CT计算机断层扫描*概念:CT是人体某个断面的组织密度分布图,以X线作为照射源,由探测器接受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再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屏幕上。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1.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答: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光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

这样,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2.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答:①病变呈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②病变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③病变密度均匀,边缘平直④实变的肺叶体积通常与正常时相等⑤消散期病变呈散在的大小不一的模糊影。

3.中心型肺癌的X线表现答:①肺门肿块;②支气管阻塞征象: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横“S”征。

4. 中心型肺癌的CT表现答:①肺门区肿块②支气管内肿块③支气管壁增厚④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⑤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5.周围型肺癌的X线表现答:①肺内球形肿块;②边缘分叶状或脐样征;③边缘细短毛刺;④癌性空洞:肿块内透亮影,偏心、厚壁。

6.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答: 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

肿块常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

7.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答:①小叶分布,多在两肺下野内、中带;②为多数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模糊不清分布不均,可融合成大片。

8.原发综合征的X线表现答:①肺内原发病灶,肺内模糊片状影;②淋巴管炎,条索状影;③肺门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

9.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答:①早期仅见肺野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②典型者病灶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称“三均匀”;③可融合成较大病灶;④治疗后可吸收1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按肿瘤的原发部位可分为几种类型?答:①中心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的肺癌;②周围型: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到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③弥漫型: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的肺癌12.肺转移癌的X线表现答:①多发球形病灶,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似棉球状;②多发粟粒状病灶;③单发球形病灶应和原发性肺癌鉴别13.阻塞性肺不张的常见原因及其基本X线表现答: 常见原因:支气管异物,血块,痰栓,支气管肺癌,炎性肉芽肿,支气管结核基本X线表现: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肺血管、肺门及纵膈不同程度的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

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

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1.螺旋CT(SCT):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哈医大202*年复试题)5.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

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12.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诊断第一章总论1.X线的特性(1)X线具有穿透性(2)X线具有荧光作用(3)X线具有感光效应:(5)X线在均匀、各向同向的介质中,直线传播(6)X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2.CT值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的线性衰减系数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称为CT值。

单位为HU 第二章呼吸系统前后肋骨相差4个肋间,如第6前肋相当于第10后肋的高度※1.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透明的区域。

划分: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之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三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2.肺门:是由肺动、静脉、伴行支气管等构成。

构成肺门的影像主要是血管影,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2-4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

3.肺纹理 (1)定义:肺纹理是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2)组成: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组成、构成肺纹理的主要影像是肺动脉的分支影。

4.纵隔以第4、8胸椎椎体下缘划两条水平线,分成上、中、下纵隔。

以气管心脏升主动脉前缘之前为前纵隔,食管前缘之后为后纵隔,两者之间为中纵隔。

5.膈右膈顶较左膈顶高1~2厘米。

肋膈角:指膈肌与侧胸壁之间的夹角。

6.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局限性和弥漫性)肺体积增大,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7.阻塞性肺不张:X线表现:阻塞远端的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周围结构呈向心性移位。

8.肺实变:(炎性实变)X线表现: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可扩散至整个肺叶。

“空气支气管征” 9.空洞与空腔:(1)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后所形成。

(肺癌、肺结核)分为厚壁空洞(≥3mm)和薄壁空洞(<3mm)(2)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支扩、肺大泡)X线表现:二者相似,均表现为透光区,但空腔壁较薄,一般周围无实变,其内无液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YGM
2. 大叶性肺炎分为几期? X 线表现?肺实质病变及肺间质病变的
X 线表现区别是什么?
病理分期
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冬春季
充血期
红色肝变期
灰色肝变期
消散期
充血期
无明显变化,或仅可见到局限性肺纹理增粗、增厚
X 线表现
实变期
出现均匀的密度增高的片状阴影。如病变仅累及肺叶 的一部分则边缘模糊,如累及肺叶的大部分或全部则 呈大片均匀致密影,在实变区中可见到支气管气象。
二. 判断 1.X 线管产生的 X 线占总能量的 10%。( × )
2.CT 图像是纯数字化图像。 ( √ )
3.X 线检查结果阴性则能完全排除疾病的存在(
×)
三. 名词解释 1. CT 平扫 :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普通
CT 扫描方法。一般分为断层、螺旋扫描。
2. CT 增强扫描 :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
16. 心包积液表现: 普大型、烧瓶样改变 。
17. 胸部 MRI 无价值。( × )
18. 风湿性心脏病 X 线的直接征象是 二尖瓣钙化 。
19. 肺脓肿的空洞特点是: 厚壁空洞液平 。
2
YGM
二. 名词解释 1. 肺纹理 : 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
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
≤ 0.5 。
6. 正常心左缘的搏动代表 左心室 的搏动
7. 空洞常见的疾病有 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真菌感染
8. 中央型肺癌发生于 肺段及段以上支气管 的恶性肿瘤,以 鳞癌 多见。
9.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 肺段支气管以下、细支气管以上 的恶性肿瘤,以 腺癌 多见。
10. 肺上沟瘤是指发生于 肺尖部 的周围型肿瘤,所以又称肺尖癌、 Pancoast 瘤。
1
YGM
一. 填空
第二部分 呼吸、循环
1. 正常胸部解剖左右肺各部分分为右肺
三 叶,左肺 两 叶;右肺 10 段,左肺 8 段。
2. 中纵隔常见于 心脏、血管、淋巴结、气管 疾病 。
3. 肺实变常见疾病有 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出血或挫伤

4. 心脏增大 是心脏的重要征象。
5.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内径之比,正常应该是
继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其他肺外结核
中央型肺癌 周围性肺癌 弥漫型肺癌
第三部分
腹部
一 . 填空 1. 空 腔 脏 器 最 常 用 的 检 查 是 X 线 检 查 ; 胆 系 疾 病 最 常 用 的 检 查 是 B 超 ;
实质性脏器最常用的检查是 CT 。 2. 胃肠疾病的 X 线造影应用最广的造影剂是 硫酸钡 。 3. 胃与食管相连处为 贲门 ;胃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处为 幽门 。 4.X 线透视胃肠穿孔的特征为 膈下游离气带 。 5. 肝胆 CT 增强检查分为 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 三期。 6. “瓷胆囊”见于 慢性胆囊炎 。
5
YGM
7. 胰头癌典型征象是 双管征 。
8. 尿路 X 线检查常用的造影方法是 静脉肾盂造影( IVP ) / 排泄性尿路造影 。
9. 尿路结石通常滞留于尿路的三个生理狭窄是
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缘、进入膀胱处

10. 检查双肾实质(肾上腺)最常用的方式是
CT 。
11. 肾癌典型临床表现是 无痛血尿 。
12. 脂肪肝中肝脏密度 低于 脾脏。
13. 胆结石首选的检查方式是 CT 。 ( × ) < 是超声 >
14. 阴性结石在平片上 不能 显示良好。
15. 胃肠 X 线检查,只能观察胃肠的解剖形态改变而不能显示生理功能变化。
(√)
16. 正常女性盆腔 CT 平扫中,从前到后依次为膀胱、直肠、子宫。
( ×)
2. 肺不张 : 由于支气管腔内肿瘤、粘液栓、支气管狭窄或腔外压迫、肺内瘢痕组织, 导致肺泡内不含气体或者少量气体时,肺组织萎缩塌陷而引起。
3. 肺实变中 “支气管气象” : 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在实变区中, 可见树枝样分支的透明含气管状影。
4. “双轨征” :扩张的支气管和扫描平面平行时,扩张增厚的支气管程铁路双轨样。 见于支气管扩张症。
三. 简答论述 1. 肺部恶性肿块的特点?(形态如何?胸膜有无牵拉?支气管有无中断阻塞?空洞形态如 何?淋巴结大小?胸壁及骨是否转移?)
①边缘分叶或切迹; ②周围有放射状、短而细的毛刺; ③临近胸膜向肿块凹陷; ④肿块内侧血管纠集; ⑤肿块的支气管呈截断或狭窄,壁增厚; ⑥纵隔淋巴结增大。短径大于 1-1.5cm ; ⑦形成的空洞内壁不规则并有壁结节; ⑧肿块内有 1-2mm的空泡及空气支气管征; ⑨胸壁、胸膜及远处转移。
YGM
影像诊断学总结
放射诊断
第一部分 总论
一. 选择及填空
1.X 线是 德国 物理学家 威·康·伦琴 于 1895 年发明的。
2.X 线的四大特征: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X 线成像的基础 透视检查的基础 X 线摄影的基础 放射防护学、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3.CT 值是 X 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 ,单位是 HU ,是为了纪念 亨斯费尔德
消散期
实变区密度减低、范围减小。出现散在、大小不等和 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致密影。进一步吸收可只留下少 量条索状阴影或全部吸收消散。
肺实质病变及 肺间质病变的 X 线表现区别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呈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像 多呈条索状、网状、蜂窝状及广泛小结节影
3、心脏外形异常: 分型
二尖瓣型 主动脉型
普大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 膀胱癌好发部位是:侧壁及后壁,其次是三角区和顶部
11. 肺充血是指 肺动脉 的血流量增多。
12. 肺淤血是指 肺静脉 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
13. 空洞壁厚 3-10mm , 空腔壁厚 1mm 。
14. 中心型肺癌一定比周围型肺癌大吗?
不一定。周围型 3cm以下,较大 3-6cm。
15. 二尖瓣狭窄的 X 线表现是: 左房增大、肺淤血、右心室增大、梨形心。
心影形状
常见疾病
梨形
二尖瓣病变、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靴形
主动脉瓣病变、 高血压性心脏病 、主动脉缩窄 心包积液、心肌炎、全心衰竭
4
4、我国的结核病分类:
结核病分类 (顺序★)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Ⅴ型
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分型: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分型
YGM
原发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