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培训-【理论3-4】RSTP原理与配置-214
hcnp安全培训教材

hcnp安全培训教材一、概述HCNP安全培训教材旨在为学员提供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员将获得网络安全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大纲1. 网络安全基础1.1 网络安全概念与原理1.2 网络攻击类型与手段1.3 安全策略与控制技术2. 防火墙技术2.1 防火墙的基本原理与分类2.2 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2.3 防火墙的日志与审计3.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3.1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概述3.2 入侵检测与防御的部署与管理3.3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实践4. VPN技术4.1 VPN的定义与分类4.2 VPN的实现与应用4.3 VPN的安全性与管理5. 安全管理与事件响应5.1 安全策略与规划5.2 安全风险评估与漏洞管理5.3 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三、学习方法与要求1. 自主学习学员可以按照教材提供的章节顺序进行自主学习,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与分析。
2. 实验操作部分章节会涉及到实验操作,请学员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指导进行操作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练习与测试每章末尾将提供练习题与测试题,学员可以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资源1. 电子教材学员可通过平台提供的电子教材进行学习,教材可在线阅读或下载打印,便于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2. 实验环境学员可以通过提供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相关操作手册将在平台上提供。
3. 讨论与交流学员可通过平台提供的讨论区进行问题交流和经验分享,与其他学员共同进步。
五、考核与认证1. 考核方式学员将通过在线考核的方式进行综合知识与实操能力的测试。
2. 认证证书成绩合格的学员将获得HCNP安全培训的认证证书,该证书为业界公认的网络安全专业证书,对学员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总结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员能够全面掌握网络安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从事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而言,本教材将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指导,帮助其更加有效地从事网络安全工作。
华为HCNA考试笔记:STP和RSTP部分

华为HCNA考试笔记:STP和RSTP部分STP(生成树协议)起源:为了提高可靠性,交换网络中会使用冗余的链路,但其会造成环路的产生,为了解决环路问题变有了 STP工作原理:通过阻塞端口来消除环路,并能够实现链路的备份的目的。
介绍:一个根桥两种度量: ID 和路径开销ID 分为桥 ID 和端口 ID,① I EEE802.1D标准中规定 BID 是由16 位的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 )与桥 MAC地址构成。
BID 桥优先级占据高 16 位,其余的低 48 位是 MAC地址。
②PID 由两部分构成的,高 4 位是端口优先级,低 12 位是端口号。
三要素选举: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每个物理网段必有一个指定端口,每个交换机有一个根端口,根桥端口不一定全为指定端口,如下图)四种比较原则:①桥ID、②根路径开销、③指定桥ID 、④端口ID五种端口状态:对于 STP 来说,影响端口状态和端口收敛有以下三个参数:1、 Hello Time ( 2s )运行 STP协议的设备发送配置消息 BPDU的时间间隔,用于设备检测链路是否存在故障。
设备每隔Hello Time 时间会向周围的设备发送 hello 报文,以确认链路是否存在故障。
拓扑变化之后, TCN BPDU的发送不受这个计时器的管理。
2、 Forward Delay (15s )STP采用了一种状态迁移机制,新选出的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要经过2倍的Forward Delay 延时后才能进入转发状态,这个延时保证了新的配置消息传遍整个网络,从而防止了临时环路的产生。
3、 Max Age (20s )检测 BPDU是否有效工作原理: STP的信息传输都是通过 BPDU实现的, BPDU报文被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目的 MAC为: 01-80-C2-00-00-00 BPDU分为 :①配置 BPDU② TCN BPDU配置 BPDU的报文格式:Flags :TCNBPDU是指在下游拓扑发生变化时向上游发送拓扑变化通知,直到根节点。
stp的配置实训总结

STP配置实训总结1. 简介本次实训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的配置和使用。
STP是一种用于在局域网中防止环路的协议,它通过选择一个主根桥来关闭其中一个或多个冗余链路,从而避免网络中的数据包循环流动。
2. 实验环境本次实训使用的实验环境包括以下设备: - 三台交换机:SW1、SW2、SW3 - 两台主机:Host1、Host23. 实验步骤步骤1:创建拓扑图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适当的拓扑图,以便进行后续的配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三台交换机和两台主机构建一个简单的拓扑,如下所示:+-------+| Host1 |+-------+|+----+----+| |+----+----+ +-----+| Switch1 | |Switch2|+----+----+ +-----+|+------+| Host2 |+------+步骤2:配置交换机基本设置首先,我们需要为每个交换机进行基本设置。
这些设置包括给交换机分配IP地址、启用SSH远程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关键发现: -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我们应该启用SSH远程管理,并配置合适的用户名和密码。
- 为了方便管理,可以给每个交换机分配一个有意义的主机名。
步骤3:配置STP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STP以防止环路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重要观点和关键发现:- STP协议实际上有多种版本,如STP、RSTP和MSTP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最常见的STP协议。
- 在配置STP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哪个交换机将被选举为主根交换机。
这可以通过设置优先级来实现。
优先级越低的交换机将被选举为主根交换机。
- 在每个交换机上启用STP,并确保所有链路都处于正常状态。
- 配置端口优先级可以影响链路被选中的顺序。
通过调整端口优先级,我们可以控制数据流量的路径。
步骤4:验证配置在完成STP配置后,我们需要验证其是否正常工作。
hcna课件

云计算架构
云计算架构通常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 次,分别提供硬件资源、软件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服务。
云计算服务模式
云计算服务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 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分别提供硬件资源、软件开发工
具和应用程序服务。
大数据概念与技术
1 2 3
06
总结与展望
hcna认证体系总结
认证体系
hcna认证体系是华为公司推出的网络技术认证体系,旨在培养 和认证网络技术人才。
认证内容
hcna认证涵盖了路由交换、安全、无线网络、传送、接入、数 据中心等多个技术领域。
认证价值
通过hcna认证,可以证明个人在网络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水 平,提高职业竞争以及各种交换技术的 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网络安全概念与技术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的概念、威胁和挑战,以及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包括加密技术 、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 、安全审计和日志等。
网络安全协议
网络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 括SSL、IPSec和TLS等协议,以及这 些协议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hcna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华 为公司推出了hcna认证体系,为网络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认证平台。
hcna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
hcna认证体系最初是在2001年推出的,当时主要是面向初、中级 网络工程师的认证。
设备高级配置
介绍华为设备的高级配置 步骤和方法,包括配置路 由协议、VLAN、NAT等 。
RSTP协议原理与配置

立即进入转发状态
RP
DP
SWB
AP
SWC
① 立即变成新的根端口,并进 入Forwarding状态
第十九页,共42页。
针对问题三:次等BPDU处理机制
SWB与SWA的直连链路down掉,SWC的AP端口切换成DP端口并 进入转发状态可在秒级时间内完成:
SWA
ROOT
③ SWB收到更优的BPDU,会立即重新定义端 口角色,将原DP端口改为RP端口,然后 发送Agreement置位的BPDU
第十一页,共42页。
STP的不足 RSTP对STP的改进
端口角色与端口状态 快速收敛机制
拓扑变化处理机制
保护功能
RSTP配置实例
第十二页,共42页。
端口角色的重新划分
RSTP定义了两种新的端口角色:备份端口(Backup Port)和
预备端口(Alternate Port)。
32768.
PC
SWE
SWF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SWG
TC置位的RST BPDU
拓扑变化引发的问题
⑤ SWA进行流量转发
⑥ 流量被丢弃
SWB
RP
E1
E2 DP
边缘端口
SWA
Root
DP
E1
DP
E2
④ SWA的MAC地址表
目的MAC地址
PCA的MAC地址 .....
端口
E1
.....
LAN A
LAN B
③ SWC进行流 量转发
② Proposal
② AP端口收到次优BPDU后会马上发送本
地最优的BPDU给对端,同时端口角色从AP 变更为DP
第二十页,共42页。
stp的名词解释

stp的名词解释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STP代表着“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这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防止网络环路的发生,并确保数据能够通过最佳路径进行传输。
STP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以确保网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STP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从而给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STP的原理STP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选择根桥(Root Bridge)来构建一个没有环路的网络拓扑,从而实现环路的消除。
在一个由多个交换机组成的网络中,STP确保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唯一的根桥,并且它们之间的路径是最佳的,即最短的。
STP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每个交换机之间的路径成本,选择一个根桥,并剔除其他冗余的路径,从而形成一棵生成树。
所谓的“路径成本”是指每个端口到根桥的距离,通常是通过比较每个交换机的优先级和MAC地址来确定。
当网络中有多个路径连接到根桥时,STP会计算每个路径的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路径作为活动路径,而其他路径则被设置为备用路径。
当活动路径出现故障或不可用时,备用路径将会自动启用,从而实现网络的冗余和高可用性。
二、STP的应用STP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Ethernet)中,特别是在大型局域网中。
其主要应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网络冗余:STP允许在物理链路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路径,以确保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这种网络冗余的实现对于业务关键的应用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因链路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或延迟。
2. 负载均衡:当多个路径都连接到根桥时,STP可以根据路径的成本选择最佳路径,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通过合理配置STP的参数,可以让数据在网络中分散传输,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3. 拓扑优化:STP可以根据网络中各个交换机的位置和连接关系自动构建生成树,从而优化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选择最佳路径,STP可以减少网络中的冲突和延迟,并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华尔思华为安全HCIE直通车课程大纲

华尔思华为安全HCIE直通车课程安全HCIE直通车课程涵盖了目前华为安全方向的所有初级高级课程知识,总共分为HCNA(4天)-NCNP(8天)-HCIE(6天)三个阶段,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适合所有零安全基础的学生参加。
一、HCNA课程简介课程覆盖网络安全基础知识,防火墙基础知识,包过滤技术、NAT技术等防火墙基本原理以及在华为防火墙中的实现,华为防火墙用户管理及认证原理,IPSec、SSL等VPN技术原理以及在华为防火墙中的实现,UTM技术及相关防御策略的部署配置,终端安全技术及基本安全策略配置。
HCNA课程知识大纲:防火墙基础1.网络安全基本概念2.防火墙基本概念、防火墙功能特性、防火培设备管理和防火墙基础配置3.包过滤技术基础、防火墙转发原理、防火墙安全策略及应用4.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基础、基于源IP地址NAT技术与配置、基于目的IP地址NAT技术与配置、双向NAT技术与配置、NAT应用场景配置5.防火墙双机热备技术基础、防火墙双机热备基本组网及配置6.防火墙用户管理基础、用户认证概念、AAA技术原理、用户认证管理及应用7.VLAN技术基础、WLAN技术基础、广域网接口特性技术基础VPN基础技术1.VPN基本概念、VPN分类、加密技术2.L2TP技术原理、Client-Initialized方式L2TP技术与配置3.GRE技术原理与配置4.IPSec基本概念、AH技术原理、ESP技术原理、IKE技术原理、IPSec配置5.SSL技术原理、虚拟网关概念与配置、Web代理技术与配置、文件共享技术与配置、端口转发技术与配置、网络扩展技术与配置二、HCNP课程简介HCNP课程内容覆盖以下四个方面:1)防火墙通用技术(防火墙基础技术、防火墙安全策略、防火墙用户管理、VPN、安全配置文件、攻击防范、虚拟化和带宽策略)2)终端安全体系规划、部署、维护与优化3)安全解决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4)安全体系架构和安全标准的最佳实践。
华为HCNA-STP基本配置练习

STP的基本配置SW1配置<Huawei><Huawei>sy<Huawei>system-view (进入全局模式)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Huawei]sy[Huawei]sysname SW1 (更改设备名称)[SW1][SW1]stp en[SW1]stp enable (打开STP)[SW1][SW1]stp mo[SW1]stp mode stp 进入stp 模式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SW1] [SW1]stp pri[SW1]stp priority 0 (在STP模式下更改BID优先级)BID=Bridge ID(桥ID)[SW1][SW1]dis[SW1]display this (查询当前配置)#sysname SW1#stp mode stpstp instance 0 priority 0# cluster enable ntdp enable ndp enable#drop illegal-mac alarm# return[SW1][SW1]dis[SW1]display s[SW1]display stp (查询STP)------ [CIST Global Info][Mode STP]CIST Bridge :0 .4c1f-cc38-7c04 (桥ID 优先级和MAC)Config Times :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MaxHop 20 Active Times :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MaxHop 20 CIST Root/ERPC :0 .4c1f-cc38-7c04 / 0CIST RegRoot/IRPC :0 .4c1f-cc38-7c04 / 0CIST RootPortId :0.0BPDU-Protection :DisabledTC or TCN received :7TC count per hello :0STP Converge Mode :NormalTime since last TC :0 days 0h:1m:1sNumber of TC :7Last TC occurred :GigabitEthernet0/0/2[Port1(Ethernet0/0/1)][DOWN]Port ProtocolPort RolePort PriorityPort Cost(Dot1T ):Enabled:Disabled Port:128:Config=auto / Active=200000000Designated Bridge/Port :0.4c1f-cc38-7c04 / 128.1Port Edged Point-to-point Transit Limit Protection Type:Config=default /Active=disabled :Config=auto / Active=false :147 packets/hello-time :NonePort STP Mode :MSTP Port Protocol Type :Config=auto / Active=dot1sBPDU EncapsulationPortTimesTC or TCN sendTC or TCN received:Config=stp / Active=stp :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RemHop 20 :0 :0 BPDU Sent :0TCN: 0, Config: 0, RST: 0, MST: 0BPDU Received :0TCN: 0, Config: 0, RST: 0, MST: 0--- [Port2(Ethernet0/0/2)][DOWN] ----Port Protocol TC or TCN send :0TC or TCN received :0 :EnabledPort Role:Disabled Port Port PriorityPort Cost(Dot1T )Designated Bridge/Port Port Edged Point-to-point Transit Limit :128 :Config=auto / Active=200000000 :0.4c1f-cc38-7c04/ 128.2 :Config=default / Active=disabled Protection Type Port STP ModePort Protocol TypeBPDU EncapsulationPortTimes TC or TCNsend TC or TCNreceived:Config=auto / Active=false :147packets/hello-time:None:MSTP :Config=auto / Active=dot1s :Config=stp / Active=stp :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RemHop 20 :0 :0 BPDU Sent :0 TCN: 0, Config: 0, RST: 0, MST: 0BPDU Received :0Port ProtocolPort RolePort PriorityPort Cost(Dot1T ):Enabled :Disabled Port :128 :Config=auto / Active=200000000 Port Edged Point-to-point Transit LimitProtection Type Port STP Mode PortProtocol Type:Config=default / Active=disabled :Config=auto / Active=false :147 packets/hello-time :None :MSTP :Config=auto / Active=dot1s PortTimes :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RemHop 20TCN: 0, Config: 0, RST: 0, MST: 0[Port3(Ethernet0/0/3)][DOWN] ----Designated Bridge/Port :0.4c1f-cc38-7c04 / 128.3BPDU Encapsulation :Config=stp / Active=stpBPDU Sent :0TCN: 0, Config: 0, RST: 0, MST: 0[SW1][SW1]q<SW1><SW1>save (保存配置)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Are you sure to continue?[Y/N]yInfo: Please input the ( *.cfg, *.zip ) [vrpcfg.zip]:Mar 15 2017 19:47:02-08:00 SW1 %%01CFM/4/SAVE(l)[0]:The user chose Y when decidi ng whether to save the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SW1>SW2配置<Huawei><Huawei>sy<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Huawei]sy[Huawei]sysname SW2[SW2][SW2]stp en[SW2]stp enable[SW2][SW2]stp mode st[SW2]stp mode stp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SW2] [SW2]stp pri[SW2]stp priority 4096[SW2][SW2]dis[SW2]display this# sysname SW2# stp mode stp stp instance 0 priority 4096# cluster enable ntdp enable ndp enable#drop illegal-mac alarm# return [SW2] [SW2] [SW2]dis[SW2]display st[SW2]display stp------ [CIST Global Info][Mode STP]CIST BridgeConfig TimesActive TimesCIST Root/ERPC CIST RegRoot/IRPC CIST RootPortId BPDU-Protection TC or TCN received TC count per hello :4096 .4c1f-cc3a-0520: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MaxHop 20 :Hello 2s MaxAge 20s FwDly 15s MaxHop 20 :0 .4c1f-cc38-7c04 / 20000:4096 .4c1f-cc3a-0520 / 0:128.23:Disabled:42:0STP Converge Mode :NormalTime since last TC :0 days 0h:1m:41sNumber of TC Last TC occurred:10:GigabitEthernet0/0/1[Port1(Ethernet0/0/1)][DOWN]Port Protocol Port RolePort Priority Port Cost(Dot1T ):Enabled:Disabled Port:128:Config=auto / Active=200000000Designated Bridge/Port :4096.4c1f-cc3a-0520 / 128.1Port Edged Point-to-point Transit Limit Protection Type:Config=default /Active=disabled :Config=auto / Active=false :147 packets/hello-time :NoneSW3配置<Huawei>sy<Huawei>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Huawei][Huawei]sy[Huawei]sysname SW3[SW3][SW3]stp en[SW3]stp enable[SW3][SW3]stp mo[SW3]stp mode st[SW3]stp mode stpInfo: This operation may take a few seconds.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done. [SW3] [SW3]stp pri[SW3]stp priority 8192[SW3][SW3]dis[SW3]display this# sysname SW3#stp mode stpstp instance 0 priority 8192#cluster enablentdp enablendp enable#drop illegal-mac alarm#return[SW3][SW3]q<SW3><SW3><SW3><SW3>sa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Are you sure to continue?[Y/N]yInfo: Please input the ( *.cfg, *.zip ) [vrpcfg.zip]:Mar 15 2017 20:22:45-08:00 SW3 %%01CFM/4/SAVE(l)[0]:The user chose Y when decidi ng whether to save the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Now saving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slot 0.Save the configuration successfully.<SW3><SW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保护
根保护功能确保了根桥的指定端口不会因为一些网络问题而改变端口角色。
BPDU保护
配置BPDU保护功能,如果边缘端口收到BPDU报文,边缘端口将会立即关闭,并通知网管系统。 被关闭的边缘端口只能通过管理员手动回复。
环境保护
根端口如果长时间收不到上游的BPDU,则进入Discarding状态,避免在网络中形成网络。
RSTP收敛过程
P/A进程向下游继续传递,SWB和SWC会继续进行收敛。
链路故障/根桥失效
链路故障或者根桥失效都会导致交换机收不到上游交换机发送的RST BPDU。在故障产生之后, 交换机将会使用P/A进制进行重新协商。
RSTP拓扑变化处理
其他交换设备接收到RST BPDU后,清空所有其他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除了收到RST BPDU的端口。
RSTP收敛过程
交换机互相发送Proposal置位的RST BPDU。 SWA收到SWB的RST BPDU,会忽略。
RSTP收敛过程
SWB收到了更优的RST BPDU,于是停止发送RST BPDU,并开始执行同步。
RSTP收敛过程
阻塞所有非边缘端口后,SWB将会发送一个Agreement置位的RST BPDU。
华为HCNA 2.0课程
路由进阶 DHCPv6原理与配置
学习目标
学完本课程,您应该能:
掌握RSTP的特性; 配置RSTP
DHCPv6基本概念
DHCPv6能够为主机分片IPv6地址以及其他网络配置参数,并能够实现这些参数的集中管理。
RSTP端口角色
RSTP边缘端口
边缘端口不接收处理配置BPDU,不参与RSTP运算。
STP兼容
运行RSTP的交换设备在某端口上接收到运行STP的交换设备发出的配置BPDU,会把该端口转 换到STP工作模式。
配置STP模式
执行命令后,SWA所有端口都工作Disabled Forwarding,不经历时延。 Sx7系列交换机默认所有端口都工作在非边缘端口。
配置验证
THANK YOU!
端口状态
RST BPDU
STP的配置BPDU中的Flag字段的中间6位在RSTP中得到了应用。
RST BPDU
非根桥设备无论是否接收到根桥发送的配置BPDU,都会按照Hello Timer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 配置BPDU。
RSTP收敛过程
每一台交换机启动STP后,都认为自己是根桥,并且发送RST BPDU。所有端口都为指定端口, 处于Discarding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