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过滤器在人工通气中的作用及对气道的影响

合集下载

简述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要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要点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至关重要。

过滤器与人工鼻的临床基础

过滤器与人工鼻的临床基础

0.02 m
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结核杆菌
病毒 爱滋病毒 丙肝病毒
0.51.5 mm 0.1~7 m 0.71.0 mm 0.43.0 mm
0.4~1.0 m 0.6~3.0 m
18
复合式过滤器的过滤器部分
复合式过滤器的过滤作用
防止呼吸回路系统内微生物的交叉污染 完成对病人设备和医务人员的双向保护 可替代气管内插管导致的上呼吸道清除吸入
14
过滤器
静电滤膜生产示意图
制作时通过强电场
15
过滤器
静电滤膜滤过原理
低气流阻力
16
过滤器
过滤器过滤效果的实验室检测
air flow
test filter
air flow
nebulizer
drying chamber
collecting impinger
17
过滤器
过滤器的过滤效能
可滤过最小颗粒
静电滤膜
网状聚丙烯纤维膜 平铺 较厚 永久电极性 低气流阻力 滤过效能>99.99%
11
过滤器
机械滤膜(电境 x 3,500)
12
过滤器
机械滤膜滤过原理
1 拦截 (颗粒 > 1 µm ) 2 惯性 (颗粒 1~0.3 µm ) 3 扩散 (颗粒 < 0.3 µm)
13
过滤器
静电滤膜(电境 x 3,500)
湿化能力 30mg/l
7
人工鼻温湿交换原理
复合式过滤器(人工鼻和过滤器复合)作用
Filtering membrane
HME element
8
复合式过滤器的人工鼻部分
人工鼻的湿化作用

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

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

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鼻(hme)在人工气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icu 88例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工鼻组。

人工鼻组48例,采用人工鼻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过滤。

常规组40例,采用呼吸机本身所带的加温湿化装置。

观察并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使用人工鼻能有效地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防止或减少外部细菌侵入,提高了呼吸道管理质量,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结论人工鼻具有维持气道湿化,过滤吸入气体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关键词】人工鼻;有创机械通气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装置.它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蒸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

同时。

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

本文通过比较人工鼻与呼吸机湿化器在临床的应用,从而确定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icu 2009年6月-2010年4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72小时以上的危重病人88例。

其中男42例,女46例。

年龄(52±14)岁。

其中重症胰腺炎20例,脑梗24例,心梗18例,重度颅脑损伤20例,胃癌6例。

将病人随机分为人工鼻组48例,常规组40例。

两组病人在病情危重程度,建立人工气道方式及时间、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人工鼻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

将人工鼻放置于气管导管与呼吸机“y”型管之间,每24小时更换1次。

有污染则随时更换。

常规组采用常规呼吸机湿化器湿化。

两组都采用drager evita4 呼吸机进行通气。

模式设置为vcv-ippv模式。

1.3 观察指标:痰培养阳性率:多次检出同一种细菌可判断痰培养阳性(+)。

湿化程度:湿化不足表现为痰痂形成,湿化过度表现为呼吸急促,痰液呈较稀的水样,听诊可及湿罗音,吸痰次数明显增加。

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

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

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是一种常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机械通气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包括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人工气道感染等。

因此,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确定适当的气道管理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确保适当的气道管理,包括人工气道的选择、导管清洁等。

在进行人工气道的选择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预计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

对于较长时间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选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长期人工气道;而对于短期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选择口鼻面罩等短期人工气道。

在确定人工气道后,要定期进行导管清洁。

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可以有效地预防气道感染。

在进行导管清洁时,要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天至少清洁一次气道管路。

2. 确定适当的呼吸机设置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的设置对于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呼吸机设置时,要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设置,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VT)、吸呼比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和重症程度进行调整和监测。

为了保证呼吸机的正常工作,还需要定期检查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的过滤器等。

3.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机体代谢速度会显著增加,对营养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为了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

通常情况下,口服营养是首选,但很多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气管插管等原因无法口服。

这时,可以选择经胃管或经肠管输送营养的方式,例如近端胃肠营养管、远端胃肠营养管等。

在进行营养支持时,要注意合理配制营养液,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4. 检测患者状况及复诊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应该是全面的、周到的。

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气道湿化指南要点

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气道湿化指南要点

一、气道湿化的种类(主动湿化、被动湿化)两种湿化装置可以用于有创通气患者吸入气体的加热湿化,主动湿化是指通过加热湿化器进行主动加温加湿;被动湿化是通过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来进行的。

目前有三种类型的热湿交换器(人工鼻):疏水型、亲水型和过滤功能型。

二、气道湿化原理主动加热湿化器通过对吸入气体加温并增加水蒸气的含量来进行加温、加湿。

被动加热湿化器(人工鼻)的工作原理是指通过储存患者呼出气体中的热量和水分来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湿化。

三、指南推荐1、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

2、主动湿化可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

有创通气时因上呼吸道被旁路,湿化对于预防低体温、呼吸道上皮组织的破坏、支气管痉挛、肺不张以及气道阻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某些严重情况下,气道分泌物的过于黏稠,可导致气管插管阻塞。

然而,目前仍无明确观点表明额外的加热、加湿对于无创通气具有明确的必要性,但是湿化的确可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的舒适度。

3、有通气患者进行主动湿化时,建议湿度水平在33-44mgH2O /L之间,Y型接头处气体温度在34~41℃之间,相对湿度达100%。

4、有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时,建议热湿交换器提供的吸入气湿度至少达到30mgH2O/L。

5、不主张无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

6、对于小潮气量患者,例如应用肺保护性策略时,不推荐使用热湿交换器进行气道湿化,因为这样会导致额外死腔的产生,增加通气需求及PaCO2。

7、不建议应用热湿交换器(人工鼻)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四、机械通气气道湿化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需强制地对其吸入气体加温加湿,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可选择性应用。

禁忌证:1、对机械通气患者吸入气体进行湿化属于生理替代,无禁忌证。

2、人工鼻(HME)的使用有禁忌证,如下:(1)有明显血性痰液,痰液过于黏稠而且痰量过多的患者(2)呼出潮气量低于吸入潮气量70%的患者(例如:存在较大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人工气道的气囊功能障碍;气囊缺失的患者)(3)对于小潮气量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例如应用肺保护性策略,不主张应用 HME,因为该做法会增加额外死腔,增加通气需求和 PaCO2水平。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

重量(g) 容量(ml)材料 顺应性 输出气湿度 (死腔) (ml/cmHO) mg/L 44 62 波纹铝 0.062 16 9 10 瓦 棱纸 0.01 21 14 11.5 铝和布圆盘 0.01 14 11.1 40.5 合成毡 — 24 40.5 92 纤维素海绵 0.09 25 和毡 18.4 89 聚乙烯纤维 — 26 67 30 不锈钢滤网 0.03 16 16 60.8 多孔塑料泡沫 — 21 47.2 98 陶塑纤维 — 23
• 可用于成人和儿童自主呼吸 病人。 • 用于气切病人,也可用于气 管插管病人。 • 在每分钟10次,潮气量 1000ml时,每升绝对湿度为 25mg。 • 气阻为2cmH2O(60L/min )
2、气切人工鼻
• 1、死腔量:10ml。 • 2、重量:4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有 电荷。 • 4、气阻: 0.3cmH2O( 30L/min)。 • 5、潮湿量 :27mgH2O/L(VT500ml)。 • 6、接口:ISO15mm标准接口 。
正常经鼻通气水分丢失 远小于经口通气与插管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与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四、人工鼻的优点 五、人工鼻的缺点
人工鼻是ICU常用产品之一
(一)人工鼻结构
• • • • • 1、1~2个国际标准接口; 2,外壳; 3、内芯——主要部位; 4、气体采样接口; 5、吸痰专用孔道。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四、人工鼻的优点 五、人工鼻的缺点
期的人工鼻
1960年
最原始的人工鼻
(二)人工鼻的连接
1、方法一

人工气道管理及氧疗

人工气道管理及氧疗

人工气道管理及氧疗【治疗方案及原则】、气道管理不当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道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通气氧合,气道开放,气管保护和灌洗。

熟练掌握危重病患者的气道管理技术如掌握在环境要求、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消毒、气道的湿化、吸痰的时机及方法、气囊的压力、导管的安全等方面的技术。

预防和熟练处理人工气道并发症。

控制性氧疗是指吸氧浓度根据患者情况严格进行控制。

非控制性氧疗是指氧浓度无法严格控制。

临床上多采用非控制性氧疗;非控制性氧疗的方式包括鼻导管给氧法、鼻塞给氧法、面罩给氧法;控制性氧疗是指吸人气含氧浓度在%—%之间,特别适用于呼吸调节功能异常伴有二氧化碳储留者,可避免高浓度给氧所导致的呼吸抑制。

【处置】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必经之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有效通气的前提,常用紧急建立人工气道方法有:手法开放通道: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操作者站在患者头前,双手示指放在患者下领角处,向前向上将下领角提起,使患者的下牙槽平面髙于上牙槽平面。

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亦可用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有两种:舌拉钩或压舌板法和反向插人法。

舌拉钩或压舌板法指在舌拉钩或压舌板协助下将口咽通气管插人正确的位置,是临床插人口咽通气管的最常用方法。

鼻咽通气管:是用于解除从鼻至下咽段的呼吸道梗阻。

由于其对咽喉部的刺激性较口咽通气管小,因而清醒、半清醒和浅麻醉患者更易耐受。

鼻咽通气管常由塑料或软橡胶制成。

面罩加简易呼吸器通气:面罩是可将通气环路中气体输送至患者肺部的一种呼吸道管理器械,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

由主体、面部密封圈和接口组成。

适应于没有反流误吸危险的患者,为短时间手术进行吸人麻醉;气管插管前给氧去氮;初期复苏时,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

优点是简便快捷无创。

操作技术包括放置面罩和维持气道通畅。

面罩可引起口、下领骨、眼或鼻周围软组织压伤。

呼吸道不通畅时可引起喉痉挛或呕吐误吸。

喉罩导气管:喉罩由通气密封罩和通气导管组成,号用于体重以下小儿,号用于一体重的小儿,号用于小儿或小体重的成人号用于正常成入。

呼吸过滤器在通气治疗中对细菌的滤过作用

呼吸过滤器在通气治疗中对细菌的滤过作用

呼吸过滤器在通气治疗中对细菌的滤过作用李璐1,赵砚丽2,王委三1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麻醉科(李璐,王委三);河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赵砚丽)目的人工通气是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但也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Bonten 等报道ICU内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0%~40%。

呼吸环路内放置呼吸过滤器(Breathing filter, BF)能有效预防气道感染和交叉感染,但不同BF 的实际滤菌功效尚有争议。

本文通过多点取材细菌培养,观测单纯疏水型PALL BB 25S呼吸过滤器和复合型DAR 352/5805呼吸过滤器在人工通气环路中过滤细菌的效应。

方法将呼吸过滤器按型号分两组:P组:PALL BB 25S 单纯疏水型呼吸过滤器,由疏水性膜状(滤纸样)折叠型滤材构成;D组:DAR 352/5805 复合型呼吸过滤器,由吸水性湿热交换材料及静电式疏水滤膜构成。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后连续施行人工通气时间超过3 d的病人4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入P组和D组(n=20),BF连接在气管切开导管和呼吸螺纹管Y型接头之间,在严密监护气道阻力情况下连续使用24 h后,用氯化钠溶液浸湿的无菌棉拭子分别在①气管切开导管内侧距离端口5 cm处;②BF滤过膜的患者侧;③BF滤过膜的呼吸环路侧2 cm×2 cm范围内反复涂擦5次取样,标本迅速送实验室,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及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并进行分区划线,放入35℃孵育箱内培养16~24 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进行细菌学分析。

结果两组在气管切开导管内侧距离端口5 cm处及BF滤过膜的患者侧细菌培养的菌落类型基本相似,包括呼吸道正常菌群和呼吸道条件致病菌,并且菌落均布满细菌培养皿三区以上;而在BF滤过膜的呼吸环路侧细菌培养均无菌落生长。

结论单纯疏水型PALL BB 25S呼吸过滤器和复合型DAR 352/5805呼吸过滤器在人工通气24 h内均能有效地阻止细菌滤过,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过滤器精度和流量的实验研究,开发出F 系列几十种规格型号,覆盖了由10um到3000um的各种过滤精度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各种水过滤设备。

全自动过滤器,运行及控制不需外接任何能源就可以自动清洗过滤,自动排污。

反冲洗期间不断流,清洗过滤周期可以调节,清洗过滤时间默认为10-60/s,清洗过滤损失水量只占过滤水量的0.08-0.6%;过滤精度可达10-3000微米;工作压力可达1.0-1.6Mpa;单台流量:4-4160m/h。

可立式、卧式、倒置任意方向任意位置安装,可用于工业、农业、市政电力、电子、医药、食品、印染、建筑、钢铁、冶金、造纸等各行各业水过滤。

/
刷式全自动过滤器技术参数
/new.asp
2-1流量范围:4~20000m&sup3;/h
2-2过滤精度:100~3000μm
2-3工作压力:0.1~1.0Mpa
2-4压力损失:≤0.016Mpa
2-5排污阀口径:DN50mm
2-6排污时间:10~60秒
2-7适用温度:≤95°C
2-8电源:交流三相380V/50Hz
2-9控制界面:数显、旋钮、开关
呼吸过滤器在人工通气中的作用及对气道的影响
作者:李璐, 赵砚丽, 韩广彦, LI Lu, ZHAO Yan-li, HAN Guang-yan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51
刊名:
中国全科医学
英文刊名: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年,卷(期):2008,11(19)
被引用次数:0次
1.Myny D.Depuydt P.Colardyn 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 tertiary care ICU: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acquisition and mortality 2005(03)
2.Lorente L.Lecuona M.Malaga J Bacterial filters in respiratory circuits:an unnecessary cost?
2003(08)
3.Bregeon F.Ciais V.Carret V Is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eath? 2001(04)
4.Apisarnthanarak A.Holzmann PG.Hamvas A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extremely preterm neonate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characteristics,risk factors,and outcomes 2003
5.Demers RR Bacterial/viral filtration:let the breather beware 2001(04)
6.保春森.蔡瑛.何晓峰呼吸过滤器对呼吸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10)
7.Wilkes AR The ability of breathing system filters to prevent liquid contamination of breathing systems a laboratory study 2002(01)
8.林颐胜.张俊有效控制呼吸机院内感染[期刊论文]-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3(05)
9.Cann C.Hampson MA.Wilkes AR The pressure required to force liquid through breathing system filters 2006(05)
10.Whitelock DE.Beer DA The use of filters with small infants 2006(02)
11.林颐胜对湿化器人工鼻的应用探讨[期刊论文]-生物防护防疫装备 2005(07)
12.印春铭.王俊科.赵芸德人工鼻和气体流量设置对吸入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03)
13.Chiumello D.Pelosi P.Park G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a new active heat moisture exchanger 2004(05)
14.Unal N.Kanhai JK.Buijk SL A novel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three heat-moisture exchangers in six different ventilator settings 1998(02)
15.Tumbull D.Fisher ls GH Performance of breathing filters under wet conditions a laboratory evaluation 2005(05)
16.Iotti GA.Olivei MC.Braschi A Mechanical effects of heat2moisture exchangers in ventilated
patients 1999(05)
17.乔佑杰.王庆树.张宇呼吸过滤器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天津医药 2000(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qkyx200819036.aspx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