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物料性质

合集下载

物料特性数据表

物料特性数据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
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
可戴防护手套.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包装
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
物料安全数据表(硫化氢)
物料安全数据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CAS
7783—06—4
RTECS
MX1225000
UN
1053
危编号
21006
中文名称
硫化氢
理化性质
外观及形状:无色、有臭蛋样恶臭的气体。
英文名称
Hydrogen sulfide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吸入:脱离有毒环境,至空气新鲜处,给氧,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
食入: 无资料
储存
易燃压缩气体.采用钢瓶或大型气柜,钢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若是储罐存放,储罐区域要有禁火标志和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14686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14686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危险品仓库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危险品仓库的管理三、危险物品的定义危险物品是对具有杀伤、燃烧、爆炸、腐蚀、毒害以及放射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容易造成财物损毁、人员伤亡等社会危害的物品的通称。

危险物品的分类危险品的分类如下:1、爆炸品,这类物质具有猛烈的爆炸性。

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爆炸性物质如贮存量大,爆炸时威力更大。

这类物质有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乙炔银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2、氧化剂,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质遇酸、碱、受潮、强热或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对这类物质可以分为:①一级无机氧化剂;性质不稳定,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物、高氯酸及其盐、高锰酸盐等。

②一级有机氧化剂;既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又具有易燃性。

如过氧化二苯甲酰。

③二级无机氧化剂;性质较一级氧化剂稳定。

如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

④二级有机氧化剂;如过乙酸.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压缩后贮于耐压钢瓶内,使都具有危险性。

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全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

钢瓶内气体按性质分为四类:剧毒气体;如液氯、液氨等。

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

助燃气体;如氧等。

不燃气体;如氮、氩、氦等.4、自燃物品,此类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自燃点即能发生燃烧.如白磷等。

5、遇水燃烧物品,此类物质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分解,产生高热,并放出易燃易爆气体,引起燃烧爆炸。

如金属钾,钠,电石等.6、易燃液体,这类液体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

可燃液体以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三篇)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三篇)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1)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做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

空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水汽、油污以及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2)使用硝酸、高猛酸钾等氧化剂时,要严格控制加料速度,防止多加、错加,固体氧化剂应粉碎后使用,最好呈溶液状态使用,反应中要不间断搅拌,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决不许超过被氧化物质的自燃点。

(3)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控制适宜的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和混合气处于爆炸范围之内。

(4)使用氧化剂氧化无机物时,如使用氯酸钾氧化生成铁蓝颜料,应控制产品宏观温度不超过其着火点,在烘干之前应用清水洗涤产品,将氧化剂彻底除净,以防止未完全反应的氯酸钾引起已烘干的物料起火。

有些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特别是在高温下的氧化,在设备及管道内可能产生焦状物,应及时清除,以防自燃。

(5)为了防止接触器在万一发生爆炸或火灾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反应器前和管道上应安装阻火器,以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回火,使着火不致影响其他系统。

为了防止接触器发生爆炸,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或调节以及报警联锁装置。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较多,一般反应过程比较缓和。

有些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或使用氢气,有些还原剂和催化剂有较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

1.危险性较大的还原反应类型(1)利用初生太氢还原。

利用铁粉、锌粉等金属和酸、碱反应产生初生态氢,起还原作用。

如硝基苯在盐酸溶液中被铁粉还原成本胺。

(2)催化加氢还原。

有机合成等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使氢活化,然后加入有机物质的分子中进行还原反应。

如苯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加氢生成环乙烷。

(3)使用其他还原剂还原。

有些还原剂,如氢化锂铝、保险粉、氢化钠、硼氢类还原剂等,本身具有较大危险性。

2.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及其安全技术。

常用物料理化性质及禁忌

常用物料理化性质及禁忌

常用物料理化性质及禁忌目的:常用物料的理化性质旨在于培训新员工及对常用物料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也作为一线生产人员的学习资料。

内容概述:主要介绍了常用物料的熔点、沸点、溶解性、毒性等基本理化性质。

目录1、氢气第3页2、氩气第3页3、液氮第3页4、吡啶第4页5、丙酮第5页6、环己烷第6页7、二氯甲烷第6页8、二氯乙烷第7页9、甲醇第7页10、三乙胺第7页11、四氢呋喃第8页12、乙醇第8页13、乙酸乙酯第9页14、正庚烷第9页15、甲苯第10 页16、钯炭第10 页17、金属钠第11 页18、镁粉第11 页19、正丁基锂第11 页20、叔丁醇钾第12 页21、氢化铝锂第12 页22、硼氢化钠第12 页23、硼氢化钾第13 页24、硫酸第13 页25、盐酸第13 页26、氢氧化钠第14 页一、氢气理化性质:分子式:H2沸点:-252.77℃20.38K熔点:-259.2℃密度:0.09kg/m3相对分子质量:2.01易燃性级别:4毒性级别:0易爆性级别:1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

标准状况下,1 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 克,比空气轻得多)。

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另外,在101 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259.1℃时,变成雪状固体。

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情况就不同了。

如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性(特别是被钯吸附)。

金属钯对氢气的吸附作用最强。

重氢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嗅无毒可燃性气体,是普通氢的一种稳定同位素。

它在通常水的氢中含0.0139~0.0157。

其化学性质与普通氢完全相同。

但质量大些,反应速度小一些。

可燃性:纯氢的引燃温度为400℃。

氢气在空气里的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

还原性: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实质是氢气还原氧化铜中的铜元素,使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金属铜。

氧化剂强弱的标准

氧化剂强弱的标准

氧化剂强弱的标准一、氧化剂的定义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使其自身被还原的一类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能够使其他物质失去电子,从而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氧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氧化剂的反应特点主要表现为:1.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使其自身被还原。

2. 氧化剂能够氧化其他物质,使其失去电子或氢原子,自身得到电子或氢原子。

3. 氧化剂在反应中通常会发生还原。

二、氧化剂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氧化剂可以分为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

1. 无机氧化剂:包括氧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臭氧等。

这些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能够迅速氧化其他物质。

2. 有机氧化剂:包括过硼酸、三氯酸、过氧化苯甲酰等。

这些氧化剂通常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具有较高的氧化效率和选择性。

三、氧化剂的实际应用氧化剂在生产和科研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金属表面处理: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常常使用氧化剂对金属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其形成一层保护性氧化膜,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2. 有机合成: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氧化剂通常用于氧化反应,提高产物的氧化程度,实现有机分子的功能化。

3. 污水处理:氧化剂在污水处理中能够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4. 医药和化妆品生产:氧化剂在医药和化妆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用于有机合成和氧化反应,生产一些重要的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四、氧化剂的评价标准氧化剂的强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剂的氧化还原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能越强。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标准电极电位法和溶液萃取法。

2. 氧化能力: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大,其氧化效率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快。

氧化能力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反应活性来评价。

3. 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越高,氧化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越不容易分解和失效。

化学稳定性可以通过考察氧化剂的分解速率和温度敏感性来评价。

物料性质

物料性质

环氧乙烷的制法
一:氯醇法 二:直接氧化法 三:乙二醇法

一:氯醇法


本法与1925年由美国联碳公司(UCC)首先实现工 业化。生产过程包括二个基本反应:乙烯与次氯酸 反应(俗称次氯酸化)和氯乙醇脱氯化氢(环化或 者皂化)。 A:次氯酸化反应:
HOCl+HCl CH2 CH2 Cl OH CH2+HOCl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 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 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储存:
储存时温度应低于 30℃ ,一般应考虑伴冷,温度 应在 5℃ 以内最好。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5年来,见着的绝大多数生产环氧乙烷的工厂采用 纯氧直接氧化技术。一些原先用空气做氧化剂的环 氧乙烷工厂也纷纷改用纯氧直接氧化技术。纯氧直 接氧化技术的优点是排放气体含乙烯比空气法少, 乙烯的消耗定额比空气发笑,设备和管道比空气法 少。接新建工厂的投资而言,若氧气从外面输入, 工厂不需要建空分装置,则氧气法的投资比空气阀 明显降低,若工厂自建空分装置,经测算,生产能 力达年产20万吨已上市,氧气法的投资仍比空气法 低。中国直接氧化法中绝大多数亦为氧气法,用该 法生产的环氧乙烷产量约达40万吨每年。
主反应:2CH2 CH2+O2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介绍汇总

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介绍汇总
(RH)脱去氢( H· )而产生自由基(R ·), 自由基与氧生成过氧化自由基。
B. 链增长阶段:过氧化自由基使新的不饱和
脂肪酸(RH)生成氢过氧化物,和新的自由基, 如此循环,至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氢过氧化物, 并进一步分解为其他产物为止。
C.氢过氧化物的降解,聚合生成有味物质
R1—CH—R2 | O·
维生素C可用于抑制各种加工蔬菜退色,如剥皮土豆、盐水泡
菜、蘑菇罐头、胡萝卜、甜菜和花椰菜。在罐装的蘑菇中,维生素 C与螯合剂如EDTA或枸橼酸一起加入是有益的。没食子酸丙酯与维 生素C配合使用可有效地保护辣根粉的刺激性气味。
例五、植酸(Phytic Acid)
概述
CNS:04.006
环己六醇六磷酸酯、肌醇六磷酸,简称PA,分子式 C6H18O24P6,相对分子质量为660.08。
(4)在糖果、焙烤、面食制品中的应用
BHA可以在油煎或烘烤的温度下使用,并在此过程中随油进入食 品中,从而对食品起到抗氧化作用。
广泛应用于低脂食品,如谷物食品特别是早餐谷物、面包、速煮 饼等。
用于压缩饼干和油脂含量高的饼干,可有效防止氧化。
(5)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BHA具有一定的熏蒸性,因此可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应用而对
(3)在焙烤制品中的应用
有效防止饼干中油脂的氧化酸败,延长保存期。
添加量为0.1g/kg,用时溶于油中加入。
(4)在坚果和蜜饯中的应用
对于坚果和蜜饯,BHA和BHT的混合物可有效地稳定核桃、花生等带 壳的食物。
(5)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BHT也可加入包装焙烤食品、速冻食品及其他食品的纸或塑料薄膜等 材料中,其用量为每千克包装材料加0.2~1gBHT。
[性 状]

物料特性

物料特性

危险物料特性及注意事项氢氧化钠:(苛性碱、火碱、烧碱、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NaOH。

主要组成与性状: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肥皂、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理化性质: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水=1):2.12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沙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

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雨天不宜运输。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氯酸锂
化学性质
在约400℃开始分解,430℃立即分解,生成氯化锂及氧气。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LiClO4═△═LiCl+O2↑
稳定性
1、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

g/100g水溶液为29.90(0℃),37.48(25℃),71.4(100℃)。

密度2.428g/cm3。

450℃迅速分解为LiCl和O2。

ΔfH=-381kJ/mol,ΔfG=-254kJ/mol,S=126J/(K·mol)。

氧化剂。

2、稳定性:稳定。

3、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硫、磷、肼。

4、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5、聚合危害:不聚合。

6、分解产物:氯化物、氧化锂。

过硫酸钾
无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无气味,有潮解性。

助燃,具刺激性。

主要用作漂白剂、强氧化剂、照相药品、分析试剂、聚合促进剂等。

有强氧化性。

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

有强刺激性。

防护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气。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砂土灭火。

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露:将地面洒上苏打灰,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内。

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烧性:不燃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砂土。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泄漏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碱类、醇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重铬酸钾
重铬酸钾为橙红色三斜晶体或针状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有毒。

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

化学性质
重铬酸钾加热到241.6℃时三斜晶系转变为单斜晶系,强热约500℃时分解为三氧化铬和铬酸钾。

不吸湿潮解,不生成水合物(不同于重铬酸钠)。

遇浓硫酸有红色针状晶体铬酸酐析出,对其加热则分解放出氧气,生成硫酸铬,使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绿色。

在盐酸中冷时不起作用,热时则产生氯气。

为强氧化剂。

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撞击能引起燃烧。

与还原剂反应生成三价铬离子。

重铬酸钾是一种有毒且有致癌性的强氧化剂,室温下为橙红色固体。

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而且是强氧化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重铬酸钾与过氧化氢作用得到不稳定的过氧化铬,可以用乙醚或戊醇萃取而稍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很久以前酒精测试仪就已经不再使用重铬酸盐-硫酸的配方了,因为此方法定量测定效果差而且多余的重铬酸盐对环境破坏巨大。

实验室中废弃的重铬酸钾溶液绝对不允许直接排放,而是需要将其送至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