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营销策略研究_以湖北省楚文化旅游为例
文化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湖北省楚文化旅游为例

及旅行 理事会 ( C 20 WT C)04年对旅 游者 的旅游 动 机进 行 的有关 统计 中发 现 , 在商务 、 度假 、 购物 、 探
是为了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与文化上享受的一种
旅游 活动 ; 小 丽 认 为 , 李 文化 旅 游 是 那 些 以人 文资源 为 主要 内容 的旅游 活动 , 括历 史遗迹 、 包 建 筑、 民族艺术 和 民俗 、 宗教 等方 面。 就文 化旅游 的研 究 内 容来 看 , 涉 及 的 内容 所 广泛 。许 多专家 学者从文 化旅游 所涉及 具体 文化
1 资 源分布 广泛 , 、 缺乏龙 头产 品
义 上 的楚文 化 和考 古 学 意义 上 的楚 文化 , 前者 是 物 质文 化 和精神 文 化 的 总和 , 者 体 现 在 考古 遗 后 物上 , 主要是 物 质 文 化 。可 见楚 文 化 是 楚 国所 创 造 的物 质文 化和 精神文 化 的总和 。湖北 省是 楚文 化 的摇 篮 , 目前 的开 发现状 主要 如下 : 其
范 畴 出发 进行研 究 , 如杭 艳 秀 对清 文 化 进行 了
一
险以及文化体验五种旅游动机 中, 文化体验 已居
于 首位 。可见文 化 旅 游 作 为一 种 追 溯文 化 内涵 ,
获得精神享受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 越来越受到广 大 旅游者 的青 睐。
鉴 于文化旅 游 在 旅游 业 发 展 中的重 要 作 用 ,
一
、
引言
思 想时 发 生 的旅 行 。 毕 劲 认 为 文 化 旅 游 的实 ”
目前 , 民经 济 快 速发 展 , 游 业 方兴 未 艾 , 国 旅 人们对旅 游 也提 出 了越 来 越 高 的要 求 , 游产 品 旅
的需 求结构 相应 的发 生 了一 定变化 。据世界 旅游
基于节事旅游的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节事旅游的旅游营销策略研究节事旅游是一种以各种节目、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特殊旅游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
这些节事旅游活动不仅塑造了地区的城市形象、完善了基础设施、优化了城市环境,还带动了当地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提高了这些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分析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武汉东湖借助武大樱花节的旅游营销策略。
标签:节事旅游武汉东湖武大樱花节营销策略一、前言节事旅游专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Getz曾把节事概括为8类,即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及会展、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休闲事件、政治/政府事件以及私人事件。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节事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势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旅游节事活动,比较著名的有: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广州美食节、北京香山红叶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风筝节、菏泽牡丹节以及武汉的樱花节等。
本文基于节事旅游活动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流量等方面的意义,结合武汉东湖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提出武汉东湖景区借助武大樱花节这一知名旅游节事活动的旅游营销策略。
二、东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城区的内环与中环之间,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1982年国务院把其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1999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秀美的湖光山色武汉东湖风景区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是杭州西湖的6倍,在33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内,有12个大大小小湖泊和120多个小岛,犹如漫天的星罗密布。
在112公里蜿蜒曲折,港汊交错的湖岸线上,环湖的磨山、枫多山、吹笛山等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山清水秀,山水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营销策略研究

1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内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张,旅游产品的供应大大丰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纷纷意识到通过整合开发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竞争实力的必要性。
湖北省地处华中,交通发达、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漫漫的历史长河不仅在湖北筑起了一座浩瀚的历史实物博物馆,也形成了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湖北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应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湖北所取得的旅游业绩却不甚理想。
当不少省市借助旅游业迅速实现经济腾飞时,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却还徘徊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
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湖北省旅游营销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影响了湖北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
2 湖北区域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斯蒂勒(Steiner)1979年提出了SWOT分析框架,这种框架是对被分析主体处于内、外部环境下的竞争力态势进行分析。
在SWOT分析框架中,S是Strength(优势),表示有利于主体发展获得竞争力的因素;W是Weakness(劣势),即不利于主体创造财富的因素;O是Opportunity(时机),即潜在的区域外有利于获得竞争力的因素,经济主体可以使用而可能获得收益;T是Threats(威胁),指存在于区域外可能对主体获得竞争力存在不利影响的因素。
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弱点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时机和威胁代表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湖北省区域旅游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开发战略和营销手段来适应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见附表)。
2.1 湖北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2.1.1 旅游资源优势湖北省旅游资源存量丰富,景观类型多种多样,地区差异性强,许多景观资源品位高,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旅游资源大省,山水风光独特,自然景观异彩纷呈。
浅议武汉楚河汉街文化旅游推广的得与失 开题报告

浅议武汉楚河汉街文化旅游推广的得与失一、课题来源在21世纪旅游进入到一个全球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的黄金时代。
旅游也作为带动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在去年的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武汉的楚河汉街正式开放,十一时候的阴雨天并没有打消游客的热情,楚河汉街日均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这对于一个新景区来说可以是有多么大的人气!我就想来探讨探讨,楚河这个项目在旅游策划这个角度来看到底怎么样。
他的成功与失败。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想探讨一下以楚河为例的商业旅游的品牌定位及在品牌宣传时所用到的一些广告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旅游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对于商业旅游品牌形象的定位,却已经趋于同化——卖东西,而对于旅游而言没有什么可以体验的。
楚河汉街,定位突破目前国内传统步行街的商业街旅游模式,以文化为主打,打造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强调文化与高档的体验享受,这对于其他商业旅游宣传的不同,但是在楚河本身在文化上面的体现是远远不够的,欧式建筑、国际品牌,体现楚文化就只有一点点比如:汉街大戏台、五座名人广场和大门。
三、研究现状在中国期刊网上以“楚河汉街商业街旅游品牌定位”为关键词,以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为时间限制,共搜索到了21篇论文。
大部分谈到的只有城市商业旅游产业的一些规划性的问题,旅游业的开发要研究4个问题:①旅游业的开发规律与开发管理政策:②旅游市场需求统计与预测的指标及方法;③旅游业供给规划的制定方法;④旅游业开发价值的评价方法与开发战略的制定方法。
深圳华侨城原是深圳华侨农场,1985年开始开发,成为著名的旅游城,是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
对于旅游广告行业的过去现在的发展宏观性的问题,总结起来旅游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整合营销理念的发展潮流, 将推动旅游广告逐步走向成熟。
2.随着多层次旅游市场格局的形成, 旅游广告将进一步朝立体化方向发展。
3.随着旅游业的日趋成熟、科学技术的日臻完善, 旅游广告形式将更加体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整合互动性的特点。
湖北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湖北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湖北省内有众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景区,如武汉黄鹤楼、宜昌三峡大坝、恩施大峡谷等。
然而,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湖北旅游景区需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定位湖北旅游景区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
国内游客是湖北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因为湖北地处中国内陆,方便国内游客的到达。
国际游客则是湖北旅游市场的新兴力量,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前来体验湖北独特的旅游资源。
2. 目标市场细分湖北旅游景区的目标市场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家庭游客:家庭游客是湖北旅游景区的重要客户群体,他们通过旅游来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寻求放松和休闲的机会。
- 年轻游客:年轻游客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和冒险的体验,他们通常是自由行的游客,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
- 文化爱好者:湖北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游览,他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古迹的体验。
- 国际游客:湖北希望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访,他们通常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需要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活动吸引他们的关注。
三、市场分析1. 竞争对手分析湖北周边地区存在竞争对手,如安徽、湖南、河南等省份,它们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的游客。
此外,其他国内其他旅游目的地也是竞争对手。
湖北旅游景区需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通过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游客。
2.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是制定营销策划方案的基础。
湖北旅游景区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风光:湖北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雄伟的山峦、壮丽的江河和独特的湖泊等,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来欣赏这些自然风光。
- 文化体验:湖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来了解湖北的传统文化,参观历史古迹和博物馆等。
略论武汉市楚文化旅游开发

略论武汉市楚文化旅游开发郭清霞(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武汉 430062)提 要 本文分析了楚文化独特的文化价值以及武汉市开发楚文化旅游所具有的区位和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并对武汉市的楚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 楚文化 旅游开发 武汉市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即将来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
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使中国的旅游业出现空前的繁荣,这为地处长江中游、雄踞华夏腹地、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于武汉市来说,在影响其旅游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旅游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湖北省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带,作为湖北省旅游中心城市之首的武汉市,应将开发楚文化旅游资源放到战略的地位来加以考虑。
1 楚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1.1 “筚路蓝缕”的发展史根据文献记载,楚国的历史以周成王封熊绎,建都丹阳(今湖北南漳县城附近)开始。
《史记・孔子世家》云:“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左传・昭公二十年》曰:楚国“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文化极其落后,被视为“南蛮”。
但楚人经过艰苦的创业,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向东南方拓展自己的疆域,从荆雎山区发展到江汉平原。
到春秋战国时,它达到了极盛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北扩展,先后兼并大小国家近五十个。
它师夷夏之长技而力求创新,成为我国南方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中心,为战国七雄之一。
楚庄王时,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奋力北伐,代晋而成为中原盟主,使楚国威望达于极至[1]。
“惟楚有才”,对楚国的发展史和众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楚才”进行发掘,展示给今人,具有极大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1.2 独具特色的楚物质文化在近几十年间,相继勘察、发掘出十几座楚城池,几千座楚墓葬,清理大量的极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楚文化时期的文物:有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的青铜礼器;有锋利无比的各类兵器和各类生产工具;有楚国特有的郢金、银布币、蚁鼻钱;有音质纯正、音色优美的编钟、石磬;有精美无比,保存完好的丝织、刺绣品;有造型优雅,做工精良,完好如初的漆器;有大量的木雕、竹编工艺品等等[2]。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营销策略研究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营销策略研究【摘要】湖北区域旅游合作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北区域旅游资源、合作营销策略、市场定位与推广策略、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模式、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有效促进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研究方法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将探讨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景以及营销策略在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湖北区域旅游合作、营销策略研究、旅游资源分析、市场定位、合作伙伴选择、风险管理、合作模式、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合作的前景、建议与展望、研究方法。
1. 引言1.1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如武汉东湖、三峡大坝、黄鹤楼等知名景点。
单一景点的吸引力有限,需要通过区域间的合作来提升整体旅游体验。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意义重大,首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合作,可以整合省内各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性,提高游客满意度。
区域合作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跨地区的合作,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提升竞争力。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湖北区域旅游合作不仅对于提升旅游体验和发展旅游产业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着积极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寻求合作营销策略对于推动湖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湖北地区的旅游合作提供指导性建议,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定位策略和推广策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建立合作模式,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应对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挖掘湖北区域旅游合作的潜力,提升其在旅游行业的竞争力,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楚文化资源与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新议

楚文化资源与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新议易德生、吴艳荣(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湖北旅游业在经历了近30年的大发展之后,如何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提高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日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世界的旅游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旅游越发达,旅游商品收入所占比例就越高,旅游商品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越大。
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一般高达40%—60%。
近些年来,我省旅游购物花费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0%左右的水平。
2006年湖北旅游总收入540亿元,旅游商品收入比例为23.4%,相对于1999年全省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的25.69%,还有下降的趋势。
旅游商品除了一般商品的实用价值外,其最大的特点是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它不仅包含强烈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纪念、欣赏、馈赠等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文化传播和宣传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旅游地地域文化的精神。
旅游商品一般包括以下5大类: ①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②文物古玩及复制、仿制品③土特产品(包括特色食品)④特色日用品⑤旅游用品等。
本文主要谈前两大类,因为这两大类销售量最大,也最能体现地域特色。
这两大类旅游商品与历史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就湖北来讲,自新石器时代至今的荆楚文化与之密切相关。
由于楚文化是荆楚文化中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最能体现湖北地域文化特色莫过于楚文化,而楚文化资源又极其丰富,因此,楚文化应该能够在湖北旅游商品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目前传统文化热的背景下,尤其如此。
然而,在人们印象中,除了编钟、虎座凤鸟鼓架、青铜剑等为数不多的楚文化旅游商品外,楚文化资源似乎并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楚文化资源状况如何?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销售现状如何?如何把楚文化资源与湖北旅游商品开发很好结合起来?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博大奇丽的楚文化是湖北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一)楚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无论从历史文献角度还是从考古文物角度都包含大量可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楚文化,概括地说,是周代(包括西周和东周)楚国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制度、观念、哲学、文学艺术、风俗等层面)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神农架
0
随州 擂 鼓敦曾侯乙墓
1
69
从书本或市井中感受到, 而缺乏将其立体呈现的 舞台。
3、游览方式单一, 缺乏创新之处 楚文化主要宣扬的是历史文化, 目前的游览 方式仍然局限在以静态参观为主, 多为考古发现 的橱窗展示, 这对游客来说处在被动接受面, 无法 很好地调动游客的游览兴趣, 大大削弱了游客的 游览参与度; 在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上, 更显匮乏; 在导游讲解方面, 也略为薄弱, 缺乏 高素质的导游队伍, 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身临其 境, 有针对性的讲解。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造成了楚文化旅游景点的重游率低, 缺乏吸引力。 4、受众面较窄, 缺乏有力宣传 楚文化随着楚国的兴亡而几经沉浮, 最终汇 入中华文明的洪流之中, 其仅为中华文明的一支。 在 20世纪 30年代前, 提起楚文化, 人们只知有庄 骚, 楚文化 !概念的内涵是伴随着近年来的考古 发掘而不断扩大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 其受众面仍 然主要停留在专业人士或兴趣爱好者上, 即使有 许多游客进入了楚文化旅游景点参观游览, 但是 其可能并未意识到这属于楚文化旅游资源, 而仅 仅将其看做一单一景点, 这也与楚文化的宣传力 度与普及程度息息相关。 三、楚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1、明确市场定位, 实施产品策略 ( 1) 资源整合, 深度挖掘 湖北省现已发掘楚文化旅游资源总量丰富, 分布较为广泛, 但从总体上来看, 发展却不尽如人 意, 需进行资源整合, 深度挖掘。波士顿矩阵将市 场引力与企业实力作为决定产品结构的标准, 在 进行楚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时, 可以引入波士顿矩 阵帮助分 析 ( 如图 2 所示 )。第 一, 对 于知 名度 高、市场反应好、自身资源品味高的资源, 如武汉 东湖风景区、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等, 应当将 重点放在扩大国内、国际知名度、创造游客重游率 上; 第二, 对于知名度高、市场反应好但自身资源 品味却有限的资源, 如楚城等人造景点, 应当将重 点放在挖掘其内涵, 突出资源自身特点、优势之 上; 第三, 对于缺乏一定知名度, 但是却有着高品 味的资源优势, 如黄冈禹王城遗址, 则应当将重点 放在宣传、促销之上; 第四, 对于既缺乏知名度, 同 时品味较低的资源, 则应当遵从保护原则, 挖掘其 文化内涵, 待时机成熟之时再做开发。 ( 2) 打造品牌, 强力出击
70
图 2 旅游资源矩阵
提高湖北省楚文化旅游的关键因素在于突出 特色, 实施品牌化策略。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 ∃ 科特勒认为 品牌化是赋予产品和服务一种品牌 所具有的能力, 其根本就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 不同。!旅游品牌的建 立能够极大地提高 旅游地 的知名度, 同时提升旅游地吸引力和竞争力。楚 文化分布广泛, 除了湖北省有分布外, 重庆市、四 川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等处均有分布, 但是 其根基在湖北省, 这是湖北省开展楚文化旅游的 优势之所在。湖北省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打 造湖北楚文化品牌, 并通过广告宣传、媒体推介等 方式使其成为叫响全国乃至世界的金字招聘。
2、加强宣传促销, 扩大知名度 宣传、促销是让消费者了解旅游资源的有效 途径。面对目前楚文化旅游资源受众面窄、知名 度不高的现状, 强有力的宣传促销必不可少。其 途径主要有: 第一, 通过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册, 以 及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张贴大 幅海报进行宣传, 达到扩大知名度、提高吸引力的 目的; 第二, 开展一系列楚文化诗词作品征集活动 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三,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 传。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楚文化网站, 通过网站 介绍相关楚文化知识以及旅游资源; 第四, 通过节 日庆典宣传。旅游节庆活动是各类旅游产品精华 的组合, 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庆典, 是最能产生市 场轰动效应、经济规模效应、社会影响效应的综合 旅游产品。楚文化旅游应当充分借助节日庆典宣 传的方式, 如设立 楚王日 !等。 3、深化线路整合, 加强联动效益 ( 1) 省内线路整合, 加强省内联动 湖北省内旅游资源丰富, 除了楚文化旅游资 源外, 还有着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民俗 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多种旅游资源形式, 要 发展楚文化旅游, 则需要将各种旅游线路进行整 合, 加强省内的联动, 如果仅仅在省内推出楚文化 旅游专线, 则过于狭窄, 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因而 应当在线路整合的基础上推出全新的旅游线路。 ( 2) 区域线路整合, 加强区域联动 区域线路整合, 就是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 跨领域的方式将资源进行整合, 成片发展。加强 与周边省市之间的联系, 加强沟通交流, 形成资源 互补。市场互动, 打造全新的旅游线路。如通过 沟通合作, 可与湖南省、四川省、重庆市结合起来,
[ 关键词 ] 湖北; 文化旅游; 楚文化; 现状; 营销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F590. 8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4657( 2010) 01- 0068- 04
一、引言 目前,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旅游业方兴未艾, 人们对旅游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旅游产品 的需求结构相应的发生了一定变化。据世界旅游 及旅行理事会 (W TCC ) 2004年对旅游者的旅游动 机进行的有关统计中发现, 在商务、度假、购物、探 险以及文化体验五种旅游动机中, 文化体验已居 于首位。可见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追溯文化内涵, 获得精神享受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越来越受到广 大旅游者的青睐。 鉴于文化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学者围绕文化旅游展开研究, 但从目前的研 究成果来看, 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仍然不明 确。国内最早提出文化旅游的是卢文伟, [ 1 ] 其对 如何在深圳湾建设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文化旅游 区进行了探讨, 但是并没有准确界定文 化旅游。 通过对已搜集到文献的查阅、整理, 可将各专家学 者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观 点持文化旅游 产品 !说。张博 [ 2] 认为在对文化 进行挖掘时, 强调寻找更多的旅游文化承载物, 通 过具体的旅游产品来开发文化旅游; 第二类观点 持文化旅游 体验 !说, 认为文 化旅游 是一 种经 历, 一种交流, 是游客的自身感知。世界旅游组织 将文化旅游定义为: 人们想了解彼此的 生活和
就文化旅游的研究内容来看, 所涉及的内容 广泛。许多专家学者从文化旅游所涉及具体文化 范畴出发进行研究, 如杭艳秀 [ 6] 对清文化进行了 一定程度的分析, 张博 [ 2 ] 以三国文化为切入点进 行研究, 谢莉 [ 7] 以客家文化为 研究对象; 同时还 有些专家学者在进行研究时, 侧重于从整体角度 出发, 如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其中主要代表有 孙亚明、田亚莲; [ 8] 毕劲 [ 3] 探讨了文化在 文化旅 游中的作用。
思想时发生的旅行。!毕劲 [ 3] 认为文化旅 游的实 质即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 第三类观点 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内容。马勇, 舒伯 阳 [ 4] 认为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为消费品, 目的 是为了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与文化上享受的一种 旅游活动; 李小丽 [ 5] 认为, 文化旅游是那 些以人 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包括历史遗迹、建 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
1、资源分布广泛, 缺乏龙头产品 楚文化发源于荆楚大地, 在湖北省内有着广 泛的分布, 其主要分布如表 1所示。从分布资源 列表中可以看到, 楚文化在湖北分布共有 43 处, 多集 中 于 宜 昌、荆 州、黄 冈 等 地, 比 重 分 别 为 34. 88% 、13. 95% 、9. 3% 。从开发现状来看, 湖北 省楚文化资源品味高, 独特性强, 但是开发出来有 影响力的产品却并不多, 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武 汉东湖风景区、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古城历史文化 旅游区、荆州博物馆、屈原祠等, 但并未出现龙头 产品吸引游客, 更多的楚文化旅游资源零散分布, 得不到有力开发。
第 25卷第 1期 V o.l 25 N o. 1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Jou rnal of Jing chu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2010年 1月 Jan. 2010
文化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以湖北省楚文化旅游为例
张姝
(湖北大学 商 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 摘 要 ] 借鉴国内外对文化旅游的研究, 根据目前湖北省楚文化旅游的 开发现状, 有针对 性地提出了 相应营销策略, 即明确市场定位, 实施产品策略; 加强宣传促销, 扩大知名度; 深化线路整合, 加强联动效益等, 并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探 索与分析。
对于文化旅游中的营销研究, 多渗透于开发 策略的研究之中, 很少对文化旅游营销进行专门 性研究。本文从文化旅游的营销角度切入, 以湖 北省楚文化旅游营销为研究对象, 对文化旅游的 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湖北省楚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湖北有着悠久与灿烂的文明, 这种文明铸就
[ 收稿日期 ] 2009- 12- 01 [ 作者简介 ] 张 姝 ( 1986- ), 女, 湖北荆门人, 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08级硕士研 究生。
另外, 楚文化表现形式还有天沔花鼓戏、江汉 平原皮影、神农架民歌等表现形式
2、粗放型开发为主, 缺乏深度挖掘 湖北省楚文化旅游资源从开发方式来看, 主 要局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 依靠考古发现, 如各种 古墓葬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 第二, 对现有遗址进 行发掘, 如荆州古城墙、屈原祠等; 第三, 依附于广 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如对武汉东湖风景区行吟阁 的开发; 第四, 建造与楚文化相关的人造景点, 如 东湖风景区的楚城, 其通过人造景点的设置, 让游 客感受楚文化的瑰丽; 第五, 建 设专项楚文化展 馆, 楚文化留下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如漆器艺术、 纺织艺术等, 通过专项展馆的设置能够将楚文化 再现在世人眼前, 如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市博物馆 等。但总的来看, 目前的开发仍然是以粗放型为 主, 缺乏一定的挖掘力度, 在开发时仅仅只是从眼 前利益出发, 缺乏科学的规划, 对于开发的独特性 欠缺考虑, 在市场调研方面仍然不够, 重复开发现 象严重, 突出表现在对古墓葬的开发上; 同时对于 楚文化中涉及到的众多精神财富, 即无形资源的 开发仍处于空白状态, 如对于楚辞、花鼓戏等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