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生殖内分泌
合集下载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PPT课件

分泌期:黃體形成後,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宮 內膜呈分泌反應
月經期:雌孕激素水準下降,組織變性壞死剝 脫,變性壞死的內膜與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 經血
月經週期中陰道粘膜的週期性變化
排卵前,陰道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陰道上 皮增厚
底層細胞增生,逐漸演變成中層與表層細胞 ,使,表層細胞出現角化
細胞內富含糖原 糖原經陰道桿菌的作用分解成乳酸
線期,為初級卵母細胞 青春期後每次排卵前夕,第一次減數分裂恢復 20周時約700萬個,出生時約剩200萬個,月經初
潮時約30萬-40萬個 一生僅排出約400個成熟卵子
數目(百萬〕
卵原細胞 的發生
卵原細胞 卵母細胞 出生
青春期
絕經
孕周
卵巢內卵泡數目的變化
卵細胞的凋亡(卵泡閉鎖)
胎兒5-6月起,在卵泡生長發育各期的同時, 卵泡閉鎖的過程也在進行
粒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下丘腦垂體:雌激素對下丘腦垂體有正、負回饋的雙
重調節作用
雌激素與陰道上皮
正常雌激素水準
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對泌尿系統的生理功能
膀胱及尿道:增加黏膜厚度、肌 層張力及功能的完整性
增加盆底組織的彈性
雌激素對乳腺的生理功能
促使乳腺基質及腺管的生長發育, 乳暈著色
通過刺激垂體泌乳素的分泌,促進 乳汁生成
正回饋:晚卵泡期,一定濃度雌激素的作用下, 形成血清LH和FSH高峰
雌、孕激素的合成
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體類激素——雌激 素和孕激素
膽固醇
性
5 途徑 孕烯醇酮 4途徑
激 素
17α-羥孕烯
孕酮
生
醇酮
物
脫氫表雄酮
17α-羥孕酮
合 成
雄烯二酮
月經期:雌孕激素水準下降,組織變性壞死剝 脫,變性壞死的內膜與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 經血
月經週期中陰道粘膜的週期性變化
排卵前,陰道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陰道上 皮增厚
底層細胞增生,逐漸演變成中層與表層細胞 ,使,表層細胞出現角化
細胞內富含糖原 糖原經陰道桿菌的作用分解成乳酸
線期,為初級卵母細胞 青春期後每次排卵前夕,第一次減數分裂恢復 20周時約700萬個,出生時約剩200萬個,月經初
潮時約30萬-40萬個 一生僅排出約400個成熟卵子
數目(百萬〕
卵原細胞 的發生
卵原細胞 卵母細胞 出生
青春期
絕經
孕周
卵巢內卵泡數目的變化
卵細胞的凋亡(卵泡閉鎖)
胎兒5-6月起,在卵泡生長發育各期的同時, 卵泡閉鎖的過程也在進行
粒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下丘腦垂體:雌激素對下丘腦垂體有正、負回饋的雙
重調節作用
雌激素與陰道上皮
正常雌激素水準
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對泌尿系統的生理功能
膀胱及尿道:增加黏膜厚度、肌 層張力及功能的完整性
增加盆底組織的彈性
雌激素對乳腺的生理功能
促使乳腺基質及腺管的生長發育, 乳暈著色
通過刺激垂體泌乳素的分泌,促進 乳汁生成
正回饋:晚卵泡期,一定濃度雌激素的作用下, 形成血清LH和FSH高峰
雌、孕激素的合成
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體類激素——雌激 素和孕激素
膽固醇
性
5 途徑 孕烯醇酮 4途徑
激 素
17α-羥孕烯
孕酮
生
醇酮
物
脫氫表雄酮
17α-羥孕酮
合 成
雄烯二酮
(医学)生殖内分泌基础演示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hormone,GnRH,LRH是十肽 素,其化学-构为:(焦)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目-口促进腺垂体合成与释放促性腺激素-▣-下丘 释放GnRH的特脉冲式释放,因而-造成血中LH与FSH浓度也呈现脉冲式波动
FSH、LH-FSH:-口糖蛋白激素-▣分子量33000-Pituitary gland-口刺激卵泡发育最 要的激-素、促进雌激素的分泌-LH:-Ovary-Eeg-▣分子量28000-口j-刺激排卵、维持黄体功能 FSH and LH from-促进雌孕激素的分泌-pituitary gland-cause egg t mature-ADAM.
雌激素-口雌二醇E2是体内发挥雌激素活性的主要雌激素-口从青春前期起,卵巢合成与分泌E2量逐渐增加。在达到 0g左右,启动-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口在育龄期HPO轴成熟期卵巢合成和分泌的E2占全身总量的95%
女性一生雌激素水平的改变-Relative Biological Levels of Estrogen-F rst-Ovulation-M-Climacteric-Menarche-Menopause-Bith.1 20304050607080-Years
雌激素的代谢-雌激素在血中大部分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或白蛋白结合,游-离部分仅占13%-雌激素及甲状 素促进SHBG的合成,雄激素则起相反的作用
雌激素的代谢-雌二醇和孕酮主要在肝降解,雌三醇是雌二醇主要代谢产物-雌三醇亦有雌激素作用,其作用强度远小于 二醇但大于雌酮-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随尿排出体外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医学课件)生殖内分泌基础PPT演示课件
内容-口生殖轴-口月经周期-口女性一生各期
生殖内分泌学ppt课件

GnRH
半生期 2-4 分鐘 膜動式分泌 濾泡前期 90 分鐘 濾泡後期 60 分鐘 黃體前期 100分鐘 黃體後期 200分鐘
下視丘- 腦下腺- 卵巢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ian( H-P-O) axis
下視丘與腦下垂體 解剖與功能上的相關性
濾泡刺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和黃體生成素合稱性腺刺激素
♂:刺激睪丸製造精子與支持細
胞分泌抑制素
♀:刺激濾泡的發育與動情素的
分泌
FSH/LH
在 男 性 的 作 用
FSH/LH在女性的作用
黃體刺激素
(Luteinizing hormone;LH)
腦下腺
腦下腺又稱腦下垂體約 1.3公分位於蝶鞍內。以 腦下垂體柄(漏斗)與下視 丘相連。
分三部份
前葉75%(腦下腺腺體部) 、 來自為外胚層。
中間部、可分泌黑色素細 胞刺激素
後葉25%(腦下腺神經部 neurohypophysi
腦下腺前葉的細胞 嗜酸性細胞 GH、PRL 嗜鹼性細胞 TSH、FSH、LH 無顆粒性細胞 ACTH
和濾泡刺激素合稱性腺刺激素
♀ :刺激卵巢的排卵作用、刺激黃體
的生成並分泌黃體激素。
♂:刺激睪丸的間質細胞生成與分泌
睪固酮(testosterone) 。
泌乳激素 (Prolactin)
加強黃體生成素的作用 。 促進乳腺的發育與分泌
乳汁。 平常:濃度低 排卵後:濃度上升 月經時:濃度下降 剛生產後:濃度下降 哺乳時:濃度上升
脂溶性 Receptor 在細胞質內
Estrogen-receptor complex
《生殖内分泌基础》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结词
影响生育能力的常见疾病
详细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通常会引起疼痛 、不孕等症状。该病与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失调、遗传等因素有 关。
治疗建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 等手段,以缓解疼痛、提高生育能力。
性早熟
总结词
生长发育异常的疾病
治疗建议
性腺发育不良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以改善 生殖器官功能和生育能力。
05
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 治疗
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水 平,判断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生殖功能评估
通过评估女性的月经周期、排卵功能 和男性的精子质量等指标,判断生殖
性腺
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是生 殖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能够 合成和分泌性激素。
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01
促进性器官发育
在青春期,生殖内分泌系统促使 性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其正常 功能。
02
调节生殖活动
03
影响代谢和免疫
生殖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性激素 等激素,调节生殖器官的活动, 如排卵、受精等。
生殖内分泌系统与代谢和免疫系 统密切相关,性激素等激素能够 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可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应学 会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睾丸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合成
睾丸激素是由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和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合成的。
分泌
睾丸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对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内分泌和生殖3-07-PPT课件

大、愈接近成熟。 卵巢管可区分为端丝、卵巢管本部及卵
管柄。卵巢管本部包括生殖区和生长区。 生殖区也称原卵区。生殖细胞先分裂形
成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又分化为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在生长区经成长、卵黄原蛋白合成 并向卵内沉积,数个阶段发育并成熟。
生殖区另一类细胞分化为滋养细胞和位 于卵巢柄前端、封闭卵巢管出口的卵泡细胞。
昆虫的生殖要受到如温度、湿度、营养及体内 激素的分泌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育的 主要因素有辐射、化学物质、遗传缺陷等。
(三)应 用
随着农药用量的减少,内激素与外激素在益虫饲 养和害虫治理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使用内激素防治害虫主要是破坏害虫体内激素水 平的平衡,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在益虫饲养 中利用内激素在于获取最高的目标产出物。
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中:一是用于预测预报,二是 诱杀某一性别的个体使另一性别的个体不能繁育后代, 三是在害虫发生区大量施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干 扰害虫的生殖行为使其不能交配及繁殖。
咽下神经节suboesophageal ganglion分泌刺 激血糖进入蛹的卵巢、并转化为糖元的滞育激素。
绛色细胞分泌的激素能协助幼虫的脱皮,促 进成虫生殖腺的发育、卵和卵壳的形成。
上述BH、JH、MH是控制和调节昆虫的生长和发育的重 要激素。幼虫阶段JH与MH并存,促使幼虫生长及蜕皮;末 龄幼虫阶段JH浓度降低促进幼虫转变为蛹;成虫阶段JH仅 具微量,促进蛹变化为成虫并发生变态蜕皮。
当卵母细胞进入生长区后,滋养细胞停留于生殖区, 依靠滋养细胞的滋养丝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产卵量较 少,为端滋式telotrophic type。
(二)雄虫的生殖系统
雄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睾丸 testis 、输精管vasa deferentia 、 储精管、附腺ejculatory duct 、射 精管、阳具。
管柄。卵巢管本部包括生殖区和生长区。 生殖区也称原卵区。生殖细胞先分裂形
成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又分化为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在生长区经成长、卵黄原蛋白合成 并向卵内沉积,数个阶段发育并成熟。
生殖区另一类细胞分化为滋养细胞和位 于卵巢柄前端、封闭卵巢管出口的卵泡细胞。
昆虫的生殖要受到如温度、湿度、营养及体内 激素的分泌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育的 主要因素有辐射、化学物质、遗传缺陷等。
(三)应 用
随着农药用量的减少,内激素与外激素在益虫饲 养和害虫治理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使用内激素防治害虫主要是破坏害虫体内激素水 平的平衡,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在益虫饲养 中利用内激素在于获取最高的目标产出物。
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中:一是用于预测预报,二是 诱杀某一性别的个体使另一性别的个体不能繁育后代, 三是在害虫发生区大量施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干 扰害虫的生殖行为使其不能交配及繁殖。
咽下神经节suboesophageal ganglion分泌刺 激血糖进入蛹的卵巢、并转化为糖元的滞育激素。
绛色细胞分泌的激素能协助幼虫的脱皮,促 进成虫生殖腺的发育、卵和卵壳的形成。
上述BH、JH、MH是控制和调节昆虫的生长和发育的重 要激素。幼虫阶段JH与MH并存,促使幼虫生长及蜕皮;末 龄幼虫阶段JH浓度降低促进幼虫转变为蛹;成虫阶段JH仅 具微量,促进蛹变化为成虫并发生变态蜕皮。
当卵母细胞进入生长区后,滋养细胞停留于生殖区, 依靠滋养细胞的滋养丝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产卵量较 少,为端滋式telotrophic type。
(二)雄虫的生殖系统
雄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睾丸 testis 、输精管vasa deferentia 、 储精管、附腺ejculatory duct 、射 精管、阳具。
生殖内分泌基础

诊断标准
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伴有 相关症状。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如多巴 胺受体激动剂,以及手术治 疗。
闭经泌乳综合征(AGS)
临床表现
闭经、溢乳、不孕、头痛、视力障碍等。
诊断标准
闭经或月经稀发、溢乳,伴有高泌乳素血症和/或垂 体腺瘤。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其他相关疾病简介
评估卵巢功能及排卵情况。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生殖 内分泌,因此需进行甲状腺
功能检查。
胰岛素抵抗检查
肥胖、多毛等患者可能存在 胰岛素抵抗,需进行相关检 查。
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依据
01
02
03
04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调整月经周期
其他调节因素
如神经递质、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等也对月经周期有一定 影响。
排卵、受孕与着床过程
01
02
排卵
受精
卵子从卵巢排出后,被输卵管伞端捕 获并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获能后与卵子结 合,形成受精卵。
03
着床
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桑椹胚后,进 入子宫腔并着床于子宫内膜。着床后, 胚胎开始发育并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hCG)。
内分泌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反馈调节
生殖系统通过产生和分泌特定的激素,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反馈作 用,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这是生殖内分泌调节的核心机制,下丘脑分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 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进而 调节性腺(睾丸或卵巢)的功能。
生殖内分泌学导论

调节
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
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
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激素,调节性腺功能
性腺-下丘脑-垂体轴:性腺分泌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功能
肾上腺-性腺轴:肾上腺分泌激素,调节性腺功能
甲状腺-性腺轴:甲状腺分泌激素,调节性腺功能
性腺-甲状腺轴:性腺分泌激素,反馈调节甲状腺功能
性腺-肾上腺轴:性腺分泌激素,反馈调节肾上腺功能
生殖内分泌学基础知识
02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添加标题
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添加标题
孕激素:维持妊娠,促进胎儿发育
添加标题
雄激素: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生殖内分泌学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生殖内分泌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
干细胞技术在生殖内分泌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生殖内分泌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生殖内分泌学中的应用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不孕不育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
女性不孕的原因:卵巢功能异常、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男性不育的原因:精子质量异常、精子数量不足、精子活力低下等
不孕不育的分类:原发性不孕不育、继发性不孕不育、特发性不孕不育等
生殖内分泌失调与不孕不育
生殖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异常,影响生殖功能
添加标题
激素的合成: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包括蛋白质、类固醇、肽类等
激素的调节机制
激素的分类:包括类固醇激素、肽类激素和氨基酸激素等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由内分泌腺体分泌,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课件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斗部
有大量无髓神经纤维, 位于室旁核、视上核
垂体
二、下丘脑、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脑肽
1
促性腺激 FSH-
素释放激素 GnRH
RLHH-
RH
2 促甲状腺激素释 TRH
放激素
3 催乳素释放因子 PRF
催乳素释放抑制 PIF 4 因 生子长激素释放激 GHRH
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 GHIH 制激素 5 促皮质激素释放 CRH 激素
• 神经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多为肽类物质,又称为神经肽。
三、神经分泌细胞的特点 电信号→细胞的树突 → 胞体内核周体合成相应激素 →形成分泌颗粒 →到达轴 突末梢
→对远距离器官或相邻细胞产生影响
释放入血 弥散到细胞间液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由下丘脑-垂体-性腺(卵巢和睾丸)三级结构组 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互相调节、影响。
垂体组织结构: ⑴ 位置:蝶鞍中的椭圆小体,长约1,宽1-1.5,高0.5,重0.5G
脑垂体
腺垂体
远侧部 (73%) 结节部 中间部 (20%)
神经垂体
神经部 漏斗部
正中隆起 漏斗柄
包绕漏斗 下丘脑
垂体
腺垂体
远侧部
嗜酸性细胞 、 嗜碱性细胞 、、、 嫌色细胞
脑垂体
中间部 :由大小不等的滤泡构成(嫌色+嗜碱) 结节部: 包绕漏斗部,有丰富的血管(嫌色)
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功能
• 促性腺细胞与促性腺激素
•
垂体前叶细胞包括:促性腺细胞、促甲状腺细胞、促皮质细胞、生长激素
细胞、泌乳素细胞
• 促性腺细胞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孕激素 青春早期月经初潮时 ,尚未出现排卵 ,故P水 平很低。初潮2~3年后 ,建立规律的排卵周期 ,P 出现周期性升高 ,孕酮值 >207nmol/L时 ,提示有 排卵及黄体形成。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雄烯二酮和睾酮 进入青春期后 ,随着卵巢功能的建立 ,卵泡可 产生一定量的A和T ,整个青春期分泌T的浓度 无明显变化 ,肾上腺分泌的T却明显增加 ,如分 泌过多临床上可出现稀发排卵、无排卵、多毛 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Leabharlann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GnRH 青春早期开始出现 GnRH脉冲释放 ,但仅在 夜间睡眠时出现 ,并引发FSH和LH的睡眠期脉冲 分泌 ,为青春发育的启动关键。随青春发育的进 展 ,昼夜分泌变化消失 ,呈现24小时的脉冲释放。 此时 , GnRH脉冲的振幅增加 ,并调节GnH的分 泌 ,使H-P-O轴逐渐完善其功能。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 青春发育前至青春期少女血中TSH和T3、T4 水平有下降趋势 ,特别在青春发育早期乳房和阴 毛发育阶段 ,说明甲状腺功能可能与青春期的启 动有关。甲状腺素有促细胞代谢作用 ,并可能通 过影响 GH的合成和分泌 , 对青春期生长发育和 正常生殖周期的维持起一定作用。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生长激素 青春早期GH呈昼夜分泌 ,但仍以夜间分泌为 主 ,青春中晚期GH分泌明显增加 ,较儿童期增高 8倍 ,多项研究表明 :青春发育是GH和性激素相 互促进和协同作用的结果 ,而生长高峰 2/3为性 激素作用 , 1/3为GH作用。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青春早期乳房开始发育时 ,血中E明显增加 , 并进行性上升 ,当月经初潮时血中E2 已达性成 熟期水平 ,促使乳房和内外生殖器官发育 ,出现 规律月经周期 ,并促进脂肪沉积和骨骺愈合。故 初潮年龄早者 ,骨骺融合早 ,成年身材常较矮。
生殖器及附属腺体,第二性征,性欲
女性生殖内分泌学
Gynecologic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 ----妇女一生各期生殖内分 泌功能特点
儿童期内生殖分泌功能及特点
GnRH和GnH 下丘脑对卵巢激素负反馈作用高度敏感 , 2~ 4岁时最 强 ,少量的卵巢激素即可抑制 GnRH的分泌。大约 9岁左 右 ,下丘脑对卵巢激素的敏感性开始下降 ,GnRH的分泌才 有所增加 ,但未出现GnRH的脉冲式释放波。GnH在整个 儿童期随年龄的增长仅有少量增加。女孩 FSH 的水平较 男孩高 ,LH水平则相同 ,故FSH/LH比值>1 ,无昼夜分泌变 化。 PRL 整个儿童期PRL均维持持续低水平状态。自儿童期晚 期卵巢开始发育 ,E水平略有增加时 ,血中PRL水平方上升 , 它是促使乳房初长的因素之一。 PRL与GH可能属同源基因 ,故有类GH的作用。
性成熟期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特点
雌激素 性成熟期是以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性甾体激 素的周期性分泌为其特征。当卵泡生长达直经 8~10mm时 ,E2 水平开始逐渐上升 ,至晚期卵泡 期 E2 分 泌 达 峰 值 ( 排 卵 前 一 日 可 达 543.2~1684.6pmol/L) , 从而触发LH峰值分泌。 排卵后黄体形成则E出现第二个较第一峰低而 钝的分泌峰。直至黄体萎缩 ,E、P均下降。
性成熟期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特点
GnRH的降调作用 如GnRH含量↑,或GnRH的作用非间歇性 释放,则GnRH-R均被占而丧失继续接受GnRH 的调节作用,结果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分泌功能 降低以至消失,血内激素含量随之变化。
性成熟期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特点
GnH 性成熟期FSH和LH的脉冲释放是控制卵巢排卵周期 的关键。而GnH的释放也在卵巢激素的反馈机制下完成 对周期的调控。LH在周期中的分泌模式表现为卵泡期高 频低幅 ,黄体期低频高幅。FSH水平在晚卵泡期有所下 降 ,而在排卵前 1~2天FSH、LH均出现高峰 ,LH峰值高 于FSH,均为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所必需。LH波峰持续 48小时 ,在波峰启动后 36小时发生排卵 ,此后二者均呈 持续低水平。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概 述
青春期为自儿童期向性成熟期发展的过渡期 ,分 为 3个阶段 :①第二性征初现至月经初潮 (9~12 岁 ) ,此阶段生长突增最明显 ;②月经来潮 ,并以 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为主 (1 2~ 1 3岁 ) ;③出 现周期性排卵月经至生殖功能成熟 ,此期末身高 增长已趋停止 (1 4~ 2 0岁 )。以上变化过程无 一不与该期内分泌功能及特点有关
男性生殖内分泌
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介质) ↓ (-)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 ↓ (-) 垂 体 (促卵泡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LH) ↓ ↓ ↓ 睾 丸 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 (-) ↓ ↓ ↓ 抑制素 ABP ----------------------睾酮 激活素 ↓进入管内 (+) 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 入血
生殖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生物整体功能 内分泌疾病:组成内分泌系统中的各个腺体或组织发生异常、 功能紊乱 内分泌疾病的特点:症状变化多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患者 就诊许多临床科室 经典的内分泌系统指垂体、甲状腺、甲旁腺、肾上腺、性腺、 胰岛 目前的内分泌系统指上述腺体以及分布全身内分泌细胞和组织。 生殖内分泌主要涉及性腺功能及调节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GnH GnRH的脉冲刺激使青春前期低水平的 FSH和LH开 始进行性上升 ,并以FSH的上升为先导 , LH上升较晚。 青春早期LH 、 FSH脉冲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增多 ,鉴于 这种特征性的LH和FSH睡眠时的脉冲释放 ,可作为预示 青春期来临的指标。至青春中期 , FSH 、 LH脉冲频率 和幅度均增高 ,昼夜变化消失。青春前期FSH对GnRH的 反应强于LH ,而进入青春期后LH的反应逐渐增强 , FSH 的反应减弱 ,故根据二者对GnRH兴奋试验的反应可评估 H-P的成熟度
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变化
PRL 青春期后,血中PRL水平随E水平的上升而增高 ,青春 晚期当完整的月经周期建立后,PRL呈现规律性的周期变 化和脉冲式释放(早↑中→晚↓)。其分泌特点为有明显 的昼夜变化,并可因情绪精神以及不同生理环境的影响而 改变,故测定PRL应在上午 9~10点情绪安定情况下采血。 PRL 为促青春期乳房发育的因素之一 ( 主要作用) , 亦参 于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的过程。PRL过高 时影响 GnRH 分泌并抑制卵巢激素的产生 ( PRL 反比 P)。
一、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直接由下丘脑所调节 下丘脑含有重要的神经核,可以合成释放激素和 抑制激素,通过垂体门静脉,到达腺垂体,分泌 激素到达靶腺或组织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分泌的FSH、 LH、PRL和生殖内分泌密切相关。
男性生殖内分泌
FSH、LH、PRL属肽类激素。受体部位是膜受体。 半衰期:LH(20~30分钟)FSH(2~3小时) FSH作用部位:刺激生精小管支持细胞合成 雄 激素结合蛋白 促进精子发生。 抑制素 LH作用部位:睾丸间质细胞 合成雄激素
性成熟期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特点
孕激素 性成熟周期中 ,卵泡期P一般均在3.2nmol/L 以下。在排卵前成熟卵泡产生少量P ,至卵泡晚 期几乎与LH峰出现的同时P水平开始上升。故 有将卵泡晚期血中P的上升做为预测排卵的指标 之一。一般孕酮 >9.6 nmol/L即可诊断排卵已发 生。
性成熟期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特点 -------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
儿童期内生殖分泌功能及特点
褪黑素 (melatonin MEL) 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 ,婴幼儿期褪黑素的 分泌量最高 ,随儿童期年龄的增长 ,出现明显的 昼夜分泌变化 ,分泌量并不随年龄而改变。研究 发现褪黑素对哺乳动物有抑制性腺发育的作用 , 可能通过对下丘脑GnRH释放的抑制 ,并对抗 GnH而认为降黑素有阻止性早熟的作用。
儿童期内生殖分泌功能及特点
生长激素 GH由垂体前叶分泌 ,为调节体内物质代谢的 重要激素。能促进骨骼增长 ,全身各组织细胞增 生肥大 ,并促进蛋白合成和储存脂肪的利用。在 整个儿童期GH的分泌特点为只在睡眠时分泌 , 分泌量为 90 µ g /L。随年龄的增长而达分泌高 峰 ,至儿童期晚期进入昼夜分泌状态 ,但仍以夜 间分泌为主。故充足的夜间睡眠对儿童身高增 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LH与FSH的脉冲式分泌是由GnRH的脉冲式所 决定.LH与FSH分泌的频率与高度是由卵巢激素 调控,并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有变动.至今尚未证实 有分离出的FSH释放激素.有迹象提示同一种细 胞有时含有LH及FSH,故各种因子(如GnRH,雌 二醇,抑制素)的相互作用,必定会造成LH与FSH 有差别的释放.同时不同的LH(20~30分钟)与 FSH(2~3小时)的半衰期也影响血液中的水平.
男性生殖内分泌
雄激素是类固醇激素,分为:睾酮(T)、双氢 睾酮(DHT)、脱氢异雄酮(DHIA)、雄烯二 酮(androstenedione) 雄激素的活性强度:DHT>T>其他 雄激素的合成和代谢:胆固醇 孕烯醇酮 DHIA T DHT 98%的睾酮与血浆蛋白结合,2%游离.。30%与 SBP结合,68%与白蛋白结合 睾酮主要在肝脏灭活。
性成熟期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特点
PRL 同青春期晚期 ,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规律的周期变 化 ,与雌激素呈正相关 ,而与孕激素呈负相关。 PRL为应 激激素 ,许多生理状态下如睡眠、哺乳、进食、性交以 及精神抑郁紧张等血中PRL水平均上升 ,但很少超过30 µ g /L 。妊娠初 3个月PRL即开始上升 ,足月妊娠时较非 孕期增长 10倍以上 ,可能与孕期的高雌激素内环境的刺 激有关。分娩发动时PRL下降则可能与垂体后叶分泌的 催产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