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生长期年龄阶段特点危险因素

胚芽期0~8周 1 胚胎第4周,牙板出现

2 胚胎第8周,

1)初步形成人的面型,

2)腭的发育才开始;

3)乳牙胚已经发生基因突变环境有害因素

一按年龄阶段分期

二牙列的临床分期●(一)牙列分期

● 1 无牙期:

● 2 乳牙列形成期:

● 3 乳牙列期:

● 4 混合牙列期:

● 5 恒牙列期: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身长(length) 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厘米左右。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身高估算公式: 2~10岁儿童身高(厘米)= 年龄 X 7 + 70 2、体重(weight)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 6个月内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斤。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体重估算公式: 小于6月婴儿体重 = 出生体重(公斤) + 月龄 x 7~12月婴儿体重 = 6(公斤) + 月龄 x 1~10岁儿童体重(公斤)= 年龄 X 2 + 7(或8) 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 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厘米间,>厘米示营养良好,<厘米为营养不良。 6、坐高(sitting height) 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一般出生时为66%,4岁时60%,10岁时54%。当儿童患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时,坐高占身高百分比明显增大。 7、前囟(anterior fontanel) 新生儿出生时头顶部有两个骨性间隙,额骨与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称前囟,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后囟。前囟出生时约~2厘米,数月内随头围的增长而变化,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即闭合。囟门闭合情况反映颅骨骨化过程。若囟门闭合早,则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8、牙齿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terminent teeth)和恒牙(permanent teeth)。乳牙共20颗。婴儿出生时无牙,一般在4~6个月左右萌出,全副乳牙2岁半出齐。自6岁左右,儿童开始换牙。在全副乳牙之后长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即出现24颗牙齿。然后基本按从前至后的顺序逐个替换同位乳牙。12岁长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但也有人终生不长此牙。

08本儿科复习题1-8章+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生儿期 2. 围产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 7.青春期 8.儿科护理学 1.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2. 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 3. 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4. 幼儿期:指1~3岁的小儿。 5. 学龄前期:是指3至6~7岁的小儿。 6. 学龄期:是指6~7岁至12~14岁。 7. 青春期:指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 8.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与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护 理学科。 二、填空题 1.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的机体引起不同的病理变化,如肺炎链球菌在小儿的肺部感染多是引起,而在年长儿则多发生。 2.小儿体液免疫不健全,新生儿只能从母体获得,而缺乏和,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3.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方面:①,②,③,④。 4.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 5.婴儿期和水平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6.儿童心血管疾病以为主,儿童白血病以占多数。 7.儿童时期是、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 8.儿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至的儿童。 9.肝脏右下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6~7岁后正常情况下。 1. 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 2. IgG、 IgM、 IgA 3.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4.从胎儿到青少年期。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5. SIgA、 IgG 6.先心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7.心理、行为 8. 胎儿、青少年期 9.2cm以内、不应触及 三、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小儿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为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2.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为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3. 小儿最易发生意外的年龄为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体由小增大的过程,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牵涉到个体细胞的增加、分化,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完善。小儿生长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增长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长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一、体重 体重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孩子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 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儿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2+7(或8)

二、身长 身长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幼儿期孩子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一岁以后平均身长的公式为:身长(cm)=年龄(岁)×5 +80(cm)。小儿的身长与体重都可以用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 三、头围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已与成人相差不很多了。由此可看出,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小儿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 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因此要综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超量服用鱼肝油或超量服用及注射维生素D,一般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孩子头越大越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四、胸围 孩子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孩子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但现在由于普遍营养状况较好,不少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影响胸围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状况不好,缺乏体育活动及疾病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孩子1岁后,胸围增长明显快于头围,胸围逐渐超过头围。到青春期胸廓发育很快,向成人体型转变。

儿科学口诀文档

[转]小儿生长发育口诀+儿科总结- 小儿生长发育指标 时间:2010-11-21 11:41:19 来源:网友提供 标签:新生儿,症状,小儿,红细胞,肺炎,胆红素,呼吸,临床表现,血清,青紫,肺动脉,黄疸,正常,生长发育,个月,明显,血红蛋白,体重,病理,早产儿 简介: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2.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一岁以后能说话.3.小儿动 正文: 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 2.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四月大笑五认生;七月无意说爸妈;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3.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4.小儿神经发育规律: 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 5.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四咿五呀六爸妈;七八模仿九会意;一岁娃娃会说话. 6.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爬八作九扶站;一岁娃娃会说话 7.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4、5翻身辨声佳,6、7会坐学咿呀,8、9爬行10叫爸,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3岁学穿鞋和袜。 儿科生理病理总结 一,绪论: 1、围生期: 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 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 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12月时为出生时3倍 3、身高(长): 1岁时75cm。 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 出生: 33;三个月: 40;12个月: 46;2岁: 48;5岁: 50;15岁: 53-54 4、骨骼: ①头颅骨: 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 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 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 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③长骨: 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 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于为其岁数加1。 骨龄延迟: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 真性性早熟。 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 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 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独走。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二章生长发育 A1测试题,型题 1.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顺序 C. 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D.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速度一致 E. 生长发育是由低级到高级 2.关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 B. 神经系统发育先慢后快 C. 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D. 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性 E.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3.判断儿童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 A.体重、身高 B. 牙齿、囟门 C. 运动发育水平 D. 语言发育水平 E.智力发育水平 4.下列关于头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生时平均32cm B. 3个月时34cm C. 1岁时46cm D. 2岁时50cm E. 5岁时54cm 5. 8个月女婴,提示其发育正常的运动特征是 A.会抬头 B. 会翻身 C. 会爬行 D. 用手握玩具 E. 独自行走 6.儿童生长发育顺序的规律,下列正确的是 A.先下后上 B.先慢后快 C.由远到近 D. 由简单到复杂 E.由细到粗 7.人体发育成熟最晚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 E.淋巴系统 8.关于儿童各期体重的指标,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产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kg B. 出生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加0.4kg C. 1周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 D. 2周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 E. 2—12岁期间的体重推算公式是:年龄X2+8 9. 5岁儿童平均体重约为 A. 14kg B. 16kg C. 18kg D. 20kg E. 22kg 10.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 A.身长 B. 体重 C. 囟门闭合情况 D. 出牙时间 E. 头围与胸围比例 11.正常儿童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A. 2—-6个月 B. 6—12个月 C. 12—18个月 D. 18—24个月 E. 24—30个月 12.有关儿童前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出生时为1. 5—2. 0 cm(两对边中点连线)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表1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年龄组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初生 2.54 2.92 3.30 3.68 4.06 1月~ 3.84 4.47 5.10 5.73 6.36 2月~ 4.72 5.44 6.16 6.887.60 3月~ 5.40 6.19 6.98 7.778.56 4月~ 5.94 6.757.56 8.379.18 5月~ 6.267.148.02 8.909.78 6月~ 6.747.688.62 9.5610.50 8月~7.198.199.19 10.1911.19 10月~7.578.619.65 10.6911.73 12月~8.089.1210.16 11.2012.24 15月~8.489.5910.70 11.8112.92 18月~8.8710.0611.25 12.4413.63 21月~9.3110.5711.83 13.0914.35 2.0岁~10.0111.2912.57 1 3.8515.13 2.5岁~10.9012.231 3.56 1 4.8916.22 3.0岁~11.4012.911 4.42 1 5.9317.44 3.5岁~12.2713.8215.37 16.9218.47 4.0岁~12.6914.4616.23 18.0019.77 4.5岁~13.361 5.3017.24 19.1821.12 5.0岁~14.081 6.2118.34 20.4722.60 5.5岁~14.8817.1319.38 21.6323.88 6.0岁~15.7718.3720.97 23.5726.17 7.0岁~15.2519.3023.35 27.4031.45 8.0岁~16.2120.9725.73 30.4935.25 9.0岁~17.2222.9428.66 34.3840.10 10.0岁~18.4225.1531.88 38.6145.34 11.0岁~20.1527.9235.69 43.4651.23 12.0岁~22.2831.0139.74 48.4757.20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1.0-4 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 年WH 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 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 1 )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 K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 K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重(Kg) /身(长)高的平方(眄 (3)评价(P 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咼标准

备注:双实线上为w 2岁儿童的卧式身长,双实线下为》2岁儿童的站式身高 ----- WHQ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 .6 1 8 8 0 6 5 3 2 0 .8 .7 .5 4 10. 11 13. 15. 17. 19. 21. 87. 90. 94. 98. 102 106 110 4 .8 3 0 0 3 9 0 9 7 6 . 5 .4 .3 5 10. 11 13. 15. 17. 19. 22. 87. 91. 95. 99. 103 107 111 5 .9 4 2 2 5 1 5 4 3 2 .2 .1 .0 6 10. 12 13. 15. 17. 19. 22. 88. 91. 95. 99. 103 10 7 111 6 .0 6 3 4 7 4 0 9 9 9 . 8 .8 .7 7 10. 12 13. 15. 17. 20. 22. 88. 92. 96. 100 104 108 112 7 .1 7 5 6 0 7 4 4 4 .4 .5 .5 .5 8 10. 12 13. 15. 17. 20. 23. 88. 93. 97. 101 105 109 113 8 .2 8 7 8 2 0 9 0 0 .0 .1 .1 .2 9 10. 12 14. 15. 18. 20. 23. 89. 93. 97. 101 105 109 113 9 .4 0 8 0 5 3 4 5 5 .6 .7 .8 .9 1 11. 1 2 14. 16. 18. 20. 23. 89. 94. 98. 102 106 110 114 0 0 .5 1 0 2 7 6 8 0 1 .2 .3 .4 .6 1 11. 1 2 14. 16. 18. 20. 23. 90. 94. 98. 102 106 111 115 1 1 .6 3 2 4 9 9 3 4 6 .8 .9 .1 .2 4 11. 12 14. 16. 18. 21. 24. 90. 94. 99. 103 107 111 115 0 2 .7 4 3 6 2 2 7 9 1 .3 .5 .7 .9 1 11. 1 2 14. 16. 18. 21. 24. 91. 95. 99. 10 3 108 112 116 3 .8 5 5 8 4 5 2 4 7 .9 .1 .4 .6 2 11. 12 14. 16. 19. 21. 24. 91. 95. 100 104 108 11 3 117 4 .9 7 7 0 7 8 6 9 .2 .4 .7 .0 .3 3 11. 13 14. 16. 19. 21. 25. 92. 96. 100 105 109 113 117 5 .1 8 8 2 9 1 1 4 .7 .0 .3 . 6 .9 4 11. 13 15. 17. 19. 22. 25. 92. 96. 101 10 5 109 114 118 6 .2 0 0 4 2 4 5 9 .2 .6 .9 .2 .6 5 11. 13 15. 17. 19. 22. 25. 93. 97. 101 10 6 110 114 119 7 .3 1 2 6 4 7 0 4 .7 .1 .5 .9 .2 6 11. 13 15. 17. 19. 22. 26. 93. 97. 102 106 111 115 119 8 .4 2 3 8 7 0 4 8 .3 .7 .1 .5 .9 7 11. 13 15. 17. 20. 22. 26. 93. 98. 102 107 111 116 120 9 .5 4 5 0 9 3 9 3 .8 .2 .7 .1 .6 8 12. 13 15. 17. 20. 23. 26. 94. 98. 103 107 112 116 121 0 .6 5 7 2 2 6 3 8 .3 .8 .3 .7 .2 9 12. 13 15. 17. 20. 23. 26. 94. 99. 103 108 112 117 121 1 .7 6 8 4 4 9 7 3 .8 .3 .8 .4 .9 1 12. 13 15. 18. 20. 23. 27. 95. 99. 104 108 113 118 122 0 2 .8 8 0 6 7 2 2 7 .3 .9 .4 .0 .6 1 12. 14 15. 18. 20. 23. 27. 95. 100 104 109 114 118 123 1 3 1.0 9 2 8 19 6 6 .2 .8 .4 .0 .6 .2 5 12. 14 16. 18. 21. 24. 27. 96. 100 105 110 114 119 123 0 4 .1 0 3 0 2 9 1 .7 .3 .0 .6 .2 .9 1 12. 14 16. 18. 21. 23. 26. 96. 101 105 110 115 119 124

生长发育对照“生长曲线图”

近日,卫生部制定并公布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制定的数据来源于“2005年第四次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城区数据。参照标准主要有体重、身高以及头围等,且配有方便、实用的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图是家长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更简单、直观的工具。”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刘丽君说,儿童生长指标在上下两实曲线之间都属正常,接近中间的实曲线则为平均水平,接近上下两条虚曲线则说明孩子的指标稍高或稍低于正常范围。 家长判断孩子的生长情况,应该动态地观察不同阶段的数据,把各个阶段监测到的数值连成一条曲线,若这条曲线在正常范围内,且与参考曲线呈大体平行,这说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比较正常的。否则,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刘丽君主任指出,在孩童生长发育正常的情况下,1岁之前前6个月每个月到医院监测一次,第9个月和12个月各监测一次;1—3岁之间,则半年监测一次;3—7岁至少每年监测一次。若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则需根据医生建议定期监测。 此外,对于头围的监测在囟门未闭合之前显得更为重要,主要在孩童2岁之前。头围的增长代表大脑发育情况,若头围过大,则要警惕有脑积水,头围过小则会增加有小头畸形的可能性。 刘丽君主任指出,从临床上来看,贫血、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等多发于1—3岁的孩童,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水平。这个年龄段,家长们更应该注意孩子的营养状况。 如今,厌食的孩子越来越多,但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大多为非疾病性厌食,主要是家长们喂养方式不当造成的情绪厌食症,如有的家长以叫骂方式强迫孩子进食等导致孩子厌食。刘丽君主任建议家长们,应在孩子主动进食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喂养孩子。而且,孩子的食谱应多样化,给孩子多食用一些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讲究营养均衡。另外,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又白又胖才健康,让孩子过多地进食,实际上孩子的体重不应超出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曲线的正常范围。孩童肥胖是成人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危险因素,会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她主张孩子少吃高糖、高脂以及油炸快餐食品。 □本报记者方素菊.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诠释10-11月龄生长发育规律家长应为孩子制作生长曲线图视频:婴儿生长发育及护理保健视频:2-3岁孩子生长发育指标家长应走出孩子生长发育误区为何5月是儿童生长高峰期?视频:婴儿生长发育知多少早产儿面临三大生长挑战4-5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规律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1、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 2、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特点 3、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4、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教学重点】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教学过程】填写学案,并用笔在课本上做相应的标注。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1、生长:是指身体各个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是指、、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是指机体的达到一种的状态。 总之,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变化,也有 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阶段。 二、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 (一)胎儿期(出生前 280天约40周) (二)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 (三)婴儿期或乳儿期(1个月至1岁) (四)(1—3岁),也称。 (五)(3—6、7岁),也称。 【思考】:我们人为的把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那三个时期? 三、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由到的过程 不仅表现为、的增加,还表现为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幼儿生长发育的与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二)生长发育是有和的连续过程 1、阶段性: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独特的特点,各阶段按衔接着,不能,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举例说明】 (1)、婴幼儿饮食顺序: (2)、婴儿动作发育顺序: 2、程序性:胎儿的形态发育是领先,其次为,最后为。 这种自上而下发展的规律是“”。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 1、波浪式 第一个突增阶段:,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以身高、体重为例(1)身高是出生时(50cm)的1.5倍 (2)体重是出生时(3kg)的3倍第二个突增阶段:期,表现为向心发展规律。 2、不均衡:身体各部分的增长幅度:头部增加倍,躯干倍,上肢倍,下肢倍。 身体的形态从出生时的特大、较长和短小,发育到成人时的较小、较短和较长。 【补充】 1、“头尾发展律”,即自上面下发展的规律; 2、上肢动作发育遵循“正侧发展律”,即粗大动作先发育,精细动作后发育,由正面向侧面、先近端后远端的发展规律; 3、童年期的身体各部形态发育则遵循“向心律”,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的发展规律。 (四)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 1、不均衡:(1)、发育最早:如、、以及反映脑大小的头围等,只有一个。出生时的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而同时期的体重仅为成人的左右。 (2)、发育最快 (3)、发育最晚 2、协调性: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却是的,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并非地进行,而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 (五)的发育与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在儿童身上是统一的,的发育是发展的基础,而的发展也同样直接影响机能,两者相辅相成。 【举例】 (1)生理缺陷会引起心理活动的不正常 (2)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生理的发育 (六)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以及的不同,每个儿童的体型,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遗传:的发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一个人的身高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 (父身高+母身高)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用口诀复习过程

医学常用口诀儿科使 用口诀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听二看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一岁左右能独走.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 四月大笑五认生; 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二抬四翻六回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小儿神经发育规律一哭三笑四认母,七抓八语周逗人。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发声;

四咿五呀六爸妈; 七八模仿九会意;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一看二听三抬头; 四撑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岁娃娃会说话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2、3抬头笑认妈 4、5翻身辨声佳 6、7会坐学咿呀 8、9爬行10叫爸 12开步15走 看图说话在18 3岁学穿鞋和袜 小儿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头钩桡三3岁前 月舟大小幼儿园 尺骨远端小学后

青春期前豆骨见 注:正常小儿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6-12个月,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6-8岁时出现。而9-13岁时出现豆骨。 小儿握持反射特点: 一紧二松三消失; 四握五抓六移物; 九月随意钳小珠; 一岁用匙无翻书.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指几种常见的疾病发疹时间,即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风水性莫悲伤(风、水、猩、麻、斑、伤) 风水一日游;两红三天麻;五斑六伤寒 发热伴皮疹疾病 传麻猩水幼伤风 斑恙天战土钩登 丹鼻流行北亚回 组织皮肌系统红 血白霍奇恶性网 变风亚败结多形

皮肤粘肤淋巴综 药热药疹与血清 1.传染病 麻疹;猩红热;水痘;幼儿急疹;伤寒、副伤寒;风疹;斑疹伤寒;恙虫病;天花;战壕病;野兔病;钩端螺旋体病;登出血热;丹毒;马鼻疽;流行性出血热;北亚蜱性斑疹热;回归热。 2.结缔组织病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恶性网状细胞病; 4.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变态反应性亚改血症;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药疹、药热;血清病。 带状疱疹诊断要点:集、带、单、中、痛。 集簇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不过中线、剧烈疼痛。 麻疹:鼻涕眼泪脸上挂(指卡他症状明显),高热哭闹不说话(指发热及精神状态),戴帽穿衣出疹子(指出疹顺序),三个3天记清它(烧3天,疹3天,退3天)。 水痘”的皮疹特点可简单记为:

儿科学考点速记口诀

儿科学考点速记口诀,临床医师必备! 1.小儿运动发育: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注释】 1.抬头3个月 2.翻身4个月 3.坐6个月能坐一会,还不稳,7个月就能坐稳了。 4.滚7个月 5.爬8个月 6.走1岁 7.跳2岁2.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岁乙脑【注释】刚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次)1个月乙肝疫苗(第2次)出生乙肝卡介苗

2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1次)2月脊灰炎症好3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2次)百白破(第1次)345月百白破4个月脊髓灰质炎糖丸(第3次)百白破(第2次)5个月百白破(第3次)6个月乙肝疫苗(第3次)8个月麻疹疫苗8月麻疹 岁 百白破(复种)2岁乙脑疫苗岁乙脑3岁

乙脑疫苗(复种)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复种)6-7岁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复种)乙脑疫苗*(复种)3.过度期食物添加:支离破碎(汁泥破碎)【注释】月龄添加辅食1~3个月汁状食物:菜汤、水果汁4~6个月泥状食物: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7~9个月末状食物:粥、烂面、碎菜、蛋、鱼、肝泥,肉朱、饼干10~12个月碎状食物: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等

4.新生儿保暖(1)暖箱湿度:相对湿度50%~60% (2)暖箱温度:1kg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5度(2斤10天需35)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3斤10天需34)2kg的婴儿出生2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4斤2天需34) 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 身 (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上肢都是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头颈20,双9上,臀8下肢为26)6.风湿热诊断标准:五(舞蹈病)环(环形红斑)星(心脏炎)光(多关节炎)下(皮下小结)【注释】主要表现次要表现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二章 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学习题--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二章生长发育 A 1测试题,型题 1.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B.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顺序C.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D.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速度一致 E.生长发育是由低级到高级 2.关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 B.神经系统发育先慢后快 C.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D.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性 E.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3.判断儿童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是 A.体重、身高B.牙齿、囟门 C.运动发育水平 D.语言发育水平 E.智力发育水平 4.下列关于头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生时平均32cm B. 3个月时34cm C. 1岁时46cm D. 2岁时50cm E. 5岁时54cm 5. 8个月女婴,提示其发育正常的运动特征是

A.会抬头B.会翻身C.会爬行 D.用手握玩具 E.独自行走 6.儿童生长发育顺序的规律,下列正确的是 A.先下后上B.先慢后快C.由远到近 D.由简单到复杂E.由细到粗 7.人体发育成熟最晚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B.生殖系统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E.淋巴系统 8.关于儿童各期体重的指标,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产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kg B.出生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加0.4kg C. 1周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 D. 2周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 E. 2—12岁期间的体重推算公式是:年龄X2+8 9. 5岁儿童平均体重约为 A. 14kg B. 16kg C. 18kg D. 20kg E. 22kg 10.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 A.身长B.体重C.囟门闭合情况 D.出牙时间 E.头围与胸围比例 11.正常儿童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A. 2—-6个月 B. 6—12个月 C. 12—18个月

儿科记忆口诀

儿科记忆口诀 1.儿童运动的发育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疫苗接种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白百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硬肿发生的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5.小儿出牙歌 6月出牙2岁半,6-7岁把牙换。 乳牙月龄减去6,17-30恒牙够。 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20个,2~2.5岁出齐。 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17-30岁恒牙出齐。 6.川崎病myheart m(膜)-口腔粘膜充血,hand(手)-手足红斑,eye(眼)-球结合膜充血,anatomy (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肿大,rash(皮疹)-皮疹,T(体温)-发热 总结5句话:发热5天伴四项,淋巴黏膜眼手足,皮疹舌头似猩红,排外诊断川崎病,丙球糖皮血小板。 7.小儿补液量 8.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 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 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

9.小儿体重歌 生时体重3千克,一周体重掉些个, 前半年月600-800,后半年月降一半, 若按公式算体重,月乘点7点25. 算时勿忘加基础,前半加3后加6, 两岁以后青春前,年龄乘2加8、7, 两岁一岁最好记,两岁12、一岁9。 10.小儿身长歌 小儿出生是半米,生长最快一岁里, 前半年月2.5,后半年减1厘米, 一岁时为75,两岁时为85, 两岁以后这样记:每年增长5-7, 身长基础为70,再加年龄乘以7. 注:小儿出生50厘米。前半年每月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长1.5厘米。2岁以后每年长5-7厘米。2岁以后身长的计算公式:70+年龄x7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 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 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 (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 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1、基础代谢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生长发育4、动作需要 5、排泄的损失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 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 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 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②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其他海产品,尤以墨鱼卵及牡蛎含量较高。 (4)碘的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其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来体现。甲状腺素参与能量代谢,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

0-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男) 年龄体重(kg)身高(cm)心智发育初生 2.9-3.8 48.2-52.8 伏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 1月 3.6-5.0 52.1-57.0 伏卧抬头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436.0 55.5-60.7 伏卧抬头90度,笑出声、尖叫声、应答性发声。 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180度,3月 5.0-6.9 58.5-63.7 能手握手。 4月 5.7-7.6 61.0-66.4 能翻身,握住摇荡鼓。 5月 6.3-8.2 63.2-68.6 拉坐,头不下垂。 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6月 6.9-8.8 65.1-70.5 怕羞,认岀陌生人,方木能递交。 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8月7.8-9.8 68.3-73.6 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表示再见。 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10月8.6-10.6 71.0-76.3 命令,如“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12月9.1-11.3 73.4-78.8 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 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语,模仿做家务事,能叠两块积木,15月9.8-12.0 76.6-82.3 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能自己吃饭,18月10.3-12.7 79.4-85.4 能识一种颜色。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21月10.8-13.3 81.9-88.4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宝宝从母亲一朝分娩,来到人间,就意味着一切将由依赖到独立,我们关注宝宝健康的全面发展,给宝宝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和环境来 配合宝宝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在宝宝的健康旅程中,怎么样的身体 成长指标才能算是健康的宝宝呢?为了让您能轻易掌握宝宝的各项健 康指数,现就宝宝的各项健康指标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0-1岁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年龄男孩女孩 月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0 50.50 3.30 49.90 3.20 1 54.60 4.30 53.50 4.00 2 58.10 5.20 56.80 4.70 3 61.10 6.00 59.50 5.40 4 63.70 6.70 62.00 6.00 5 65.90 7.30 64.10 6.70 6 67.80 7.80 65.90 7.20 7 69.50 8.30 67.60 7.70 8 71.00 8.80 69.10 8.20 9 72.30 9.20 70.40 8.60 10 73.60 9.50 71.80 8.90

11 74.90 9.90 73.10 9.20 12 76.10 10.20 74.30 9.50 婴儿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婴1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预防接种 :初生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1个月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婴2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婴3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