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广州市近四年中考化学试题考点分析

广州市近四年中考化学试题考点分析

广州市近四年中考化学试题考点分析1、对物质变化的判断。

连续四年的第1题均属此知识点。

2、有关物质的分类及其相关概念。

例如:2007年的第2题;2008年的第22题;2009年的第17题;2010年的第7题和第29题等。

3、原子结构及其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例如:2007年的第3题,第8题;2008年的第3题,第4题,第5题,第9题;2009年的第4题,第14题;2010年的第5题,第11题,第13题等。

4、元素及其化合价。

例如:2007年的第5题,第10题;2008年的第21题;2009年的第10题,第21题;2010年的第18题和第21题等。

5、化学式的书写。

例如:2007年的第21题;2008年的第21题;2009年的第21题;2010年的第21题等。

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例如:2007年的第9题;2008年的第8题;2009年的第8题;2010年的第10题等。

7、质量守恒定律。

例如:2007年的第19题;2008年的第29题;2009年的第23题、第25题;2010年的第14题和第24题等。

8、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计算。

例如:2007年的第21题,第23题;2008年的第23题,第24题,第25题;2009年的第23题,第24题,第25题;2010年的第21和第23题,第24题,第25题等。

9、溶液的相关概念及溶解度曲线。

例如:2007年的第22题;2008年的第25题;2009年的第7题,第22;2010年的第25题等。

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例如:2007年的第6题;2008年的第25题;2009年的第12题,第28题;2010年的第15题等。

11、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例如:2007年的第7题;2008年的第7题;2009年的第15题,第26题;2010年的第8题等。

12、酸、碱、盐的性质。

例如:2007年的第7题,第13题,第16题,第17题,第20题,第25题,第29题;2008年的第5题,第8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20题,第25题,第28题;2009年的第8题,第15题,第16题,第23题,第25题,第29题;2010年的第8题,第14题,第16题,第19题,第20题,第22题,第25题和第29题等。

初中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近年来,化学课程已成为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门学科不仅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实验技能,还有助于他们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以下是本人对最近一次初中化学考试的试卷分析:
总体而言,试卷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有关化学反应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其中选择题占了大部分,但大多数问题并不困难。

例如,“当钠和氯合成盐时,化合物的状态是什么?”和“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在教材的前几章节中所讲到的,因此学生们应该能够准确回答。

此外,试卷还包括了一些填空题和简答题,其中的难度稍高一些。

例如,“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分别是多少?”和“解释金属导电的原理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思考和回答。

然而,这些问题并不超出学生所学的课程范围。

总而言之,这次试卷对学生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并确保了问题难度的适度。

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我鼓励
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高其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质量分析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质量分析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质量分析一、前言本篇质量分析报告针对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化学试卷,旨在从考生的答题情况出发,深入剖析考试难度、考生掌握情况以及潜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和复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考试概况2.1 试卷结构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和解答题五大类型,涵盖初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2.2 考试难度总体而言,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难度适中,与历年真题相比,难度系数保持稳定。

试卷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了全面的考核。

三、考生答题情况分析3.1 选择题选择题方面,大多数考生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地作答,但在部分题目上,考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误选。

3.2 填空题填空题中,考生普遍能够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但在涉及化学方程式的填空题上,部分考生由于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熟悉,导致失分。

3.3 计算题计算题方面,考生表现出较好的计算能力,但在一些涉及复杂计算和单位换算的题目上,部分考生由于粗心大意,出现计算错误。

3.4 实验题实验题中,考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实验结论的推理上,部分考生存在表述不准确的问题。

3.5 解答题解答题方面,考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涉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上,部分考生缺乏条理清晰的解题思路。

四、问题与建议4.1 问题1. 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掌握不牢固。

3. 计算过程中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

4. 实验现象描述和结论推理表述不准确。

5. 缺乏条理清晰的解题思路。

4.2 建议1. 加强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2. 强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训练,提高书写规范性。

3. 培养计算题的细心和耐心,减少计算错误。

4. 注重实验操作的训练,提高实验现象描述和结论推理的准确性。

广东省2017_2019年中考化学分析(14张PPT)

广东省2017_2019年中考化学分析(14张PPT)

THANK YOU
季华 2019.10.10.pm
从知识模块分布看,每年省中考化学对常见的物质、物质的变化的考查力度非常 大,考生需要在熟练掌握常见物质基本性质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信息处理、知 识迁移的综合能力。此外,今年的难度主要在于实验探究题和推断题,需要考生 紧抓题目信息,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质进行思考。
3
命题特点分析
Proposi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广东省近三年中考化学分析
陈老师
2019.10.10
目录
CONTENTS
1 近三年分值分布 2 知识模块占比 3 命题特点分析 4 2020趋势分析与备考建议
1
近三年分值分布
Distribution of value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2
知识模块占比
PercentLeabharlann ge of knowledge modules.
4
2020趋势分析与备考建议
Trend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2020.
(1)2019年中考化学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建议2020届考生重视对基础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对课本上基础实验的关注度,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实验操作,通 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判断,从试验中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及绘图能力,学会运用观 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利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近三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媒体素材

近三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媒体素材
7错选B24%审题能力差
10错选A77%未考虑物质受热分解时需一起始温度
12填充错误30%课本上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写不出、知识积累少
14错选A20%碱与碱性物质未分清
16(第3空)错填27%不记得银元素符号,记不清银离子带电情况
16(第4空)错填23%错填,规范性待加强
19(4)只答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67%未抓住气压增大是分子间距离改变这一实质
近几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及今后教学对策
一.试卷情况分析
这几年化学试卷,尊重教材,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以“双基”为载体,以“能为”为立意,在重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考核的同时,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核,试题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又能为高级中学“择优录取”提供依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感强“化学与社会”是当前化学教学十分关心的热点,试题以当今社会时事新闻热点为背景,试题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立意新颖,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化学问题,关心社会,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深化“双基”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置于实际问题情境中,试题内容将课本的知识与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化学问题联系,实验注意另辟新境,注重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适用性,注重学科渗透,可谓独具匠心。从选择题第1小题开始到全卷,大篇幅地将化学的基础知识运用于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科学知识的解答上,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自身周围的世界,从化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体会和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提供了机会。
4.联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将学生的思维置于社会现实中,按学生心理特征设问,要求学生做出判断、表达情感、提出建议。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体现了新课程“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因此试题对孩子们的终身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广东省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广东省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广东省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卷的研究与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
2009年-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试题,总体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基础,强调应用,试卷整体符合化学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难易结合得当。

二、试题的特点
命题体现了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

命题既考查了学生所掌握的重要化学基础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及相关能力的考查。

总体上看,试题相对都比较科学、客观,试题情景趋向人文性,试卷在结构上也都相对稳定。

体现在:历年来,中学中考化学卷面分都在100分,基本保持了14-16道单选选择题,4-5道填空题,2道实验题、2道探究题、2道计算题的基本模式。

只有2010年试卷在比例上做了些改动,但基本考查的内容还是一样的。

选择题一般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一些生活常见的标志符号、复合化肥、化合价、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金属与合金材料,溶解度曲线的理解等等,覆盖面比较广,但内容比较简单;填空题一般考查化学符号,化学式,一些物质的俗称等等一些教材特别要求的内容;探究题与实验题,经常出现的有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一些常见仪器的名称,常见的有色溶液的颜色,固体沉淀的颜色,检验气体的方法,实验装置仪器的选择,气体的制取与收集,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反应类型的区分,对实验现象的猜想与分析,例如木炭还原氧化
铜,氧气的制取,以及对生活常见的一些物质成分的探究等等是近几年来考试的重点。

计算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接近生活实际方面的题,多利用的是课本要求识记的有关公式。

近广东省近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

近广东省近三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备考的启示-(1)

6 、2019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萃取,溴水层褪色。考查了相 似相溶原理、萃取原理,还隐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
性地考查了加成与氧化褪色的
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
原理的区别。
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31题(难2度)选略择增题大和,有达机到题“难难度度略可减控小、、区其分它度非好选”择的题高的校
(△H1—△H2)/2;
的招生选拨目的; (3)阅读量和作答量控制较好;
Kcc((CSOO4322))
c(Ca2)c(SO42) c(Ca2)c(CO32)
32题(4)计算点数不多(3个:盖斯定律、平衡常数、 中和滴定),运算简单。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
凡有单质参
加或单质生成的 反应都有化合价 的变化(有电子 转移),一定是 氧化还原反应。 A、B、C都有单 质生成。A有O2、 B有Al、C有单质 H2和N2反应。
化学实 验题难 度最大, 原因是 有机背 景、信 息迁移 验纯和
化学科的 难度介于 10-11年 之间,控 制得很好, 实属不易!
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选择题部分)
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选择题部分)
5、三年高考考点统计(非选择题部分)
6 、2019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9年理综化学试题特点
(1)保持了广东命题的鲜明特点:非选择题素材选取、设问方式最为明显。非 选择题素材选取新颖,陌生度大,在新情境中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基础、迁移能 力、心理素质等。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

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

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一、试题特点(一)、试题分析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

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

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卷的研究与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
2009年-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试题,总体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基础,强调应用,试卷整体符合化学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难易结合得当。

二、试题的特点
命题体现了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

命题既考查了学生所掌握的重要化学基础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及相关能力的考查。

总体上看,试题相对都比较科学、客观,试题情景趋向人文性,试卷在结构上也都相对稳定。

体现在:历年来,中学中考化学卷面分都在100分,基本保持了14-16道单选选择题,4-5道填空题,2道实验题、2道探究题、2道计算题的基本模式。

只有2010年试卷在比例上做了些改动,但基本考查的内容还是一样的。

选择题一般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一些生活常见的标志符号、复合化肥、化合价、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金属与合金材料,溶解度曲线的理解等等,覆盖面比较广,但内容比较简单;填空题一般考查化学符号,化学式,一些物质的俗称等等一些教材特别要求的内容;探究题与实验题,经常出现的有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一些常见仪器的名称,常见的有色溶液的颜色,固体沉淀的颜色,检验气体的方法,实验装置仪器的选择,气体的制取与收集,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反应类型的区分,对实验现象的猜想与分析,例如木炭还原氧化
铜,氧气的制取,以及对生活常见的一些物质成分的探究等等是近几年来考试的重点。

计算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接近生活实际方面的题,多利用的是课本要求识记的有关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