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点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点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小学-数学-打印版小学-数学-打印版 两位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点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讲解:已知有9辆这样的大客车,每辆车准载乘客35人,求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实际上是求9个35的和是多少,列式为35×9。

(方法一)分解法计算:(1)把35看作30+5。

30×9=270(人) 5×9=45(人) 270+45=315(人)(2)把9看作10—1。

35×10=350(人) 350-35=315(人)(方法二)列竖式计算:35×9=315(人)答:最多可以载客315人。

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所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再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所得的积加上个位进上来的数后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十位进上来的数直接写在积的百位上。

辅导要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意义,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在理解“方法一”中“把9看作10—1时,先引导提示:10辆车的人数减去l 辆车的人数就是9辆车的人数,从而得出 35× 9=35×10-35。

★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时,要注意:(1)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计算时,别忘了加上后一位进上来的数。

每辆车准载乘客35人4 3 5 9 3 1 5 9乘个位上的5得45,向十 位进4,在积的个位上写5。

9乘十位上的3得27,加上进位的4得31,向百位进3,在积的个位上写1。

由于第一个乘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3不必写在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积的百位上。

衢州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克、千克、吨知识点 西师大版

衢州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 克、千克、吨知识点 西师大版

一克、千克、吨**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1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千克: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或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用 kg 表示克: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用 g 表示。

它们的进率是 1000,即 1千克 =1000克 1kg=1000g。

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克换算成克,就是在克数末尾添上 3个 0;把克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克数末尾去掉 3个 0。

称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 t ”表示。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即 1吨 =1000千克 1t=1000 kg。

把吨换算成千克,就在数字的末尾加上 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练习题**5吨44千克=_千克 2吨834千克=_千克 7吨9千克=_千克3吨62千克=_千克 6吨29千克=_千克 7吨650千克=_千克4吨157千克=_千克 2吨40千克=_千克 8吨931千克=_千克**参考答案**5吨44千克=5044千克 2吨834千克=2834千克 7吨9千克=7090千克3吨62千克=3062千克 6吨29千克=6029千克 7吨650千克=7650千克4吨157千克=4157千克2吨40千克=2040千克8吨931千克=8931千克1 / 82 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一万)项目内容1.写数。

二百三十四写作:( ) 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写作:( ) 一百零一写作:( )2.思考:2个一千是多少呢?3.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分析与解答:(1)摆一摆,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数时,要注意到九和十的拐弯处的读法和写法。

一个一个地数……9989,( ),( ),( ),( ),( ),( ),( ),( ),9998,( ), ( )。

(2)在计数器上表示。

在计数器上拨出9999,再加上1,就是( )。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4(克、千克、吨;年、月、日)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4(克、千克、吨;年、月、日)

8000g=( 8 )kg
2000kg=( 2 ) 吨 8吨=( 8000 ) kg
4吨=( 4000 ) kg 3000kg=( 3 ) 吨
有31天的月份是(
10月、 12月.
1月、 3月、 5月、 7月、 8月、
) )
有30天的月份是(
4月、 6月、 9月、 11月.
2月有(
28或29
)天。
2000÷4=500(闰年) 2001÷4=500……1 2002÷4=500……2 2003÷4=500……3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位。
千克

6、填合适的单位。
千克

7:00 16:10
10:00 19:00
21:30
7、填空。
29 28 28 28
7、填空。
36 85
192 360
7、填空。
1000 3 2000
8
重庆市云阳县
冉崇兵
凌晨1时 凌晨2时
1时 2时
下午1时 下午2时
13时 14时
凌晨3时 凌晨4时 早上5时 早上6时 早上7时 上午8时 上午9时 上午10时 上午11时 中午12时
第一圈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下午3时 下午4时 下午5时 下午6时 晚上7时 晚上8时 晚上9时 晚上10时 晚上11时 晚上12时
2004÷4=501 (闰年) 2008÷4=502 (闰年) 2005÷4=501……1 2006÷4=501……2 2007÷4=501……3 2009÷4=502……1 2010÷4=502……2 2011÷4=502……3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点3 认识吨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点3 认识吨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点3 认识吨
问题:1吨有多重?
讲解:由图可知“吨”用来计量很重的物品。

1吨等于1000千克。

生活中,40个大约重25千克的小学生大约重1吨。

40人大约重1吨
总结: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1000。

在表示卡车、火车、轮船等的载重量及水泥、化肥等较大物品的质量时都用吨作单位。

教材第4页“填一填”参考答案: 2 4000
辅导要领
★通过实践、观察与推算等活动,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出示一袋10千克重的大米,让孩子来提提,让孩子感知10千克已经很重了,100袋这样的大米(1吨)当然更重,从而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

★指导孩子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1吨有
多重?
我知道1吨等
于1000千克。

我们每人大约 重25千克。

吨千克末尾加上3 0末尾去掉3 0个 个。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知识点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知识点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小学-数学-打印版小学-数学-打印版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知识点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问题:平均分给3个组,每个组分得多少个月饼?讲解:图中有3盒月饼,加上盒外6个月饼就有3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组,实际上就是把3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6÷3。

(方法一)先分整盒的月饼,每个组可以分到一盒月饼(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个组可以分到2个,最后每组把分到的一盒月饼(10个)与2个月饼合起来,即每个组一共分得12个月饼。

(方法二)列竖式计算,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除数3,商是l ,就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写1;再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落下,6除以除数3,商是2,再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写2。

列式计算:36÷3=12(个)1 233 5 366答:每个组分得12个月饼。

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辅导要领 ★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在实物演示时,可用分小棒代替分月饼,让孩子能比,较直观地操作、分析和概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没有余数)的笔算方法也可以这样归纳:先把几个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再把几个一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得到的商就是几十几。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先写“ ”表示除号,在除号里写被除数,除号外左侧写除数。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

辅导时,注意帮助孩子规范书写竖式的格式。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西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西师大版

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4 例1)(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P16 例2):(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二) 竖式计算1、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及口诀 【注意点:(1)读法在写的时候只需要把除号和等于号写成语文字。

如: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

(2)部分小朋友口诀有些遗忘,希望重新背一背。

】2、除法的意义(3种情况) 如:54÷9=6; 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6); (54)里面有(6 )个(9 ); (54)是(9)的(6)倍。

【注意点:只有在填写“( )个( )”时,需要交换商和除数的位置。

】 3、(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写出余数是5的算式。

【注意点:除数最小是6。

】20÷5=3……5(×) | 17÷3=4……5(×) (2) 知除数,定余数。

如:□÷5=4……□ 【注意点:余数最大是4,还可以是3、2、1。

】 4、错题订正。

【注意点:改正错误时,只改答案,不改题目!!!!】 (二)解决问题1、余数的三种处理情况:(1)有25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多少本,还剩多少本?【这类题目主要是漏写单位名称,以及答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只答了半个。

】 (2)1壶茶可以倒6杯。

25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加1】口诀:余数进一法(3)有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用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不要余数】口诀:余数退一法 2、一枝铅笔8角,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够吗?【解决这类题目时,别忘记比较多少的过程,如:4×8=32(角) 32角>3元 答: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是不够的。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1.减法: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知识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知识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知识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问题:这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呢?
讲解:由图可知,已知每棵梨树的产量大约是91kg ,求这8棵梨树的总产量也就是求8个9l 的
和是多少,列式为91×8。

因为每棵梨树上摘的梨只能大致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用精确计算的意义不大,最好采用估
算。

可以把9lkg 看作100kg 算,9l ×8≈(kg)800;也可以把9lkg 看作90kg 算,9l ×8≈720(kg)。


这两种估算方法可以看出,把9lkg 看作90kg 来估算更加合理,更接近实际产量。

9l ×8≈20(kg)
答:这8棵树上大约能摘720kg 梨。

总结: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先把其中的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用口算求出它们的积。

辅导要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在辅导探讨估算方法时,要引导孩子思考“怎样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强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新情境中的运用,思考如何把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转化成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做,也就是思考把9l 看作90是估算的关键环节。

★因为91×8得数大约是720,所以不能用“=”表示,应用“≈”表示,读作“约等于”。

每棵树大约能摘91千克梨。

这8棵树大约能摘 多少千克梨呢? 可以用估算的 方法解决。

怎样估算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 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 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4、生活实践题:解答这类题应先计算后比较。

(1)租车:师生共80人,大客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租一辆大客车50元,租一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2)够不够问题: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 5元,儿童票8元。

注意:1、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2、一个来回=2次一趟=2次往返一次=2次3、(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三单元:东、南、西、北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2、能够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辨认其它七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1[记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记忆]早晨面向太阳,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和我们教室里面向后黑板一致);傍晚面向太阳,后面是东,右面是北,左面是南(和我们在教室的坐向一样);东风吹,树叶向西边飘;树木枝叶繁茂的一面是南面。

3[记忆]数站数时,不数起点,或者数段数,如从白城站-西村站-博物馆站-大生理站,从白城站到大生理站之间是3站,而不是4站。

4、找方向过程中,注意描述中哪个是观察点,哪个是被观察的对象。

把自己想象成站在观察点上,用方位坐标图去找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西北对(东南)。

4、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5、东和南的正中间是(东南),东和北的正中间是(东北),西和南的正中间是(西南),西和北的正中间是(西北)。

6、“四面八方”是个成语。

“四面”是(东)、(南)、(西)、(北)这四个面,“八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

8、教学楼在食堂的南面,食堂就在教学楼的(北)面。

9、小明在小林的东南面,小林就在小明的(西北)面。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二) 竖式计算1、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及口诀【注意点:(1)读法在写的时候只需要把除号和等于号写成语文字。

如: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

(2)部分小朋友口诀有些遗忘,希望重新背一背。

】2、除法的意义(3种情况) 如:54÷9=6;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6);(54)里面有(6 )个(9 );(54)是(9)的(6)倍。

【注意点:只有在填写“()个( )”时,需要交换商和除数的位置。

】3、(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写出余数是5的算式。

【注意点:除数最小是6。

】20÷5=3……5(×) | 17÷3=4……5(×)(2) 知除数,定余数。

如:□÷5=4……□【注意点:余数最大是4,还可以是3、2、1。

】4、错题订正。

【注意点:改正错误时,只改答案,不改题目】(二)解决问题1、余数的三种处理情况:(1)有25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多少本,还剩多少本?【这类题目主要是漏写单位名称,以及答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只答了半个。

】(2)1壶茶可以倒6杯。

25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加1】口诀:余数进一法(3)有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用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不要余数】口诀:余数退一法2、一枝铅笔8角,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够吗?【解决这类题目时,别忘记比较多少的过程,如:4×8=32(角) 32角>3元答: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是不够的。

】3、派车问题:数学书第9页。

【关键要学会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全部租人数多的,然后可以把人数多的辆数一辆一辆的少掉,算出相应的人数少的车的辆数。

】[本单元知识点]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解决两步连除问题:连除或先乘再除。

连除两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数大。

□÷6=8……◇,◇最大是(),这时□里的数是()。

□÷◇=5……7,◇最小是(),这时□里的数是()。

2、被除数相同,如果除数大,它的商反而小;如果除数小,它的商反而大。

如:36÷4>36÷63、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大,它的商就大;如果被除数小,它的商就小。

如:36÷4>24÷4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它的商就是两位数。

如:如果□4÷2的商是两位数,那么□里可以是()。

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它的商就是一位数。

如:如果□4÷2的商是一位数,那么□里可以是()。

6、熟记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1、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长方形的周长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的( 2 )倍。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边长的( 4 )倍。

4、求正方形的周长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求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5、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

6、利用(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最少的长度=宽+长+宽;利用(两)面墙围一个长方形,需要的长度=宽+长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平均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