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4课古代罗马知识点练习16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全册共1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全册共1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全册共19页)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第12课阿拉伯帝国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第4课 古代罗马课后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第4课 古代罗马课后练习 中华书局版

第4课古代罗马1.(思维拓展题)罗马共和国大致建立于以下标尺中的何时( B )2.见下图,图中是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权力机构的成员在召开会议。

这个机构是( D )A.公民大会B.500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D.元老院3.在古罗马崛起和扩张的历程中,“军团”始终是罗马军事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军团步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

你可知道罗马军团中的中坚力量是( B )A.奴隶B.平民C.奴隶主D.地主4.公元前218年,29岁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亲率6万远征军、数十头战象从西班牙出发,千里迢迢由陆路奔袭罗马,曾在意大利境内以寡击众,大败罗马军队……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B )A.斯巴达克起义B.布匿战争C.西罗马帝国灭亡D.罗马帝国分裂5.(2018潍坊广文中学期中)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

这次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 A )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古埃及王国D.罗马帝国6.右图为著名俄罗斯画家捷杰林娜·阿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中描绘了罗马元老院贵族正在刺杀一位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

此人是( C )A.伯里克利B.斯巴达克C.恺撒D.屋大维7.(2018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李刚同学在右图的旁边进行了这样的标注:他采取“元首政治”的统治形式,独揽了罗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他被尊为“奥古斯都”。

此人是( B )A.恺撒B.屋大维C.斯巴达克D.伯里克利8.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版图包括今天的意大利、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奥地利、希腊、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等,地中海只不过是其内湖,被称为“世界帝国”。

罗马帝国的疆域在什么时候达到最大规模( D )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1世纪C.公元1世纪D.公元2世纪9.为了统治广大的地域,罗马帝国采取的措施有( A )①设立众多行省②大力铺设道路③广设驿站④实行陶片放逐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易混易错题)下列关于罗马帝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①其建立者是伯里克利②3世纪时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③476年苏美尔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④公元前509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共和国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综合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

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P3 问题思考】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

退水以后,他们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

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同时,为了准确预测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展开天文学研究。

【P5课后活动】1.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P7 问题思考】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十进制。

【P9课后活动】(1)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2)奴隶主阶级。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 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根据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被分为四个等级,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从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中不难看出,它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压迫基础上的社会等级制度。

(2)影响:种姓制度强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以后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印度独立后,虽然种姓制度在名义上被废除,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P13 问题思考】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

【P14课后活动】1.金字塔两河流域种姓制度尼罗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恒河流域2.(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2)大河流域。

北纬20°——北纬40°。

原因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20课后活动】雅典民主政治能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国家为担任公职的公民提供津贴,保证贫穷公民也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历史知识点九上1~16课。

历史知识点九上1~16课。

历史九年级上册半期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正在形成的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P3表格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人种:黄种、白种、黑种。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最初人们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后来被父系氏族取代。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奴隶制小国。

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来自中亚的雅利安的部落侵入印度。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P11表格。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古代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巅峰。

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伯利克里还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等。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罗马取得胜利。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综述世界古代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西方文明在和平交往中伴随着暴力冲突,东西方文明猛烈地碰撞、交融。

(1)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先后步入奴隶制社会;5世纪中后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古希腊、古罗马开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先河,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法制制度的源头。

(2)经济: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海洋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商品经济;9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起,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3)文明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等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诞生并向外传播;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一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一、古代埃及和金字塔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

2、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3、特点:以灌溉农业为特色。

4、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5、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定都孟菲斯。

6、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被视为“神王”,拥有绝对的权威。

7、文明象征:巨大的金字塔式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更是古埃及人智慧和创造力量的象征。

8、文明成就: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有了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木乃伊的制作和金字塔的建造反映了他们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

9、衰亡(1)“法老时代”结束:公元前4世纪,埃及逐渐处于外族人统治之下,“法老时代”结束。

(2)灭亡: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古埃及文明逐渐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二、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1、两河: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今土耳其的群山中。

2、早期文明: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这里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史称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城市国家——古巴比伦。

(2)杰出国王: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其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

(2)内容:包含雇佣、助理、损害赔偿、婚姻家庭、债权债务、买卖奴隶等内容,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发达的奴隶制关系。

(3)宗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第二课古代印度社会一、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

(2发源地:印度河和恒河是这里的两条最大的河流。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3)主要民族:大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印度,逐渐成为这里的主人。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4课 古代罗马基础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4课 古代罗马基础练习 中华书局版

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A.执政官B. 公民大会C. 元老院D.国家元首2.公元前45年,以武力夺得罗马最高权利成为独裁者的是()A.奥古斯都B.斯巴达克C.伯里克利D.恺撒3.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是在( )A. 公元前610年B. 公元前594年C.公元前510年D.公元前3世纪4.罗马在向海外扩张时,与控制地中海西部的北非强国哪个国家进行了争霸战争( )A.迦太基B.雅典C.斯巴达D.埃及5.罗马取得了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A.公元前3世纪B. 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1世纪D. 公元2世纪6.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 )A. 执政官B.元老院C.公民大会D.五百人会议7.掌握罗马共和国政权的是( )A.全体公民B.奴隶主贵族C.所有奴隶主D.大多数公民8.在罗马共和国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的是( )A.奴隶主B.奴隶C.平民D.公民9.下列罗马共和国时期,广泛使用奴隶的地方有( )①农庄②医生③矿场④老师⑤家庭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10.罗马奴隶地位悲惨主要体现在( )①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②让奴隶做角斗士,自相残杀或与狮虎搏斗③没有人身权利④可以从事一些地位较高的职业,如医生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1.罗马共和国后期,对罗马的统治起到了震撼作用的事件是( )A.斯巴达克主义B.屋大维独裁C.恺撒独裁D.伯里克利改革12.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A.恺撒B.屋大维C.梭伦D.伯里克利13.恺撒夺得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独裁者是在( )A.公元前510年B.公元前45年C.公元前27年D.公元395年14.罗马帝国建立的重要标志是( )A.罗马战胜迦太基B.恺撒夺取统治权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D.“罗马和平”的出现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4课古代罗马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4课古代罗马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4课古代罗马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4课古代罗马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4课古代罗马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的全部内容。

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2.战争征服与和平交往是世界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两种形式。

下列事件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A.马可•波罗来华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亚历山大东征3。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大河流域的文明4. 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争得了地中海霸权。

这三次战争史称( )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特洛伊战争5. 2014年1月17日,由中国修建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宣告完工,这是我国第一条真正“走出去”的高铁。

伊斯坦布尔旧名君士坦丁堡,曾见证了哪一帝国的兴衰( )A.古印度 B.古希腊C.拜占庭 D.西罗马6. 下列是小琳在学完世界古代史后整理的笔记,你认为描述正确是()①我们平时常用的数字是由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的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③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④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7. 为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并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的国家是()A.希腊B.波斯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8. 罗马被认为是希腊文明的传承者,但是罗马的发展轨迹却与希腊(尤其是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大相径庭.其最显著的不同是( )A.罗马人崇尚民主B.罗马人尊崇文化C.罗马人崇尚武力D.海洋是罗马人的生活舞台9. 罗马帝国曾一度辉煌,令人神往,故有“条条大陆通罗马"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古代罗马【知识管理】知识点1 罗马的共和时代罗马城邦建立: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起,古代意大利人开始在拉丁平原建立他们的城邦,这就是有名的罗马。

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国家的权力掌握在由奴隶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共和国的扩张及影响:此后,罗马开始对外侵略,扩展自己的版图。

公元前3世纪上半期,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然后又征服地中海世界。

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对外战争给罗马带来了大量的金银、粮食和奴隶等战利品。

知识点2 罗马帝国恺撒夺权:公元前45年,恺撒在统治阶级内战中获胜,变成罗马拥有无上权威的统治者。

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他虽然采取“元首政治”的统治形式,但实际上是罗马的第一个皇帝。

帝国的强盛与衰落:罗马帝国初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疆域最广。

但从3世纪开始,罗马帝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的末代皇帝。

在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打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基础过关】知识点1 罗马的共和时代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B)2.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罗马城发展而来。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A)A.元老院B.公民大会C.五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3.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C)①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②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进行三次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

③公元前2世纪末取得了地中海霸权。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知识点2 罗马帝国4.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其中“恺撒”是(B)A.雅典将军B.古罗马执政官C.意大利旅行家D.基督教神职人员5.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它有着辉煌的历史。

它由共和国阶段转变为帝国阶段,依靠的主要手段是(C)A.从事海外贸易B.实行对外开放C.发动扩张战争D.传播民主思想6.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此人是(D)A.伯里克利B.恺撒C.亚历山大D.屋大维【能力提升】7.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微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C)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8.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③号所代表的阶段是(B)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军队实行公民兵制……罗马军队采用军团编制,每个军团分为30个中队。

罗马军队作战勇敢,军纪森严,擅离职守或逃离战场的士兵要受处罚,并被视为可耻。

对勇于杀敌和立功者给予荣誉和嘉奖。

材料二: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三:当时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

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罗马军队中的中坚力量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军队英勇善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平民。

军纪森严;对勇于杀敌和立功者给予荣誉和嘉奖。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答案: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

(3)材料三中的罗马帝国是由谁先开创的?该帝国疆域何时达到最大规模?答案:屋大维。

公元2世纪初。

(4)罗马帝国最初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答案:条条大道通罗马。

【直击中考】10.(泰安中考)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恺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B)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写作语言要连贯1.了解“连贯”这个概念,学会判断语句是否连贯。

2.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1课时一、新课导入写文章和说话一样,不能颠三倒四,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前后照应。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二、文题展示1.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具体材料见教材P90“写作实践”部分) 2.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

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

不少于500字。

3.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如果这些句子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写作中做到语言连贯呢?1.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语意才能顺畅。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否则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枞的笑话。

虽然内容很杂,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只有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在私塾读书,12岁时适逢辛亥革命,便又进了新式学堂,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他的学问正是在新旧冲突、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的。

”这段文字前后都是从“他”的角度叙事的,只有“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一句转换了陈述对象,应改为“刚满18岁就被他父亲送到欧洲留学”。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语,可以帮我们衔接句子。

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我寻找爱情”一段,作者用“首先”“其次”“最后”这些提示语,由主到次地表明追求爱情的原因。

写作时,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安排,言之有序,句段之间也要讲究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或者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等。

有的语段若出现话题的转换,需要在话题与话题之间加上适当的过渡词或过渡句。

4.语境要和谐一致。

语境和谐一致,即前后事理相符,情景相宜。

尤其是写景状物类文章,要注意语境因素,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

如景物有远近动静之分,色彩有明暗浓淡之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都必须和谐一致。

5.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包括词语的衔接与呼应、句式的统一、语意的呼应、问答的衔接与呼应、文章结构的衔接与呼应。

词语的衔接与呼应:包括关联词的连贯、指示代词和表示顺序的词语、语言内容的呼应、近义词的互相照应、标点符号的提示等。

比如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要在上文出现。

句式的统一:主要看是长短句,还是散句,是单句还是复句等,句式应尽量统一,保持语意贯通,语势畅达以及表达方式的对应等。

语意的呼应:即如果前面有伏笔,后面就要在适当的地方加以点明或详述。

问答的衔接与呼应:指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的问题,后句便要作出回答。

如果存在多个问题,也需要兼顾两个问题作答,不能答非所问或者是片面回答。

文章结构的衔接与呼应:文章结构的衔接要注意过渡和照应。

过渡就是要注意在文意不同的两个层次之间前后通过过渡词、过渡句或过渡段将意思紧密联结,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

照应就是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密,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

如果不注意,语言连贯性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四、范文评析节日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

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眨着幸福的眼睛,穿着新衣服在大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衬得我家满院都生辉了。

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心中感到是那样的温暖,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

哥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

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

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

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

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

“轰”的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

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大年初一上午,亲戚朋友们都赶来拜年了。

大家相互问候,热闹非凡。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给我压岁钱了呢!中午时分,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大家平时难得见上一面,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真是高兴极了!餐桌上摆满各色美食,鸡、鸭、鱼、肉丰盛极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呢!大家举杯同庆,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大家都提议拍张合影留作纪念,爸爸拿起照相机拍照,大家立刻欢笑起来,大声喊道:“茄子!”镜头里映出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庞……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我和姐姐们一起点燃了手中的烟花,夜空中顿时就喷出了美丽的火花,漂亮极了!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一阵阵火花声,别提有多开心了!崭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生活,争取新的一年收获满满的喜悦!点评:文章围绕着春节期间放烟花、拜年等几件有趣的事情,表达了作者节日的感受,抒写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